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文化动因——构建新质生产力文化理论的基本框架
被引量:
60
1
作者
郭万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4,共10页
文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要义,把文化纳入其理论建构是创立中国经济学范式的新机遇和新路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等一起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文化软实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走向,并成为生产力突破的深层动因。从历时...
文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要义,把文化纳入其理论建构是创立中国经济学范式的新机遇和新路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等一起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文化软实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走向,并成为生产力突破的深层动因。从历时性过程考察,文化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基础性动力支撑,主要表现在:文化作为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晶深度嵌入其他社会结构,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生成的精神动因;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二者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重要方式,也形成了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长点。从共时性形态分析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和现实形态,可以发现:文化赋予了新质生产力新的内在规定性;文化经济新业态、新消费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含文化新质生产力的诸多具体实践形式。从人本性尺度审视新质生产力生成的人文价值内核,可以得出结论:新质生产力本质是解放人、发展人、成就人的生产力,也是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必须摒弃“见物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的资本主义生产特性;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文化经济
文化动因
人文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带一路”纪录片的文化叙事与国家形象
被引量:
1
2
作者
倪乐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39,共4页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隆重开幕,十年栉风沐雨,这条身穿现代化外衣的古丝绸之路带给世界机遇,也让中国的大国形象进一步具体化。自2013年以来,以“一带一路”为主题或是背景的纪录片层见叠出、精彩纷繁,为...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隆重开幕,十年栉风沐雨,这条身穿现代化外衣的古丝绸之路带给世界机遇,也让中国的大国形象进一步具体化。自2013年以来,以“一带一路”为主题或是背景的纪录片层见叠出、精彩纷繁,为国内外观众展现了一场场感官与认知层面的盛宴。影像叙述手段作为具体的传播载体,用以表征历史厚度和当代实效兼具的“一带一路”文化体系。纪录片以宏大主题为标志,因此叙事终点通常指向国家形象的建构,呈现的是真实的、强大的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纪录片
文化叙事
国家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速食电影”热现象传播原因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赵玉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63-65,共3页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阅读和影片欣赏方面也都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以及疫情影院观影受限的叠加因素,导致“速食电影”文化热的现象,甚至呈现出对原电影的市场替代性。影评类短视频具有二次创作与情感延伸、算法推荐与强互动机制...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阅读和影片欣赏方面也都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以及疫情影院观影受限的叠加因素,导致“速食电影”文化热的现象,甚至呈现出对原电影的市场替代性。影评类短视频具有二次创作与情感延伸、算法推荐与强互动机制等再媒介化的主要表征。然而“速食电影”对电影艺术和审美的消解、营销以及版权归属方面的争议问题值得反思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食电影
生成机制
影评类短视频
传播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道路的独创性
被引量:
1
4
作者
郭万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0,共10页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是在探索一种全新版本的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独创性的内在根源在于:坚持独立自主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理念,占据人类思想的制高点;从中华文化这个独特基因寻找生长点。中国道路原创性的...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是在探索一种全新版本的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独创性的内在根源在于:坚持独立自主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理念,占据人类思想的制高点;从中华文化这个独特基因寻找生长点。中国道路原创性的内在机理表现在经济上具有独创的动力机制;政治上具有独创的内在优势;外交上具有独特的内在价值。独创性使中国道路迸发出影响世界的历史伟力,使人类发展重心开始东移,它将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真正彰显人类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并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宝贵经验和强大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独创性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文化动因——构建新质生产力文化理论的基本框架
被引量:
60
1
作者
郭万超
机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
北京
文化创意产业
研究
中心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4,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美戏剧剧场资料翻译与研究”(21&ZD268)。
文摘
文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要义,把文化纳入其理论建构是创立中国经济学范式的新机遇和新路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等一起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文化软实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走向,并成为生产力突破的深层动因。从历时性过程考察,文化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基础性动力支撑,主要表现在:文化作为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晶深度嵌入其他社会结构,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生成的精神动因;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二者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重要方式,也形成了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长点。从共时性形态分析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和现实形态,可以发现:文化赋予了新质生产力新的内在规定性;文化经济新业态、新消费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含文化新质生产力的诸多具体实践形式。从人本性尺度审视新质生产力生成的人文价值内核,可以得出结论:新质生产力本质是解放人、发展人、成就人的生产力,也是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必须摒弃“见物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的资本主义生产特性;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则。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文化经济
文化动因
人文价值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Cultural economy
Cultural motivation
Human value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带一路”纪录片的文化叙事与国家形象
被引量:
1
2
作者
倪乐融
机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39,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党建话语体系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3CDJ019)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隆重开幕,十年栉风沐雨,这条身穿现代化外衣的古丝绸之路带给世界机遇,也让中国的大国形象进一步具体化。自2013年以来,以“一带一路”为主题或是背景的纪录片层见叠出、精彩纷繁,为国内外观众展现了一场场感官与认知层面的盛宴。影像叙述手段作为具体的传播载体,用以表征历史厚度和当代实效兼具的“一带一路”文化体系。纪录片以宏大主题为标志,因此叙事终点通常指向国家形象的建构,呈现的是真实的、强大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纪录片
文化叙事
国家形象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速食电影”热现象传播原因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赵玉宏
机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63-65,共3页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智库重点课题项目“社交媒体时代首都传媒产业转型与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2A7036)阶段性成果。
文摘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阅读和影片欣赏方面也都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以及疫情影院观影受限的叠加因素,导致“速食电影”文化热的现象,甚至呈现出对原电影的市场替代性。影评类短视频具有二次创作与情感延伸、算法推荐与强互动机制等再媒介化的主要表征。然而“速食电影”对电影艺术和审美的消解、营销以及版权归属方面的争议问题值得反思与探讨。
关键词
速食电影
生成机制
影评类短视频
传播影响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道路的独创性
被引量:
1
4
作者
郭万超
机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与中宣部研究室特别委托项目《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文化发展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研究》(19@ZH032)。
文摘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是在探索一种全新版本的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独创性的内在根源在于:坚持独立自主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理念,占据人类思想的制高点;从中华文化这个独特基因寻找生长点。中国道路原创性的内在机理表现在经济上具有独创的动力机制;政治上具有独创的内在优势;外交上具有独特的内在价值。独创性使中国道路迸发出影响世界的历史伟力,使人类发展重心开始东移,它将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真正彰显人类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并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宝贵经验和强大示范效应。
关键词
中国道路
独创性
中国共产党
Keywords
the road of China
originali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文化动因——构建新质生产力文化理论的基本框架
郭万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带一路”纪录片的文化叙事与国家形象
倪乐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速食电影”热现象传播原因及影响分析
赵玉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道路的独创性
郭万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