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21
1
作者 关欣 王秀茹 +3 位作者 王宽婷 韩淑玲 丁艳 董红宇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门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及治疗情况。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41例(年龄均〉50岁),女性106例,男性35例。采用双光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股骨颈和腰椎1~4骨密度,同时记录患者基础资料、疾病特征和类风... 目的调查和分析门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及治疗情况。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41例(年龄均〉50岁),女性106例,男性35例。采用双光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股骨颈和腰椎1~4骨密度,同时记录患者基础资料、疾病特征和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情况,评价疾病活动性,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有脆性骨折病史,以及预防性或治疗性应用骨质疏松药物情况。结果确诊骨质疏松症43例,患病率为30.5%。其中男性6例,患病率为17.1%;女性37例,患病率为34.9%。女性、老龄、病程长、临床的疾病活动指数(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高分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应用改善病情药物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规范治疗是保护性因素。并发骨质疏松症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近1年内未接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23例,占53.5%;6例有脆性骨折病史,占14.0%,其中3例未曾接受过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但是超过半数的患者未接受正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或者治疗不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凤云 庞琳娜 孙聪慧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0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前臂、腰椎L1~4、股骨颈、Ward’s区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0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前臂、腰椎L1~4、股骨颈、Ward’s区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根据BMD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35例、骨量减少组26例和骨质疏松组19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osteocalcin,OC)、Ι型胶原交联蛋白羧基末端肽(sputum collagen cross-linking protein carboxy terminal peptide,SCTX)、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P),并同时测定RA患者相关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女性、骨折史、老龄、使用糖皮质激素史、病程、RF为RA继发OP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为RA继发OP的保护因素。结论性别、年龄、使用糖皮质激素史和既往骨折史为RA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症的显著影响因素,且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与病程长短、疾病活动程度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质疏松 影响因素 Logisc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管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脆性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旭艳 庞琳娜 +4 位作者 徐连那 马凤云 孙聪慧 刘博 董红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05-1409,1413,共6页
目的探讨疾病全程管理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密度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7年我科住院的RA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全程管理组)和对照组54例(常规管理组),随访1年,分别于基线时与12个... 目的探讨疾病全程管理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密度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7年我科住院的RA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全程管理组)和对照组54例(常规管理组),随访1年,分别于基线时与12个月结束时测量腰椎、髋部及前臂骨密度,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同时记录两组骨折发生情况。结果(1) 108例RA患者,合并脆性骨折者32例,发生率为29. 6%,其中女性31例,男性1例;椎体骨折7例,非椎体骨折25例,足/踝骨折发生率最高(37. 5%),其次为椎体骨折(21. 9%);(2) RA患者中无脆性骨折和有脆性骨折患者在年龄、病程和糖皮质激素累积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 01),而在DAS28和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合并脆性骨折的RA患者股骨颈及前臂的骨密度低于无脆性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两者间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3)随访1年后,试验组股骨颈骨密度的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随访1年后,常规管理组患者新发骨折8例,发生率为14. 8%,全程管理组患者新发骨折1例,发生率为1. 9%,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与常规管理相比,全程管理可显著增加RA患者骨密度,并降低RA患者脆性骨折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管理 类风湿关节炎 骨密度 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RAX工具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旭艳 董红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76-1480,1490,共6页
目的应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0年内主要骨折及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9年于北京市石景山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且资料完整的RA患者206例,应用FRAX工具评估患者10年内主要... 目的应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0年内主要骨折及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9年于北京市石景山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且资料完整的RA患者206例,应用FRAX工具评估患者10年内主要骨折及髋部骨折发生风险。结果①病程长、绝经时间长、病情活动度高及曾应用激素的RA患者10年内主要骨折及髋部骨折风险更高;②糖皮质激素日剂量及使用时间与RA患者10年内主要骨折及髋部骨折风险无明显相关性;③RF及抗CCP阳性与阴性患者间10年骨折发生风险无明显差异。结论绝经时间长、病程长、病情活动度高的RA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风险更高,而FRAX模型中并未考虑到这些因素,因此,可能低估了这部分患者的骨折风险,临床工作中对这部分患者更应该防治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性骨折 FR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董红宇 马风云 +1 位作者 刘颖 陈爱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712-715,690,共5页
目的评价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膝骨关节炎(O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34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院(ACR)膝骨关节炎(OA)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纳入试验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组)和对照组(半导体激光治疗... 目的评价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膝骨关节炎(O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34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院(ACR)膝骨关节炎(OA)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纳入试验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组)和对照组(半导体激光治疗组),治疗2周,随访1周。结果经2周治疗,87%的试验组患者和76%的对照组患者评价疗效为有效和显著有效;医生的总体评价两组分别是86%和7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试验组7.3%、对照组1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以口服药物后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为主,与外用药物和半导体激光治疗无明显相关。结论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与半导体激光联合应用治疗膝骨关节炎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能显著提高疗效,优于单一半导体激光疗法,该方法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半导体激光 联合治疗 膝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