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杀相关研究中识别抑郁症状的不同方法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可进 童永胜 +4 位作者 殷怡 王凝 安静 李献云 梁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6-273,共8页
目的在自杀相关研究中对不同方法识别抑郁症状的情况进行比较。方法纳入自杀死亡案例(自杀组)151例和自杀未遂案例(未遂组)120例,每个案例的同吃住家属和其他亲友各1名及自杀未遂者本人接受访谈,均采用抑郁症诊断筛查量表(筛查表)和定... 目的在自杀相关研究中对不同方法识别抑郁症状的情况进行比较。方法纳入自杀死亡案例(自杀组)151例和自杀未遂案例(未遂组)120例,每个案例的同吃住家属和其他亲友各1名及自杀未遂者本人接受访谈,均采用抑郁症诊断筛查量表(筛查表)和定式临床精神科检查(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ⅣaxisⅠdisorders,SCID-Ⅰ)识别案例对象的抑郁症状,并以认可任一来源阳性信息为原则将每个案例的家属和其他亲友的报告合并成知情人信息。比较两种工具在相同信息来源情况下抑郁症状阳性率,以及各自在不同信息来源的情况下抑郁症状阳性率。结果自杀组中,知情人信息筛查表和SCID-Ⅰ符合"重性抑郁发作"的阳性率为41.1%(62例)和41.7%(63例),Kappa值0.77。未遂组中,本人受访时两工具的"重性抑郁发作"阳性率分别为23.7%(27例)和22.0%(24例),Kappa值0.74;而依据知情人信息,相应的阳性率分别为13.3%(16例)和12.5%(15例),Kappa值0.89。相对于家属和亲友单独提供信息,合并知情人信息后,两工具各症状阳性率以及符合症状学标准的比例均有所提高(均P<0.05)。未遂者本人受访时两工具检出"重性抑郁发作"的阳性率均高于知情人信息(均P<0.05)。结论相同信息来源下,SCID-Ⅰ对抑郁症状的识别能力不弱于筛查表;增加信息来源可提高识别抑郁症状的阳性率。自杀未遂者本人受访时抑郁症状的阳性率高于其知情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自杀 心理测定学 定式临床精神科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