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相关性胃炎镜下表现病理分析以及和中医证型的关系
1
作者 吴健 刘淑敏 郭哲宇 《北方药学》 2024年第8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镜下的病理表现以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Hp相关性胃炎患者149例,由消化专科医生给予患者胃镜检查,直接观察并记录患者胃的真实情况,并在胃窦及可疑病灶...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镜下的病理表现以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Hp相关性胃炎患者149例,由消化专科医生给予患者胃镜检查,直接观察并记录患者胃的真实情况,并在胃窦及可疑病灶处取下适当大小的病理组织,由病理医师活检并记录病理学表现。分析患者Hp相关性胃炎对应不同中医证型与胃镜像真实情况的关系,以及与病理学表现的关系。结果:149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中,其中肝胃不和44例、脾胃湿热42例、胃阴不足25例、脾胃虚弱(包括虚寒证)21例、胃络瘀阻17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胃镜像表现有黏膜水肿、渗出、黏膜红斑、伴随胆汁反流、伴随糜烂。肝胃不和证中伴随胆汁反流及黏膜红斑检出率较高(P<0.05);胃络瘀阻证中伴随糜烂检出率较高(P<0.05),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弱(含虚寒)证中胃镜像表现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p相关性胃炎患者病理表现为肠黏膜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弱(包括虚寒证)、胃阴不足患者中肠黏膜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的构成及严重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相关性胃炎患者胃镜像真实表现及病理表现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规律和联系,可为临床辩证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胃镜像表现 病理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治膜性肾病体会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宏波 姜幼明 +2 位作者 张振忠 刘宁州 刘玥芸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09-110,共2页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以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弥漫性沉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伴"钉突"形成为病理特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目前MN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且以特发性MN较常见,其部分可自行缓解,预后不...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以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弥漫性沉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伴"钉突"形成为病理特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目前MN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且以特发性MN较常见,其部分可自行缓解,预后不良因素包括严重蛋白尿、高血压、年龄、男性和肾功能损害,而继发性MN预后不良因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恶性肿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辨证论治 中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分型辨治广泛性焦虑障碍及病案举隅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宏波 李娜 +5 位作者 李晓娟 白晓晖 李静 白明华 金钟晔 陈家旭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38-140,共3页
近年来,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现有的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本研究团队认为,该病病机主要以肝郁气滞、心脾两虚、阴虚内热为本,瘀、热为标,病位多责之于肝、心... 近年来,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现有的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本研究团队认为,该病病机主要以肝郁气滞、心脾两虚、阴虚内热为本,瘀、热为标,病位多责之于肝、心、脾、肾。治疗上以疏肝为本,兼以益气养血,补肾健脾,清热活血,临床应用审证求因,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分型辨治 病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联合八段锦治疗失眠伴焦虑医案 被引量:1
4
作者 钟润芬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0期99-101,共3页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长期失眠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长期严重失眠者,一般会伴随焦虑、紧张的情绪。该文运用耳尖放血、针刺、耳穴贴压、后背走罐等中医外治法,配合八段锦,治疗失眠伴焦虑患者1例,取得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失眠 针刺 耳尖放血 耳穴贴压 走罐 八段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诊断急性大面积肺栓塞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宏伟 贾宁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11期33-33,共1页
病历资料 患者,女,70岁,工人,因胸闷、气短1个月,加重伴喘憋10天,于2008年10月16日入院。该患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症状加重,无胸痛及咯血,无大汗、恶心及呕吐,无晕厥及黑噱。
关键词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医院诊断 病历资料 胸闷 气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从卫气营血探讨论治
6
作者 王琳 马树梅 +2 位作者 祝子贝 李佳兴 李华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6期137-140,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程在临床上有明显的卫气营血病理病机变化特点。本文基于卫气营血辨证理论,针对溃疡性结肠炎,从其病变部位、病程发展阶段性特点及传变规律等方面进行探论。认为该病在卫分阶段时常无明显症状,在气分阶段以肠道的功能...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程在临床上有明显的卫气营血病理病机变化特点。本文基于卫气营血辨证理论,针对溃疡性结肠炎,从其病变部位、病程发展阶段性特点及传变规律等方面进行探论。认为该病在卫分阶段时常无明显症状,在气分阶段以肠道的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在营、血分阶段以逐渐出现的肠道实质性损害为主,并以卫气营血理论为指导,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论治,以期为临床上该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卫气营血 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腻苔成因与辨证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娜 刘群 +5 位作者 李晓娟 白晓晖 金钟晔 景玉霞 赵宏波 陈家旭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619-621,共3页
舌苔是由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与脾胃运化功能相应。而湿浊痰饮等停聚于舌面则为腻苔,临床多见湿浊、痰饮、顽痰等阳气被阴气所抑的病变。本文从古今文献入手对腻苔的成因和分类进行了研究,认为腻苔的成因主要为脾胃病变,饮食... 舌苔是由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与脾胃运化功能相应。而湿浊痰饮等停聚于舌面则为腻苔,临床多见湿浊、痰饮、顽痰等阳气被阴气所抑的病变。本文从古今文献入手对腻苔的成因和分类进行了研究,认为腻苔的成因主要为脾胃病变,饮食不洁,药物影响和季节气候的影响,分类主要分为白腻苔、黄腻苔、灰黑腻苔,滑腻见蓝色,厚腻如积粉几种。临床诊病看舌苔要统观全局,参考脉、症、便、溺,否则极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腻苔 成因 辨证 白腻苔 黄腻苔 滑腻见蓝色 灰黑腻苔 积粉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逍遥散与慢性应激焦虑海马JNK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宏波 陈家旭 李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600-602,共3页
慢性应激所致焦虑症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慢性应激焦虑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中医对于情志致病早有记载,逍遥散作为经典方剂,在临床上屡试不爽,多有学者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本文结合JNK信号转导通路对神经元凋亡... 慢性应激所致焦虑症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慢性应激焦虑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中医对于情志致病早有记载,逍遥散作为经典方剂,在临床上屡试不爽,多有学者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本文结合JNK信号转导通路对神经元凋亡的调控,提出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慢性应激焦虑 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伞式切开双重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马树梅 杜冠潮 +2 位作者 祝子贝 任毅 李华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3期72-75,共4页
目的评价伞式切开双重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肛肠科住院的60例高位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行伞式切开双重挂线术,对照组采... 目的评价伞式切开双重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肛肠科住院的60例高位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行伞式切开双重挂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疼痛、脱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紧线脱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0天和3个月肛门功能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14天疼痛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7天、第14天疼痛评分低于术后第1天,术后第14天疼痛评分低于术后第7天(P<0.05)。结论伞式切开双重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能减轻术后疼痛、缩短脱线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对肛门功能损伤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伞式切开 双重挂线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73例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7
10
作者 柴华 王嘉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9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理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2月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73例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 目的:探讨理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2月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73例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口服益母草颗粒,治疗组服用理气活血中药汤剂,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痛经症状评分、CA125含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评价其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3.67±0.95)、(5.84±1.36)分]均较治疗前[(8.03±2.33)、(7.94±2.52)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CA125、血浆黏度、血沉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 CA125[(57.36±14.74)U/mL]较治疗前[(89.74±15.45)U/mL]明显降低(P 〈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A125[(36.41±15.23)U/mL]、血浆黏度[(1.20±0.07)mPa&#183;s]和血沉[(13.17±7.05)mm/h]均较治疗前[(90.72±16.41)U/mL、(1.65±0.27)mPa&#183;s、(25.94±7.11)mm/h]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A125、血浆黏度及血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理气活血法对改善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气滞血瘀型 理气活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脏论治类风湿肺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于志谋 李响 +4 位作者 李险峰 崔冉 徐思雨 王翰洲 张华东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1631-1633,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rheumatic arthritis-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临床常见,目前推荐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或其他药物治疗,但病人依从性差,很难达到治疗效果且易增加感染死亡风险。根据中医《素问·痹论篇》,五体...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rheumatic arthritis-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临床常见,目前推荐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或其他药物治疗,但病人依从性差,很难达到治疗效果且易增加感染死亡风险。根据中医《素问·痹论篇》,五体痹不愈而进一步发展,则见"肺痹者烦满,喘而呕。RA-ILD即为中医"尪痹"内合"肺痹",即"尪痹合肺痹"病名。运用中医五脏辨证论治选方用药,分别从肺、肝、心、脾、肾五脏整体论治,同时配合活血化瘀,防止RA病人的间质性肺病发生。对于已发病患者,通过五脏辩证治疗也可以改善症状,增加体质,调节免疫功能,控制病变程度、范围与速度,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 肺间质纤维化 五脏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糖肾安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振忠 豆小妮 +1 位作者 赵宏波 马丽娟 《现代中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气阴两虚、脾肾不足、瘀浊阻滞病机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观察参芪糖肾安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共6组,采用经典的大鼠链脲佐菌素... 目的研究中医气阴两虚、脾肾不足、瘀浊阻滞病机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观察参芪糖肾安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共6组,采用经典的大鼠链脲佐菌素(STZ)造模方法,以联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结果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大鼠治疗后血糖水平降低、24 h尿蛋白明显降低、SOD值明显升高、MDA值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芪糖肾安胶囊能降低血糖、减少尿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有确切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参芪糖肾安胶囊 血糖 24h尿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振忠 豆小妮 赵宏波 《现代中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55-57,共3页
为了探讨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文献,DN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糖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多种细胞因子、遗传因素及其它如炎症细胞浸润、氧化自由基、血管活性物质... 为了探讨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文献,DN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糖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多种细胞因子、遗传因素及其它如炎症细胞浸润、氧化自由基、血管活性物质等均参与有关。近年来,CTGF、TGF-β1、ET-1、NO和ColⅣ在肾脏疾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祖国医学对DN的研究亦有新的认识,但未达到系统的整体的观念,而DN具有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较长,治疗困难等特点,故其发病未必是停留在某一阶段,而是气阴两虚、脾肾不足、瘀浊阻滞贯穿始终,故治疗应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化瘀泻浊为宜。目前,通过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进一步研究DN的发病机理将对DN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DN) 发病机理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志正“持中央、运四旁”在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志谋 张华东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330-331,共2页
路志正教授为中医药大家、首届国医大师,从医七十余载,在继承古人基础上,将脾胃、温病学说于临床中的应用做了更系统的阐述及发展,提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将路老"持... 路志正教授为中医药大家、首届国医大师,从医七十余载,在继承古人基础上,将脾胃、温病学说于临床中的应用做了更系统的阐述及发展,提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将路老"持中央、运四旁"的调理脾胃思想用以临床指导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取穴,效果显著,此法改变了只对局部腧穴、阿是穴的运用,不但提高了临床疗效,也为临床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志正 持中央 运四旁 针刺 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圜道时中”思想渊源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鸿泓 张其成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554-557,共4页
《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就其思想文化渊源而言,则主要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及先秦诸子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内经》原文的认真梳理,周易思想体系的总结和古天文学科学体系的参照,把《内经》的思想文化渊源以"圜道时... 《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就其思想文化渊源而言,则主要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及先秦诸子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内经》原文的认真梳理,周易思想体系的总结和古天文学科学体系的参照,把《内经》的思想文化渊源以"圜道时中"四字概括之。"圜道"描述的是运动的轨迹,"时中"描述的是运动的刻度;"圜道"是象的概括,"时中"是数的确定;二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圜道时中"思想的提出,不仅最简洁地体现了《内经》的天人合一观;统一了阴阳、五行、六气、八卦等子模型;而且可以阐释人体生理病理的气化时序规律及各种观点互异的养生理论。它更准确地表达出了易道的精髓和《内经》的时序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圜道时中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应时”思想与先秦儒家之渊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鸿泓 张其成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3期50-52,共3页
通过对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主要思想和典型言行的分析,阐述儒家"应时"思想的独特内涵,并且指出了儒家"应时"思想与《易传》时观同源,具有时统位,天统地,兼容三才之道的特点,先秦儒家之时观对《黄帝内经》&... 通过对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主要思想和典型言行的分析,阐述儒家"应时"思想的独特内涵,并且指出了儒家"应时"思想与《易传》时观同源,具有时统位,天统地,兼容三才之道的特点,先秦儒家之时观对《黄帝内经》"应时"思想有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应时 思想 先秦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自然观中“应时”思想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鸿泓 张其成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3,共3页
阴阳五行学说及五运六气学说深刻体现了《黄帝内经》的自然观,此两种学说蕴含着丰富的"应时"思想。时间是阴阳的首要内涵,需"应时"而法;五行是阴阳的二分,以四时的递嬗为基本节律,"应时"而迁;六气是阴阳... 阴阳五行学说及五运六气学说深刻体现了《黄帝内经》的自然观,此两种学说蕴含着丰富的"应时"思想。时间是阴阳的首要内涵,需"应时"而法;五行是阴阳的二分,以四时的递嬗为基本节律,"应时"而迁;六气是阴阳的三分,是"六爻之动,三极之道"在中医学领域的继承和发展,是以时间为统属的时、位、标、本的统一;五运六气是天地阴阳运动变化的时间坐标,反映了天地万物整体运动变化的规律,"应时"而环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自然观 应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应时”思想与先秦道家之渊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鸿泓 张其成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10期65-67,共3页
《黄帝内经》构建了一个以"四时五藏阴阳"(《素问·经脉别论》)为核心的生命巨系统。在此框架中,"五脏应时"是藏象实质内涵的一个基本理论认识,也贯穿于《黄帝内经》诊断治疗观中。溯本求源,"应时"... 《黄帝内经》构建了一个以"四时五藏阴阳"(《素问·经脉别论》)为核心的生命巨系统。在此框架中,"五脏应时"是藏象实质内涵的一个基本理论认识,也贯穿于《黄帝内经》诊断治疗观中。溯本求源,"应时"思想与道家渊源甚深,该词不仅首见于《庄子外篇·天运》,而且就道家核心思想"无为"而论,"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其外在表现正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其内涵包括应时而为、为而后舍、为之于未兆、为而复归,"应时"思想皆贯穿于其中。不仅如此,庄子的"一龙一蛇,与时俱化"是其重要理念;"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是其养生要旨;而礼义法度也必须"应时而变"。先秦时代的《鹖冠子》对"应时"思想的阐发也别树一帜。其对"圣人""至人""贤人"的判准皆以"应时"为据。故先秦道家对《黄帝内经》"应时"思想有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应时 思想 先秦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病夏治”与“冬病冬治”的再思考——阳气量、度、向、势的完整描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鸿泓 张其成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7期120-122,共3页
从阳气的量、度、向、势的整体描述出发,对"冬病夏治"与"冬病冬治"进行进一步思考,指出"三伏贴"最优时间点的选择尚需进行更为深入的临床试验验证。
关键词 冬病夏治 冬病冬治 阳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心衰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军军 刘淑敏 梁斌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3期372-373,共2页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利水中药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常规西医治疗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桔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酌情应用洋地黄制剂、峭酸醋类、他汀类等治疗。中药治疗组...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利水中药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常规西医治疗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桔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酌情应用洋地黄制剂、峭酸醋类、他汀类等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应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治疗结束后观察NT-pro BNP及6分钟步行实验结果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4天后与基线值比较,中药治疗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常规西医组明显提高。治疗前血清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NT-Pr OBNP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气活血利水中药后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具有确切的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利水中药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