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光-核黄素诱导羊膜胶原交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红红 孙旭光 +3 位作者 梁庆丰 邓世靖 王智群 李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1,共5页
背景研究证实,紫外光一核黄素光动力疗法可通过改变角膜的理化性质控制圆锥角膜的进展,羊膜移植已广泛用于眼表疾病,羊膜胶原成分与角膜相似,目前关于紫外光一核黄素诱导的胶原交联用于羊膜组织的研究尚少见。目的探讨紫外光一核黄... 背景研究证实,紫外光一核黄素光动力疗法可通过改变角膜的理化性质控制圆锥角膜的进展,羊膜移植已广泛用于眼表疾病,羊膜胶原成分与角膜相似,目前关于紫外光一核黄素诱导的胶原交联用于羊膜组织的研究尚少见。目的探讨紫外光一核黄素对冻存羊膜的作用。方法在知情同意条件下,获取并常规处理人羊膜组织,-80℃保存。制备成2mm×15mm大小,用简单随机法中的抽签法将其分为4个组,每组6片羊膜,前3组均给予紫外光一核黄素(质量分数0.1%)处理30rain(波长为370nm,紫外光功率分别为1、2、3mW/cm^2,光源距羊膜10mm),第4组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利用微力材料试验机对处理后的各组羊膜分别进行生物力学测量,记录羊膜长度改变5%、10%、15%时各组样本所需的拉力值(mN)。用环钻钻取直径7mm的羊膜,用抽签法将其分为4个组,每组5片羊膜,各组处理情况同上,将处理后的各组羊膜浸于质量分数0.1%胶原蛋白酶I溶液中进行消化,对羊膜透明度进行评分,并记录羊膜完全溶解时间。关于羊膜的组织学观察,用抽签法将羊膜分为紫外光一核黄素组、核黄素组及对照组,每组3片羊膜,各组分别给予紫外光一核黄素(0.1%)处理30rain(波长为370nm,紫外光功率为3mW/cm^2,光源距羊膜10mm)、0.1%核黄素浸泡30min和生理盐水浸泡30min,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羊膜长度改变5%、10%、15%时,对照组和1、2、3roW/era。紫外光组4个组所需拉力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11,P=0.037;F=9.927,P=0.001;F=11.118,P=0.000);交联后抗拉力性能明显增强,且紫外光功率越大,羊膜的抗拉性增加越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羊膜完全酶解时间为(8.6±1.8)h,1、2、3mW/cm。紫外光组分别为(39.6±2.3)、(71.4±0.9)、(78.8±1.8)h,交联后抗酶解能力增强,且紫外光功率越大,羊膜的抗酶解能力增强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射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观察,交联后羊膜基质层胶原纤维密度增加、胶原间连接增多、胶原与上皮问的连接加强。结论紫外光-核黄素可使冻存羊膜发生胶原交联,从而使其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生物力学性质改变,抗酶解能力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紫外光 核黄素 胶原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在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仕明 王宁利 詹思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作为一种汇总既往的研究结果而获得更高级别证据的循证医学实践方法,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一些专业的二次文献分析论文的数量明显增加,但与此同时,很多相关论文的质量却堪忧,如分析和撰写的报道条目... 作为一种汇总既往的研究结果而获得更高级别证据的循证医学实践方法,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一些专业的二次文献分析论文的数量明显增加,但与此同时,很多相关论文的质量却堪忧,如分析和撰写的报道条目不统一、内容不全面,甚至许多描述不详,限制了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论文的循证作用,也影响对所汇总证据的判读和有效利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是针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一种论文报告规范,但在我国眼科领域的认知程度并不高,我国眼科医师实施和发表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也较少遵循PRISMA的条目进行规范。学习和了解PRISMA不仅有益于提高论文质量,对于熟知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关键要素也大有裨益,甚至能够帮助临床医生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对于更好地开展眼科领域的循证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报告规范 临床研究 眼科 规范 优先报告条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屈光性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下降原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赵世强 接英 +2 位作者 李蕾 张莉 卢红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9-452,共4页
目的分析超高度近视屈光性手术后视觉质量下降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接受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或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较差的... 目的分析超高度近视屈光性手术后视觉质量下降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接受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或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较差的超高度近视患者8例(16只眼)的资料。对术后视觉质量进行问卷调查,测量患者的术前、术后的屈光度、裸眼远视力、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及矫正近视力的情况,分析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变差的原因。结果本组患者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4.88±10.32)岁,术前屈光度范围-29.0^-18.0 D,平均屈光度(-23.19±3.60)D,术后屈光度范围-3.0~1.75 D,平均屈光度(-0.73±1.31)D,术后屈光度比术前明显减小(P<0.001)。所有患者对术后裸眼远视力及矫正远视力满意,术前矫正远视力平均为0.19±0.07,术后平均矫正远视力为0.24±0.07,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对术后裸眼近视力和30 cm矫正近视力的满意度均较差,术后裸眼近视力明显低于术前裸眼近视力,术后30 cm矫正视力亦明显低于术前裸眼近视力,术后10 cm矫正视力有改善但依然低于术前裸眼近视力(P<0.05)。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接受屈光性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下降,主要与术后裸眼近视力和术后矫正近视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屈光手术 视觉质量 近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部分离曲霉菌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智群 黎黎 +2 位作者 李然 罗时运 孙旭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9-662,共4页
目的分析眼部曲霉菌对常用抗真菌药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采用微量稀释法,对眼部分离的43株曲霉菌,针对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特比奈芬、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进行... 目的分析眼部曲霉菌对常用抗真菌药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采用微量稀释法,对眼部分离的43株曲霉菌,针对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特比奈芬、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进行体外单独及联合药物敏感试验。通过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判定联合药敏效果。结果特比奈芬与伊曲康唑联合后,相加作用与协同作用的菌株分别占37.21%和20.93%,而与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氟康唑联合后主要表现为拮抗作用,分别占74.42%、67.44%和62.79%;那他霉素与氟康唑联合后,主要表现为拮抗作用(53.49%);其他各药两两联合后主要表现为无关作用。结论特比奈芬和伊曲康唑联合作用时低浓度对曲霉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建议治疗时联合使用;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氟康唑与特比奈芬联合用药效果较差,不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 联合药敏试验 真菌性角膜炎 抗真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轴长度用于近视预测模型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筛查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李仕明 任明旸 +3 位作者 张三国 李翯 刘洛如 王宁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以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作为近视诊断的金标准,比较常用近视检测指标的不同组合方法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以2011~2012年“安阳儿童眼病研究”的2739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和1797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 目的以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作为近视诊断的金标准,比较常用近视检测指标的不同组合方法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以2011~2012年“安阳儿童眼病研究”的2739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和1797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质量分数1%环戊通点眼麻痹睫状肌后电脑验光的结果诊断近视(等效球镜度≥-0.5D),对裸眼远视力(UCDVA)、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屈光度、眼轴长度(AL)和角膜屈光力4个指标进行随机组合,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近视预测模型,评估各种模型对纳入学生近视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采用单一指标模型时,UCDVA的近视预测效果最好,但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仅为39.18%,阳性预测值为78.35%。采用2种指标组合模型时,UCDVA+AL的预测效果最好,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8.46%和78.79%,其次是UCDVA+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屈光度,分别为45.08%和79.15%。采用3种指标模型时,UCDVA+AL+角膜屈光力的效果最好,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4.45%和85.45%,其次是UCDVA+AL+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屈光度,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2.12%和81.21%。采用全部4个指标模型可获得最佳预测效果,但提升幅度有限,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5.26%和84.57%。初中一年级学生中各种指标的灵敏度较高,为86.63%~97.73%,特异度则有所下降,为3.62%~90.52%。结论AL能够明显提高早期儿童和青少年近视预测的灵敏度,它为非侵入式检查且简便易行,是儿童和青少年眼球发育过程中不可逆性、与近视形成有关的重要指标,建议列为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筛查,乃至临床诊治的常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诊断 预测模型 眼轴长度 灵敏度 筛查(普查) 儿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床经验医师应用LOCSⅢ对晶状体混浊程度评分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乔利亚 李晓霞 +5 位作者 顾铮 简泠雪 张烨 蔡啸谷 管征 李思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9-672,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临床经验医师应用晶状体混浊分级系统(Lens Opac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 Ⅲ,LOCSⅢ),基于裂隙灯及数码照片进行晶状体混浊程度评分的一致性。方法从邯郸眼病研究5 a随访项目中,随机选取2012年11月至2012年12月现场调查... 目的评价不同临床经验医师应用晶状体混浊分级系统(Lens Opac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 Ⅲ,LOCSⅢ),基于裂隙灯及数码照片进行晶状体混浊程度评分的一致性。方法从邯郸眼病研究5 a随访项目中,随机选取2012年11月至2012年12月现场调查受试者51人(102眼)。首先由受过LOCSⅢ评分培训的高年资眼科副主任医师(评分员A)于现场参照LOCSⅢ标准图片,在裂隙灯下对晶状体核混浊程度(nuclear opacity,NO)、核颜色(nuclear color,NC)、皮质性白内障(cortical cataract,C)、后囊膜下白内障(posterior subcapsular cataract,PSC)进行评分,随后采集晶状体数码照片。评分员A和1名眼科住院医师(评分员B)根据晶状体数码照片独立进行NO、NC、C、PSC评分。然后一位经过LOCSⅢ晶状体评分培训的白内障专业副主任医生对评分员B进行培训,同时与评分员A进行讨论并统一对LOCSⅢ标准评分方法的理解后,评分员B进行第2次评分。均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别检验评分员A基于裂隙灯及数码照片的LOCSⅢ晶状体评分的一致性,评分员B培训前、后的LOCSⅢ晶状体评分的一致性,以及评分员B培训前、后的LOCSⅢ晶状体评分与评分员A基于裂隙灯及数码照片的LOCSⅢ晶状体评分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评分员A基于现场裂隙灯和晶状体数码照片的LOCSⅢ晶状体评分的ICC分别为:NO 0.89、NC 0.89、C 0.90、PSC0.65;评分员B培训前、后LOCSⅢ晶状体评分ICC分别为:NO 0.90、NC 0.90、C 0.89、PSC 0.12;评分员B培训前、后基于数码照片与评分员A基于裂隙灯的LOCSⅢ晶状体评分ICC分别为NO 0.77、0.82,NC 0.79、0.85,C 0.77、0.89,PSC 0.05、0.46;评分员B培训前、后与评分员A基于数码照片的LOCSⅢ晶状体评分比较ICC分别为:NO 0.83、0.81,NC 0.80、0.84,C 0.76、0.88,PSC 0.26、0.85。结论眼科临床经验对临床医师采用LOCSⅢ进行NO、NC、C评分影响不大,对PSC评分影响较大,而LOCSⅢ标准评分方法培训可以弥补眼科医师临床经验的不足,但不能提高基于裂隙灯和数码照片的LOCSⅢ对PSC评分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灯 数码照片 LOCSⅢ晶状体评分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段晓明 康梦田 +1 位作者 唐炘 王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8-952,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r...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32例,和同期入院的不合并RP的PACG患者229例。根据青光眼类型将其分为4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RP组(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 with retinitis pigmentosa,AACG-RP)12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RP组(chronic angle closure glaucoma with retinitis pigmentosa,CACG-RP)2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合并RP组(AACG-non RP)94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合并RP组(CACG-non RP)135例,比较4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和眼轴长度等参数。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AACG-RP组(39.00±12.07)岁、CACG-RP组(43.85±12.79)岁、AACG-non RP组(66.44±9.40)岁、CACG-non RP组(63.95±10.42)岁,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70,P<0.05)。患者平均眼轴长度AACG-RP组(21.31±1.37)mm、CACG-RP组(22.33±1.09)mm、AACG-non RP组(22.31±1.03)mm、CACG-non RP组(22.47±1.01)mm,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09,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较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发病更早,眼轴更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尤其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较无视网膜色素变性者发病年龄更早,且眼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视网膜色素变性 眼轴长度 人口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