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黄梨煜 郭丹丹 +7 位作者 喻颖杰 余晓辉 于博 张炎 马蕊 何海蓉 姚一泓 段佳丽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22—2023年北京市学生营养素养调查数据,选取其中部分3~12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睡眠... 目的了解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22—2023年北京市学生营养素养调查数据,选取其中部分3~12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睡眠不足的相关因素。结果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8.4±1.3)h,睡眠不足率为77.2%。其中,轻度不足率为39.8%,严重不足率为3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别以所在区域为郊区、男生、小学3~6年级、住校、单独卧室、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父母知晓充足睡眠时间为参照,所在区域为城区(OR=1.655,95%CI:1.501~1.826)、女生(OR=1.188,95%CI:1.094~1.290)、初中(OR=1.895,95%CI:1.706~2.104)、高中(OR=1.608,95%CI:1.431~1.806)、非住校(OR=1.538,95%CI:1.327~1.783)、父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OR=1.254,95%CI:1.067~1.473)、父母不知晓充足睡眠时间(OR=1.892,95%CI:1.732~2.066)的学生出现睡眠不足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间较少,睡眠不足率较高,且不同特征学生的睡眠状况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睡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路 赵海 +2 位作者 夏志伟 孙冰洁 郭欣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2-326,共5页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中小学生近视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北京市中小学生常见病监测和影响因素数据库,选取其中4~12年级的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中小学生近视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北京市中小学生常见病监测和影响因素数据库,选取其中4~12年级的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近视的主要因素。结果共调查23519名中小学生,其近视检出率为72.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别以郊区、男生、父母都不近视、不是每天摄入含糖饮料、课间休息去户外、每天使用移动电子设备时长<2h、每天放学后读写时长<2 h、读写姿势正确、不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电子屏幕为参照,城区(OR=1.164,95%CI:1.094~1.239)、女生(OR=1.303,95%CI:1.228~1.382)、父母至少一方近视(OR=1.998,95%CI:1.883~2.120)、每天摄入含糖饮料(OR=1.141,95%CI:1.014~1.285)、课间休息在教学楼内(OR=1.173,95%CI:1.095~1.255)、每天使用移动电子设备时长≥2h(OR=1.091,95%CI:1.016~1.170)、每天放学后读写时长≥2h(OR=1.596,95%CI:1.496~1.702)、读写姿势不正确(OR=1.123,95%CI:1.057~1.193)、经常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电子屏幕(OR=1.156,95%CI:1.035~1.291)的中小学生发生近视的可能性更高。结论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近视检出率较高,且其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未来相关部门应加强高度近视危害及正确用眼行为习惯的健康教育,促进各项近视防控措施落实,以保护中小学生的视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近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北京市哨点医院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病例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超 牛彦麟 +3 位作者 王同瑜 吴阳博 姜金茹 马晓晨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 通过分析2021年北京市哨点医院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感染病例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与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北京市36家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医院腹泻病例的粪便... 目的 通过分析2021年北京市哨点医院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感染病例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与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北京市36家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医院腹泻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及其性别、年龄、住址、发病时间、饮食史、临床特征等信息,对采集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中的DEC进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比较DEC不同分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2021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共采集腹泻病例粪便或肛拭子标本5697份,DEC阳性检出率为7.65%(436/5697),其中20~39岁年龄组阳性检出率最高(χ^(2)=18.804,P<0.001)。从年龄分布来看,20~39岁年龄组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阳性病例数高于其他年龄组(χ^(2)=36.769,P<0.001),从地区分布来看,感染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的病例多来自远郊(χ^(2)=50.679,χ^(2)=19.659,P均<0.001),感染ETEC的病例主要分布在城区(χ^(2)=13.420,P=0.001)。从季节分布来看,EAEC、ETEC和EPEC夏季感染均高于其他季节(χ^(2)=32.096,χ^(2)=89.339,χ^(2)=16.876,P均<0.001),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感染主要发生在春季(χ^(2)=10.976,P<0.001)。自述可疑饮食史信息方面,感染ETEC的病例多食用过酒类及冷冻食品(χ^(2)=41.837,P<0.001),EAEC感染者多食用过婴儿食品(χ^(2)=24.229,P=0.007)。临床特征方面,出现腹痛的病例ETEC检出率更高(χ^(2)=8.017,P=0.005),出现恶心或呕吐的病例中EAEC的检出率更高(χ^(2)=5.701,P=0.017;χ^(2)=4.160,P=0.041)。结论 北京市哨点医院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病例具有季节性及人群流行特征,可结合不同分型DEC感染病例的可疑食品暴露信息及临床特征,为食品安全健康宣教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点医院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病例特征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微信公众号健康科普发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洪玮 刘婉行 +5 位作者 过君君 郭炫 郭子嘉 李星明 胡洋 韩晔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57-1063,共7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科普信息发布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建立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科普信息发布规范化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23年10—11月,对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28... 目的了解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科普信息发布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建立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科普信息发布规范化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23年10—11月,对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28家进行健康科普信息发布现状问卷调查。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单位级别、健康科普信息内容、健康科普信息形式、对受众需求调查情况、是否设立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的专项经费等进行分析。结果将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分为等级1(粉丝量<17477)、等级2(17477~)、等级3(79876.5~)、等级4(≥231193.3)。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以单位级别区级为参照,国家级、市级机构OR值分别为16.947、6.001;以发布弘扬中医药文化信息为参照,未发布该类信息的机构OR值为0.268;以发布公共卫生知识的机构为参照,未发布该类信息的机构OR值为0.013;以使用图文结合发布信息的机构为参照,未使用图文结合形式的机构OR值为0.015;以使用直播形式的机构为参照,未使用直播形式的机构OR值为4.949;以针对健康科普工作设立专项工作经费的机构为参照,未设立专项经费的机构OR值为0.29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医疗卫生机构重视对健康科普信息发布机制的建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建立健康科普信息发布者的准入标准,组建健康科普专家库。充足的资源投入能够保证科普信息的宣传覆盖面。健康科普信息发布形式需对应受众需求和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机构 健康科普 信息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季铵盐类消毒剂检测方法建立及北京市市售食品及膳食样品中含量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谢昀 周伟娥 +2 位作者 许秀丽 张晶 张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1-270,共10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蔬菜、水果、水产等多种食品基质中9种常用季铵盐类消毒剂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改良的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法净化,BEH C_(18)色谱柱(100 mm×3.0 mm,... 建立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蔬菜、水果、水产等多种食品基质中9种常用季铵盐类消毒剂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改良的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法净化,BEH C_(18)色谱柱(100 mm×3.0 mm,1.7μm)分离,电喷雾电离质谱正离子模式下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蔬菜、水果、水产中9种季铵盐的检出限为0.2~5.0μg/kg,定量限为1.0~10.0μg/kg,在各自的检测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平均回收率为65.24%~118.63%,相对标准偏差为0.19%~6.77%。使用本方法检测北京市市售食品季铵盐含量,阳性样品检出率为30.43%;检测北京市膳食样品季铵盐含量,阳性样品检出率为12%,膳食摄入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类消毒剂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膳食摄入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与健康科普短视频使用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正杰 施正丽 +4 位作者 胡洋 张么九 徐菲 韩晔 史宇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健康科普短视频使用现况,并分析二者间的关联,为推动我国健康传播事业发展、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11—12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部分居民进行调查,采用多...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健康科普短视频使用现况,并分析二者间的关联,为推动我国健康传播事业发展、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11—12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部分居民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居民健康素养与健康科普短视频使用的关联及关联程度。结果共纳入3291名北京市居民,其标准化健康素养得分为(37.08±9.31)分,关注健康科普短视频号占比为52.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关注健康科普短视频(B=0.044)、喜爱短视频形式的数量≥4个(B=0.046)、信任短视频主体的数量为2个(B=0.078)、信任短视频主体的数量为3个(B=0.059)、信任短视频主体的数量≥4个(B=0.087)是影响居民标准化健康素养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使用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正相关,但健康科普短视频使用的推广仍有待加强。因此,未来可通过提高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和权威性,继而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健康科普 科普短视频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苏宁 徐晓敏 +2 位作者 朱瑞 张向东 于建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3578-3583,3589,共7页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暴露出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一些弱项和“短板”。为提升其传染病防控能力、充分发挥其哨点监测作用,亟须摸清现状,发现问题症结,提出改进建议。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暴露出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一些弱项和“短板”。为提升其传染病防控能力、充分发挥其哨点监测作用,亟须摸清现状,发现问题症结,提出改进建议。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于2020年5—7月对北京市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问卷调查,对机构基本情况、科室设置情况、人员情况、基础设施情况、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情况、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利用国家疫情监测网络、2019年度北京市社区卫生工作统计资料汇编,对数据进行核对和补充。结果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2家。其中,90家(26.32%)设有发热门诊,102家(29.82%)设有肠道门诊,54家(15.79%)同时设有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实际在岗28809人,2887人(10.02%)在公共卫生岗位工作,其中高级职称178人(6.17%)。159家(46.49%)机构可开展HIV检测,11家(3.22%)可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对于29种常见传染病,140家(40.94%)机构无诊治能力,135家(39.47%)可诊治1~5种,29家(8.48%)可诊治>10种。结论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传染病防控体制机制、发热哨点诊室、诊疗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系列问题,应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弥补“短板”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传染病 防控能力 现况研究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居民食源性疾病知信行调查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超 曾彪 +5 位作者 薛一凡 吴阳博 马蕊 赵耀 马晓晨 何燕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居民食源性疾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5个区抽取社区居民,对其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态度以及家庭食品加工制作行为进行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居民食源性疾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5个区抽取社区居民,对其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态度以及家庭食品加工制作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8521人,食源性疾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1.73%,女性知晓率高于男性,为74.74%;26~45岁人群知识知晓率最高,为79.99%;城市居民对食源性疾病知识的掌握高于农村居民,为79.36%;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知识知晓率有上升的趋势,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知识知晓率为82.81%;教师和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2.35%和83.09%;每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家庭知识知晓率较低,为71.87%。87.00%居民愿意了解食源性疾病知识;居民在家庭食品储存、制作等环节正确行为持有率为44.67%。结论社区居民的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较高而正确行为持有率低,在今后食源性疾病的宣教中应注意更多联系实际生活,侧重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实际技能,从而有效预防与控制家庭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2886名服务业从业人员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申洋 赵芳红 +1 位作者 常春 蒋莹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分析北京市服务业从业人员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公共卫生从业相关素养调查问卷》及《201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2886位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理健康证的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 目的 分析北京市服务业从业人员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公共卫生从业相关素养调查问卷》及《201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2886位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理健康证的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人群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用Logistic回归分析传染病预防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北京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具备传染病预防素养的比例为11.4%(329/2886),≥45岁年龄组(5.0%,14/28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1%,40/779)、食品相关行业(9.9%,80/809)、人均月收入3000~3999元(8.8%,51/579)、不会上网(2.8%,4/142)等人群具备传染病预防素养的比例较低。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越高,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越高,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OR值为3.476(95%CI:2.355~5.130);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3999元组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低于0~1000元组(OR=0.514,95%CI:0.280~0.944)。结论 北京市服务业从业人员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较低,应针对重点人群和主要问题,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从业人员 传染病预防素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公务员以控烟和体重控制为核心的健康干预措施制定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芳红 李英华 +3 位作者 陶茂萱 孙思伟 刘敏 万国锋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评价公务员人群综合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公务员人群健康干预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选取4家行政机关开展为期2年的健康干预,采用干预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研究公务员人群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 目的评价公务员人群综合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公务员人群健康干预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选取4家行政机关开展为期2年的健康干预,采用干预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研究公务员人群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4家干预单位均按照干预方案的要求开展了干预活动。干预前共调查公务员588人,干预后共调查公务员568人。干预人群对于吸烟的危害(68.20%vs 87.15%)、二手烟的危害(10.03%vs 30.46%)、盐摄入量(41.50%vs 50.88%)、油摄入量(23.13%vs 39.26%)、锻炼强度(64.12%vs 73.06%)等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有了显著提升(P<0.05);干预人群超重肥胖的发生率、吸烟率、吸二手烟率由干预前的49.32%、30.78%和39.39%降低为干预后39.43%、24.47%和25.88%,吸烟和超重肥胖的干预效果显著(P<0.05)。在饮食方面,干预人群不按时吃饭(6.80%vs 2.82%)和从不/偶尔饮用乳制品(48.13%vs 38.03%)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在运动方面,干预人群的锻炼频次、参加工间操的频率以及每使用电脑1 h休息一次的比例均明显上升(P<0.05)。在睡眠方面,调查对象睡眠时间超过7 h的比例显著上升(64.79%vs 75.88%)(P<0.05),睡眠质量显著改善(P<0.05)。在预防保健方面,调查对象主动参加体检(78.74%vs 84.15%)、测血压和测血脂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干预后公务员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上升、吸烟和超重肥胖率显著下降,表明北京市公务员人群健康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健康干预 措施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北京市大学和高中学段新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鑫 张亚楠 +5 位作者 闫银锁 陶荔莹 李亚敏 许琰 高志东 贺晓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了解2020—2022北京市大学和高中学段入学新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反应特征,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及疫情处置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新生肺结核筛查系统”及《大学新生PPD筛查登记表》报表,建立北京... 目的:了解2020—2022北京市大学和高中学段入学新生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反应特征,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及疫情处置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新生肺结核筛查系统”及《大学新生PPD筛查登记表》报表,建立北京市大学和高中学段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数据库,选取2020—2022年进行TST检测并完成复验的高中、大学录取新生为调查对象,共纳入292486名;其中,选取2020—2021年进行监测的大学录取新生为调查对象,共计159915名;选取2021—2022年高中录取新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132571名。调查对象均进行TST且完成复验。结果:调查对象TST硬结平均直径≥5 mm者占15.57%(45545/292486)、硬结平均直径≥10 mm者占7.38%(21582/292486),硬结平均直径≥15 mm者占2.94%(8599/292486)。在大学学段新生中,以硬结平均直径≥10 mm为阳性标准,女生阳性率(9.27%,6678/72038)明显高于男生(8.93%,7836/8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3,P=0.020);西部、中部、东部生源阳性率分别为10.95%(3757/34297)、10.15%(3642/35897)、7.69%(6659/86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682,P<0.001);以硬结平均直径≥5 mm为阳性标准,男生阳性率(17.56%,15403/87708)明显高于女生(17.03%,12269/7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9,P=0.005)。在高中学段新生中,以硬结平均直径≥10 mm为阳性标准,女生阳性率(5.62%,3539/63018)明显高于男生(5.06%,3517/69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23,P<0.001);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阳性率(10.63%,17/160)明显高于无肺结核可疑症状者(5.32%,7039/132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8,P=0.003);有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者的阳性率(11.48%,14/122)高于无密切接触史者(4.76%,5733/120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22,P<0.001);城六区新生阳性率(5.70%,4373/76713)高于非城六区新生(4.80%,2683/55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35,P<0.001)。大学新生总体肺结核检出率为33.96/10万(129/379810),明显高于高中阶段新生的15.09/10万(20/13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7,P=0.001)。结论:北京市大学学段新生TST阳性率和肺结核检出率均高于高中学段新生,女生、西部生源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相对较高,提示应加强北京市新生入学肺结核筛查,以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皮肤试验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2003年2~4月呼吸道疾病监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可群 傅鸿鹏 +5 位作者 唐耀武 沈壮 贺雄 刘泽军 滕仁明 叶研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9期786-788,共3页
目的 监测北京 2 0 0 3年 2~ 4月呼吸道疾病流行情况 ,并分析监测结果。方法 第一阶段选择北京市 5所医院作为监测哨点、第二阶段选择 1 1所医院作为监测哨点 ,并对全市 5 8家医院发热门诊进行监测。结果 在被监测的 2 65 3例病例... 目的 监测北京 2 0 0 3年 2~ 4月呼吸道疾病流行情况 ,并分析监测结果。方法 第一阶段选择北京市 5所医院作为监测哨点、第二阶段选择 1 1所医院作为监测哨点 ,并对全市 5 8家医院发热门诊进行监测。结果 在被监测的 2 65 3例病例中 ,“肺炎”样症状病例占 1 0 76例 ,占监测病例总数的 40 6%。其中 ,第一阶段监测的 70 3例病例中 ,体检在 3 8℃以上者占 95 7%。第二阶段 1 95 0例病例中 ,体检在 3 8℃以上者占 90 3 %。结论 在“非典”流行期间 ,呼吸道门诊监测对于“非典”疫情预警有一定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监测 “非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时期北京市儿童校外口罩佩戴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远 钱运梁 +3 位作者 郭铭杰 柴晶鑫 于彤 刘秀荣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1-637,647,共8页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北京市儿童在校外场所佩戴口罩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1—12月,自行设计问卷利用问卷星软件在北京市9个区36所幼儿园和18所小学的家长中开展线上调查。调查内容为儿童家庭基本情...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北京市儿童在校外场所佩戴口罩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1—12月,自行设计问卷利用问卷星软件在北京市9个区36所幼儿园和18所小学的家长中开展线上调查。调查内容为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家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知识知晓、疫情风险感知、提供防护指导,及儿童在校外场所佩戴口罩的情况等。结果 收集问卷7746份,其中有效问卷7494份。过去1个月去过室内人群聚集场所的儿童中,64.2%规范佩戴口罩;去过室外人群聚集场所的儿童中,54.8%规范佩戴口罩;30.8%的儿童在室外场所过度佩戴口罩。城区儿童室内规范佩戴口罩比例(66.3%)高于郊区(62.5%)(P<0.01),郊区儿童过度佩戴口罩比例(33.1%)高于城区(27.7%)(P<0.01);随年级升高,儿童规范和过度佩戴口罩的比例均逐渐增高;家长风险感知中等水平,儿童规范佩戴口罩的比例均最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长知识得分高(OR=1.136)儿童室内规范佩戴口罩可能性大;小学低年级(OR=1.483、1.292)和高年级(OR=1.768、1.870),家长提供防护指导(OR=1.694、1.743)、自我效能高(OR=3.377、2.839)、自报口罩佩戴行为好(OR=5.657、4.653)的儿童室内和室外规范佩戴口罩可能性大,郊区(OR=0.823、0.889)、非独生子女(OR=0.786、0.833)儿童室内和室外规范佩戴口罩可能性低。小学低年级(OR=1.224)和高年级(OR=1.979)、提供防护指导(OR=1.833)、家长自报口罩佩戴行为较好(OR=3.189)儿童过度佩戴口罩的风险高,家长文化程度为本科/大专(OR=0.511)和硕士及以上(OR=0.323)、知识得分高(OR=0.850)的儿童过度佩戴口罩的风险低。结论 我市幼儿及小学生在校外场所基本能够规范佩戴口罩,但也存在过度佩戴口罩的情况。应注重提升儿童家长健康防护知识水平,提高家长提供防护指导的自我效能和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口罩佩戴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居民健康科普短视频使用与健康传播效果的关联研究
14
作者 施正丽 朱正杰 +4 位作者 胡洋 张么九 徐菲 韩晔 史宇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6-1090,1096,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使用现状,并分析其对健康传播效果的影响,为更好地基于短视频平台开展健康科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3年11—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北京市17个区的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使用现状,并分析其对健康传播效果的影响,为更好地基于短视频平台开展健康科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3年11—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北京市17个区的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居民平台传播效果和健康相关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共纳入3291名居民。其中,患有慢性疾病者占22.7%,使用过健康科普短视频者占58.6%;使用过健康科普短视频的居民中,有平台传播效果者占80.6%,有健康相关行为者占2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34岁为参照,35~49岁居民的健康相关行为发生率更低,OR值为0.777(95%CI:0.610~0.992);以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参照,大专/本科和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平台传播效果更差,OR值分别为0.541(95%CI:0.380~0.770)、0.414(95%CI:0.227~0.755);以不具备健康素养为参照,具备健康素养的居民健康相关行为发生率更高,OR值为1.263(95%CI:1.010~1.578)。结论北京市居民的健康科普短视频使用率较高,健康传播效果中平台传播效果较好,但健康相关行为发生率偏低。故未来通过短视频开展健康科普工作应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促进居民的健康相关行为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健康科普 健康传播 使用与满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科技人员工作状况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玉洁 赵芳红 +2 位作者 孙思维 卫薇 聂雪琼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科技人员工作状况和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城区随机抽取了3家科研单位。对抽中单位中的18-60岁的所有在职工作的科技人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科技人员432人,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科技人员工作状况和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城区随机抽取了3家科研单位。对抽中单位中的18-60岁的所有在职工作的科技人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科技人员432人,调查对象心脑血管疾病总体患病人数为52人,患病率为12.0%。在工作性质方面,43.5%的调查对象对工作环境比较满意;74.1%的调查对象工作时间在8-10小时;48.1%的调查对象有时感到工作强度较大;76.6%的调查对象非常喜欢/喜欢当前的工作;63.7%的调查对象完全/能胜任当前的工作;44.0%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工作被上级领导完全认可/认可;54.6%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工作有很大/有成就感。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年龄(OR=1.084,95%CI:1.045-1.124)是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相对于对工作非常喜欢/喜欢的人群,对工作不太喜欢/不喜欢的人群更易患心脑血管疾病(OR=2.893,95%CI:1.163-7.197)(P〈0.05)。结论科技人员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与年龄有关,工作兴趣高的人员患病率较低,应提高职业人群对于工作的认同感和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员 工作状态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3年北京市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苗头监测及追踪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鑫 李亚敏 +6 位作者 陶荔莹 张亚楠 李艳圆 许琰 闫银锁 高志东() 贺晓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2-677,共6页
目的:分析2013—2023年北京市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监测及追踪处置结果,为肺结核疫情处置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定时报表”中学校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汇总各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报送的“北... 目的:分析2013—2023年北京市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监测及追踪处置结果,为肺结核疫情处置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定时报表”中学校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汇总各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报送的“北京市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苗头监测及调查处置月报表”,分析全市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监测效果,以及聚集性疫情苗头、聚集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结果:2013—2023年,北京市共报告学校肺结核患者4428例,共监测发现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苗头743起,学校肺结核报告发病数(4428例)与聚集性疫情苗头数(743例)呈高度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系数=0.699,P=0.017)。743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苗头中,构成肺结核聚集性疫情139起,聚集性疫情占比为18.71%(139/743),其中6起定性为学校肺结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中,患者数以2例为主,占51.80%(72/139),2月(2起)和8月(5起)为低峰期,聚集性疫情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区是海淀区(69起)、昌平区(17起)和通州区(11起),普通高等学校(94起)为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结论:北京市开展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苗头监测,可及时进行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早期发现与处置,尤其应重视普通高等学校的肺结核聚集性疫情防控,防范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学生 公共卫生 人群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一起输入性肺炭疽疫情控制的探讨与思考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春枝 刘锋 +1 位作者 李爽 窦相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0-743,共4页
目的分析输入肺炭疽感染来源,描述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肺炭疽疫情预防控制措施,为类似事件处置积累经验。方法收集患者一般社会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等信息,按照原卫生部《炭疽病诊断治疗与处置方案(2005年版)》采取预防控... 目的分析输入肺炭疽感染来源,描述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肺炭疽疫情预防控制措施,为类似事件处置积累经验。方法收集患者一般社会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等信息,按照原卫生部《炭疽病诊断治疗与处置方案(2005年版)》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结果该起事件共涉及病例2例,1例肺炭疽,1例皮肤炭疽。实验室检测显示肺炭疽患者胸水荧光实时PCR炭疽芽孢杆菌(以下简称炭疽杆菌)核酸阳性,血清抗体胶体金检测阳性;皮肤炭疽患者血清抗体胶体金检测阳性;3份病死牛牛肉炭疽PCR核酸检测标本阳性,其中1份牛肉分离培养出炭疽杆菌。结论该事件为一起跨省炭疽聚集性疫情,肺炭疽疑似感染来自吸入高压水枪冲刷病死牛剥皮后地面污物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炭疽杆菌的飞沫、尘埃或气溶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疫情 预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40~79岁居民糖尿病与空腹血糖受损流行病学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55
18
作者 方凯 马爱娟 +7 位作者 李航 董晶 谢瑾 谢晨 祁琨 周滢 赵越 董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4-1020,共7页
背景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加之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预计未来糖尿病将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年龄≥40岁是成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有必要重视高危人群的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情况... 背景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加之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预计未来糖尿病将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年龄≥40岁是成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有必要重视高危人群的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目的调查北京市40~79岁居民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的流行病学现状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北京市40~79岁的常住居民(过去1年内在北京市累计居住6个月以上),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北京市16个区作为调查点,共抽取36个乡镇/街道、180个社区中的19 815例常住居民。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3部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行为因素、个人疾病史;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质量和血压;实验室检测包括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0~79岁居民11 889例,糖尿病患病率为12.11%,标化患病率为13.56%,男性糖尿病标化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317.38,P<0.01),男性、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χ~2趋势=78.05,P<0.01;女性:χ~2趋势=292.86,P<0.01)。城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高于郊区(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居住地、饮酒、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5.22%,标化患病率为5.82%,男性空腹血糖受损标化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75.84,P<0.01);男性、女性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χ~2趋势=16.53,P<0.01;女性:χ~2趋势=70.18,P<0.01)。城区和郊区空腹血糖受损标化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P=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饮酒、BMI、高血压、血脂异常是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40~79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郊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也呈类似趋势,但居住地差异不明显,高龄、男性、超重和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均是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流行病学研究 空腹血糖受损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城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全意 高婷 +3 位作者 吴疆 董振英 徐敏 贺雄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10期904-906,共3页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 2 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患病水平。方法  2 0 0 3年 1 2月在北京市八个城区各选择一个居委会 ,在每个居委会选择 3 0 0~ 3 1 0名 2 0岁及以上本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本研究实际调查城区居民 2 41 7人...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 2 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患病水平。方法  2 0 0 3年 1 2月在北京市八个城区各选择一个居委会 ,在每个居委会选择 3 0 0~ 3 1 0名 2 0岁及以上本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本研究实际调查城区居民 2 41 7人。结果 北京市城区居民各种慢性病较普遍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的患病率存在显著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区居民 慢性病患病率 北京 问卷调查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工作 高脂血症 结论 实际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市售生禽肉及社区居民冰箱耶尔森菌污染状况及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丽丽 张寻 +3 位作者 段然 陆峥 魏东 陈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52-757,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市售生禽肉及社区居民冰箱中耶尔森菌污染状况、生物型、血清型、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抗生素敏感性以及分子特征。方法分批采集北京市区超市和农贸市场冷冻冷藏生禽肉60件和同期社区居民冰箱涂抹60件,进行耶尔森菌病原学... 目的了解北京市市售生禽肉及社区居民冰箱中耶尔森菌污染状况、生物型、血清型、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抗生素敏感性以及分子特征。方法分批采集北京市区超市和农贸市场冷冻冷藏生禽肉60件和同期社区居民冰箱涂抹60件,进行耶尔森菌病原学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分型、血清凝集、PCR毒力基因检测、抗生素敏感性、PFGE分子分型等研究。结果生禽肉和居民冰箱耶尔森菌检出率分别为21.67%(13/60)和6.67%(4/60)。17株耶尔森菌对氯霉素、环丙沙星等10种抗生素100%敏感,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6.47%(13/17)、52.94%(9/17)。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11种抗生素耐药。除2株中间耶尔森菌不能被Not I酶切外,其他15株耶尔森菌得到14种PFGE带型,相似度为0~100%。结论耶尔森菌是北京市市售生禽肉及社区居民冰箱潜在污染源,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PFGE带型多态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尔森菌 血清型 生物型 耐药性 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