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韦再华 谢学勤 高燕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6-397,共2页
关键词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儿童死亡率 死因 新生儿死亡率 妇幼保健水平 死亡情况 婴儿死亡率 经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细胞黏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袁园 王苹 +9 位作者 吴雅慧 叶晓茜 黄尚志 石冰 王科 王竹青 刘冬静 王子凡 吴涛 王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3-408,共6页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中细胞黏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isolated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关系及可能存在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对一项国际多中心的全基因组关...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中细胞黏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isolated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关系及可能存在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对一项国际多中心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数据进行再分析,选取其中806个中国人群NSCL/P核心家庭,对该人群的8个细胞黏附相关基因包括CDH1、CTNNB1、PVRL1、PVRL2、PVRL3、ACTN1、VCL、LEF1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sion diseqilibrium test,TDT)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环境因素包括患儿母亲孕期吸烟、被动吸烟、饮酒及服用多种维生素。结果:经数据质量控制后,共纳入22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TDT结果显示,CTNNB1、CDH1、ACTN1基因中有23个SNPs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P<0.05),但经Bonferroni校正后,这些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0 2)。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分析结果显示,14号染色体的ACTN1基因中rs743127位点与母亲孕期被动吸烟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母亲孕期无被动吸烟时携带一个该危险位点的患儿的OR值为0.59(95%CI:0.38-0.90),患儿母亲孕期中有被动吸烟情况时携带一个危险位点的患儿的OR值为2.00(95%CI:1.23-3.26)。而ACTN1基因的rs1475034、rs370535、rs2273419位点、CTNNB1基因的rs106871位点与被动吸烟和PVRL3基因的rs7634000、rs2971366、rs2634553、rs1489032、rs7624812位点与母亲孕期补充维生素的交互作用并无统计学意义(P>0.000 2)。结论:传递不平衡检验未发现所纳入的细胞黏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NSCL/P存在关联,但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提示,ACTN1基因可能通过基因-环境交互作用而影响NSCL/P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N1 唇裂 多态现象 遗传 基因相关性研究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感染引发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补体反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韦再华 张勇 +1 位作者 苗秀荣 李国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69-470,共2页
 目的 分析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补体C、C、Cq在有 /无近期感染史的脑梗死患者中的特征。方法 将 26例有近期感染史和 71例无近期感染史的脑梗死患者作为两组病例组; 73例在其他科室住院无感染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 3组患者...  目的 分析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补体C、C、Cq在有 /无近期感染史的脑梗死患者中的特征。方法 将 26例有近期感染史和 71例无近期感染史的脑梗死患者作为两组病例组; 73例在其他科室住院无感染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 3组患者的血清CIC、C4、C3、C1q的含量。结果 两脑梗死组患者CIC含量与对照者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5); 两脑梗死组患者CIC含量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 (P<0 .05 )。两脑梗死组患者C1q、C3、C4 含量与对照者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5), 但两脑梗死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5)。结论 CIC、补体C4、C3、C1q参与脑梗死发病; 循环免疫复合物既与感染有关又参与脑梗死的免疫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患者 循环免疫复合物 近期感染 血清 含量 CIC 显著性 参与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陆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时空分布及空间聚集性规律 被引量:13
4
作者 耿亚辉 王超 +2 位作者 胥芹 黄芳芳 郭秀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大陆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时间与空间特点及空间聚集性、聚集区域随着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即Moran's I和Getis G指数)描述我国大陆地区2006年至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时间、空间特征,并... 目的分析我国大陆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时间与空间特点及空间聚集性、聚集区域随着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即Moran's I和Getis G指数)描述我国大陆地区2006年至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时间、空间特征,并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数据在市(区)级尺度上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每年均有两个发病高峰(6月和11月),在全国市(区)级尺度上的全局自相关分析2006年至2010年的Moran's I系数分别为0.0540、0.038 2、0.024 8、0.033 5和0.024 5(P值均<0.05);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高聚集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山东省南部、江苏省、海南省和陕西省;逐年发病热点区域主要分布有变化。结论我国大陆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存在季节周期性,发病整体上呈现较弱的聚集性,聚集区域从海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等地区逐渐转移到陕西省及周边省份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空间自相关 聚集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