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堆肥污泥复合载体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秀霞
李茹月
+7 位作者
任立涵
熊康
李德
郝博宇
覃菲菲
李婧
尹凌皓
傅晓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4-551,共8页
为了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并实现堆肥污泥的有效利用,以堆肥污泥和海藻酸钠作为复合载体,固定实验室筛选出的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群制成复合载体固定化小球,用于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考察了堆肥污泥质量分数、粒径大小对固定化小球性能的影响...
为了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并实现堆肥污泥的有效利用,以堆肥污泥和海藻酸钠作为复合载体,固定实验室筛选出的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群制成复合载体固定化小球,用于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考察了堆肥污泥质量分数、粒径大小对固定化小球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堆肥污泥添加前后固定化小球中菌群的变化,比较了不同处理方法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案,确定了最佳修复方法。结果表明:当添加堆肥污泥的质量分数为1%时,固定化小球传质性能达到56%;当堆肥污泥的粒径从0.60 mm减小到0.25 mm时,石油烃的吸附率提高了17.14百分点;添加堆肥污泥制备的固定化小球处理土壤后,其内部可观察到的菌体数量明显增多,且降解后土壤中碳数≤15的石油烃占比增加,微生物群落丰度更高,是最佳的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固定化微生物
堆肥污泥
海藻酸钠
微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堆肥污泥复合载体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秀霞
李茹月
任立涵
熊康
李德
郝博宇
覃菲菲
李婧
尹凌皓
傅晓升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与安全工程系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分公司
出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4-551,共8页
基金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PPC201902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2CX01004A-6)
+1 种基金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17-4613)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2018-5007-0605,2017-5007-0601)资助。
文摘
为了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并实现堆肥污泥的有效利用,以堆肥污泥和海藻酸钠作为复合载体,固定实验室筛选出的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群制成复合载体固定化小球,用于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考察了堆肥污泥质量分数、粒径大小对固定化小球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堆肥污泥添加前后固定化小球中菌群的变化,比较了不同处理方法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案,确定了最佳修复方法。结果表明:当添加堆肥污泥的质量分数为1%时,固定化小球传质性能达到56%;当堆肥污泥的粒径从0.60 mm减小到0.25 mm时,石油烃的吸附率提高了17.14百分点;添加堆肥污泥制备的固定化小球处理土壤后,其内部可观察到的菌体数量明显增多,且降解后土壤中碳数≤15的石油烃占比增加,微生物群落丰度更高,是最佳的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固定化微生物
堆肥污泥
海藻酸钠
微生物修复
Keywords
petroleum-contaminated soil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
composted sludge
sodium alginate
microbial remediation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堆肥污泥复合载体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张秀霞
李茹月
任立涵
熊康
李德
郝博宇
覃菲菲
李婧
尹凌皓
傅晓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