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埋地热力管道腐蚀泄漏事故演化分析
1
作者 马舒琪 刘鑫泉 +1 位作者 黄利华 郝昕怡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882-3889,共8页
为识别评估埋地热力管道腐蚀泄漏事故风险因素及其演化过程,构建融合现场实测数据和模糊理论的动态贝叶斯网络事故致因链模型,确定因管道腐蚀而引发泄漏事故的关键路径。以某一热力管段为例,量化事故路径中各节点状态概率,推演事故情景... 为识别评估埋地热力管道腐蚀泄漏事故风险因素及其演化过程,构建融合现场实测数据和模糊理论的动态贝叶斯网络事故致因链模型,确定因管道腐蚀而引发泄漏事故的关键路径。以某一热力管段为例,量化事故路径中各节点状态概率,推演事故情景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埋地热力管道腐蚀风险控制与事故应急措施仍存不足;在事故发生条件下,缺乏在役检测、周边人员密度与建筑物状态因素伴随出现的可能性极高。敏感性分析表明,控制介质水流速不当、介质水含砂土铁锈因素可有效控制管道腐蚀穿孔风险;控制管道运行压力、热水积水泄漏量可显著降低热水泄漏伤人风险。研究结果可为埋地热力管道腐蚀泄漏事故风险评估、维护策略优化与事故预防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埋地热力管道 模糊理论 事故演化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集中供热节能气象预报系统研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志斌 张德山 +3 位作者 王保民 汤庆国 胡江林 陈正洪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以气象 热力试验数据建立的供热气象节能模式、指标体系为依据 ,依托常规气象业务系统 ,选取ACCESS2 0 0 0作为数据库系统 ,利用FORTRAN和VC计算机语言的混合编程技术 ,开发了北京城市集中供热节能气象预报系统 ,并于 2 0 0 2~ 2 0 0 ... 以气象 热力试验数据建立的供热气象节能模式、指标体系为依据 ,依托常规气象业务系统 ,选取ACCESS2 0 0 0作为数据库系统 ,利用FORTRAN和VC计算机语言的混合编程技术 ,开发了北京城市集中供热节能气象预报系统 ,并于 2 0 0 2~ 2 0 0 3年采暖季在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和北京市热力集团公司投入应用 ,为实时供热调度提供依据。着重介绍系统的组成、研制内容和系统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集中供热 节能 采暖 热气 情况 选取 调度 混合编程技术 FORTRAN 计算机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凸起壁面附近空化泡溃灭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刘雅斌 王雨非 +3 位作者 马少武 郭子通 王笑语 张宇宁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82,共10页
在水力机械中,空化侵蚀常对壁面造成损伤而诱导形成不平整壁面。本文通过高速摄影系统和Kelvin冲量理论对带双半球凸起壁面附近的空泡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空泡位于对称位置情况下的空泡溃灭形态演化特征,定量探讨了核心参... 在水力机械中,空化侵蚀常对壁面造成损伤而诱导形成不平整壁面。本文通过高速摄影系统和Kelvin冲量理论对带双半球凸起壁面附近的空泡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空泡位于对称位置情况下的空泡溃灭形态演化特征,定量探讨了核心参数对泡壁收缩速度及空泡受到的Kelvin冲量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凸起和壁面的共同影响下,空泡在溃灭阶段会呈现为钟形、卵形、锥形、子弹形四种典型形态;(2)相较于远壁侧,近壁侧的泡壁收缩速度更小。随着凸起半径增大或两凸起间距减小,空泡近壁侧和远壁侧的泡壁速度差异在逐渐增大;(3)空泡受到的Kelvin冲量强度在凸起半径增大、凸起间距减小或空泡与壁面间距减小的情况下,会呈现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泡 泡动力学 不平整壁面 高速摄影 Kelvin冲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缝边界附近空泡溃灭行为研究
4
作者 刘雅斌 马少武 +2 位作者 扈庆祎 王笑语 张宇宁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9-297,共9页
本文利用高速摄影实验平台,研究了狭缝内部与外部环境交界附近空泡的动力学行为,特别是空泡溃灭时的射流特性和变形情况。分析了空泡轮廓的变化,定量考察了空泡变形及形心在溃灭过程中的移动特性。主要结论如下:(1)空泡溃灭射流按射流... 本文利用高速摄影实验平台,研究了狭缝内部与外部环境交界附近空泡的动力学行为,特别是空泡溃灭时的射流特性和变形情况。分析了空泡轮廓的变化,定量考察了空泡变形及形心在溃灭过程中的移动特性。主要结论如下:(1)空泡溃灭射流按射流特性及空泡变形可以被归纳为三种典型模式,分别为产生正反射流,产生正射流伴随泡壁圆弧形凹陷,产生正射流并以椭球形收缩;(2)空泡靠近狭缝边界侧壁面变形较另一侧更剧烈。同时,空泡整体向狭缝内移动;(3)随着空泡与狭缝边界距离增加或狭缝宽度的增加,空泡两侧的差异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 狭缝 空泡溃灭 空泡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行业工控安全防护方案设计和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仲博 《信息安全研究》 2019年第8期715-721,共7页
对热力行业的工控网络现状作了简单描述,并对其中的工业控制系统的风险作了简要分析.针对换热站等的工控系统特点,提出了总体的安全防护方案设计,并分别从纵深防御体系、核心工控系统、集中态势感知3个方面给出了设计思路,以及安全防护... 对热力行业的工控网络现状作了简单描述,并对其中的工业控制系统的风险作了简要分析.针对换热站等的工控系统特点,提出了总体的安全防护方案设计,并分别从纵深防御体系、核心工控系统、集中态势感知3个方面给出了设计思路,以及安全防护的建设实践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行业 换热站 工业控制系统 工业控制网络 工控安全 纵深防御 态势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炭灰固碳对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熊亚选 尹心成 +4 位作者 药晨华 任静 吴玉庭 张灿灿 丁玉龙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72,共11页
为推动“双碳”战略,促进工业固废兰炭灰的低成本消纳,开发新型绿色低碳复合材料,提出在已有的兰炭灰/硝酸钠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基础上,利用兰炭灰进行碳捕捉。对固碳前、后兰炭灰及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兰炭灰碳捕... 为推动“双碳”战略,促进工业固废兰炭灰的低成本消纳,开发新型绿色低碳复合材料,提出在已有的兰炭灰/硝酸钠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基础上,利用兰炭灰进行碳捕捉。对固碳前、后兰炭灰及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兰炭灰碳捕集的最佳条件为气体组分20%CO_(2)/80%N_(2)、通气时间40 min、加热温度650℃;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兰炭灰的固碳率达到29.27%,所制得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固碳兰炭灰/NaNO_(3)的最佳质量比为5:5,在100~380℃储热密度达到288.65 J/g,拥有更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及化学相容性。固碳兰炭灰作为骨架材料制备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为工业固废兰炭灰的资源化利用和碳排放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骨架材料 复合材料 储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膨胀石墨的二十二烷-十二醇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红兵 刘宇航 +4 位作者 王聪聪 李璊 张岩 卢浩阳 李春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6-404,共9页
针对于太阳能PV/T系统相变材料热导率低、易泄漏的问题,本工作制备了二十二烷-十二醇/膨胀石墨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本工作首先按照6∶4的比例制备了二十二烷-十二醇相变材料,然后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膨胀... 针对于太阳能PV/T系统相变材料热导率低、易泄漏的问题,本工作制备了二十二烷-十二醇/膨胀石墨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本工作首先按照6∶4的比例制备了二十二烷-十二醇相变材料,然后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膨胀石墨含量不同的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实验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结构,利用热流型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导率测量仪等仪器测量其潜热、热导率等参数,研究了材料的物理相容性、吸附性、循环稳定性,探究了膨胀石墨和二十二烷-十二醇的最佳配比及其各项性能。结果表明,当膨胀石墨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定形相变材料性能最佳,此时膨胀石墨足以将相变材料吸附,渗漏率仅为3.85%且无明显渗出,其熔化和凝固相变潜热分别为203.8 kJ/kg和-196.6 kJ/kg;在经过50次冷热循环后,其相变温度及潜热变化较小,热导率基本保持稳定,波动幅度仅为5.9%,质量损失较少,仅为0.0495 g,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研究为后续定形相变材料在太阳能PV/T系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烷-十二醇 膨胀石墨 复合定形相变材料 物理相容性 吸附性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壁面附近空化泡溃灭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刘雅斌 梁琪 +3 位作者 何大庆 张伟 王笑语 张宇宁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6-1326,共11页
磨蚀现象常对周围的壁面造成严重损伤,是水力机械中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高速摄影系统对空泡生长溃灭形态演化和形心移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用Kelvin冲量研究了射流强度和方向变化特性,重点考虑了颗粒-壁面距离、颗粒-空泡距离和空泡... 磨蚀现象常对周围的壁面造成严重损伤,是水力机械中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高速摄影系统对空泡生长溃灭形态演化和形心移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用Kelvin冲量研究了射流强度和方向变化特性,重点考虑了颗粒-壁面距离、颗粒-空泡距离和空泡最大半径的影响。研究发现:(1)空泡生长和溃灭受到颗粒和壁面的共同影响,出现了锥形、梨形、颈状结构甚至断裂等不同的形态,射流的方向发生偏转。(2)空泡中心移动距离受到颗粒和壁面距离以及颗粒与空泡距离的显著影响,随着两者的增大,形心移动距离分别减小和增大。(3)当颗粒和空泡间的距离增加时,射流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射流方向逐渐从朝向颗粒转变为朝向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泡 泡动力学 高速摄影 Kelvin冲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埋热水供热管道泄漏声波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自强 李成 +3 位作者 穆连波 王随林 鲁军辉 刘建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11-4721,共11页
城市直埋供热管网泄漏精准智能定位是城市供热基础设施安全与节能降碳及智能化运行的关键环节。为提高利用声波法进行直埋热水供热管网泄漏的定位精度,建立DN300管径的大型模化供热实验系统,研究了有无泄漏时,管壁上声波信号随传播距离... 城市直埋供热管网泄漏精准智能定位是城市供热基础设施安全与节能降碳及智能化运行的关键环节。为提高利用声波法进行直埋热水供热管网泄漏的定位精度,建立DN300管径的大型模化供热实验系统,研究了有无泄漏时,管壁上声波信号随传播距离、温度、压力和流量变化的特性,分析了管道上水泵振动声波的时频特点,然后利用小波阈值法进行信号降噪,得到了供热管道泄漏的特征频段。研究表明,温度对泄漏声波频段影响显著,温度越高声波特征频段分布越大,温度从31℃升高到86℃后,特征频段从200~800 Hz扩展至50~1500 Hz;传播距离、压力和流量主要影响泄漏信号幅值,对特征频段范围影响较小;水泵声波能量主要集中在3000~4000 Hz处于泄漏信号频段范围之外。利用小波阈值法进行信号降噪,提高定位精度可达0.11%,实现定位距离偏差在±1 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法 热水供热管道 泄漏检测 降噪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阈值函数的直埋供热管网检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自强 李成 +2 位作者 穆连波 王随林 刘建军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150,共8页
为提高声波法直埋热水供热管网泄漏应用的定位精度,在分析各种小波法阈值函数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阈值函数降噪方法,该方法理论上能够克服软阈值函数的恒定偏差和硬阈值函数信号振荡的缺点,设置调节参数,提升降噪能力,保留小于阈... 为提高声波法直埋热水供热管网泄漏应用的定位精度,在分析各种小波法阈值函数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阈值函数降噪方法,该方法理论上能够克服软阈值函数的恒定偏差和硬阈值函数信号振荡的缺点,设置调节参数,提升降噪能力,保留小于阈值点区域信号,避免有效信号丢失。在大型直埋热水循环管网中进行泄漏测试实验,研究表明采用本方法进行声波法直埋供热管道泄漏检测,可实现泄漏定位误差在±1 m内,定位精度可达0.11%~3.49%,最后选择北京市供热系统中实际工程案例,采用本方法进行声波法泄漏检测,泄漏定位误差为0.37%~0.66%,定位精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阈值函数 直埋供热管道 声波法 泄漏检测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风险分析的文本数据模型与集成分析平台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启飞 王俊龙 +3 位作者 刘昊霖 赵逸涵 孙英峰 李蓓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58-4365,共8页
在煤矿安全领域,事故的预防至关重要。为了对煤矿开采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文本数据的煤矿安全事故智能分析模型及集成分析平台。首先,采用融合数据增强技术的卷积神经网络文本分类(Text-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Text-... 在煤矿安全领域,事故的预防至关重要。为了对煤矿开采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文本数据的煤矿安全事故智能分析模型及集成分析平台。首先,采用融合数据增强技术的卷积神经网络文本分类(Text-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Text-CNN)方法构建煤矿安全事故分析模型,对大量非结构化事故文本进行精准的分类筛选;然后,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技术建立煤矿事故简报集成分析系统,通过该系统对煤矿事故报告进行事故统计分析、风险分析等,总结出不同地区煤矿事故的死亡情况与类型差异,明确了煤矿安全事故之间的潜在模式。研究表明,通过集合事故简报分析模型的集成分析平台可以实现对煤矿安全事故信息的获取再利用,分析事故潜在规律和风险大小,有助于提升煤矿的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事故预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煤矿事故 卷积神经网络文本分类(Text-CNN) 自然语言处理(NLP) 事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热岛强度订正与供热量预报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正洪 胡江林 +4 位作者 张德山 王保民 汤庆国 王志斌 杨宏青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1,共3页
利用公主坟自动气象站 (供热区 )和北京市观象台 (郊区 )间 1 997~ 2 0 0 1年 4个冬季逐月 ( 1 1月~ 3月 )逐日 4次气温差值 ,研究了城市热岛变化特征 ,结合其他研究提出了北京市各供热区城市热岛强度订正原则和初步结果。对北京市 2 ... 利用公主坟自动气象站 (供热区 )和北京市观象台 (郊区 )间 1 997~ 2 0 0 1年 4个冬季逐月 ( 1 1月~ 3月 )逐日 4次气温差值 ,研究了城市热岛变化特征 ,结合其他研究提出了北京市各供热区城市热岛强度订正原则和初步结果。对北京市 2 0 0 1~ 2 0 0 2年采暖季的室内外气象 热力试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求出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单位面积供热量模式 ,按此模式运行则存在较大节能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量 强度 采暖 室内 温差 空间 节能 城市热岛 自动气象站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温度、供热气象指数及供热参数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保民 张德山 +7 位作者 汤庆国 李迅 孔玉斌 张姝丽 杨世燕 陈正洪 胡江林 王志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4,共3页
对北京市 2 0 0 1~ 2 0 0 2年采暖季的室内外气象 -热力试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求出实际条件下不同环境温度、风速、辐射等气象条件下的节能温度 ,提出了供热气象指数及等级划分标准 ,推算出总供热量、供回水温度差及通过控制回水温度... 对北京市 2 0 0 1~ 2 0 0 2年采暖季的室内外气象 -热力试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求出实际条件下不同环境温度、风速、辐射等气象条件下的节能温度 ,提出了供热气象指数及等级划分标准 ,推算出总供热量、供回水温度差及通过控制回水温度而知供水温度等供热参数 ,并已在北京市供热作业中投入应用 ,为实时供热调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是节能、增效、减污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参数 热气 供水温度 回水温度 供热量 节能 采暖 外气 气象指数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方法的供热系统一次侧流量实时预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仲博 贾萌 +5 位作者 康焱 王海鸿 李淼 吕青 谢晶晶 方大俊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0-188,共9页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使用离散的受控自回归模型建立二级网动态热传输滞后模型与热力站模型,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中的多项式拟合方法对二级网模型和热力站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辨识校准,并基于模型结果对未来工况条件下的热力站一次侧流量进...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使用离散的受控自回归模型建立二级网动态热传输滞后模型与热力站模型,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中的多项式拟合方法对二级网模型和热力站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辨识校准,并基于模型结果对未来工况条件下的热力站一次侧流量进行预测,为供热系统质量调节提供依据。使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际偏差在5%以下,为供热系统流量调节的工程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系统 热惯性 模型预测控制 动态模型 流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低温集热蓄热的二十二烷-十二醇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红兵 李春阳 +4 位作者 王聪聪 李璊 卢浩阳 刘宇航 张岩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63-3669,共7页
为使相变材料更好覆盖太阳能PV/T系统中电池背板的工作温度范围,提高系统的储热能力。本工作首先采用熔融混合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二十二烷-十二醇(DE-CP)二元相变材料,并对其潜热进行测试分析。其中,二元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区间为20... 为使相变材料更好覆盖太阳能PV/T系统中电池背板的工作温度范围,提高系统的储热能力。本工作首先采用熔融混合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二十二烷-十二醇(DE-CP)二元相变材料,并对其潜热进行测试分析。其中,二元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区间为20~50℃,基本覆盖PV/T系统中电池背板的工作温度;相比于其他二元相变材料,DE质量分数为60%的二元相变材料的潜热值最大,为243.8 kJ/kg;并且DE与CP质量配比为6∶4的二元相变材料的高温度相变峰面积大于低温度相变峰面积,两个相变峰的分布说明,DE质量分数为60%的二元相变材料更加适合在太阳能PV/T系统中应用。然后在二元相变材料中添加EG(膨胀石墨)作为支撑材料,通过吸附增强其导热能力,最终得到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潜热、相容性、导热性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DE-CP/EG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区间仍为20~50℃,三种原材料的相容性好,导热系数由原来二元相变材料的0.135 W/(m·K)提升至1.383 W/(m·K),解决了相变材料自身导热系数低的问题,为后续复合相变材料在太阳能PV/T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二十二烷 十二醇 膨胀石墨 热性能 储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化学反应器放热过程模拟及参数影响规律
16
作者 李仲博 汉京晓 +7 位作者 王成成 杨慧 杨娜 尹少武 王立 童莉葛 唐志伟 丁玉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33-2140,共8页
热化学储热因其具有储热密度高、存储过程几乎无热量损失等优点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热化学反应器的设计及性能优化是重要环节。本文对以硅胶球为储热材料的热化学反应器进行了放热实验,并... 热化学储热因其具有储热密度高、存储过程几乎无热量损失等优点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热化学反应器的设计及性能优化是重要环节。本文对以硅胶球为储热材料的热化学反应器进行了放热实验,并建立了二维仿真模型。通过调整模型参数中硅胶球最大吸水量、亲和系数、非均质参数及指前因子和活化能等参数使数值模拟和实验的反应器出口温度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参数中对空气出口温度影响较大的有亲和系数、非均质参数及硅胶球最大吸水量,比热容的影响最小,指前因子对空气出口温度的影响大于活化能。其中非均质参数由1.2增大至2.8时,空气最高出口温度由140℃降低至70℃。增大硅胶球的比热容在降低反应器最高出口温度的同时,还有助于延长到达最高出口温度的时间。该研究结果结合小型反应器实验数据可以对大规模储热装置多次充放热循环后的性能进行更加准确地预测,进而优化反应器及系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储热 反应器设计优化 数值模拟 放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热管道泄漏流场/声源特性及其变化规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曼 张立申 +4 位作者 王随林 李仲博 王海鸿 张威 穆连波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2-318,共7页
以供热管道泄漏喷射为研究对象,建立管道泄漏致噪的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声学CA混合数值模型,采用Fluent与Virtual. Lab Acoustics耦合数值模拟,分析管内压力、温度等因素对热水管道泄漏流场及声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源附近流场... 以供热管道泄漏喷射为研究对象,建立管道泄漏致噪的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声学CA混合数值模型,采用Fluent与Virtual. Lab Acoustics耦合数值模拟,分析管内压力、温度等因素对热水管道泄漏流场及声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源附近流场呈非对称扇形结构,热水管道泄漏声能主要集中在低频段(0~20 Hz),平均声压级随管内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水温的升高而有所降低。模拟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相对偏差小于7.99%,可为基于声波法的供热管道泄漏检测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管道 泄漏声源 CFD/CA 流场特性 声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盐热化学储热材料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慧 童莉葛 +4 位作者 尹少武 王立 汉京晓 唐志伟 丁玉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7150-17162,共13页
热化学储热材料是通过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破坏与重组来实现热能的储存与释放。与其他储热材料相比,热化学储热材料具有储热密度高、长周期稳定储热等优势。水合盐热化学储热材料可以高效储存太阳能和工业余热等中低温热源,在热化学... 热化学储热材料是通过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破坏与重组来实现热能的储存与释放。与其他储热材料相比,热化学储热材料具有储热密度高、长周期稳定储热等优势。水合盐热化学储热材料可以高效储存太阳能和工业余热等中低温热源,在热化学储热领域具有很高的关注度。纯水合盐材料(如LiCl、LiBr、CaCl_(2))液解相对湿度较低,水合(脱水)反应包含固-气水合(脱水)反应、气-液-固三相液解(结晶)、液-气吸收三个过程,这种循环过程可显著提高水合盐的储热密度。若吸水量控制不佳则易引起严重的传质和腐蚀问题。对于液解相对湿度较高、储热密度较高的水合盐,如SrBr_(2)和MgSO_(4),其传热性能差、孔隙率和渗透率低。将水合盐嵌入多孔基质中形成多孔基质水合盐复合储热材料可进一步强化其传热,并同时解决水合盐的潮解结块问题。近年来,人们对多孔基质水合盐复合储热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多种储热密度高、具有良好循环稳定性的复合储热材料。多孔基质水合盐复合储热材料设计过程中,多孔基质的选择尤为重要。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膨胀石墨、沸石、蛭石、硅胶、活性氧化硅等。将LiCl和膨胀石墨(EG)制成的复合材料用于10 kWh的低温热化学吸附储热装置中,系统的储热密度高达3142 kJ/kg;以活性氧化铝(AA)为多孔基质、LiCl为嵌入盐制得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AL),其中AL25(盐含量为14.68%,质量分数)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储热性能最优,具有最高的储热密度为1041.5 kJ/kg,充热温度为120℃;在不使用多孔基质的条件下,MgCl_(2)·MgSO_(4)二元水合盐在超过50次循环实验后,仍保持良好的性能,说明其具有非常高的循环稳定性。本文基于反应动力学、平衡吸附量和化学反应平衡等理论,从传热和传质性能、循环稳定性和储热密度等方面综述了水合盐热化学储热材料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水合盐热化学储热材料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开发高效水合盐热化学储热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储热 水合盐 多孔基质 复合材料 储热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相变蓄热材料性能研究及在移动蓄热装置中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京卫 唐志伟 王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3-167,共5页
基于当前对KAl(SO_(4))_(2)·12H_(2)O蓄热性能研究较少且很少有蓄热装置应用KAl(SO_(4))_(2)·12H_(2)O作为相变蓄热材料的问题。对KAl(SO_(4))_(2)·12H_(2)O的制备和蓄热性能进行了总结以及热力学性能分析,得出环境温度... 基于当前对KAl(SO_(4))_(2)·12H_(2)O蓄热性能研究较少且很少有蓄热装置应用KAl(SO_(4))_(2)·12H_(2)O作为相变蓄热材料的问题。对KAl(SO_(4))_(2)·12H_(2)O的制备和蓄热性能进行了总结以及热力学性能分析,得出环境温度及初始温度对相变材料?效率影响较小,终止温度对?效率影响较大;当初始温度为328K,环境温度288K时,最佳终止温度为370K。同时,针对KAl(SO_(4))_(2)·12H_(2)O应用于移动蓄热装置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液相率、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本文研究表明KAl(SO_(4))_(2)·12H_(2)O是一种性能良好的低温蓄热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数值模拟 相变 钾明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化学反应的硅胶非等温动力学计算及储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娜 王成成 +6 位作者 杨慧 胡志昊 童莉葛 李仲博 王立 丁玉龙 李娜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31-1338,共8页
热化学储热具有储能密度大、循环性能好、储存时间长且热损失小等优点,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在大规模系统流程应用前,通过实验检测、动力学计算、数值模拟仿真等手段对储热材料进行适用性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热化学储热具有储能密度大、循环性能好、储存时间长且热损失小等优点,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在大规模系统流程应用前,通过实验检测、动力学计算、数值模拟仿真等手段对储热材料进行适用性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硅胶为例,使用核磁共振仪检测其储热前后内部水结合形式及其含量的变化,进而计算确定了硅胶储热过程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根据热重分析仪(TGA)实验数据,对硅胶热分解反应进行了非等温动力学计算,得到其反应活化能为66.75 kJ/mol,且随着反应进程的推进,硅胶脱水反应整体呈活化能减小态势,其最概然机理函数为三维扩散模型,水蒸气在气固反应界面的三维扩散速率是影响总反应速率的关键。由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实验得出,硅胶在100℃左右吸热速率达到顶峰,约为0.87 kW/kg,储热密度为1030.89 k J/kg。使用计算所得动力学参数在Fluent软件中对反应器内储热过程进行了模拟,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作为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的相关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数值模拟预测值与实验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储热 非等温动力学 核磁共振检测 储热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