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钛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雪明 张立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5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9年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结合锁定钛板(LCP)治疗3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并与40例传统切开复位内...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9年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结合锁定钛板(LCP)治疗3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并与40例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减少了伤口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PPO结合LCP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伤口愈合快、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且术后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传统术式无差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锁定加压钛板 接骨术 胫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
2
作者 杜连胜 胡勇文 +2 位作者 吕维柱 郑华君 崔义 《中国民间疗法》 2009年第8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距骨颈骨折 有限切开复位 可吸收螺钉 固定治疗 腰椎压缩性骨折 创伤性关节炎 胫距关节脱位 距下关节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臀上皮神经脂肪疝嵌压症37例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鸿思 杨亚东 +2 位作者 杨永林 马启东 王荣强 《中国骨伤》 CAS 1995年第1期18-18,共1页
臀上皮神经脂肪疝嵌压症37例治疗北京市潮白河骨伤科医院(101300)李鸿思,杨亚东,杨永林,马启东,王荣强我院1985年4月~1993年10月共诊治臀上皮神经脂肪疝嵌压症37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7例中男6... 臀上皮神经脂肪疝嵌压症37例治疗北京市潮白河骨伤科医院(101300)李鸿思,杨亚东,杨永林,马启东,王荣强我院1985年4月~1993年10月共诊治臀上皮神经脂肪疝嵌压症37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7例中男6例,女31例;年龄20~50岁;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皮神经 脂肪疝 治疗 肪肪疝嵌压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酶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新民 王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活动性RA患者(活动组)、37例非活动性RA患者(非活动组)、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活动性RA患者(活动组)、37例非活动性RA患者(非活动组)、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其中AST、LDH、CK测定采用速率法,CK-MB测定采用免疫抑制法。结果①三组患者的血清AST、LDH、CK、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的血清AST、LDH、CK、CK-MB显著高于非活动组(P<0.05),非活动组的血清AST、LDH、CK、CK-M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活动组患者血清AST、LDH、CK、CK-MB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常伴随有心肌细胞损伤。在RA患者诊治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其心肌酶谱,以防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MB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X线、CT表现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学清 张学川 李建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0期1326-1328,共3页
目的:探讨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X线平片和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患者的X线、CT表现,其中19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3例行CT检查。结果:X线表现为软组织内条片状或分层状骨化影;CT表现... 目的:探讨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X线平片和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患者的X线、CT表现,其中19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3例行CT检查。结果:X线表现为软组织内条片状或分层状骨化影;CT表现:早期(急性水肿期)局部肌肉水肿,无明确骨化成分,受累骨可出现轻微骨膜增生,中期(增殖肿块期)表现为分层状"蛋壳"样骨化,病灶中心呈软组织密度,晚期(骨化修复期)病灶局限,边界清楚,周围肌肉水肿消失,影像学表现为离心性分布的骨化团块。结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早期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容易误诊,中晚期分层状"蛋壳"样骨化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骨化性肌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2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庆麟 孟繁春 《中国骨伤》 CAS 1999年第6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移位手法矫正联合场效应治疗仪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马立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1期103-104,107,共3页
目的探讨梨状肌综合征患者进行骶骨移位病变手法矫正及场效应治疗仪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76例。其中,26例给予局部封闭治疗(封闭组),25例给予手法治疗加封闭止痛(手法+封闭组),25... 目的探讨梨状肌综合征患者进行骶骨移位病变手法矫正及场效应治疗仪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76例。其中,26例给予局部封闭治疗(封闭组),25例给予手法治疗加封闭止痛(手法+封闭组),25例骨盆正位拍片显示骶骨移位状况,并给予骶骨移位手法矫正联合场效应治疗仪(手法+场效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患侧下肢感觉、循环等情况。结果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但是手法+场效组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手法+场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后患者末梢循环改善,但是手法+场效组末梢循环明显优于其他组(P〈0.05),三组治疗后小腿皮肤感觉差异无显著性,但足部皮肤感觉,手法+场效组优于其他组。结论骶骨移位病变是梨状肌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检查显示骶骨移位,手法矫正联合场效应治疗仪可明显改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症状体征,改善下肢感觉及末梢循环情况,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移位病变 手法矫正 场效应治疗仪 梨状肌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阴部皮下巨大神经纤维瘤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桂梅 王义国 孙建永 《罕少疾病杂志》 2002年第3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全身性疾病 病理诊断 神经纤维瘤 会阴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张丽丽 莽永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9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点参麦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静点灯盏花注射液。心绞痛发作时均给予含服硝酸甘油等治疗。结果: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点参麦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静点灯盏花注射液。心绞痛发作时均给予含服硝酸甘油等治疗。结果: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6.97%,对照组有效率85.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心绞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Z—88I型熏蒸治疗仪的原理和故障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茂先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3期159-160,共2页
熏蒸治疗仪,是实施药物熏蒸治疗患者伤痛部位的载体,更是为治疗各种骨伤疾病研制出来的中草药,更加深入地传递给患者的每一个伤痛部位的桥梁。是医院、家庭都可使用的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康复设备。该文根据几年的实际情况总结出... 熏蒸治疗仪,是实施药物熏蒸治疗患者伤痛部位的载体,更是为治疗各种骨伤疾病研制出来的中草药,更加深入地传递给患者的每一个伤痛部位的桥梁。是医院、家庭都可使用的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康复设备。该文根据几年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熏蒸治疗仪常见故障现象和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Z—88I型 熏蒸治疗仪 原理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