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在线调驱复合体系评价及其长距离运移特征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妍
侯吉瑞
+3 位作者
王香增
赵凤兰
王志兴
易文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3-699,共7页
受海上平台空间小、淡水资源短缺的限制,传统干粉型聚合物及其配注工艺很难在海上油田广泛应用。乳液聚合物凝胶、聚合物微球体系具备调驱和驱油的双重作用,在部分海上油田平台已有成功应用。为了进一步明确乳液聚合物凝胶+核壳球复合...
受海上平台空间小、淡水资源短缺的限制,传统干粉型聚合物及其配注工艺很难在海上油田广泛应用。乳液聚合物凝胶、聚合物微球体系具备调驱和驱油的双重作用,在部分海上油田平台已有成功应用。为了进一步明确乳液聚合物凝胶+核壳球复合体系深部运移调驱规律,采用微观结构观察和静态评价方法,分析乳液聚合物凝胶、核壳球体系及两者复合体系的结构特征和黏度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1 m、10 m砂管动态封堵性实验,评价不同调驱体系的调驱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乳液聚合物凝胶+微球复合体系的结构网格更粗,核壳球嵌入到凝胶网格中,使单层的网络交织结构变厚,增加了体系的强度。同时,复合体系在长距离的运移过程中,后续水驱突破压力最高,在模型2.975 m处的突破压力达8.01 MPa,且沿程大部分测压点的封堵率均超过90%,复合体系的封堵性能较两者单独使用时的效果有很大提升。在线调驱复合体系长距离运移特征研究可为海上油田评价深部调驱剂效果提供技术思路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在线深部调驱
复合体系
封堵性能
运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值弥散和物理弥散对CO_2混相驱替效率的影响
2
作者
汪勇
侯吉瑞
+3 位作者
汪剑武
陈汾君
马庆
吕蓓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54,3,共5页
为了明确CO2多次接触混相驱数值模拟过程中数值弥散与物理弥散对驱替效率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建立了二维的平面多组分数值模型,并结合对流-扩散差分方程的数值弥散相关理论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值弥散与物理弥散对CO2混相驱...
为了明确CO2多次接触混相驱数值模拟过程中数值弥散与物理弥散对驱替效率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建立了二维的平面多组分数值模型,并结合对流-扩散差分方程的数值弥散相关理论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值弥散与物理弥散对CO2混相驱驱替效率的影响具有相似性,二者均能降低微观驱油效率、增加体积波及效率,但二者对驱替效率的影响机理不同。数值弥散使驱替前缘"模糊化",增大体积波及效率,同时降低CO2与原油的混相性,增大残余油饱和度;在小规模非均质地层中,对流弥散效应会扩大油气两相区,造成驱替前缘参差不齐,增大体积波及效率,同时两相区扩大也会降低CO2与原油混相性,降低微观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混相驱
数值弥散
物理弥散
驱替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线调驱复合体系评价及其长距离运移特征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妍
侯吉瑞
王香增
赵凤兰
王志兴
易文君
机构
中国
石油
大学(
北京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
中国
石油
三次采油
重点
实验室
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
北京市温室气体封存与石油开采利用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二氧化碳
封存与
提高采收率
重点
实验室
(筹)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3-69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专项“低渗-致密油藏高效提高采收率技术”(项目编号2017ZX05009)
国家重大专项“缝洞型碳酸盐油藏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项目编号2016ZX05014)
文摘
受海上平台空间小、淡水资源短缺的限制,传统干粉型聚合物及其配注工艺很难在海上油田广泛应用。乳液聚合物凝胶、聚合物微球体系具备调驱和驱油的双重作用,在部分海上油田平台已有成功应用。为了进一步明确乳液聚合物凝胶+核壳球复合体系深部运移调驱规律,采用微观结构观察和静态评价方法,分析乳液聚合物凝胶、核壳球体系及两者复合体系的结构特征和黏度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1 m、10 m砂管动态封堵性实验,评价不同调驱体系的调驱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乳液聚合物凝胶+微球复合体系的结构网格更粗,核壳球嵌入到凝胶网格中,使单层的网络交织结构变厚,增加了体系的强度。同时,复合体系在长距离的运移过程中,后续水驱突破压力最高,在模型2.975 m处的突破压力达8.01 MPa,且沿程大部分测压点的封堵率均超过90%,复合体系的封堵性能较两者单独使用时的效果有很大提升。在线调驱复合体系长距离运移特征研究可为海上油田评价深部调驱剂效果提供技术思路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在线深部调驱
复合体系
封堵性能
运移特征
Keywords
offshore oilfield
online deep profile control
composite agent
blocking performance
transport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值弥散和物理弥散对CO_2混相驱替效率的影响
2
作者
汪勇
侯吉瑞
汪剑武
陈汾君
马庆
吕蓓
机构
中国
石油
大学(
北京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
北京市温室气体封存与石油开采利用重点实验室
青海油田边远油田开发公司
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中
石油
新疆油田公司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54,3,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专项“油田开采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编号:2011ZX05009-004)资助
文摘
为了明确CO2多次接触混相驱数值模拟过程中数值弥散与物理弥散对驱替效率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建立了二维的平面多组分数值模型,并结合对流-扩散差分方程的数值弥散相关理论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值弥散与物理弥散对CO2混相驱驱替效率的影响具有相似性,二者均能降低微观驱油效率、增加体积波及效率,但二者对驱替效率的影响机理不同。数值弥散使驱替前缘"模糊化",增大体积波及效率,同时降低CO2与原油的混相性,增大残余油饱和度;在小规模非均质地层中,对流弥散效应会扩大油气两相区,造成驱替前缘参差不齐,增大体积波及效率,同时两相区扩大也会降低CO2与原油混相性,降低微观驱油效率。
关键词
CO2混相驱
数值弥散
物理弥散
驱替效率
Keywords
CO2 miscible flooding
numerical dispersion
physical dispersion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分类号
TE357.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在线调驱复合体系评价及其长距离运移特征
李妍
侯吉瑞
王香增
赵凤兰
王志兴
易文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值弥散和物理弥散对CO_2混相驱替效率的影响
汪勇
侯吉瑞
汪剑武
陈汾君
马庆
吕蓓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