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小隐静脉曲张
1
作者 崔智淼 陈占 +2 位作者 刘军 林瑞敏 李天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57-66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小隐静脉曲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我科46例原发性小隐静脉曲张进行回顾性分析,由患者选择手术方式,行射频消融联合硬化剂注射(观察组)和小隐静脉高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小隐静脉曲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我科46例原发性小隐静脉曲张进行回顾性分析,由患者选择手术方式,行射频消融联合硬化剂注射(观察组)和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对照组)各2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并发症、治疗满意度和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56.1±6.0)min vs.(81.7±10.6)min,t=-10.128,P=0.000],出血量少[(27.0±4.1)ml vs.(41.4±4.8)ml,t=-11.016,P=0.000],住院时间短[(2.0±0.7)d vs.(5.6±0.9)d,t=-14.319,P=0.000],术后3、6、12个月VCSS评分低[(7.4±2.0)分vs.(8.9±2.5)分,t=-2.165,P=0.036;(5.3±1.8)分vs.(6.5±2.2)分,t=-2.149,P=0.037;(2.6±1.3)分vs.(4.0±1.8)分,t=-2.912,P=0.006],满意度高(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观察组为18、4、1例,对照组为8、10、5例,Z=-2.967,P=0.003)。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小隐静脉曲张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隐静脉曲张 射频消融 泡沫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XCR4/CXCL12信号转导通路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马向涛 余力伟 +2 位作者 王杉 杜如昱 崔志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44-546,549,共4页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4/CXCL12信号转导通路在胃癌组织、远癌正常粘膜以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XCR4/CXCL12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blot检测胃癌组织中CXCR4/CXCL12通路成员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CXCR...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4/CXCL12信号转导通路在胃癌组织、远癌正常粘膜以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XCR4/CXCL12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blot检测胃癌组织中CXCR4/CXCL12通路成员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CXCR4/CXCL1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32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22例CXCR4/CXCL12蛋白表达高于原发癌;CXCR4/CXCL12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4/CXCL12在原发胃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CXCR4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信号转导 趋化因子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小同源盒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诊断肺癌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强 王帅 +2 位作者 裴国田 杨影顺 黄宇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90-496,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因此早期诊断成为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关键驱动基因的异常修饰如甲基化成为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旨在采用循证...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因此早期诊断成为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关键驱动基因的异常修饰如甲基化成为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旨在采用循证医学方法量化评价矮小同源盒基因(short stature homeobox 2,SHOX2)启动子区域异常高甲基化诊断肺癌价值。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Ovid、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涉及SHOX2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肺癌关系的相关文献,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提取原始研究中SHOX2启动子甲基化相关数据,计算以SHOX2启动子甲基化为参考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结果最终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文献13篇,各项研究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异质性(P<0.05),数据合并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SHO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0.75(95%CI:0.74-0.77)、特异性为0.89(95%CI:0.88-0.91);阳性预测值为6.75(4.56-9.99),阴性预测值为0.36(0.25-0.52);诊断优势比为23.16(11.34-47.31),ROC曲线下面积为0.9。结论SHOX2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在肺癌患者血清、支气管灌洗液和胸腔积液中发生率均较高,可作为辅助诊断肺癌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SHOX2基因 启动子 甲基化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脊髓血管病并发静脉高压性脊髓病的危害与处理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建生 张鸿褀 +2 位作者 王志潮 赵京晶 柳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393-400,405,共9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硬脊膜动静脉瘘和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AVM)并发静脉高压性脊髓病(VHM)的危害与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硬脊膜动静脉瘘与1例脊髓髓内AVM合并VHM患者的临床资料。因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等疾病,使用GC治疗...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硬脊膜动静脉瘘和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AVM)并发静脉高压性脊髓病(VHM)的危害与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硬脊膜动静脉瘘与1例脊髓髓内AVM合并VHM患者的临床资料。因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等疾病,使用GC治疗后使患者原有的脊髓功能障碍迅速加重。经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采取手术切除与血管内栓塞动静脉瘘口的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术前GC对VHM患者脊髓功能的影响及手术治疗对脊髓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①应用GC治疗3 d后,评价脊髓功能的改良Aminoff-Logue评分均上升(病情恶化)。步态评分:22例均上升,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2=20.045,P<0.01;小便评分:除1例无变化,其余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2=19.048,P<0.01;大便评分:除5例无变化外,其余17例评分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2=15.059,P<0.01。②术后1个月,步态评分:8例恢复到用药前,14例上升;小便评分:11例恢复到用药前水平,10例上升,1例下降;大便评分:15例恢复到用药前状态,7例评分上升。③术后6个月步态评分与用药前比较,3例评分降低(进步),11例上升;小便评分12例恢复,7例较用药前改善,3例比用药前差;大便评分有6例评分下降,2例上升。④术后6个月综合状态评定:正常2例(9.1%),基本正常7例(31.8%),轻度异常9例(40.9%),中度异常3例(13.6%),重度异常1例(4.5%),其中正常和基本正常占40.9%。结论硬脊膜动静脉瘘合并VHM易误诊为急性脊髓炎。使用GC治疗后,可致患者脊髓功能障碍短期内进一步恶化。早期手术切除或栓塞动静脉瘘口缓解VHM是挽救脊髓功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疾病 糖皮质激素类 疾病恶化 显微外科手术 栓塞 治疗性 静脉高压性脊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镜术后复发气胸11例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彦国 卜梁 +4 位作者 姜冠潮 李剑锋 崔健 刘军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索再次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镜术后复发气胸的可行性。方法2000年1月~2008年4月11例胸腔镜手术后气胸复发(复发时间3月以内者7例,1年以上者4例)再手术经由原切口进胸,行肺大疱切除,联合胸膜切除(n=5)、胸膜摩擦(n=5)、喷洒滑石粉法... 目的探索再次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镜术后复发气胸的可行性。方法2000年1月~2008年4月11例胸腔镜手术后气胸复发(复发时间3月以内者7例,1年以上者4例)再手术经由原切口进胸,行肺大疱切除,联合胸膜切除(n=5)、胸膜摩擦(n=5)、喷洒滑石粉法(n=1)行胸膜固定。结果11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28±35)min,术中出血量(160±95)ml。无中转开胸、术中大出血及围术期死亡。11例术后随访1~86个月,(48±15)月,气胸再次复发2例(18.2%),均为初期病例且再手术采用摩擦法行胸膜固定的患者。结论再次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复发性气胸技术上可行,但须采用胸膜切除法行胸膜固定以保证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肺大疱 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崔健 李剑锋 +5 位作者 周足力 黄宇清 陈应泰 孟宪璞 刘军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8期682-686,共5页
目的对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影响MG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0年6月~2009年10月47例MG接受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性别... 目的对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影响MG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0年6月~2009年10月47例MG接受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性别、年龄、病程、MGFA分型、胸腺病理类型等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5例完成随访,随访16~111个月,平均51个月。根据MGFA提出的治疗后状况分类:完全稳定缓解占64.4%(29/45),药物缓解占17.8%(8/45),微小症状表现占8.9%(4/45),恶化占2.2%(1/45),复发占4.4%(2/45),死亡占2.2%(1/45)。年龄(β=0.059,P=0.027,OR=1.060,95%CI为1.007~1.117)和胸腺病理类型(β=1.558,P=0.025,OR=4.750,95%CI为1.214~18.584)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结论 MG行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疗效满意,年龄和胸腺病理类型是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胸腺切除术 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扶镜技巧 被引量:26
7
作者 周足力 李运 +6 位作者 赵辉 杨帆 卜梁 李剑锋 姜冠潮 黄宇清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320-321,328,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中扶镜手的作用以及扶镜技巧。方法 2006年9月~2010年4月,我们完成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329例。通过胸部3个小切口非直视下完成肺叶解剖性切除,恶性肿瘤行淋巴结清扫。施行右肺上叶切除84例,右肺中叶切...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中扶镜手的作用以及扶镜技巧。方法 2006年9月~2010年4月,我们完成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329例。通过胸部3个小切口非直视下完成肺叶解剖性切除,恶性肿瘤行淋巴结清扫。施行右肺上叶切除84例,右肺中叶切除32例,右肺下叶切除65例,左肺上叶切除73例,左肺下叶切除66例,联合肺叶或全肺切除9例。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因淋巴结干扰、出血或肿瘤体积大等原因而中转开胸27例。手术时间(194.5±60.1)min(75~490 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200 ml(20~1800 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7.4±3.4)d(1~22 d),术后住院时间(10.2±4.5)d(1~36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中扶镜手需要熟知手术步骤,了解术者操作习惯,实时调节镜头焦距和角度,以配合术者进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诊治肺部微小结节29例报告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应泰 李小钢 +3 位作者 刘军 李剑锋 姜冠潮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肺微小结节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2000年5月~2005年6月对29例肺微小结节行VATS,术中明确结节所在位置、大小、性状以及与胸膜关系;对于肺实质内微小...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肺微小结节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2000年5月~2005年6月对29例肺微小结节行VATS,术中明确结节所在位置、大小、性状以及与胸膜关系;对于肺实质内微小结节的探查全部依赖于手指的触诊定位,一般用食指即可,若定位有困难,可将切口适当延长至4cm左右,以2根手指协助定位。根据探查结果行结节所在肺组织的楔形切除,术中切除标本送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如为良性,则术毕;如为恶性,进一步行VATS辅助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食指触诊定位微小结节,无一例延长切口。恶性病变11例(11/29,37.9%),良性病变18例(18/29,62.1%)。8例(57.1%)术前拟诊为恶性病变及3例术前拟诊为良性病变最终确诊为恶性病变。11例具有分叶、毛刺及胸膜皱缩等“恶性”影像学表现中仅6例(54.5%)确诊为恶性病变。21例单发结节恶性7例;8例多发结节良性和恶性各4例。18例良性行VATS肺楔形切除;11例肺癌中6例行根治性肺叶切除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术,5例行姑息性肺楔形切除术。结论肺部微小结节诊断困难;VATS手术诊治肺部微小结节,技术成熟可行,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微小结节 电视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占 刘军 +2 位作者 张军 张在兴 林瑞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22-824,845,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6月行腔内治疗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12例(140条肢体)资料,术后3、6、12个月随访治疗效果。结果成功开通病变肢体129条,手术技术成功率92.1%(129...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6月行腔内治疗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12例(140条肢体)资料,术后3、6、12个月随访治疗效果。结果成功开通病变肢体129条,手术技术成功率92.1%(129/140),治疗病变血管164支。术后3、6和12个月下肢缺血临床症状Fontaine分期与术前比较均改善(P<0.01)。术后3、6和12个月足背动脉踝肱指数均较术前的0.56±0.32显著增加,分别为0.97±0.11(t=-13.572,P=0.000),0.85±0.23(t=-11.588,P=0.000),0.71±0.26(t=-6.661,P=0.000)。术后3、6和12个月靶血管的再狭窄率分别为14.4%(23/160)、28.2%(42/149)和43.8%(63/144),无截肢。结论腔内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微创、安全、有效,能迅速恢复下肢血流,改善缺血症状,避免截肢,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老年 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硬质气管镜治疗复杂大气道疾病及其基本策略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应泰 李运 +5 位作者 黄宇清 赵辉 金璐明 崔健 刘军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硬质气管镜治疗纤维支气管镜无法完成的复杂大气道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2002年9月~2011年8月的9年间,共计110例复杂大气道疾病接受140次电视硬质气管镜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系统随访。术前均接受过至少一... 目的探讨硬质气管镜治疗纤维支气管镜无法完成的复杂大气道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2002年9月~2011年8月的9年间,共计110例复杂大气道疾病接受140次电视硬质气管镜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系统随访。术前均接受过至少一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因效果欠佳或治疗失败而选择接受硬质气管镜手术,均属于复杂大气道疾病。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病变位于气管55例,右主支气管29例,左主支气管20例,隆突6例。病理诊断良性病变42例,恶性病变68例。手术方式为内镜下病变剜除75次,病变完全切除30次,气道内瘢痕清除15次,异物取出11次,支架放置或取出9次。8例恶性肿瘤和1例平滑肌瘤患者在硬质气管镜清除气道病变后即刻同期行开胸行根治性手术。内镜操作时间32~120 min,(52.5±23.9)min,术后住院时间1~12 d,(3.3±3.0)d。术中出现少量出血(150 ml)1例,一过性低氧血症2例,牙齿脱落2例,经对症治疗好转。截至2012年9月,8例良性和5例恶性患者失访,随访率88.2%(97/110)。34例良性病变随访时间13~110个月,平均51.5月,3例外伤后气管瘢痕患者(3/10)于术后1个月出现再狭窄并接受多次手术治疗,其余均无复发。63例恶性病变随访时间14~75个月,平均25.9月;其中8例开胸根治性切除者无瘤生存时间(DFS)均超过12个月,生存期最短13个月(神经内分泌癌),最长75个月(类癌);51例肿瘤清除术后带瘤生存者生存期最短3个月(腺癌),最长达71个月(腺样囊性癌);9例支架置入者中2例于术后1个月因其他疾病猝死,1例外伤后气道瘢痕形成患者存活至今(84个月),其余6例恶性患者生存3~10个月。结论经选择合适的适应证以及治疗策略,电视硬质气管镜手术可适用于多数复杂大气道疾病,并可作为特定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气管镜 大气道疾病 外科治疗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原发癌中非小细胞肺癌27例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梦赞 陈应泰 +3 位作者 刘军 李剑锋 姜冠潮 王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中的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肺癌患者75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根据Warran和Gates提出的多原发癌的诊断标准,筛选出了27例多原发癌中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并对其...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中的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肺癌患者75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根据Warran和Gates提出的多原发癌的诊断标准,筛选出了27例多原发癌中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并对其诊断、治疗及予后进行了总结。结果:27例患者中同时性者4例,异时性者23例。本组27例总的手术切除率为77.8%(21/27),根治术为59.0%(16/27),根治性术者1年生存率为80.0%,3年生存率为46.7%;姑息术者1年生存率为33.0%,3年生存率为11.0%。结论:有恶性肿瘤手术史者,特别是无瘤生存期超过两年者,当肺内出现孤立结节,或者无肿瘤病史者肺内不同肺叶,同时或异时出现孤立结节,纵隔及全身无转移癌者,要考虑到多原发癌中的肺癌的可能,应与肺转移癌鉴别,一旦确诊为原发肺癌,争取行根治术,以获取较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多原发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鸿祺 支兴龙 +14 位作者 张鹏 李萌 吉训明 缪中荣 王亚冰 卢小健 史怀璋 祁大勇 柳江 肖泉 秦晓红 宋庆斌 王玉林 张虹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388-394,共7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在治疗颅内动脉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使用覆膜支架行病变隔绝术治疗20例患者。根据靶血管的直径和病变的长度,选择覆膜支架的直径和长度。共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动脉瘤5例、颅底以上颈内动脉动脉瘤7例,经蝶手...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在治疗颅内动脉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使用覆膜支架行病变隔绝术治疗20例患者。根据靶血管的直径和病变的长度,选择覆膜支架的直径和长度。共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动脉瘤5例、颅底以上颈内动脉动脉瘤7例,经蝶手术致颈内动脉破损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动脉瘤3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伴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共使用覆膜支架21枚,裸支架与覆膜支架联合使用3例。结果一次性成功放置支架17例,病变即刻消失14例,术后复查消失3例,操作失败3例。短暂性轻偏瘫1例。结论合理使用覆膜支架是治疗部分颅内动脉病变的良好手段,但覆膜支架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疾病 血管内治疗 覆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食管下段肌层切开术(改良Helle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附21例报告)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宇清 李小刚 +4 位作者 刘军 赵辉 李运 杨帆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8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食管下段肌层切开术(改良Helle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 方法 1997年6月~2005年6月电视胸腔镜食管下段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1例.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右侧卧位,经左胸,在4个胸腔镜trocar下进行操作....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食管下段肌层切开术(改良Helle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 方法 1997年6月~2005年6月电视胸腔镜食管下段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1例.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右侧卧位,经左胸,在4个胸腔镜trocar下进行操作.食管下段肌层切开长6~11 cm,胃壁肌层切开长0.5~1 cm,深及黏膜下.术中纤维食管镜辅助操作.均未行抗反流手术. 结果术中出血量50~100 ml,平均58 ml.手术时间60~270 min,平均137 min.3例术中发生食管黏膜破裂,2例镜下修补,1例中转开胸修补.全部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80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2、4个月吞咽困难复发,其余19例吞咽困难得到明显改善,吞咽困难改善程度优8例、良10例、中1例、差2例. 结论电视胸腔镜食管下段肌层切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可以作为贲门失弛缓症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胸腔镜 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白月奎 余力伟 +10 位作者 张乐 付静 冷慧 杨晓军 马俊强 李晓娟 李秀娟 祝青 张元福 凌晓锋 曹文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9-602,共4页
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无创、原位、快速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联合使用衰减全反射探头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新鲜离体胃周淋巴结红外光谱,发现每条光谱在吸收波长3 000~1 000 cm^(-1)之间循序出现13条谱带,依据病理... 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无创、原位、快速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联合使用衰减全反射探头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新鲜离体胃周淋巴结红外光谱,发现每条光谱在吸收波长3 000~1 000 cm^(-1)之间循序出现13条谱带,依据病理检测结果将淋巴结分为转移组及非转移组,比较两组淋巴结红外光谱的峰位和相对峰强等指标结果,最后进行标准统计学分析。36例胃癌患者,共检测淋巴结720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180枚,未转移540枚;与非转移淋巴结相比,转移淋巴结红外光谱有如下特征:(1)与核酸相关的峰强比I_(1240)/I_(1460)(p=0.015)和I_(1080)/I_(1460)(p=0.034)显著升高,提示转移淋巴结细胞的核酸含量增多;(2)与蛋白相关的I_(1640)/I_(1460)(p=0.001)和I_(1546)/I_(1460)(p=0.027)峰强比值升高,表明转移淋巴结组织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3)与脂类相关的I_(2855)/I_(1460)和I_(1740)/I_(1460)显著降低(p<0.001),提示癌组织脂类含量相对减少;(4)I_(1160)/I_(1460)(p=0.023)显著降低,表明恶性细胞糖类物质的减少。研究结果显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有望成为术中原位、在体和快速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胃癌 淋巴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终丝血管畸形的手术和栓塞治疗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洪韬 张鸿祺 +5 位作者 彭超 支兴龙 何川 叶明 柳江 王志潮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485-489,共5页
目的分析脊髓终丝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6例终丝血管畸形(由脊髓前/后动脉供血,病变位于脊髓圆锥以下的动静脉瘘或动静脉畸形,并且不合并其他部位的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 目的分析脊髓终丝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6例终丝血管畸形(由脊髓前/后动脉供血,病变位于脊髓圆锥以下的动静脉瘘或动静脉畸形,并且不合并其他部位的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例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手术和(或)血管内栓塞治疗,手术前和手术后1年行脊髓功能Aminoff&Logue量表评分和MRI检查。结果患者均为男性,表现为双下肢无力和二便障碍(4例),病程平均(17±5)个月。6例病理类型均为动静脉瘘,供血动脉包括腰动脉、髂内动脉和骶正中动脉。对6例患者行Onyx胶栓塞治疗2例,手术治疗3例,栓塞联合手术治疗1例,均达到解剖治愈。1年后Aminoff&Logue评分改善[术前(3.8±1.9)分,术后(2.8±2.0)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肌力评分3例改善,2例不变,1例加重;二便功能2例改善,2例不变。结论终丝血管畸形是一种罕见的脊髓血管畸形,栓塞和手术治疗可达到解剖治愈的效果,虽只能部分恢复或不能恢复脊髓功能,但可阻断脊髓功能的继续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畸形 栓塞 治疗性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Krukenberg瘤的阑尾类癌卵巢转移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向涛 付静 +3 位作者 余力伟 于永祥 王杉 杜如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900-900,共1页
关键词 类癌 阑尾 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磷酸化Akt蛋白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足力 杨帆 +3 位作者 姜冠潮 黄宇清 付静 王俊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76-380,共5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传导通路下游分子Akt的激活在肺癌进展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是否与EGFR表达存在相关性以及是否能提示患者的预后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评价国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磷酸化Ak...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传导通路下游分子Akt的激活在肺癌进展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是否与EGFR表达存在相关性以及是否能提示患者的预后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评价国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磷酸化Akt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67例NSCLC手术标本中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结果磷酸化Akt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1%(87/167),阳性表达率与性别、发病年龄、吸烟情况、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并且磷酸化Akt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亦无统计学意义(P=0.122)。结论国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磷酸化Akt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并且磷酸化Akt蛋白对患者预后无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AKT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小细胞未分化癌结肠转移1例
18
作者 马向涛 余力伟 +3 位作者 付静 王杉 杜如昱 崔志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8-358,共1页
关键词 肺小细胞未分化癌 结肠转移 恶性肿瘤 临床症状 英文文献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平滑肌瘤1例
19
作者 崔健 邢炜 +1 位作者 付静 刘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757-757,共1页
患者,女,42岁,主因“体检发现右肺上叶结节2天”,无咳嗽咯痰、低热、盗汗、气促等不适.入院后查体未见异常.胸部CT发现右肺上叶后段一个大小约3.0cm×2.5cm×2.0cm圆形结节影,边界光滑,增强后可见病灶强化,远端未见阻塞性炎症,... 患者,女,42岁,主因“体检发现右肺上叶结节2天”,无咳嗽咯痰、低热、盗汗、气促等不适.入院后查体未见异常.胸部CT发现右肺上叶后段一个大小约3.0cm×2.5cm×2.0cm圆形结节影,边界光滑,增强后可见病灶强化,远端未见阻塞性炎症,局部胸膜未见明显变化.术前诊断:右肺上叶占位,良性肿瘤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良性结节 平滑肌瘤 肺平滑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腮裂癌1例
20
作者 李大胜 张在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4-824,共1页
患行男,13岁.半年前发现“颈部肿物”,尤明显不适。入院查体于颈左侧下颌角后方可触及肿物,质硬、固定,无压痛。CDFI示左侧颈动脉前方椭圆形不均质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左侧颈部多发淋巴结影。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诊断 腮裂 颈部肿物 入院查体 CDFI 血流信号 下颌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