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期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刘永珍 尹静 +1 位作者 赵翠竹 于逢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期首发缺血性... 目的探讨急性期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期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3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非PSD组77例,PSD组26例。又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分为非PSCI组30例,PSCI组73例,评估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损伤,记录人口学资料和临床指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SD和PSCI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 PSD组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前部病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MoCA<21分比例明显高于非PSD组[38.5%vs 19.5%,P=0.04;(20.12±12.96)μmol/L vs(14.73±6.41)μmol/L,P=0.01;84.6%vs61.0%,P=0.02;(12.04±9.95)分vs(3.35±2.79)分,P=0.00;65.4%vs 42.9%,P=0.04]。PSCI组年龄、独居比例明显高于非PSCI组,男性、中学以上教育程度、吸烟、饮酒、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P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MA、同型半胱氨酸为PSD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期首发PSD和PSCI的相关性不明确,两者有各自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认知障碍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焦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易损斑块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兴东 曾一君 +5 位作者 唐晓梅 冯研 史冬梅 刘磊 余秋瑾 于逢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易损斑块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71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分为无认知障碍组86例,认知障碍组85例。2... 目的探讨颈动脉易损斑块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71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分为无认知障碍组86例,认知障碍组85例。2组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颈动脉易损斑块、高敏C反应蛋白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无认知障碍组比较,认知障碍组易损斑块比例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和性别后,随着颈动脉易损斑块数目增多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认知障碍患病率明显增多(OR=2.866,95%CI:1.360~6.042,P=0.006;OR=3.373,95%CI:1.356~8.391,P=0.009)。进一步调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以及心房颤动等潜在混杂因素后,颈动脉≥2个易损斑块和高敏C反应蛋白第4分位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仍较高(OR=2.870,95%CI:1.339~6.153,P=0.007;OR=3.622,95%CI:1.431~9.169,P=0.007)。结论颈动脉易损斑块数量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认知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认知障碍 C反应蛋白质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所致老年急诊头晕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伟 于逢春 +4 位作者 亓爱芹 张慧英 孟晓梅 冯浩 朱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61-963,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所致老年急诊头晕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73例年龄≥60岁的急诊头晕患者,根据诊断分为脑卒中组37例和非脑卒中组136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脑卒中组患者发病时血压≥140/90mm Hg(1m... 目的探讨脑卒中所致老年急诊头晕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73例年龄≥60岁的急诊头晕患者,根据诊断分为脑卒中组37例和非脑卒中组136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脑卒中组患者发病时血压≥140/90mm Hg(1mm Hg=0.133kPa)、不伴肢体无力的语言障碍、偏侧肢体无力、肢体和(或)躯干共济失调、视野缺损和(或)视物成双的发生率及症状持续时间≥60min明显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高血压(OR=8.383,95%CI:2.006-35.035)、发病时血压≥140/90mm Hg(OR=10.497,95%CI:2.014-54.710)、不伴肢体无力的语言障碍(OR=9.315,95%CI:1.493-58.131)、偏侧肢体无力(OR=2.821,95%CI:1.271-6.260)、肢体和(或)躯干共济失调(OR=9.917,95%CI:1.995-49.287)、视野缺损和(或)视物成双(OR=6.288,95%CI:1.455-27.172)和症状持续时间≥60min(OR=10.340,95%CI:1.950-54.811)是预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发病时血压升高、不伴肢体无力的语言障碍、偏侧肢体无力、肢体和(或)躯干共济失调、视野缺损和(或)视物成双及症状持续时间对评估老年头晕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头晕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