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城乡节能节水政策中长期耦合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耕源 胡俊梅 杨志峰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本文基于长期能源可替代规划系统模型(LEAP)与水资源评价和规划模型(WEAP)建立了城市的能水耦合模型,设立情景分析探讨北京市未来不同措施下城乡的节能/节水以及其耦合效果,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未来北京市能源消费总... 本文基于长期能源可替代规划系统模型(LEAP)与水资源评价和规划模型(WEAP)建立了城市的能水耦合模型,设立情景分析探讨北京市未来不同措施下城乡的节能/节水以及其耦合效果,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未来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将逐年缓慢增长;按预测的供水能力则不会出现供需短缺。“十三五”期间节水政策的总节能量为1.003×10^6 tce,节能政策的节水量达到2.76×10^8 m^3。居民生活、服务业、建筑业、传统制造业的能源需求值与水需求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重要的能水耦合部门。对于不同情景不同时期的节能/节水效果而言,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在短期可表现出较好的节能潜力;农业部门的灌溉技术革新与种植结构优化情景,在短期具有较好的节能与节水效果。对于能水节约的协同效应,其在服务业与工业部门节能情景中较明显;对于同一个部门的政策,调控用能强度的情景能水协同节约效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城乡 节能节水 政策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碳中和措施的边际减排成本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耕源 郭丽思 +5 位作者 陈钰 颜宁聿 孟凡鑫 李慧 陈操操 谢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城市是碳中和的主阵地,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将鼓励更多的减排技术和政策在城市低碳转型中发挥作用.基于此,本研究运用边际减排成本方法,以北京市为例,结合北京市低碳政策推广情况,对具体减排技术的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进行分析,绘制... 城市是碳中和的主阵地,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将鼓励更多的减排技术和政策在城市低碳转型中发挥作用.基于此,本研究运用边际减排成本方法,以北京市为例,结合北京市低碳政策推广情况,对具体减排技术的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进行分析,绘制了具有35项减排措施的北京市边际减排成本曲线,识别出有较高经济性的优先减排措施,为北京市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措施优先级排序和实施路径建议.研究表明:1)筛选出的电力部门、交通部门、建筑部门减排技术的减排潜力分别为14.96亿、7.66亿、2.55亿t.平均碳边际减排成本为485.12元·t^(−1),电力部门、交通部门、建筑部门的平均减排成本为154.56、417.56、688.28元·t^(−1);北京市应大力推广电力减排措施,保证北京市碳排放进入快速下降通道;2)在35项减排措施中,11项的减排措施的边际减排成本为负,成本有效的CO_(2)减排潜力为39967万t,占39.15%;减排初期应大力推广电动出租车、电动公交车和电动轻型货车、照明节能等负成本措施;3)高边际减排成本措施的减排潜力较大,但不具有成本优势,实施难度大,为促进此类减排技术的扩散,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程度的补贴或激励政策确保减排投资收益的稳定性,降低减排投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措施 边际减排成本 电力部门 交通部门 建筑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货币量核算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耕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87-1499,共13页
区别于价值量核算方法,基于生态热力学的环境核算方法从物质计量角度开展环境核算,以期打破大多数以人类为中心框架下的经济学方法,而新的方法框架进一步关注对人类及生态有益的生态服务的价值,即不忽视自然界提供的无关人类的相关服务... 区别于价值量核算方法,基于生态热力学的环境核算方法从物质计量角度开展环境核算,以期打破大多数以人类为中心框架下的经济学方法,而新的方法框架进一步关注对人类及生态有益的生态服务的价值,即不忽视自然界提供的无关人类的相关服务功能。综述了基于生态热力学的环境核算理论基础,从禀赋价值视角重新解读了社会经济系统,从更深层次明确了"当前的"自然资产和生态服务实际是生态系统对资源使用的一种努力和结果,其"过去的"生态过程经历了长时间"试错和优化"。以美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案例研究展现了基于生态热力学的生态服务功能核算方法与基于支付意愿的市场价值核算方法与异同,并提出了使用能值方法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的六大步骤。最后,针对近期能值方法的改进,给出四点发展展望:1)能值基准的不断更新夯实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价值量核算的基础;2)已有大量能值分析在生态资产和生态服务功能应用案例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法参照和比较的可能;3)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和非价值量的差异的根源在于从人类中心论到生态中心论的环境伦理观的转移;4)从生态热力学的视角研究生态服务功能为从能量的角度提出环境税确立了可能性。本研究建议采用双重核算方法,即类似于金融会计中使用的方法一样,用能量来记录环境负债,并建立一个货币化的资产负债表说明经济情况及环境对经济生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能值 非货币量核算 货币量核算 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A模型的水环境承载力超载预警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丹 王烜 +2 位作者 曾维华 李春晖 蔡宴朋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5,69,共5页
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 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建立了水环境承载力超载预警模型,应用2001—2014年的全国水环境数据,对2015—2017年的水环境承载力超载状态进行了预警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水环境承载力超载状态综合指... 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 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建立了水环境承载力超载预警模型,应用2001—2014年的全国水环境数据,对2015—2017年的水环境承载力超载状态进行了预警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水环境承载力超载状态综合指数为1. 39,可能出现警情,主要是由于水环境容量承载率超载造成的,建议采取增加污水治理设备数、减少COD和氨氮排放量等措施以预防警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力 ARMA模型 超载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宇龙 杨青 +1 位作者 刘耕源 杨志峰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54-165,共12页
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的“水库”价值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由于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受益主体复杂、生态效益与核算边界多元,其价值核算方法仍存在诸多挑战,使得建立在其准确计量基础上的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保护与修复... 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的“水库”价值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由于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受益主体复杂、生态效益与核算边界多元,其价值核算方法仍存在诸多挑战,使得建立在其准确计量基础上的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保护与修复难以有效开展,阻碍了国家公园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进程。基于此,首先厘清现有研究中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多元受益主体、多尺度生态效益、多边界评估框架,综述现有研究中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并总结其优势与挑战,进一步结合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形成机制指出其对核算研究的启示。可为后续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水生态系统管理与保护等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热带雨林 水生态系统服务 受益主体 生态效益 价值核算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承载力理论与提升逻辑:历史性、关联性与非线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耕源 王雪琪 +2 位作者 王宣桦 杨青 陈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3-744,共12页
城市可持续发展如何与城市生态承载力相协调,关系到城市自身的命运,也关系到其周边地区能否顺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研究重新梳理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与发展迷思,从系统组成、承载对象、承载供给与需求的特点、环境影响及支... 城市可持续发展如何与城市生态承载力相协调,关系到城市自身的命运,也关系到其周边地区能否顺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研究重新梳理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与发展迷思,从系统组成、承载对象、承载供给与需求的特点、环境影响及支撑的理论基础等方面整理了生态承载力的内核,以及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其他复合承载力的差异性.基于现有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提出了生态承载力提升的非线性特征及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联关系框架.研究发现,在通过政府决策提升生态承载力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在横向(部门)和纵向(跨尺度)方面的协调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关联性 非线性 承载力提升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家坝水电工程影响下区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维琛 蔡宴朋 +3 位作者 孙炼 杨薇 易雨君 徐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84,共8页
为研究向家坝水电工程建设对周围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水电站建设前(2006)与建设后(2017)两个时期的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并以2006年为基准年,采用CLUE-S模型对研究... 为研究向家坝水电工程建设对周围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水电站建设前(2006)与建设后(2017)两个时期的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并以2006年为基准年,采用CLUE-S模型对研究区2017年"自然发展状态"下土地利用进行模拟,与2017年实际情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7年间,在水电站外部工程和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下,水体面积大幅度增加,裸地得到开发利用,建筑区扩张,林地和耕地减少较多;(2)相较于"自然发展状态",水电工程影响下的建筑区面积略有下降,园地/草地面积下降且与林地之间交叉分布增多;(3)相较于"自然发展状态",水电工程影响下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景观水平上,自然发展对研究区整体的聚集作用减弱;类型水平上,研究区景观格局呈现出三种趋势:耕地与园地/草地呈增强趋势,建筑区与裸地呈延缓趋势,林地呈相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面向对象分类 景观格局变化 CLUE-S模拟 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分析的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炳龙 蔡宴朋 李春晖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60,共6页
为应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能源化工产业快速发展所导致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STELLA建立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模拟了该市2008—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并采用区间分析处理这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研究... 为应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能源化工产业快速发展所导致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STELLA建立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模拟了该市2008—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并采用区间分析处理这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农业依然是鄂尔多斯市的用水大户;协调发展模式兼顾水资源配置的经济与环境效益,是可行性最高的方案;到2020年,单位水资源量所支撑的人口规模相比现状年(2013年)变化幅度小,而经济规模明显增长,经济系统用水效率逐步提高;该区域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数由2014年的[0.20,0.23]到2020年的[0.18,0.35],总体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水资源承载力 区间分析 鄂尔多斯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坝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评估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畅 刘耕源 杨青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94,共7页
基于能值分析构建了水坝生态系统模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并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例核算了建坝前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建坝前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为间接价值>直接价值>存在价值;直接价值中... 基于能值分析构建了水坝生态系统模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并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例核算了建坝前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建坝前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为间接价值>直接价值>存在价值;直接价值中,增加生物量均为建坝前后河流的主要服务价值;间接价值中,建坝后河流物质运移能力削弱,而净化水体污染物与调节局地小气候能力增强,同时新增提供水电服务,并成为主要间接服务价值之一;存在价值中,河流生态系统调节气候能力增强;虽然大坝建设后所产生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相较建坝前增大,但是实际是通过损失了河流最重要的服务功能(向下游运输营养物质)而用局地的服务功能的提升来置换的;大坝发电中包含的人工建设年均投入量约为自然投入的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坝建设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能值分析 三峡大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生物多样性系统分析新框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青 刘耕源 杨志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1-884,共14页
尽管目前已有大量关于生物多样性评估的研究,但同时考虑生物多样性多维评估、多驱动因素对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影响评估及生物多样性变化中长期动态模拟预测等研究仍相对缺乏,这会引起对生物多样性不同维度变化水平的片面理解,导致生物多... 尽管目前已有大量关于生物多样性评估的研究,但同时考虑生物多样性多维评估、多驱动因素对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影响评估及生物多样性变化中长期动态模拟预测等研究仍相对缺乏,这会引起对生物多样性不同维度变化水平的片面理解,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管理决策失误。基于此,综述现有生物多样性评估维度、驱动因素及历史评估的研究进展,并基于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生物多样性多维评估方法与人地耦合系统下生物多样性模拟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此提出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生物多样性系统分析新框架。该框架包括:①生物多样性“潜力-贡献-重要性”多维评估理论与方法构建;②人地耦合系统下生物多样性模拟模型构建;③人地耦合系统下生物多样性预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效果仿真与管理。该框架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管理及可持续开展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工程效果仿真 驱动机制 工程管理与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中国“两山”价值测算与动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耕源 杨青 +3 位作者 黄潇霄 刘畅 陈钰 张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1-252,共12页
对“两山”的系统核算是促进我国“绿水青山”保值增值及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生态产品,尤其是调节服务类产品,是度量人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惠益的关键落脚点,却仍然面临着难以“算账”的基础性难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 对“两山”的系统核算是促进我国“绿水青山”保值增值及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生态产品,尤其是调节服务类产品,是度量人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惠益的关键落脚点,却仍然面临着难以“算账”的基础性难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生态元理论体系与核算方法,完成了2000-202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4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生态元评估、排序及变化分析.评估结果准确量化了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中调节服务类产品的变化态势,从侧面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在近年取得的成绩.结果表明:1)2020年全国调节服务为46.70万亿生态元,20年间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平缓上升的趋势,总体增长20%,生态环境有所改善;2)31个省区市的调节服务均呈现增长趋势,增幅最大的省份集中在北部和西南地区;3)342个地级市中90%(310/342)的调节服务有所增长,生态系统服务较高的地级市主要分布于西部和内蒙古地区;4)将“两山”拆解为调节服务的“金山”和供给服务的“银山”,有助于精细分析各省份金山银山构成情况,为后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潜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生态核算体系 能值分析 生态元 两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