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地层中多洞并排超浅埋暗挖施工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国辉 周雷 +1 位作者 李祥 王超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44-150,共7页
作为采取敞开开挖条件受限、施工区地上物较多的隧洞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浅埋暗挖法,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难题是如何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对地表及建(构)筑物沉降、变形幅度进行合理控制,尤其是在复杂的地层中、不利的基础条件下,多洞并排... 作为采取敞开开挖条件受限、施工区地上物较多的隧洞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浅埋暗挖法,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难题是如何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对地表及建(构)筑物沉降、变形幅度进行合理控制,尤其是在复杂的地层中、不利的基础条件下,多洞并排超浅埋暗挖面对的难题更加突出。为了有效的破解该难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浅埋暗挖施工方案,以富壁路暗涵项目为例,针对该工程隧洞覆土厚度小,地层为回填土,地下水高,地下管线多,多孔洞并联的隧洞型式等复杂、不利的基础条件进行施工方案研究,通过对施工降水、辅助工程措施进行方案比选,对施工方式、施工监测及安全措施要点进行分析,针对性的制定了相对合理的施工方案,有效保证了隧洞围岩的稳固,确保了工程安全、顺利进行,为今后相关工程浅埋暗挖施工方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 复杂地层 覆土厚度 地下水 多洞并排 施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运营管理及科研试验的实践与思考
2
作者 徐锁军 王春华 +1 位作者 贾国栋 吕相融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5期16-19,共4页
北京市鹫峰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园至今,已经成为展示和宣传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以北京市鹫峰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为例,总结园区建成以来建设、发展和运营状况,提出园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对鹫峰水... 北京市鹫峰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园至今,已经成为展示和宣传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以北京市鹫峰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为例,总结园区建成以来建设、发展和运营状况,提出园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对鹫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发展进行思考,以期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科技示范园 运营管理 科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层条件下桩膜围堰结构设计研究及应用
3
作者 郑国辉 史晓阳 +1 位作者 李祥 王超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2-59,共8页
作为城市水域施工经常应用的导流围堰,桩膜围堰的结构设计尚欠缺可执行的统一的技术标准。为了设计安全、合理的桩膜围堰结构,通过“结构力学求解验算”这一研究途径,针对初步选定的桩膜围堰体型,采用结构力学求解的计算方法,作出适当... 作为城市水域施工经常应用的导流围堰,桩膜围堰的结构设计尚欠缺可执行的统一的技术标准。为了设计安全、合理的桩膜围堰结构,通过“结构力学求解验算”这一研究途径,针对初步选定的桩膜围堰体型,采用结构力学求解的计算方法,作出适当的基本假定和结构简化,从多种地层条件中选取典型基础土层,对1~3.5 m等6个高度的桩膜围堰进行结构验算。以工程中实际应用高度最高的3.5 m桩膜围堰为例进行结构设计研究,确定安全、合理的桩膜围堰结构,3.5 m以外的其它高度或不同基础土层的桩膜围堰的结构设计可以参照上述途径及方法进行。同时为了桩膜围堰的合理应用,基于桩膜围堰的适用条件,查明地形地质等基本资料,比选围堰的投资,明确水域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意见,综合考虑后对围堰的应用进行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膜围堰 结构设计 研究 途径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上地区人工林和草地生长季土壤水势动态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益 王渝淞 +4 位作者 武昱鑫 余新晓 樊登星 贾国栋 王春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1-189,共9页
为研究坝上地区人工林土壤水势动态,以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为对照,选取坝上地区典型人工林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研究其生长季不同时间、空间土壤水势和变异系数及晴天和降雨下... 为研究坝上地区人工林土壤水势动态,以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为对照,选取坝上地区典型人工林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研究其生长季不同时间、空间土壤水势和变异系数及晴天和降雨下土壤水势变化。结果表明:(1)人工林和草地土壤水势变化趋势相同,在生长季前期和后期土壤水势较高,中期土壤水势进入波动下降期,但不同植被进入波动期时间不同,樟子松晚于小叶杨和结缕草。小叶杨、樟子松、结缕草土壤水势最低值分别出现在70,10,30 cm处,最低值分别为-1257.24,-747.97,-830.11 kPa。小叶杨、樟子松和结缕草土壤水势变异系数最大值分别在9月10 cm、7月10 cm、7月30 cm处,其值分别为-155.9%,-208.0%,-183.6%。总体上,变异系数生长季中期大于前期和后期,表层大于深层。(2)晴天人工林和草地土壤水势差的最大值与日均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随着日均温度升高,水势差最大值也增大。典型晴天大气温度在日内上下波动,土壤水势呈现滞后波动,在生长季浅层土壤最为明显。(3)不同降雨量与土壤水势差呈现相关关系,随着降雨量升高,土壤水势差也随之升高。典型降雨事件下,中雨和大雨剖面土壤水势迅速上升,小雨事件下主要呈现波动变化。从不同植被来看,草地土壤水势较人工林波动更为剧烈。综上,生长季樟子松土壤水势进入波动期最晚,波动幅度最大。而土壤水势对于大气温度和降雨的响应方面,结缕草最为敏感。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当地人工林建设与水资源高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上 土壤水势 人工林 大气温度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