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典型功能区环境空气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对比分析
1
作者 李云凤 汤济霖 +7 位作者 董铭浩 周峰 齐京明 高锐 胡义 张心钰 王亚飞 李红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0-1010,共11页
较为全面地掌握北京市不同功能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状况、明晰其污染特征及来源差异,可以为臭氧(O_(3))污染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支撑。本文基于2019年8月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示范区〔大兴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BIPT)〕和中心城... 较为全面地掌握北京市不同功能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状况、明晰其污染特征及来源差异,可以为臭氧(O_(3))污染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支撑。本文基于2019年8月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示范区〔大兴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BIPT)〕和中心城区〔朝阳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CRAES)〕2个典型站点的VOCs、常规空气污染物和气象参数在线数据,对北京市2个典型功能区的VOCs污染特征及主要来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观测期间北京市2个站点出现多次O_(3)污染,BIPT站点的VOCs体积分数(11.1×10^(−9)±3.9×10^(−9))低于CRAES站点(17.3×10^(−9)±4.2×10^(−9)),VOCs体积分数总体呈南低北高的分布特征。2个站点的VOCs体积分数中均为烷烃占比(62%~65%)最高,BIPT站点的芳香烃体积分数明显高于CRAES站点。②O_(3)污染天09:00之后的O_(3)体积分数高于非O_(3)污染天,滞后于温度变化(07:00)2 h,而VOCs体积分数日变化在O_(3)污染天和非O_(3)污染天无明显差异。③BIPT站点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和OH自由基消耗速率更强,影响O_(3)生成的活性VOCs物种主要为异戊二烯、丙烯、邻二甲苯和1,2,4-三甲苯等,而CRAES站点以异戊二烯、乙烯、丙烯和邻二甲苯等活性物种为主。④综合正交矩阵因子来源解析、臭氧生成潜势和相对增量反应性分析表明,2个站点的VOCs主要来源不同,除汽车尾气源外,溶剂使用源、油气挥发源和柴油车尾气源、溶剂使用源分别是BIPT和CRAES站点VOCs的主要来源,溶剂使用源和柴油车尾气源分别是影响BIPT和CRAES站点O_(3)生成的主要来源。研究显示,北京市不同功能区VOCs污染特征与来源有所不同,为有效控制O_(3)污染,应采取差异化VOCs管控措施,大兴区BIPT站点应优先控制溶剂使用源和汽油车尾气源,而朝阳区CRAES站点应以控制柴油车尾气源和溶剂使用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O_(3))污染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及修订建议
2
作者 崔阳阳 易华炜 +5 位作者 王玮 陈曦 罗雁莎 王宝成 朱利军 薛亦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8-855,共8页
殡葬行业大气污染排放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因污染控制程度较低受到关注,2015年北京市发布实施了地方标准DB11/1203—2015《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解和掌握标准实施效果,提出对后续标准修订的建议,于2020年7—8月对北京市5台火... 殡葬行业大气污染排放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因污染控制程度较低受到关注,2015年北京市发布实施了地方标准DB11/1203—2015《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解和掌握标准实施效果,提出对后续标准修订的建议,于2020年7—8月对北京市5台火化机和5台遗物祭品焚烧炉有组织大气污染物排放以及5个火化车间无组织VOCs排放进行现场检测,与标准实施前的污染排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利用ADMS大气扩散模型模拟了对环境空气改善作用。结果表明:标准实施后北京市火化机、遗物祭品焚烧炉污染控制程度提高,排放水平降低,其中颗粒物排放下降94.1%~97.9%,气态污染物排放下降8.9%~97.7%;但部分污染物仍不能稳定达标,CO和NO_(x)容易超标,主要受火化温度和烟气停留时间影响,可考虑进一步改进燃烧设备和净化装置以提升气态污染物达标水平,火化车间室内环境VOCs平均浓度为1770μg/m^(3),约为标准限值的3倍,须引起关注;标准实施后各项污染物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降低,NO_(x)、SO_(2)、CO和颗粒物最大浓度贡献分别下降了99.1%、99.0%、98.5%和98.3%,下降后浓度分别为0.007、0.003、0.060和0.020μg/m^(3)。建议后续调整基准含氧量,更能反映实际状况;加强烟气净化系统运行维护和无组织排放管理;推动恶臭物质研究,考虑将VOCs排放纳入标准控制指标,探索火葬场飞灰科学处理处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葬场 大气污染 排放水平 环境效益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新污染物环境信息统计调查探讨与分析
3
作者 刘佳 王力明 +3 位作者 杨明 杨志超 王宝成 邵鹏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5-302,共8页
新污染物因具有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潜在风险而受到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对我国开展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作了全面部署。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新污染物环境... 新污染物因具有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潜在风险而受到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对我国开展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作了全面部署。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新污染物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工作实践,形成“企业数据填报、可疑企业排查、可疑企业复核和填报数据审核、反馈、上报”的工作流程,从组织实施、工作机制、宣传培训、技术保障等方面对工作流程进行深入阐述。同时,建立“调查行业分析+行业专家判断+现场复核+采样检测”创新性的调查方式,确保原辅料、产品等环节排查无遗漏,科学确定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企业名单,准确核实化学物质,从而保证统计调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剖析了北京市新污染物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工作中存在的调查对象难确定、企业数据填报混乱与管理缺位、调查物质清单获取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了整合数据、动态更新,加强宣传教育、培训与监管以及创新调查方式等具体对策。本研究可为北京市以及全国其他省区市开展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环境信息 统计调查 工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环境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污染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海潮 黄怡 +5 位作者 史丽 李珊 郑晓伟 刘清扬 王宝成 杨艳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7-280,共14页
地下水作为全球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正面临抗生素及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污染的严峻挑战。本文系统综述了抗生素及ARGs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污染来源、分布特征、迁移转化机制及治理技术。研究表明,医疗废水... 地下水作为全球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正面临抗生素及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污染的严峻挑战。本文系统综述了抗生素及ARGs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污染来源、分布特征、迁移转化机制及治理技术。研究表明,医疗废水、畜牧养殖渗透、农业面源污染及垃圾填埋场泄漏是主要污染源,其中畜牧养殖区和城市周边地下水污染尤为显著。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及多重耐药基因(如mcr家族)在全球多地地下水中的检出频率高,其丰度受季节变化、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因素显著影响。抗生素残留通过长期选择压力诱导ARGs产生,而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机制加速了ARGs在微生物间的传播,污染源类型与ARGs组成呈现显著关联(如医疗废水区以β-内酰胺类ARGs为主,养殖区则以四环素和磺胺类ARGs为主)。物理化学修复技术(活性炭吸附、高级氧化)和生物降解技术虽能有效去除污染物,但需警惕二次污染风险。针对ARGs的协同技术和源头-过程-末端多维治理框架的提出,为地下水污染防控提供了新思路。未来研究需聚焦多源污染贡献率解析、复合污染协同效应、跨介质迁移规律及高通量检测技术研发,以构建地下水抗性污染的精准防控体系。研究结果为评估地下水生态风险、制定区域化治理策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地下水 污染特征 抗性基因 迁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9种典型绿化树种的BVOCs释放及二次污染生成潜势
5
作者 张蔷 李令军 +3 位作者 鹿海峰 刘保献 李琪 王涵霖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32-1441,共10页
为了解北京地区主要树种的BVOCs排放特征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选择9种典型绿化树种的成年植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顶空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于2022年7-8月进行采样和分析,监测树种排放的BVOCs组分和排放速率,并对其O_(3)和SOA生成潜... 为了解北京地区主要树种的BVOCs排放特征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选择9种典型绿化树种的成年植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顶空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于2022年7-8月进行采样和分析,监测树种排放的BVOCs组分和排放速率,并对其O_(3)和SOA生成潜势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不同树种的BVOCs排放速率差异显著,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和垂柳(Salix matsudana)排放速率较高,分别为C 26.3、22.5和22.2µg·g^(-1)·h^(-1);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银杏(Ginkgo biloba)和白蜡(Fraxinus chinensis)的BVOCs排放速率较低,分别为C 3.36、1.73、1.35µg·g^(-1)·h^(-1)。不同树种排放的BVOCs组分存在明显差异,针叶树种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侧柏主要排放单萜烯,其他7种阔叶树种主要排放异戊二烯和含氧VOCs。其中,单萜烯排放速率最高的是油松,为C 11.2µg·g^(-1)·h^(-1);异戊二烯排放速率最高的是毛白杨,为C 14.5µg·g^(-1)·h^(-1);含氧VOCs排放速率最高的是一球悬铃木,为C 17.7µg·g^(-1)·h^(-1)。倍半萜烯、芳香烃和烷烃在各树种中的排放速率均较低。高BVOCs排放树种对环境二次污染物有显著贡献,毛白杨、垂柳和一球悬铃木具有较高的O_(3)生成潜势,油松具有较高的SOA生成潜势,在未来城市绿化中应谨慎考虑。银杏和白蜡的二次污染物生成潜势低,从提升空气质量角度看是较理想的绿化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释放速率 排放成分谱 二次污染物 臭氧生成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回补区地下水污染风险演化研究
6
作者 张学航 何宝南 +6 位作者 何江涛 马硕 刘菲 杨珊珊 史芫芫 何炜 杨白驹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3-536,共14页
生态补水条件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识别对于地下水安全回补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关于地下水污染风险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有关生态回补条件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演化研究还鲜有涉及。为此,本文以永定河回补区为研究对象,从回补前后(2002... 生态补水条件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识别对于地下水安全回补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关于地下水污染风险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有关生态回补条件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演化研究还鲜有涉及。为此,本文以永定河回补区为研究对象,从回补前后(2002—2022年)工业污染源格局和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入手,构建耦合污染荷载输入-包气带阻滞-含水层输移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体系,探讨污染荷载格局变化和水位波动双驱动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演变规律,为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提供支撑。结果表明,工业污染源整体数量和荷载在2002—2022年呈下降趋势,以首钢工业园为代表的冶炼加工业的关停搬迁是主要原因,至2022年,高、中等风险荷载区域分别下降至0和14%。相比之下,地下水脆弱性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2014年之前超采导致了水位持续下降,之后压采和生态回补使得水位快速回升,水位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了地下水脆弱性。研究区内的地下水污染综合风险呈先下降后升高的演变规律,以2014年为转折点。2014年之前的历史时期主要受地表污染荷载和水位波动的综合影响,冶炼加工业锐减导致污染荷载降低,水位下降导致地下水脆弱性减小,因此综合风险持续下降。随着2014年末大幅度压采和2019年外源水生态回补,水位快速回升导致地下水脆弱性增大,而地表污染荷载格局无明显变化,因此综合风险反而升高,该阶段水位波动成为主控因素,中等风险及以上企业主要分布于河东-丰台地区,占比从2014年的3%上升至2022年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 污染荷载 水位波动 生态补水 永定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改性高岭土对垃圾焚烧飞灰中Pb的稳定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明 郭涛 穆小占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4-1012,共9页
垃圾焚烧飞灰在填埋处置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或螯合剂。为了减少水泥或螯合剂用量,减轻飞灰库容压力,制备了硫酸改性高岭土样品,研究了硫酸改性高岭土以及其协同螯合剂〔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SDD)〕稳定化飞灰中Pb的能力,并与... 垃圾焚烧飞灰在填埋处置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或螯合剂。为了减少水泥或螯合剂用量,减轻飞灰库容压力,制备了硫酸改性高岭土样品,研究了硫酸改性高岭土以及其协同螯合剂〔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SDD)〕稳定化飞灰中Pb的能力,并与水泥、SDD稳定化飞灰中Pb的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探究了改性高岭土稳定化飞灰样品中Pb的化学形态、官能团特征、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变化。结果表明:高岭土经硫酸改性后酸性增加,比表面积增大,并且对飞灰中的Pb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化作用。当飞灰中改性高岭土的添加量为13.04%时,能够达到与水泥、SDD同样稳定化Pb的效果,并且比相同条件下水泥用量低24.46%;改性高岭土与SDD的适应性良好,当二者协同稳定化飞灰时,可减少单独添加SDD的用量。改性高岭土稳定化飞灰样品在长期放置过程中(150 d),Pb的化学形态以残余态为主;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改性高岭土会与飞灰发生水化反应,水化产物Ca—Al(Si)—H晶须增加了对Pb的固结作用,极大增强了Pb的稳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改性 高岭土 垃圾焚烧飞灰 重金属PB 稳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玉米种植小流域中乙草胺对水生生物的环境风险评估
8
作者 黄怡 韩兵 +4 位作者 肖晓峰 王宝成 王力明 杨白驹 于洋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81,共7页
乙草胺是北京市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常用苗前除草剂,其在环境中的残留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生长和繁殖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为评估北京市某典型玉米农业小流域中乙草胺对水生生物的环境风险,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地表水... 乙草胺是北京市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常用苗前除草剂,其在环境中的残留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生长和繁殖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为评估北京市某典型玉米农业小流域中乙草胺对水生生物的环境风险,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地表水样品进行分析测试,获取乙草胺在水环境中的暴露浓度,利用水生生物毒性数据推算乙草胺的预测无效应浓度,并开展风险表征。结果表明,乙草胺在水环境中的浓度范围为ND~0.034μg·L^(-1),即实测环境暴露浓度取0.034μg·L^(-1)。获得乙草胺对藻类、溞类、鱼类3个营养级水生生物的危害数据,推算出乙草胺的预测无效应浓度为0.052μg·L^(-1)。经风险表征发现,该区域乙草胺的使用对水生生物的风险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草胺 风险评估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筛选具有潜在持久性、迁移性和毒性(PMT)新污染物的计算毒理学模型工具 被引量:5
9
作者 郑玉婷 王宝成 +6 位作者 于洋 黄怡 张丽丽 杨先海 金彪 林军 张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120,共10页
具有持久性、迁移性和毒性(PMT)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正受到世界各国化学品管理机构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机构也开始关注化学物质的PMT危害特性,并逐步开展潜在PMT物质的筛选及环境风险评估工... 具有持久性、迁移性和毒性(PMT)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正受到世界各国化学品管理机构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机构也开始关注化学物质的PMT危害特性,并逐步开展潜在PMT物质的筛选及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然而,筛选工具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开展有毒有害物质以及新污染物筛选等工作的重要因素。为服务于我国潜在PMT物质的环境管理工作,本研究基于14770条数据信息,构建了能够预测化学物质PMT特性,且能快速筛选出潜在PMT物质的高通量计算毒理学工具。该工具包含26个定性和定量模型,模型表征结果显示,定性模型均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定量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稳健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持久性 迁移性 毒性 PMT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计算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T预测模型的农田持久性、可迁移性、毒性污染物筛选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晨男 于洋 +5 位作者 郑玉婷 张丽丽 林军 于彩虹 黄怡 王力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28,共8页
PMTs(persistent,mobile and toxic compounds)是一类具有水相持久性和迁移性,且具有环境生物毒性的物质,其在环境中难降解或半衰期较长而且水溶性高,容易通过降水进入自然水体,在地下水及饮用水中持续累积,进而可能影响饮用水水质。本... PMTs(persistent,mobile and toxic compounds)是一类具有水相持久性和迁移性,且具有环境生物毒性的物质,其在环境中难降解或半衰期较长而且水溶性高,容易通过降水进入自然水体,在地下水及饮用水中持续累积,进而可能影响饮用水水质。本研究利用PMT预测软件结合名录比对法,开展农田中农药、酞酸酯、抗生素和激素等有毒有害物质的PMT属性的预测及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持久性(P)、可迁移性(M)、毒性(T)以及PMT的预测结果与已有数据相比一致率分别为89.3%、89.3%、77.9%和70.5%。建立了包含334种化学物质的农田污染物初筛名单,并识别出120种农田PMT污染物。本研究建立的农田PMT污染物快速筛选方法及清单,可为我国进一步开展PMT类污染物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污染物 PMT预测模型 筛选技术 污染物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计算毒理技术政策研究及对我国新污染物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闯 黄怡 +4 位作者 王力明 郑玉婷 林军 张丽丽 于洋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9-142,共14页
计算毒理工具正逐渐成为获取化学物质危害筛查所需数据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十四五”期间新污染物治理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为了借鉴发达国家计算毒理政策和管理经验,本文系统梳理了欧盟计算毒理技术相关法规政策、实施机构及计算毒理工... 计算毒理工具正逐渐成为获取化学物质危害筛查所需数据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十四五”期间新污染物治理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为了借鉴发达国家计算毒理政策和管理经验,本文系统梳理了欧盟计算毒理技术相关法规政策、实施机构及计算毒理工具的开发及评估程序。研究发现,欧盟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计算毒理工具开发和评估体系,欧盟JRC已发布QSAR模型154个,共覆盖35个预测终点5大类预测模型。本研究对于我国计算毒理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以及新污染物治理中关于计算毒理工具的征集、评估和推荐等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毒理技术 政策研究 新污染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高危害日化品的筛选及其水生生物预测无效应浓度推导
12
作者 张璐莹 于洋 +7 位作者 黄怡 王力明 郑玉婷 张丽丽 李晨男 高子竣 林军 于彩虹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3-156,共1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日用化学品(以下简称日化品)走进家庭,部分日化品中可能含有潜在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的物质(CMR),在方便生活的同时带来了污染,也危害了人体健康。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与数据库检索法收集了包括国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日用化学品(以下简称日化品)走进家庭,部分日化品中可能含有潜在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的物质(CMR),在方便生活的同时带来了污染,也危害了人体健康。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与数据库检索法收集了包括国际香料组织香水成分清单、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8(草)清单和食品用洗涤剂原料(成分)名单(第一批)(草)在内的8类日化品成分清单,通过与高关注物清单、致癌物清单和内分泌干扰物(EDCs)清单等进行名录比对筛重,识别出典型高危害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DBP作为广泛使用的增塑剂、软化剂等,多应用于化妆品、洗涤用品中,对环境和生物体具有潜在危害。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DBP对我国水生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数据,开展了危害数据质量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在调研的23篇文献以及数据库数据中,共计41条有效数据满足评估要求。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SD)获得通过质量评估的全部物种、鱼类和藻类的5%物种危害浓度(HC)值,其中正态分布模型得到的HC值分别为0.59、1.97和0.42 mg·L^(-1);逻辑斯蒂分布模型得到的HC值分别为0.63、2.08和0.23 mg·L^(-1)。应用评估系数法估算出全部物种、鱼类和藻类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值分别为0.118、0.394和0.046 mg·L^(-1)。研究表明,DBP对不同种类水生生物的PNEC值存在差异,其中藻类相对敏感。本研究基于现有数据完成,以期为DBP的环境风险评估及水质基准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用化学品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数据质量评估 物种敏感度分布(SSD) 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