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新生界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构建 被引量:19
1
作者 明镜 潘懋 +3 位作者 屈红刚 刘学清 郭高轩 吴自兴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9,共9页
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地质问题,帮助研究人员对城市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决策,首次建立了北京市新生界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由于原始资料精度的差别,将新生界模型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构建:第四系建模采用基于网状含拓扑剖面的三维地质... 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地质问题,帮助研究人员对城市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决策,首次建立了北京市新生界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由于原始资料精度的差别,将新生界模型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构建:第四系建模采用基于网状含拓扑剖面的三维地质多体建模方法,利用拉伸策略改进了对多值问题的处理局限;新近系和古近系建模采用DEM垂向叠加的方法。模型的建立深化了地质研究者对北京市新生界地质情况的认识,为提高北京市的地下水开发效率、合理规划北京市的工程部署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新生界 三维结构模型 多值 三维地质建模 DEM垂向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岩溶水应急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及开采潜力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晓红 刘文臣 +1 位作者 沈媛媛 刘士成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16-221,共6页
应急水源地位于北京西山四季青地区,取水层位为奥陶系含水层,属覆盖型水源地。奥陶系岩溶地下水水量大、水质优良,是保障北京供水安全的后备水源。本文在综合分析奥陶系岩溶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基础上,以群孔抽水试验为基础,采用相关分... 应急水源地位于北京西山四季青地区,取水层位为奥陶系含水层,属覆盖型水源地。奥陶系岩溶地下水水量大、水质优良,是保障北京供水安全的后备水源。本文在综合分析奥陶系岩溶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基础上,以群孔抽水试验为基础,采用相关分析法预测水位,从岩溶地下水的富水性、地下水流场、地下水资源方面分析岩溶水的开采潜力,确保在出现水源危机时,岩溶地下水能够作为后备水源地为城市供水。结果表明,岩溶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岩溶裂隙发育,补给条件好,地下水径流强度大,水质优良,具有6万m3/d的开采潜力,即当水源地增加每日6万m3应急开采时,水位埋深预测值为52.94 m,能够满足现有取水设备条件,且不会影响其它水源井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应急水源 相关分析 抽水试验 开采潜力 北京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值模拟法研究隐伏岩溶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北京大兴研究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南天 李星宇 +3 位作者 李鹏 王新娟 谢振华 邵景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3-147,213,共6页
大兴迭隆起地区岩溶水为北京市地下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查明南苑-通县断裂以及永定河断裂的水文地质性质,以大兴迭隆起地区隐伏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GMS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岩溶地下水系统模型。分别将研究断层设... 大兴迭隆起地区岩溶水为北京市地下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查明南苑-通县断裂以及永定河断裂的水文地质性质,以大兴迭隆起地区隐伏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GMS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岩溶地下水系统模型。分别将研究断层设置为侧向隔水边界和侧向透水边界的条件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观测水位与模拟水位的拟合效果,结合水量均衡分析表明,南苑-通县断裂、永定河断裂均为侧向隔水性质的断裂,研究区岩溶含水系统主要来源于上覆第四系松散层的垂向越流补给。研究表明,数值模拟法在研究隐伏型岩溶含水系统水文地质条件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法 水量均衡 越流补给 边界条件 岩溶地下水 大兴迭隆起 北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泉山泉九龙山-香峪向斜的水文地质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唐春雷 梁永平 +4 位作者 韩凯 纪轶群 王维泰 赵春红 申豪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1-437,共7页
玉泉山岩溶水是北京市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玉泉山泉水的补给,多数人认为来源于鲁家滩区、河北镇区以及军庄区岩溶水共同补给。岩溶水从军庄区(含永定河水的渗漏量)到达玉泉山要越过中间九龙山-香峪向斜。目前其向斜内钻孔所揭露的奥陶... 玉泉山岩溶水是北京市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玉泉山泉水的补给,多数人认为来源于鲁家滩区、河北镇区以及军庄区岩溶水共同补给。岩溶水从军庄区(含永定河水的渗漏量)到达玉泉山要越过中间九龙山-香峪向斜。目前其向斜内钻孔所揭露的奥陶系碳酸盐岩顶板最大埋深1 669 m。就军庄区岩溶水是如何穿越九龙山-香峪向斜并补给玉泉山泉的,目前存在以下两种认识:岩溶含水层导水观点、军庄(永定河)断裂导水的观点。本文通过地质结构、地下水流场、岩溶发育机理以及水质组分含量的分析认为,军庄区岩溶水通过岩溶含水层越过深陷向斜到达玉泉山一带的径流路径存在较大的疑问,进而提出了首先通过上覆永定河松散层潜流过向斜轴部,而后在南部岩溶含水层隆起的红庙岭八大处背斜轴通过断裂破碎带二次进入岩溶含水层并向玉泉山补给的另一种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泉山泉域 径流途径 水化学 地球物理勘探 桥式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应急水源工程续采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素芬 刘记来 +2 位作者 房利民 段海仁 刘二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0-24,共5页
由于南水北调水源推迟进京,需要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条件下对已有的应急水源地进行续采来保障北京的供水安全。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对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应急水源地在不同应急续采方案下的地下水位变化趋势进行模拟预测,为应急... 由于南水北调水源推迟进京,需要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条件下对已有的应急水源地进行续采来保障北京的供水安全。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对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应急水源地在不同应急续采方案下的地下水位变化趋势进行模拟预测,为应急水源地的科学续采提供技术支持。研究表明:马池口应急续采造成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停采后地下水位逐渐恢复;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前,马池口应急水源工程以12.5万m3/d续采2 a、停采2 a、再续采1 a的方案为同时满足最大应急开采又保障应急水源工程可持续利用的方案。因此,马池口应急水源地在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前能续采3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应急水源 数值模拟模型 可持续利用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有机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4
6
作者 陆海燕 辛宝东 +2 位作者 孙颖 郭高轩 纪轶群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40,共7页
2007~2008年进行的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污染调查,发现该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具有检出种类多、检出率高、浓度低的特点.主要的有机污染物为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丙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甲苯和苯并[a]芘.对这8... 2007~2008年进行的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污染调查,发现该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具有检出种类多、检出率高、浓度低的特点.主要的有机污染物为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丙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甲苯和苯并[a]芘.对这8种主要有机污染物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平面上,有机污染物分布广泛,主要为点状分布,局部地区集中检出.垂向上,随深度增加地下水有机污染减轻(1,2-二氯乙烷除外).与枯水期相比,丰水期有机物检出率和浓度更高(三氯甲烷除外),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受枯、丰水期变化影响最小,检出重现性好,污染较严重.与2001年相比,2008年四氯化碳检出率降低,对地下水的污染有所减轻,而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的检出率变化较小.最后,从污染源、有机物理化特性、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对有机污染时空分布特征的成因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有机污染 时空分布 北京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西山地区地下水数值模拟及预测 被引量:24
7
作者 吴乐 张有全 +3 位作者 宫辉力 叶超 沈媛媛 王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6,共8页
北京西山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是北京市重要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之一。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已经引起了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等环境问题。南水北调客水进京后,将会改变区域用水结构,逐步实现对含水层系统的涵养目的。采用有限差分方... 北京西山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是北京市重要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之一。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已经引起了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等环境问题。南水北调客水进京后,将会改变区域用水结构,逐步实现对含水层系统的涵养目的。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区域含水层系统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开采条件下含水层系统响应特征。取得如下认识:西山地区地下水开采总量达到3.546 2×108m3/a,为达到可持续开采目的,需要将开采量压至2.798 8×108m3/a,实现采补平衡;维持现状开采至2030年,岩溶水水位下降22m,第四系承压水水位下降约28m,部分地区第四系潜水含水层出现疏干现象;南水北调进京后,按照规划压采方案实施,2030年末岩溶水水位平均恢复约5m,第四系承压水水位下降约6m。区域岩溶含水层恢复贮水0.185 4×108m3,第四系含水层系统贮水损失2.782 8×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西山 地下水 数值模拟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沉积物物质来源的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以北京市平原区为例 被引量:22
8
作者 谢振华 刘凯 +3 位作者 李志萍 路明 刘颖超 邢国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87,共7页
沉积物物质来源不同,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不同,其地球化学特征、水动力体系和地下水循环响应不同。文中以北京市平原区为例,通过沉积物物质来源分析,研究浅层地下水化学分布特征。首先根据地下水系统分区进行取样和实验,采用矿物组合... 沉积物物质来源不同,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不同,其地球化学特征、水动力体系和地下水循环响应不同。文中以北京市平原区为例,通过沉积物物质来源分析,研究浅层地下水化学分布特征。首先根据地下水系统分区进行取样和实验,采用矿物组合、风化强度及相关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北京市平原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及其组合特征,多种方法分析结论一致,即北京平原区的主要物质来源:一是流经燕山山地花岗岩变质岩区的潮白河系统,一是流经西山山地石灰岩区的永定河系统;而两系统中、下部是多期物源多层交叠、纵横交错沉积形成的。其次在物源分析基础上通过水质分析研究两系统剖面上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即两系统剖面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型水;但永定河系统的溶解性总固体、阴阳离子浓度均大于潮白河系统,这与两剖面所在系统物源分析的结果相吻合,即分析结果表明物源的沉积环境及沉积组合特征决定了系统的地下水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地下水化学特征 北京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采对北京市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地区地下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新娟 李鹏 +3 位作者 刘久荣 李志萍 孙颖 李世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0-477,共8页
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游地区作为北京市最主要地表水和地下水供给区,在城市供水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由于多年连续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1999—2013年地下水位下降最大达45 m;应急水源地地区地下水硬度年均上升2.6%,密云十里堡地区地下水... 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游地区作为北京市最主要地表水和地下水供给区,在城市供水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由于多年连续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1999—2013年地下水位下降最大达45 m;应急水源地地区地下水硬度年均上升2.6%,密云十里堡地区地下水硬度和硝酸盐氮超标。通过分析潮白河冲洪积扇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水位和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地下水位变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认为:超量开采导致的地下水水位下降是引起该区域地下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地下水超量开采和地表水污染,并利用南水北调的水进京之机回灌和停采以涵养地下水,是恢复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量开采 水位下降 补径排条件 水质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地下水环境分层监测和专项监控网的建立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微 林健 +1 位作者 郭高轩 刘宗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7,共5页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地下水开采的增大和越来越突出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原有的地下水监测网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现详述了在过去3年里整合北京地区多家单位地下水监测网的过程。其中,由822眼监测井组成的区域监测网,主要在丰、枯水...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地下水开采的增大和越来越突出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原有的地下水监测网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现详述了在过去3年里整合北京地区多家单位地下水监测网的过程。其中,由822眼监测井组成的区域监测网,主要在丰、枯水期对平原区4个含水层组进行监测。由360眼监测井组成的污染源专项监控网,每季度监测一次。新的监测网额外增加了21项有机指标,实现了对地下水环境1∶50000精度的立体监测。介绍了该监测网的运行模式和最新监测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网 立体分层 专项监控 区域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地热水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颖超 刘凯 +2 位作者 孙颖 刘久荣 刘宗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4-329,共6页
依据北京市不同地热田80组地热水和地下水样品水化学测试结果分析,地热水化学类型自北部山区向南部平原依次可划分为SO4-Na型、HCO3-Na型和Cl-Na型水,中间又有各过渡带水化学类型,而沉积盆地通常是HCO3-Na型地热水;地热水中一些特殊组... 依据北京市不同地热田80组地热水和地下水样品水化学测试结果分析,地热水化学类型自北部山区向南部平原依次可划分为SO4-Na型、HCO3-Na型和Cl-Na型水,中间又有各过渡带水化学类型,而沉积盆地通常是HCO3-Na型地热水;地热水中一些特殊组分如氟、偏硅酸、偏硼酸、硫化氢等含量显著高于常温(冷)地下水。进一步分析认为,北京地热水是由外部圈层冷水在入渗补给过程中经过增温形成的;地热水的组分比率受到蒸发浓缩或冷水稀释的影响较小,冷热水的混入程度不同仍会导致组分比发生变化;各地热田中地热水绝大部分属于未成熟水,热水中水-岩之间尚未达到离子平衡状态。计算表明,北京地热田K-Mg温标的计算温度为38.1℃~136.6℃,SiO2温标的计算温度在57.4℃~154.2℃之间,而实测温度多为22.0℃~118.5℃,估算温度与实测温度的对比可反映钻探可及温度与地热水曾经达到的温度,因此可以为地热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特殊组分 组分比 温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深井人工回灌现状调查与前景分析 被引量:45
12
作者 孙颖 苗礼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1-23,48,共4页
北京市地下水人工回灌研究始于 196 5年。 1981年开始生产性深井人工回灌。由于种种原因 ,至 1999年底实际回灌单位由 6 4个缩减至 13个。其间累计回灌量为 10 734.37× 10 4t。据调查 ,停灌原因主要有 :回灌单位停产、转产、回灌... 北京市地下水人工回灌研究始于 196 5年。 1981年开始生产性深井人工回灌。由于种种原因 ,至 1999年底实际回灌单位由 6 4个缩减至 13个。其间累计回灌量为 10 734.37× 10 4t。据调查 ,停灌原因主要有 :回灌单位停产、转产、回灌井被占 ,回灌井阻塞 ,泵改调频 ,单位搬迁和改换制冷设备等。本文通过对北京市三十几年来地下水人工回灌工作的总结 ,分析了人工回灌在近年来发展停滞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节水 回灌井 空调冷却水 回灌方式 地下水 人工回灌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昌平高崖口—南口隐伏岩溶水系统地质构造新认识 被引量:6
13
作者 雷晓东 关伟 +3 位作者 郭彤 杨全合 胡圣标 郭高轩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27,共12页
高崖口—南口岩溶水系统是北京七大岩溶水系统之一,其东北部位于昌平南口,是隐伏岩溶地下水排泄区。查明该区地质构造发育情况,可以为评价岩溶水资源及北京优选战略后备水源地提供依据。本文在分析前人区域性重磁资料基础上,完成了... 高崖口—南口岩溶水系统是北京七大岩溶水系统之一,其东北部位于昌平南口,是隐伏岩溶地下水排泄区。查明该区地质构造发育情况,可以为评价岩溶水资源及北京优选战略后备水源地提供依据。本文在分析前人区域性重磁资料基础上,完成了5条总长30km、总测点数626个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剖面,采用SCS2D程序对CSAMT数据进行了二维反演解释,并实施了4眼勘探孔。物探和钻探研究结果表明:南口—孙河断裂是该系统的北东边界,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在雪山村附近断层落差达1017.5m,是目前发现的断距最大的地区;断裂上盘蓟县系碳酸盐岩与侏罗系火山岩的地层界线,向西移动了2.4km;南口山前断裂是山区裸露岩溶与平原隐伏岩溶的分界断裂,断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断距大于700m,断裂上盘曹庄至南口一带有燕山期二长岩侵入,流村—葛村一带有燕山期闪长岩侵入。广泛发育的断层、岩体和火山岩,使这一区域岩溶含水层空间受到较大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口—孙河断裂 南口山前断裂 岩体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被引量:17
14
作者 孙颖 刘久荣 +2 位作者 韩征 王树芳 何政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564-7566,共3页
北京地区有丰富的低温地热能源,有开发潜力热储面积已达到2760km2,共分为10个地热田,其中最著名的是城区地热田和小汤山地热田。北京地区地热水中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被直接用于采暖、洗浴、温室种植、养鱼、温泉疗养及休闲娱乐等,... 北京地区有丰富的低温地热能源,有开发潜力热储面积已达到2760km2,共分为10个地热田,其中最著名的是城区地热田和小汤山地热田。北京地区地热水中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被直接用于采暖、洗浴、温室种植、养鱼、温泉疗养及休闲娱乐等,产生了巨大的环境、社会及经济效益。介绍了北京地区区域地质条件,分析了热储及地热水特征等,对北京地区的地热开发利用历史进行总结,并讨论了在地热直接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影响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热储 地热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天竺地热田东坝凹陷南部地区地下热水富集的地热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宗明 张进平 +2 位作者 王新娟 刘凯 刘颖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2-842,共11页
以北京地区地热流体中温度和矿物质含量较高的东坝凹陷南部地区作为实例,在完整的地热钻孔及相关地质资料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断裂构造、热储层、热储盖层、地温场、流体水化学特性和富水性等地热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造成该区地热流... 以北京地区地热流体中温度和矿物质含量较高的东坝凹陷南部地区作为实例,在完整的地热钻孔及相关地质资料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断裂构造、热储层、热储盖层、地温场、流体水化学特性和富水性等地热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造成该区地热流体中温度、矿物质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受太阳宫断裂北段、良乡—前门断裂和楼梓庄断裂的切割作用,东坝凹陷南部地区热储层下落近千米,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黑箱子"区域。这种独特的地质结构导致东坝凹陷南部地区接受东南城区地热田侧向补给较少,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还原环境;太阳宫断裂北段存在深部的热源通道,地层深部的高温热流顺断裂上涌在东坝凹陷南部地区的热储层富集,因此该区地热流体表现出温度高、矿物质含量高、富水性差的特征,该研究对我国今后地热资源的开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田 地热流体 热储层 盖层 地温梯度 东坝凹陷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评价的北京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分区 被引量:6
16
作者 寇文杰 赵微 +3 位作者 杨庆 江岳 杨巧凤 倪天翔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103,共4页
北京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属"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相互交织的地区。该地区在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着混层开采、优质地下水资源的浪费和资源利用分配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利用大量水质数据资... 北京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属"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相互交织的地区。该地区在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着混层开采、优质地下水资源的浪费和资源利用分配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利用大量水质数据资料,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为依据,针对常规指标、毒理指标及有机指标,制定地下水质量利用功能划分级别。按照功能区分原则,分别划分出各单指标地下水质量利用功能分区,然后对各单指标进行叠加,最后形成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地下水 利用功能 分层 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引水进京后北京市地下水环境预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予 孙颖 殷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3-96,共4页
本文通过对受水区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变化预测,分析了北京市区的地下水环境变化情况,提出了调水工程实施后将会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结合地下水环境修复、生态恢复、地质环境问题防治等实际需要,进行了地下水停采方案的分析,为北... 本文通过对受水区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变化预测,分析了北京市区的地下水环境变化情况,提出了调水工程实施后将会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结合地下水环境修复、生态恢复、地质环境问题防治等实际需要,进行了地下水停采方案的分析,为北京市未来水资源调配、地下水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修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北京市 地下水环境修复 生态恢复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的GM(1,1)模型预测地面沉降——以北京市平原区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小萌 宫辉力 +2 位作者 朱锋 郭琳 沈媛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105,116,共6页
传统GM(1,1)模型在地面沉降预测中都是基于监测点的单点预测,无法获取研究区地面沉降的变化趋势。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矩阵的GM(1,1)模型,运用矩阵替代单点进行预测分析,选取北京市平原区作为研究区,用2003~2009年的InSAR监测结果建立模型... 传统GM(1,1)模型在地面沉降预测中都是基于监测点的单点预测,无法获取研究区地面沉降的变化趋势。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矩阵的GM(1,1)模型,运用矩阵替代单点进行预测分析,选取北京市平原区作为研究区,用2003~2009年的InSAR监测结果建立模型,并利用实测的水准测量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达到"合格"以上的元素占总数的99%以上;最大沉降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2%;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InSAR处理结果和模拟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415);利用水准测量数据和预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二者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因此,基于矩阵的GM(1,1)模型可以有效地进行区域地面沉降预测,并能充分与遥感技术进行结合,该方法可以为地面沉降的区域性预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 矩阵 地面沉降预测 北京市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温地热田的地热资源计算评价——以北京市小汤山地热田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颖 许辉熙 +3 位作者 刘久荣 薛万蓉 何政伟 张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535-6537,共3页
我国的地热资源以中低温地热为主,其直接利用量居世界首位,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研究程度和管理规范等方面尚有待提高。以北京市小汤山地热田为例,系统分析小汤山地热田的地质背景和地热地质条件,采用3种经典算法对该地区的地热资... 我国的地热资源以中低温地热为主,其直接利用量居世界首位,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研究程度和管理规范等方面尚有待提高。以北京市小汤山地热田为例,系统分析小汤山地热田的地质背景和地热地质条件,采用3种经典算法对该地区的地热资源进行资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地热储 地热田 地热资源评价 热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鹏 许海丽 +2 位作者 潘云 孙颖 王新娟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5,共5页
大气降水入渗是北京市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为丰富地下水补给量计算方法,以基于遥感数据的水量均衡法对比传统的地下水位动态法评价求取降水入渗量。水位动态法计算北京市平原区2011年地下水垂向入渗补给量为17.39×10~8m^3,遥感... 大气降水入渗是北京市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为丰富地下水补给量计算方法,以基于遥感数据的水量均衡法对比传统的地下水位动态法评价求取降水入渗量。水位动态法计算北京市平原区2011年地下水垂向入渗补给量为17.39×10~8m^3,遥感水量均衡法计算北京市平原区补给量为13.13×10~8m^3,同面积区两种计算结果相关性R^2=0.9631。两种计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补给 水位动态法 水均衡 遥感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