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京市新生界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构建 |
明镜
潘懋
屈红刚
刘学清
郭高轩
吴自兴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9
|
|
2
|
北京西山岩溶水应急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及开采潜力分析 |
王晓红
刘文臣
沈媛媛
刘士成
|
《中国岩溶》
CAS
CSCD
|
2011 |
21
|
|
3
|
应用数值模拟法研究隐伏岩溶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北京大兴研究区为例 |
南天
李星宇
李鹏
王新娟
谢振华
邵景力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4
|
玉泉山泉九龙山-香峪向斜的水文地质意义 |
唐春雷
梁永平
韩凯
纪轶群
王维泰
赵春红
申豪勇
|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5
|
北京市应急水源工程续采可持续利用研究 |
王素芬
刘记来
房利民
段海仁
刘二敏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6
|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有机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
陆海燕
辛宝东
孙颖
郭高轩
纪轶群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4
|
|
7
|
北京市西山地区地下水数值模拟及预测 |
吴乐
张有全
宫辉力
叶超
沈媛媛
王荣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4
|
|
8
|
基于沉积物物质来源的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以北京市平原区为例 |
谢振华
刘凯
李志萍
路明
刘颖超
邢国章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2
|
|
9
|
超采对北京市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地区地下水质的影响 |
王新娟
李鹏
刘久荣
李志萍
孙颖
李世君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10
|
北京市地下水环境分层监测和专项监控网的建立 |
赵微
林健
郭高轩
刘宗明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11
|
北京市地热水地球化学特征 |
刘颖超
刘凯
孙颖
刘久荣
刘宗明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12
|
北京市深井人工回灌现状调查与前景分析 |
孙颖
苗礼文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
2001 |
45
|
|
13
|
北京昌平高崖口—南口隐伏岩溶水系统地质构造新认识 |
雷晓东
关伟
郭彤
杨全合
胡圣标
郭高轩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4
|
北京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孙颖
刘久荣
韩征
王树芳
何政伟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17
|
|
15
|
北京天竺地热田东坝凹陷南部地区地下热水富集的地热地质条件分析 |
刘宗明
张进平
王新娟
刘凯
刘颖超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6
|
基于水质评价的北京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分区 |
寇文杰
赵微
杨庆
江岳
杨巧凤
倪天翔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7
|
南水北调引水进京后北京市地下水环境预测 |
刘予
孙颖
殷琨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18
|
基于矩阵的GM(1,1)模型预测地面沉降——以北京市平原区为例 |
郭小萌
宫辉力
朱锋
郭琳
沈媛媛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9
|
中低温地热田的地热资源计算评价——以北京市小汤山地热田为例 |
孙颖
许辉熙
刘久荣
薛万蓉
何政伟
张院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20
|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
李鹏
许海丽
潘云
孙颖
王新娟
|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