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岩体隧洞围岩变形模量分析研究
1
作者 赵志江 刘晓锋 +5 位作者 王琪 林晶 刘增 孙昊苏 袁鸿鹄 高宁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2-187,共6页
岩体力学参数是影响地下工程围岩稳定的重要因素,确定合理的岩体变形模量对隧洞设计至关重要。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甘池试验洞工程,对岩体进行静载荷试验分析研究,详细介绍试验点岩体的加卸载变形关系曲线,获得西甘池隧洞岩体变形... 岩体力学参数是影响地下工程围岩稳定的重要因素,确定合理的岩体变形模量对隧洞设计至关重要。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甘池试验洞工程,对岩体进行静载荷试验分析研究,详细介绍试验点岩体的加卸载变形关系曲线,获得西甘池隧洞岩体变形模量参数建议值,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并以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压力较小时,各试点岩体变形或弹性模量的变化曲线有的升、有的降,试验压力大于0.4 MPa以后,各试点的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逐渐趋于稳定;隧洞围岩变形控制及支护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各段围岩的岩性(大理岩、滑石片岩)、结构完整性、节理裂隙的空间展布方式以及发育充填情况等综合考虑,结合工程类比和地质经验最终确定岩体弹性参数的基本代表值。研究的方法和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隧洞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变形模量 静载荷试验 隧洞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地震映像在北京“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应急除险中的应用
2
作者 马国凯 刘爱友 +2 位作者 魏定勇 李宝元 翟吉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799-806,共8页
2023年7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导致境内多条河流发生了超百年一遇的流域性特大洪水。在随后近三个月的抢险救灾过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复杂工况及各类探测难题,采用以高密度地震映像为主的综合物探技术,及时开展... 2023年7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导致境内多条河流发生了超百年一遇的流域性特大洪水。在随后近三个月的抢险救灾过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复杂工况及各类探测难题,采用以高密度地震映像为主的综合物探技术,及时开展适用性试验,总结高密度地震映像密实性探测的分析办法,并结合微动技术、地质雷达等多种勘探手段,成功应用在永定河、拒马河等流域的堤防隐患探测、冲蚀区密实性探测等实践中,为北京“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应急抢险贡献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除险 高密度地震映像 密实性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map和HEC-RAS在南海子蓄滞洪区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盼 许丹 +4 位作者 吴梓萌 杨丽 李宝元 赵振亚 张超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9-243,共5页
南海子蓄滞洪区是北运河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其现状滞洪库容、洪水演进过程,为优化调度提供支撑,根据最新实测高精度地形图,采用Arcmap复核南海子蓄滞洪区现状滞洪库容,并基于HEC-RAS建立二维水动力模型进行洪水演进分析... 南海子蓄滞洪区是北运河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其现状滞洪库容、洪水演进过程,为优化调度提供支撑,根据最新实测高精度地形图,采用Arcmap复核南海子蓄滞洪区现状滞洪库容,并基于HEC-RAS建立二维水动力模型进行洪水演进分析,明确设计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南海子蓄滞洪区现状滞洪库容为230万m^(3),比50 a一遇规划蓄洪量260万m^(3)少30万m^(3),将麋鹿苑作为蓄滞洪区的一部分可最优地解决这一问题,并明确当南海子公园湖区水位达到29.75 m时,打开新建连通渠节制闸,开始向麋鹿苑分洪,当麋鹿苑水位达到29.65 m时,关闭连通渠节制闸。为了保证工程的稳定性,根据模拟结果,确定新建连通渠及节制闸宽度为5 m。根据各区域滞洪水位的对比,相较于水位~库容曲线,基于HEC-RAS的二维水动力模型能够考虑水体的流动方向和水头损失,更好地模拟实际水体的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MAP HEC-RAS 蓄滞洪区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石地层大口径长距离压力输水隧洞非开挖工法比选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国辉 孟凯 王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74-175,共2页
卵石地层大口径长距离压力输水隧洞非开挖施工难度大,是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确定合理的非开挖工法,以河西干渠工程为例,结合其内水压力大的特点,基于浅埋暗挖、盾构、顶管等不同工法分别拟定结构断面形式;分析各种工... 卵石地层大口径长距离压力输水隧洞非开挖施工难度大,是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确定合理的非开挖工法,以河西干渠工程为例,结合其内水压力大的特点,基于浅埋暗挖、盾构、顶管等不同工法分别拟定结构断面形式;分析各种工法对含漂石的无水卵石地层的适宜性和施工难易程度;分别进行施工竖井布置,估算施工临时占地面积;调查研究利用现有施工设备的可能性及新采购设备的费用、周期,进行工期分析及施工安全风险和沉降分析;对各非开挖方案从支护结构及施工费用、输水管道及安装费用、施工设备摊销、施工竖井摊销、施工占地费用等方面进行经济性比较。比选确定了兼顾工程投资、施工工期及施工安全风险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开挖工法 比选 压力隧洞 卵石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卵石地层泥水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汝俊起 夏鹏举 +1 位作者 干聪豫 刘泓志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80-187,共8页
泥水盾构因其对复杂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好而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目前针对盾构始发井狭小的情况,工程中多采用分体始发保障盾构机顺利入洞。关于盾构分体始发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对设备阶段,缺乏全过程的研究,因此,依托北京南水北调配套... 泥水盾构因其对复杂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好而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目前针对盾构始发井狭小的情况,工程中多采用分体始发保障盾构机顺利入洞。关于盾构分体始发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对设备阶段,缺乏全过程的研究,因此,依托北京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泥水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案例,从泥水盾构分体始发全过程施工角度出发,提炼了泥水分体始发3个关键步骤:一是洞门密封建舱、二是盾构掘进-台车转接施工、三是二次转接断电情况下长时间保压。同时,通过对泥水盾构分体始发过程中总推力、扭矩、二次转接保压时切口压力变化进行分析以及对地表沉降的实时监控,得到地表累计沉降量不超过2 mm。因此,以3个关键步骤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分体始发可以很好解决场地狭小问题。另外,素混凝土端头墙可很好解决富水大粒径砂卵石地层中端头加固质量不好问题,保证分体始发过程中短套筒密封安全性。撕裂刀刀盘破除地连墙或素混凝土墙时,扭矩增幅较大,反力架装置应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盾构 分体始发 施工技术 富水砂卵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潮减河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
6
作者 郑艳侠 郭靖波 +2 位作者 陈成 张胜勇 戴俊芳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1期88-91,共4页
为有效防治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型分洪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以温潮减河工程为例,基于工程水土保持设计中面临的选线制约因素多、土方平衡问题突出、水土流失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在主体工程设计中将水土流失治理度设为95%,提高了相应... 为有效防治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型分洪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以温潮减河工程为例,基于工程水土保持设计中面临的选线制约因素多、土方平衡问题突出、水土流失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在主体工程设计中将水土流失治理度设为95%,提高了相应的防治标准值,其中设计的绿化工程、透水混凝土路面、下凹式绿地等具备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并利用自然生态修复技术和土方平衡等策略,构建生态河流;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减少占地面积,防止重复开挖和多次转运,减少开挖面和堆土面的裸露时间,方案中工程占地、土方平衡等设置均符合相关规定;将项目区分为4个防治分区,结合工程、植物、临时措施,分区施策、因地制宜设计各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加强对表土的剥离、保护和利用,有效控制了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作为新开挖河道工程,工程建设完成后不存在明显裸露地表,保水、保土效益较好,有效提升了区域排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潮减河 分洪工程 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