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川河流域低位脑山区退耕还林的土壤效应
被引量:
6
1
作者
高国雄
周心澄
+2 位作者
史常青
李文忠
李世荣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5-211,共7页
在青海大通县北川河流域低位脑山区选取了青海云杉(F)、华北落叶松(G)、白桦+青海云杉(H)、青海云杉+中国沙棘(J)、油菜(CK)等5种退耕还林配置模式,比较了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孔隙度、稳渗速率以模式F(...
在青海大通县北川河流域低位脑山区选取了青海云杉(F)、华北落叶松(G)、白桦+青海云杉(H)、青海云杉+中国沙棘(J)、油菜(CK)等5种退耕还林配置模式,比较了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孔隙度、稳渗速率以模式F(青海云杉)的最大,分别为53.62%、6.8 mm/min;土壤结构系数以模式H(白桦+青海云杉)最大,为94.751%;土壤全N、水解N、全K、速效K平均值以模式F(青海云杉)的最高;土壤抗性指数以模式F(青海云杉)的最大,为1.652 s/g。土壤效应综合评价得分以模式F最高,表明模式F为低位脑山区退耕还林最佳配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效应
退耕还林
配置模式
北川河流域
脑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川河流域低位脑山区退耕还林的土壤效应
被引量:
6
1
作者
高国雄
周心澄
史常青
李文忠
李世荣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北京
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市
水科院
北京市水保总站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5-211,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510B01)
文摘
在青海大通县北川河流域低位脑山区选取了青海云杉(F)、华北落叶松(G)、白桦+青海云杉(H)、青海云杉+中国沙棘(J)、油菜(CK)等5种退耕还林配置模式,比较了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孔隙度、稳渗速率以模式F(青海云杉)的最大,分别为53.62%、6.8 mm/min;土壤结构系数以模式H(白桦+青海云杉)最大,为94.751%;土壤全N、水解N、全K、速效K平均值以模式F(青海云杉)的最高;土壤抗性指数以模式F(青海云杉)的最大,为1.652 s/g。土壤效应综合评价得分以模式F最高,表明模式F为低位脑山区退耕还林最佳配置模式。
关键词
土壤效应
退耕还林
配置模式
北川河流域
脑山区
Keywords
soil effect
converting cropland to forest
model of species distribution
Beichuanhe Watershed
remote hilly areas
分类号
S15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川河流域低位脑山区退耕还林的土壤效应
高国雄
周心澄
史常青
李文忠
李世荣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