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探测雷达的降水云分类方法在北京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钰 阮征 +1 位作者 罗秀明 嵇磊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5-824,共10页
风廓线雷达采用相干累积技术提高雷达探测灵敏度,用于对降水云体进行垂直探测,能获取高分辨率的云体返回信号的全谱信息。利用多年降水天气统计资料,针对北京延庆地区降水特征,提出了基于风廓线雷达谱参数(回波强度、速度和谱宽)的降水... 风廓线雷达采用相干累积技术提高雷达探测灵敏度,用于对降水云体进行垂直探测,能获取高分辨率的云体返回信号的全谱信息。利用多年降水天气统计资料,针对北京延庆地区降水特征,提出了基于风廓线雷达谱参数(回波强度、速度和谱宽)的降水云分类方案。该方案将降水资料分为浅对流、浅层状云、深对流、深层状云、混合—排除和混合—包含等六种降水类型。根据该方案,利用风廓线雷达结合双偏振雷达和自动雨量站观测资料,对2012年9月1日和2013年6月27日发生在延庆地区的两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谱参数垂直廓线可以较好的描述降水云体的垂直结构,回波强度廓线发展趋势与地面降水量趋势吻合较好。当降水存在对流时,地面降水量出现明显增大,同时伴随着大速度值区和高空大谱宽值区。利用基于风廓线雷达的分类方案识别降水云,可以降低降水类型误判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云分类 风廓线雷达 谱参数 地面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副热带高压后部层状云降水中山区层状云宏微物理结构探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新成 黄梦宇 +5 位作者 于潇洧 金华 毕凯 董鹏捷 张磊 张蔷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1-718,共8页
利用2010年8月18日副热带高压后部层状云降水中山区层状云的飞机穿云观测资料,结合雷达、卫星云图及天气图等资料,详细分析了此次高后降水中山区层状云的宏观特征、微物理结构,并对降水形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此个例由两层云构... 利用2010年8月18日副热带高压后部层状云降水中山区层状云的飞机穿云观测资料,结合雷达、卫星云图及天气图等资料,详细分析了此次高后降水中山区层状云的宏观特征、微物理结构,并对降水形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此个例由两层云构成,上层为冷云,下层主要为暖云;冷层粒子图像显示主要以板状为主,平板柱状、柱状和霰粒为辅,冰粒子的聚合体在整个冷层都有出现;降水形成机制为播种—喂养机制,冷云中观测到丛集和淞附现象,其中淞附现象主要发生在冷云的中下部靠近融化层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后降水 山区层状云 微物理结构 飞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J-RUC系统的人影冷云催化潜力识别模式平台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嵇磊 周珺 +1 位作者 李宏宇 张磊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81-991,共11页
提前准确识别冷云催化潜力,有助于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科学水平,是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基于BJ—RUC系统,设计研发了北京人影冷云催化潜力识别模式平台(BJ—CCSPR平台)。该平台通过后台支撑系统和前... 提前准确识别冷云催化潜力,有助于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科学水平,是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基于BJ—RUC系统,设计研发了北京人影冷云催化潜力识别模式平台(BJ—CCSPR平台)。该平台通过后台支撑系统和前台分析系统的有机结合,具有自动处理数据监测、模式计算、人影业务产品制作与显示等功能,并能实现人机交互操作。冷云综合催化潜力指标基于BJ—RUC系统输出的三维云宏微观物理量条件、热力和动力条件设计研发,可直观地提供人影催化潜力区的空间和地域分布,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业务应用表明:该平台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较高,易于扩展,实用性强;与BJ—RUC系统结合,业务产品基本可以反映未来24 h内人影相关物理量场的变化情况;地基增雪和飞行增雨典型实例说明冷云综合催化潜力指标可直接服务于人影决策指挥,在实际业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J-RUC BJ-CCSPR 冷云综合催化潜力指标 人工影响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飞机播撒吸湿性焰剂试验的微物理探测浅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金华 黄梦宇 +6 位作者 于潇洧 刘建忠 何晖 马新成 张磊 毕凯 李黑平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4-710,共7页
2011年夏季,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组织了吸湿性焰剂的飞机播撒试验,选取八达岭长城西北的淡积云作为催化对象。试验期间,使用装备了云探测设备的运12飞机进行播撒及云微物理探测。在6月1日的试验中,运用差异化策略分别对不同的淡积... 2011年夏季,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组织了吸湿性焰剂的飞机播撒试验,选取八达岭长城西北的淡积云作为催化对象。试验期间,使用装备了云探测设备的运12飞机进行播撒及云微物理探测。在6月1日的试验中,运用差异化策略分别对不同的淡积云实施了催化,探测发现云中出现了符合暖云增雨概念模型的微物理反应。随后在晴空区实施了烟羽探测试验,通过在吸湿性焰剂烟羽区的穿刺飞行,获得了正在扩散的吸湿性焰剂的粒子谱,了解了播撒后扩散区的微物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云催化 吸湿性焰剂 烟羽 云滴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空气球漂移位置订正对一次大风降温过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嵇磊 黄梦宇 +1 位作者 李书严 周珺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8-854,共7页
应用改进后的MM5模式,采用包含有实际探空气球在各个气压层上精确的经纬度信息的新型探空资料,研究探空资料对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影响。通过对一次中尺度大风降温天气过程的模拟分析,可以看出:位置订正对初始气象要素场的改变虽... 应用改进后的MM5模式,采用包含有实际探空气球在各个气压层上精确的经纬度信息的新型探空资料,研究探空资料对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影响。通过对一次中尺度大风降温天气过程的模拟分析,可以看出:位置订正对初始气象要素场的改变虽然总体上有低层较小,高层较大的特征,但是在500hPa以下大气运动剧烈的情况下,低层气象要素场的改变量也会较大,甚至会超过高层相应的气象要素场的变化,速度场的改变尤为明显;位置订正使得模拟结果在数值和影响范围上都有效地减小了误差,更加接近实况;位置订正后,模式较准确的模拟出了该次向南推进的大风降温过程的移动变化,尤其是模拟的大风前沿位置与实况的对应关系较好,温度场的变化与速度场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订正 探空气球 MM5 大风 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