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化妆品原料中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1
作者 杨朝晖 邱湘 +3 位作者 李宇奇 赵欢欢 吴二敏 成志伟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9-1057,共9页
中草药植物含有丰富的护肤活性化合物,近些年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受到消费者青睐。然而,野生中药材植物的过度采挖导致资源急剧减少,无法满足工业化产品的需求。人工种植中草药植物虽然可以缓解资源与供求关系矛盾,但人工种植中... 中草药植物含有丰富的护肤活性化合物,近些年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受到消费者青睐。然而,野生中药材植物的过度采挖导致资源急剧减少,无法满足工业化产品的需求。人工种植中草药植物虽然可以缓解资源与供求关系矛盾,但人工种植中草植物过程中存在农残、重金属等污染,中药材植物中的活性化合物含量还受到气候和种植管理水平的影响。文章综述了另外一种解决中药材植物资源与供求关系矛盾的技术——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该技术能在稳定的人工环境中实现中草药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规模化工业生产,该技术是人工种植方式的有益补充。此外,还总结了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的原料在国内外化妆品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作为化妆品原料在规模化生产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 化妆品原料 中草药植物 护肤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活性成分通过细胞自噬发挥护肤功效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吴凡 张嘉琪 +3 位作者 秦毅 王俊 吴宗翰 盘瑶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3-810,共8页
自噬作为一种细胞稳态维持机制,可清除受损或多余的蛋白质和细胞器。一些化妆品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自噬,清除细胞中的废物和调节相关通路与细胞功能,从而发挥修复细胞损伤、减缓非酶糖基化进程、修护皮肤屏障损伤,减少黑色素生成与皮脂... 自噬作为一种细胞稳态维持机制,可清除受损或多余的蛋白质和细胞器。一些化妆品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自噬,清除细胞中的废物和调节相关通路与细胞功能,从而发挥修复细胞损伤、减缓非酶糖基化进程、修护皮肤屏障损伤,减少黑色素生成与皮脂分泌等作用,在化妆品开发应用中存在巨大的前景。文章综述了自噬在抗衰老、修护皮肤屏障、美白与控油功效方面发挥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归纳了调节自噬改善皮肤状态的化妆品活性成分,最后对其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发展前景和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化妆品 活性成分 皮肤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自噬的维生素C抗黑素生成作用研究
3
作者 张帆 贺东琴 +3 位作者 卞前进 吴凡 秦毅 盘瑶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8,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自噬通路对维生素C(VC)抑制小鼠黑素瘤细胞(B16)中黑色素生成的调控作用。采用MTT法检测VC对B16细胞的最大安全剂量,通过加入α-促黑激素(α-MSH)诱导B16细胞的黑色素生成,再使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研究细...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自噬通路对维生素C(VC)抑制小鼠黑素瘤细胞(B16)中黑色素生成的调控作用。采用MTT法检测VC对B16细胞的最大安全剂量,通过加入α-促黑激素(α-MSH)诱导B16细胞的黑色素生成,再使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研究细胞自噬在VC的抗黑素生成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发现,VC在500μg/mL及以下质量浓度对B16细胞存活无影响。20和50μg/mL的VC可显著抑制α-MSH诱导的B16细胞黑色素合成(p<0.01)。与空白组相比,VC可显著诱导B16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II与p62表达上升,mTOR蛋白表达下降(p<0.05)。为进一步探究自噬对黑色素生成的影响,使用自噬抑制剂3-MA预处理B16细胞,发现3-MA阻断了VC诱导的B16细胞自噬上调,同时逆转VC的抗黑色素生成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VC可通过激活B16细胞的自噬系统抑制黑色素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黑色素 自噬 体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在药物研究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曹学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54-58,共5页
对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在天然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分离及标准品制备、中药指纹图谱分析、天然新药的研发和活性部位筛选等方面中的应用及其在生物药物以及药物工业化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药物研究开发 活性成分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豆类植物多肽的制备工艺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慧荣 郭苗苗 +3 位作者 陈晨 潘乾印 张影 李丽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3-429,共7页
通过碱溶酸沉和超声辅助法提取绿豆(Vigna radiata)、刀豆(Canavalia gladiata)和赤小豆(Vigna umbellata)蛋白;通过酶解法制备多肽,对比单、双酶和蛋白酶添加量对多肽的影响,分别选择三种豆类多肽最佳的制备工艺;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 通过碱溶酸沉和超声辅助法提取绿豆(Vigna radiata)、刀豆(Canavalia gladiata)和赤小豆(Vigna umbellata)蛋白;通过酶解法制备多肽,对比单、双酶和蛋白酶添加量对多肽的影响,分别选择三种豆类多肽最佳的制备工艺;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考察三种豆类多肽的抗氧化能力;通过COX-2抑制率实验考察三种豆类多肽的抗炎能力。结果表明从刀豆、绿豆和赤小豆中提取得到的总蛋白含量分别为89.82%,79.93%和75.76%。通过木瓜蛋白酶(8000 U/g)和中性蛋白酶(8000 U/g)分步水解制得绿豆和赤小豆多肽;通过木瓜蛋白酶(8000 U/g)和酸性蛋白酶(8000 U/g)分步水解得到刀豆多肽。赤小豆、绿豆和刀豆多肽样品中总多肽的含量分别为69.27%,53.31%和51.18%。同时,绿豆、刀豆和赤小豆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1.92,0.92和0.60 g/L;对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0.22,0.20和0.17 g/L,即抗氧化能力强弱依次为赤小豆多肽>刀豆多肽>绿豆多肽。赤小豆、刀豆和绿豆多肽对COX-2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在2.0 g/L条件下的COX-2抑制率分别为95.23%,92.65%和6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生物活性肽 绿豆 刀豆 赤小豆 抗氧化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原植物在皮肤健康领域研究现状及展望
6
作者 刘小幸 陈春宇 +1 位作者 李丽 易帆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5-332,共8页
适应原植物是一类能非特异性地增强人体抵抗力的药用植物。目前对其内服起效研究较完善,但在皮肤外用上的作用功效及机制相关研究仍较少。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及专利分析,发现适应原植物作用于皮肤的功效聚焦于延缓衰老方面。并综合文献... 适应原植物是一类能非特异性地增强人体抵抗力的药用植物。目前对其内服起效研究较完善,但在皮肤外用上的作用功效及机制相关研究仍较少。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及专利分析,发现适应原植物作用于皮肤的功效聚焦于延缓衰老方面。并综合文献分析进一步推测其共性机理可能为直接作用于皮肤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参与的类中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或是直接作用于皮肤细胞中激活抗氧化防御系统,抑制氧化应激造成的细胞损伤。本研究能为适应原植物在皮肤健康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原植物 皮肤健康 抗衰老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患子花总皂苷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美白活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澳环 赵子冰 +2 位作者 王晰 翁学煌 何华名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4,共9页
以总皂苷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无患子花总皂苷水提取工艺,对比无患子花水提液与无患子果皮水提液中的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含量。通过DPPH·、ABTS^(+)·、O_(2)^(-)·清除实验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测定评价... 以总皂苷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无患子花总皂苷水提取工艺,对比无患子花水提液与无患子果皮水提液中的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含量。通过DPPH·、ABTS^(+)·、O_(2)^(-)·清除实验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测定评价无患子花水提液抗氧化能力;通过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探究其美白效果;通过红细胞溶血试验,探究无患子花水提液的刺激性。结果表明:无患子花水提液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80 min、液料比30∶1(mL∶g),此条件下,总皂苷得率为12.15%。无患子花水提液的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含量较无患子果皮高;无患子花与果皮的水提液抗氧化能力及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较好,且无患子花水提液优于果皮水提液。无患子花水提液的HD50/DI>100,根据红细胞溶血试验刺激性分级标准,表明无患子花水提液无刺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花 皂苷 黄酮 抗氧化 酪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草酚三甲氧基肉桂酸酯抑制黑色素生成、转移及AGEs合成的功效研究
8
作者 陈海峰 杨小玉 +3 位作者 余昊阳 刘蕾 李润夏 何聪芬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1-697,共7页
基于皮肤细胞模型研究了麝香草酚三甲氧基肉桂酸酯的美白功效,采用CCK-8法和观察细胞状态检测麝香草酚三甲氧基肉桂酸酯对B16-F10细胞活率的影响;分别采用NaOH裂解法和多巴氧化法分析B16-F10细胞中黑色素含量和酪氨酸酶活性变化;采用细... 基于皮肤细胞模型研究了麝香草酚三甲氧基肉桂酸酯的美白功效,采用CCK-8法和观察细胞状态检测麝香草酚三甲氧基肉桂酸酯对B16-F10细胞活率的影响;分别采用NaOH裂解法和多巴氧化法分析B16-F10细胞中黑色素含量和酪氨酸酶活性变化;采用细胞划痕法和Transwell小室法测定B16-F10细胞迁移能力变化;利用荧光分析法检测体外糖化实验中荧光性AGEs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麝香草酚三甲氧基肉桂酸酯质量浓度在10μg/mL及以下时对细胞活率没有明显影响,并且在10μg/mL时对黑色素合成、酪氨酸酶活性以及细胞迁移能力抑制率最高;200μg/mL时在体外对荧光性AGEs生成的抑制率达到97.75%。研究结果表明麝香草酚三甲氧基肉桂酸酯可以明显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并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具有较好的美白功效;由于其同时具有较好的抗糖化能力,可作为潜在的抗衰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草酚三甲氧基肉桂酸酯 黑色素瘤细胞 美白 抗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囊生长周期机制评估防脱化妆品功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嘉琪 万可宁 +3 位作者 Ranjit Kaur Bhogal 浦铭铭 顾佳音 盘瑶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4-1514,共11页
近年来,受到脱发困扰的人群数量持续增加并向年轻化发展,消费者对防脱发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日渐增多,国内外对防脱发功效原料和产品的研发越来越重视。然而,针对防脱发化妆品功效评估和功效成分的测试方法尚无统一标准,因此亟待建立完善... 近年来,受到脱发困扰的人群数量持续增加并向年轻化发展,消费者对防脱发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日渐增多,国内外对防脱发功效原料和产品的研发越来越重视。然而,针对防脱发化妆品功效评估和功效成分的测试方法尚无统一标准,因此亟待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用于衡量防脱发化妆品功效。本文从毛发的基本结构和毛囊的生长周期出发,梳理了调控毛囊周期的相关信号分子、信号通路和反馈机制,为防脱发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和功效验证,以及防脱发产品的功效评估的相关方法和技术提供了基本理解,并基于正常毛发周期的变化提出了减少和延缓脱发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化妆品策略。本文旨在基于毛囊生长周期机制为防脱发功效原料和产品的功效评估提供建议,从而为未来防脱发功效原料和产品研发提供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脱发 化妆品功效评价 功效成分 毛囊生长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损伤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的鱼胶原蛋白肽修复性能研究
10
作者 蒲春宏 王荣昌 +2 位作者 华中杰 张佳婵 陈朝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5-1381,共7页
鱼胶原蛋白肽(Fish collagen peptides,FCPs)是一类具备多种活性功能的多肽混合物。近几年研究表明,口服鱼胶原蛋白肽能够安全高效地作用于皮肤,发挥抗氧化、抑制黑色素形成、延缓衰老和抗光老化等功效。然而,现有鱼胶原蛋白肽的体外功... 鱼胶原蛋白肽(Fish collagen peptides,FCPs)是一类具备多种活性功能的多肽混合物。近几年研究表明,口服鱼胶原蛋白肽能够安全高效地作用于皮肤,发挥抗氧化、抑制黑色素形成、延缓衰老和抗光老化等功效。然而,现有鱼胶原蛋白肽的体外功效研究较少。该研究利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UVA诱导的光损伤模型,从细胞形态和细胞存活率两个方面研究鱼胶原蛋白肽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测定鱼胶原蛋白肽处理细胞后,其中透明质酸、Ⅰ型胶原、弹性蛋白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来研究其抗氧化功效。另外对比分析细胞形态、细胞活力和关键代谢产物等的具体变化来研究鱼胶原蛋白肽对UVA诱导的光损伤细胞的修复作用。该研究为鱼胶原蛋白肽在皮肤光损伤修复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新型功能食品和胶原蛋白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胶原蛋白肽 光损伤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修复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及其美容功效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赵进 来吉祥 +3 位作者 何聪芬 赵华 杨亚东 董银卯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2-404,444,共4页
利用水提法从植物红景天的根中提取活性成分,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了较佳的提取工艺:红景天根粉碎过60目筛、料液(红景天根和去离子水)质量比1∶1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0 m in。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红景天苷和总黄酮的含... 利用水提法从植物红景天的根中提取活性成分,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了较佳的提取工艺:红景天根粉碎过60目筛、料液(红景天根和去离子水)质量比1∶1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0 m in。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红景天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通过与阳性物质对照比较检验了提取液的功效,证明红景天提取液具有体外抗氧化和抑制酪氨酸酶的能力,可以作为延缓衰老和美白化妆品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添加剂 红景天苷 总黄酮 抗氧化 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多糖工业化提取工艺优化及护肤功效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来吉祥 何聪芬 +1 位作者 赵进 董银卯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9-262,共4页
对银耳多糖工业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银耳多糖产品的稳定性和护肤功效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银耳多糖的较佳提取工艺为:干银耳与去离子水质量比1∶100,pH=9.0,90℃下提取4 h;银耳多糖产品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适用于各... 对银耳多糖工业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银耳多糖产品的稳定性和护肤功效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银耳多糖的较佳提取工艺为:干银耳与去离子水质量比1∶100,pH=9.0,90℃下提取4 h;银耳多糖产品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适用于各类pH范围的化妆品中,同时保证产品在较长存放时的稳定性;护肤功效检测表明银耳多糖产品具有优良的保湿功效,可改善皮肤纹理度,降低皮肤粗糙度,增加皮肤弹性,可作为功效成分添加剂应用于化妆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添加剂 银耳多糖 稳定性 护肤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米花色苷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巧娥 谢丹 +2 位作者 钱洁 任海毅 董银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60,172,共5页
对黑米花色苷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不同部分的抗氧化活性。首先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将黑米花色苷粗提取物依极性大小分成石油醚可溶部位、乙酸乙酯可溶部位、正丁醇可溶部位和水可溶部位,并对各部位清除2,2-二苯基-1-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 对黑米花色苷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不同部分的抗氧化活性。首先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将黑米花色苷粗提取物依极性大小分成石油醚可溶部位、乙酸乙酯可溶部位、正丁醇可溶部位和水可溶部位,并对各部位清除2,2-二苯基-1-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活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抗氧化能力最强的组分是水可溶部分。其次用大孔树脂柱层析的方法对水可溶部位进行了细分,得到C1、C2、C3、C4、C5五个组分,并对各组分清除DPPH·和·OH的活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各组分抗氧化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C2〉C3〉C4〉C1〉C5。研究发现,黑米花色苷水可溶部位中20%~40%乙醇洗脱的部分(C2、C3)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黑米 溶剂萃取 柱层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角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通路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丹 苏宁 +3 位作者 张佳婵 李萌 霍彤 王昌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4-338,共5页
利用人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刺激后的角质细胞总RNA进行检测,研究SDS刺激对角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通路,并对可能引发的疾病进行预测。SDS刺激引起角质细胞中605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368个基因显著下调。主要通过... 利用人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刺激后的角质细胞总RNA进行检测,研究SDS刺激对角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通路,并对可能引发的疾病进行预测。SDS刺激引起角质细胞中605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368个基因显著下调。主要通过TNF信号通路进行信号传导,经分析筛选出10个关键差异表达基因,包括IL-6,TNF,CCL5,CCL20,CXCL8,CXCL3,CSF2,CSF1,TNFAIP3和NLRC4,以上基因表达异常会促进炎症的发展并激活免疫系统。SDS刺激可能引发特应性皮炎并对过敏与自身免疫疾病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角质细胞 刺激 基因芯片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些天然植物成分防晒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玉林 何锦风 +1 位作者 王维民 董银卯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7,共5页
综述了某些天然植物成分的防晒机理及应用。主要介绍了黄芩、黄连、槐米、汉麻、茶叶、薏苡仁、甘草、葡萄籽和枸杞子等植物中的防晒成分在吸收紫外线、清除自由基、抑制黑色素产生和抑制过敏介质释放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同时介绍了当前... 综述了某些天然植物成分的防晒机理及应用。主要介绍了黄芩、黄连、槐米、汉麻、茶叶、薏苡仁、甘草、葡萄籽和枸杞子等植物中的防晒成分在吸收紫外线、清除自由基、抑制黑色素产生和抑制过敏介质释放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同时介绍了当前天然植物防晒成分的萃取方法、应用研究现状及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天然植物 防晒机理 萃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脂质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琪 刘向慧 +3 位作者 贾小凡 宋丽雅 贾焱 何聪芬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6-230,共5页
综述了皮肤脂质的来源和主要组成成分,并对这些成分赋予皮肤的重要功能,如皮肤屏障、保湿等做了简要描述。概述了几种分析鉴定皮肤脂质组成成分的方法,提出了目前皮肤表面脂质潜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开发针对皮肤脂质分泌过剩或不足所引... 综述了皮肤脂质的来源和主要组成成分,并对这些成分赋予皮肤的重要功能,如皮肤屏障、保湿等做了简要描述。概述了几种分析鉴定皮肤脂质组成成分的方法,提出了目前皮肤表面脂质潜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开发针对皮肤脂质分泌过剩或不足所引起皮肤问题的护肤用品和头发护理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脂质 分析方法 屏障 保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兔防御素NP-1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周春江 葛荣朝 +3 位作者 赵宝存 黄占景 沈银柱 何聪芬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8,共3页
兔防御素NP-1是抗性谱最广的防御素之一。为提高小麦的抗病虫能力,培育优质高抗的小麦品种,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兔防御素NP-1基因导入优质小麦品种G8901。对得到的193株T0植株进行抗除草剂筛选,获得4株抗性植株。通过PCR及PCR-Southern杂... 兔防御素NP-1是抗性谱最广的防御素之一。为提高小麦的抗病虫能力,培育优质高抗的小麦品种,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兔防御素NP-1基因导入优质小麦品种G8901。对得到的193株T0植株进行抗除草剂筛选,获得4株抗性植株。通过PCR及PCR-Southern杂交,证实了NP-1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并稳定遗传到T1。田间抗病虫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植株对于白粉病、叶锈和条锈病有较强的免疫力和抗性,但对于蚜虫的抗性没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兔防御素NP-1基因 转化 花粉管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发酵液多糖抗衰老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平平 虞旦 +3 位作者 王昌涛 杨帆 李萌 张佳婵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9-376,387,共9页
采用食品级黄酒酵母发酵三七,得三七发酵液后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三七多糖。通过生化水平以及细胞水平的实验评价三七发酵液多糖的抗衰老功效。结果显示:三七发酵液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 采用食品级黄酒酵母发酵三七,得三七发酵液后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三七多糖。通过生化水平以及细胞水平的实验评价三七发酵液多糖的抗衰老功效。结果显示:三七发酵液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528,0.798和0.216g/L,发酵三七多糖可以显著降低胞内活性氧水平;显著降低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MMP-1含量;显著提高细胞I型胶原蛋白含量,在发酵三七多糖对成纤维细胞的安全质量浓度范围内,检测10个与衰老相关的因子的表达量变化,只有col-Iα(I型胶原α)表达量下调,其他因子表达量均上调,其中促血管形成因子Ang-1表达量最高。以上结果说明三七发酵液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酵母 三七多糖 自由基 抗衰老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色酮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潘霞 曹学丽 +1 位作者 董银卯 赵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99,共4页
芦荟色酮是在芦荟叶中特有的一类具有抗炎和抑制酪氨酸酶等作用的活性物质。以芦荟全叶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手段,从脱色剂活性炭中获得芦荟色酮粗提物,再经过溶剂分配和富集后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 CC)对其中的色酮成分进行分离... 芦荟色酮是在芦荟叶中特有的一类具有抗炎和抑制酪氨酸酶等作用的活性物质。以芦荟全叶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手段,从脱色剂活性炭中获得芦荟色酮粗提物,再经过溶剂分配和富集后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 CC)对其中的色酮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氯仿 甲醇 水(体积比为4∶3∶2)混合溶液和二氯甲烷 甲醇 水(体积比为5∶4∶2)混合溶液作为溶剂分离系统,经过两步HSCCC可以分离纯化出色谱纯度在95%以上的芦荟色酮单体。经过紫外检测、快原子轰击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方法的结构分析鉴定,证实分离所得物质为肉桂酰基 C 葡萄糖甙芦荟色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芦荟色酮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立芦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与花粉育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吕琳 何聪芬 +1 位作者 董银卯 刘家熙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9-434,共6页
文章从减数分裂过程、小孢子发育两方面,探讨了木立芦荟(AloearboresensMill.)花粉败育的原因。木立芦荟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14,由4对长染色体和3对短染色体组成,属二型性核型。其减数分裂异常,发现存在单价体和多价体、染色体桥... 文章从减数分裂过程、小孢子发育两方面,探讨了木立芦荟(AloearboresensMill.)花粉败育的原因。木立芦荟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14,由4对长染色体和3对短染色体组成,属二型性核型。其减数分裂异常,发现存在单价体和多价体、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不均等分离、微核等。同时观察到木立芦荟染色体具有极度的黏质性,使减数分裂各阶段的染色体不易散开。统计各种异常现象出现的频率并分析了这些异常现象形成的可能机制及对正常小孢子形成的影响,推测染色体间的丝状粘连可能是木立芦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并导致败育花粉产生的主要因素。成熟花粉粒中90%以上为败育花粉,属碘败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立芦荟 小孢子母细胞 减数分裂 花粉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