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bS的北京市乔木林固碳能力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宸宇 朱建华 +4 位作者 张峰 李奇 田宇 肖文发 陈维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22,共10页
【目的】乔木林生物质碳汇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森林的固碳潜力一直被广泛关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不同的林业活动对乔木碳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北京市森林资源设计... 【目的】乔木林生物质碳汇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森林的固碳潜力一直被广泛关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不同的林业活动对乔木碳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北京市森林资源设计调查数据,利用IPCC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北京市乔木林碳储量,分析了2009-2014年北京市在森林转化、造林以及森林经营3种自然方案下碳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2009-2014年北京市森林面积净增长8.35×10^(4)hm^(2),碳储量净增量约1.45×10^(9)kg,年均碳固持量为0.29×10^(9)kg/a。(2)2014年北京市人工林总碳储量高于天然林,且碳密度高于天然林。当前北京市森林龄级结构偏低龄化,随着森林的自然生长,仍有较大的碳固持潜力。在各个优势树种(组)中,人工杨树林的固碳效率尤为突出,远远高于其他优势树种。(3)山地森林活动强度较小,森林经营区域占比较大,城市森林变化剧烈,受造林与森林转化等措施影响较大。2009-2014年北京市由于森林转化为其他土地造成了1.06×10^(9)kg的碳损失,造林带来了2.10×10^(9)kg的碳固持,森林经营过程中有1.62×10^(9)kg的碳固持与1.21×10^(9)kg的碳损失,森林经营活动的总碳储量净增量0.41×10^(9)kg,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带来1.17×10^(9)kg的碳汇。【结论】增加乔木林的固碳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凭借较小的森林面积贡献较大的碳汇,是一种低成本且效果显著的增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储量 避免森林转化 造林 森林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DD+机制对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作用的探讨——基于北京林业碳汇发展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何桂梅 张峰 +2 位作者 于海群 陈峻崎 周彩贤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2,共5页
REDD+机制是一个减少全球林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工具,近年来在巴西等热带地区得到广泛实施。其成功推进对各国的林业发展战略、政策、技术、管理及利益分配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总结了中国发展REDD+机制的主要行动,分析了北京林业碳汇... REDD+机制是一个减少全球林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工具,近年来在巴西等热带地区得到广泛实施。其成功推进对各国的林业发展战略、政策、技术、管理及利益分配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总结了中国发展REDD+机制的主要行动,分析了北京林业碳汇发展实践案例,提出了中国及北京发展REDD+的行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D+ 林业碳汇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植被指数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潘蔷 范文义 +2 位作者 于海群 张峰 张扬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33,共8页
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了北京市2001—2010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因素。北京市近10年的植被覆盖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3年植被覆盖小幅度下降时期... 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了北京市2001—2010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因素。北京市近10年的植被覆盖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3年植被覆盖小幅度下降时期;2004—2010年植被覆盖上升时期。空间上植被覆盖变化则存在显著差异:怀柔、密云北部和延庆东北部的林地和部分草地,以及西南地区即门头沟和房山地区的林地植被覆盖显著提高;植被覆盖显著下降地区分布较为特殊,昌平、延庆、顺义、大兴和房山的东部地区,以海淀、朝阳、城市中心为圆心的外围向四周延伸。研究表明,植被覆盖变化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北京市近10年气温和降水量总体都呈现增加趋势,分别以每10年0.409℃和每年15.6mm的速度增加,植被覆盖与降水的关系更为密切,月际水平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年际水平的相关程度。人类活动也是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因素,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植被建设的管理对植被覆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植被覆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MODIS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德国、瑞典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北京市的启示 被引量:7
4
作者 朱建刚 《国土绿化》 2018年第12期38-40,共3页
土壤与人和动物一样,也需要“食物”来维系,只有食物供应充足且均衡,土壤才能维持其健康,而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发酵所形成的有机肥料,正是林地、绿地土壤最重要的“食物”之一。为防治林地、绿地土壤污染,提升和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北京... 土壤与人和动物一样,也需要“食物”来维系,只有食物供应充足且均衡,土壤才能维持其健康,而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发酵所形成的有机肥料,正是林地、绿地土壤最重要的“食物”之一。为防治林地、绿地土壤污染,提升和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北京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污泥林地利用试点工作的有序开展,2018年10月16日至23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代表团,赴德国和瑞典开展技术交流,共调研了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1家大学研究机构、1家市政垃圾转运站、1家社区组织、3家堆肥厂、1家堆肥装备工程公司和1家污泥处置企业,初步了解了发达国家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达标污泥利用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化利用 园林绿化 废弃物 北京 德国 瑞典 绿地土壤 食物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碳交换动态及其环境控制因子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文婧 李春义 +3 位作者 何桂梅 王小平 查天山 贾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712-6720,共9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公园绿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地增加。在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中,以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其潜在的碳汇功能亦不容忽视。基于涡度相关技术,于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对北京奥林匹克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公园绿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地增加。在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中,以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其潜在的碳汇功能亦不容忽视。基于涡度相关技术,于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碳通量观测,以探讨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其源/汇属性和强度。研究发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年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生态系统呼吸(Re)、生态系统净生产力(NEP)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生长季(4月—11月)以吸收二氧化碳(CO2)为主,非生长季以释放CO2为主。Re随空气温度(T a)呈指数增加,温度敏感性系数(Q10)为2.5;GEP也随T a的升高而增加;GEP与Re对T a的响应差异决定着NEP与T a的关系:当T a<10.0℃时,NEP随T a升高而下降;当T a>10.0℃时,NEP随T a升高而增加。在生长季各月,日总GEP随日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升高而增加,生态系统光合作用表观光量子效率(α)和平均最大光合速率(A max)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最大值出现在7月,分别为0.083μmol CO2/μmol PAR和29.46μmol·m-2·s-1,最小值出现在11月,分别为0.017μmol CO2/μmol PAR和4.16μmol·m-2·s-1。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全年GEP、Re、NEP的年总量分别为1192、1028、164 g C/m2。该研究结果可用于估算、模拟预测相似城市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可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管理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碳通量 涡度协方差 生态系统生产力 生态系统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山区林业社区节能灶炕改造效果分析
6
作者 郝亦荣 马红 庄昊 《中国城市林业》 2011年第1期34-36,59,共4页
文章以实地调查为根据,把节能灶炕与普通土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节能灶炕具有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生活环境和降低生活成本的功能和优点。节能灶炕俗称"吊炕",是在旧式炕灶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的。该研究通过对... 文章以实地调查为根据,把节能灶炕与普通土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节能灶炕具有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生活环境和降低生活成本的功能和优点。节能灶炕俗称"吊炕",是在旧式炕灶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的。该研究通过对北京山区密云县花园村应用和未应用吊炕农户的调查分析,对吊炕的生态和经济效果进行了量化,从而为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社区 吊炕 花园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草免耕桃园生态系统的碳交换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家选 何桂梅 +2 位作者 师光禄 王小平 王有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6-222,共7页
植物固碳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然而,农田尺度果园固碳能力目前还不清楚。该文采用涡度相关技术,研究粗砂土立地条件下12a生树龄生草免耕桃园生态系统碳交换和能量平衡各分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存在明显的固碳能力... 植物固碳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然而,农田尺度果园固碳能力目前还不清楚。该文采用涡度相关技术,研究粗砂土立地条件下12a生树龄生草免耕桃园生态系统碳交换和能量平衡各分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存在明显的固碳能力,日峰值为-0.33mg/(m2·s)(以CO2计)。在旺盛生长期波文比值在0.3以下,日净固碳值最高为-25.1g/(m2·d)(以CO2计)。落叶期存在明显的高CO2排放,日峰值为0.60mg/(m2·s)(以CO2计)。监测期内桃园生态系统日平均波文比值和净固碳量分别为(1.22±1.56)和(-2.90±6.63)g/(m2·d)(以CO2计),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为-1052g/(m2·a)(以CO2计)。以上结果揭示粗砂土12a生树龄生草免耕桃园生态系统有较强的固碳能力。该文为评价果园碳汇功能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通量 生态系统 桃园 波文比值 涡度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观赏型文冠果观花优树选择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秀丽 张伟宏 +5 位作者 邹大林 张波 王丽军 徐文 候俊杰 王宇腾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4,共5页
以观赏型文冠果为研究对象,利用3年的时间,通过花期物候观测、生长状况调查等方法,重点从花色、花期、花香等方面进行选优,以得到观赏价值较高的文冠果观花优树。结果表明: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文冠果单株花期15~20d,整个林分观花期可达3... 以观赏型文冠果为研究对象,利用3年的时间,通过花期物候观测、生长状况调查等方法,重点从花色、花期、花香等方面进行选优,以得到观赏价值较高的文冠果观花优树。结果表明: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文冠果单株花期15~20d,整个林分观花期可达30余天,具有金红、白雪、泛阳3个花系、3种花色和6个观赏类型。通过观测研究共选出15株观花优树,作为良种快速繁育采条、嫁接、组培的优良种质树,为观赏型文冠果良种繁育与推广做好良种资源贮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型文冠果 优良种质树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香山公园主要植被类型的夏季环境效应评价 被引量:30
9
作者 杜万光 王成 +5 位作者 王茜 包红光 贺然 徐晨 高飞 谢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5-164,共10页
【目的】对香山公园典型植被生态环境效应相关影响因子分析评价,以期为游客选择香山公园最佳游览时间及公园绿地管理和景观设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夏季连续10天在北京香山公园5处不同植物类型的游憩点进行测定,选择园外广场为对照,... 【目的】对香山公园典型植被生态环境效应相关影响因子分析评价,以期为游客选择香山公园最佳游览时间及公园绿地管理和景观设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夏季连续10天在北京香山公园5处不同植物类型的游憩点进行测定,选择园外广场为对照,分析6处监测点微气候、PM_(10)和PM_(2.5)浓度、人体舒适度、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噪音情况,研究各因子日变化规律,并统计比较不同游憩点间差异和各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香山公园日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呈单峰型变化,平均降低空气温度1.7℃,增加空气相对湿度6%;人体舒适度达到Ⅱ级标准的时间最长可达8.5 h;PM_(10)和PM_(2.5)浓度均呈早晚高、午后低的双峰型变化特征,各游憩点对PM_(2.5)日均净化率达27.6%,对PM_(10)日均净化率达25.9%,2种颗粒物浓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2种颗粒物浓度与温度、湿度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0.05)和极显著正相关(P<0.01);负离子浓度呈波峰波谷交替变化,早、中、晚出现3个高峰,园内日均值为795个·cm^(-3),为园外的2.43倍,与PM_(10)和PM_(2.5)浓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温度显著负相关(P<0.05)、与湿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空气离子评价指数得出各游憩点均在6:00前后和20:00—21:00达到了轻度或中度污染;噪音呈现出早晚2个高峰,园内噪音平均值为40.3 d B,平均降噪率达21.8%,与植物郁闭度显著负相关(P<0.05);植物郁闭度与负离子浓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香山公园绿地内不同植被类型间增湿、降温、抗污染、降噪等能力存在差别,黄栌混交林的生态效应最高,草坪最低;香山公园夏季合理的游憩时段为7:00—11:00和17:00—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效应 大气颗粒物 人体舒适度 负离子浓度 噪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六届北京森林论坛将举行
10
作者 马红 《国土绿化》 2016年第10期52-52,共1页
森林疗养是利用特定森林环境和林产品,实现增进身心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目标的替代治疗方法。森林疗养与林业、医疗、保健、养老、旅游、教育相融合,在国外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关键词 森林环境 论坛 北京 替代治疗 身心健康 新兴产业 林产品 疗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杨树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34
11
作者 周洁 张志强 +6 位作者 孙阁 方显瑞 查同刚 张燕 王小平 陈俊崎 陈吉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65-1474,共10页
运用涡度相关(Eddy covariance,EC)开路系统和微气象观测系统,于2007年对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永定河沙地杨树(Populus euramericana)人工林与大气间碳、水和能量交换进行了连续测定。通过分析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蒸发散(ET)以及水分利... 运用涡度相关(Eddy covariance,EC)开路系统和微气象观测系统,于2007年对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永定河沙地杨树(Populus euramericana)人工林与大气间碳、水和能量交换进行了连续测定。通过分析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蒸发散(ET)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GEP/ET)随相对土壤含水量(REW)的变化趋势,探讨杨树人工林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对气象因子以及下垫面因素的响应,为杨树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当REW<0.1时,GEP和ET受到严重水分胁迫的影响维持在较低水平,环境因子对GEP、ET和WUE的影响较小;当0.1<REW<0.4时,GEP和ET随着土壤体积含水量(VWC)的增加而增大,WUE随VWC的增大而减小;REW>0.4时,气象因子是影响碳固定和水分损耗的主要原因,由于ET对气象因子变化的响应较GEP更为敏感,因此,WUE随空气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增大而减小。沙地土壤保水能力较差,不能保证土壤水分被植物有效利用,因此当VWC处于5.2%—8.8%(0.1<REW<0.4)范围时,碳固定与水分消耗达到最高效率。研究表明杨树人工林WUE随降水变化而变化,未来气候变化和变异有可能影响杨树林耗水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 生态系统蒸发散 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 涡度相关 土壤相对含水量 杨树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通量贡献区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金莹 张志强 +4 位作者 方显瑞 康满春 查同刚 王小平 陈俊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966-3974,共9页
采取通量源区模型FSAM(Flux Source Area Model)利用2009年北京大兴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涡度相关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大气条件下生态系统的通量贡献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站通量贡献区随大气稳定条件增强而增大。除32... 采取通量源区模型FSAM(Flux Source Area Model)利用2009年北京大兴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涡度相关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大气条件下生态系统的通量贡献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站通量贡献区随大气稳定条件增强而增大。除326.25°—3.75°方向生长季不稳定条件下外,生长季的通量贡献区范围普遍大于非生长季的贡献区范围;(2)通量贡献区与观测高度、冠层高度、地表粗糙度、风向以及大气稳定度有关,当风速风频较大,大气不稳定时,湍流扩散作用强烈,贡献区范围较小;(3)该观测场在2009年以不稳定大气条件为主,通量信息主要来源于距离观测塔50—400 m范围,且69.3%的信息来源于通量塔偏北风与偏南风方向,其中42.56%的信息来自于偏南风方向;(4)随着大气稳定程度加强,通量来源最少区从塔偏西方转为偏东方,在大气稳定度条件和风向的共同作用下,生长季时主要通量贡献区在塔偏南方向,而非生长季时主要通量贡献区在塔偏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通量贡献区分析 通量贡献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天气下景观生态林内外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博 王小平 +3 位作者 刘晶岚 陈峻崎 朱建刚 李春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71-1181,共11页
为了探讨景观生态林对大气颗粒物的调控作用,以北京大兴区景观生态林为例(主要树种为旱柳Salix matsudana),研究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景观生态林内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差异以及林内和林外质量浓度对比。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分四... 为了探讨景观生态林对大气颗粒物的调控作用,以北京大兴区景观生态林为例(主要树种为旱柳Salix matsudana),研究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景观生态林内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差异以及林内和林外质量浓度对比。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分四季选择不同天气类型,采用水平同步监测法对林内和林外两个监测点3种粒径大气颗粒物(TSP、PM10和PM2.5)质量浓度和气象因子进行每日10 h的连续监测(8:00─18:00)。结果表明,(1)晴朗天气景观生态林内ρ(TSP)、ρ(PM10)和ρ(PM2.5)均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61.53±21.73)^(174.32±36.01)μg·m-3、(28.91±10.34)^(94.87±20.45)μg·m-3和(6.29±3.86)^(23.91±12.29)μg·m-3;多云、扬尘、雾霾和雾霭天气颗粒物质量浓度较高,污染明显加重,雾霾天气下ρ(PM2.5)的增加效果更为明显,而扬尘天气下ρ(TSP)显著增加。(2)雾滴对于PM2.5与PM10具有一定的湿清除作用,也可以与霾粒子共同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雾霭天气,其颗粒物污染程度高于其他天气状况,此时以粒径为2.5~10μm的颗粒物污染为主。(3)夏、秋和春季晴朗微风天气(风速≤3 m·s-1)和扬尘天气林内ρ(TSP)和ρ(PM10)显著低于林外,多云、轻微至轻度雾霾天气,林内ρ(TSP)、ρ(PM10)和ρ(PM2.5)均显著低于林外,晴朗大风(风速>5 m·s-1)和雾霭天气林内ρ(TSP)和ρ(PM10)不显著高于林外,雾霭天气林内ρ(PM2.5)显著高于林外;冬季不同天气下ρ(TSP)、ρ(PM10)和ρ(PM2.5)林内和林外对比没有明显规律。(4)空气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是观测时段内影响颗粒物质量浓度的主要因子。ρ(PM2.5)与相对湿度呈线性正相关,而与风速呈非线性负相关,偏南风对颗粒物主要起输送和积累作用,偏北风对颗粒物起到稀释和扩散作用。相对于TSP和PM10,PM2.5更易受近地面气象条件的影响而堆积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天气条件 景观生态林 大气颗粒物 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沿河沙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呼吸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方显瑞 张志强 +5 位作者 查同刚 谭炯锐 王小平 陈俊崎 陈吉泉 孙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00-2409,共10页
杨树是世界上广泛采用的人工造林树种之一,也是中国人工林面积最大的树种。研究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呼吸(Re)及其分量土壤呼吸(Rs)的时间动态格局以及强度特征,分析两者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是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净生产力和促进固碳减排等人... 杨树是世界上广泛采用的人工造林树种之一,也是中国人工林面积最大的树种。研究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呼吸(Re)及其分量土壤呼吸(Rs)的时间动态格局以及强度特征,分析两者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是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净生产力和促进固碳减排等人工林经营管理中考虑的首要问题。采用开路式涡度相关系统、Licor-8150土壤呼吸测定系统以及小气候测定系统连续测定了位于北京大兴区永定河沿河沙地杨树人工林的生态系统呼吸、土壤呼吸和小气候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09年该生态系统的Re年总量分别为946.68、863.58、817.30gCm-2a-1,其中Rs年总量分别为642.11、629.29、609.05gCm-2a-1,Rs年总量约占Re年总量的70%;(2)Re和Rs月总量一般在7或者8月份达到最大值,Rs的变化趋势与土壤5cm温度(Ts5)相一致;(3)Ts5是Re和Rs两者的显著影响因子,但Re与空气相对湿度(RH)的相关性最显著。此外,Rs更容易受到Ts5和0—20cm土壤平均体积含水量(vwc)两者耦合效应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生态系统呼吸 土壤呼吸 生长季涡度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小区植物配置方式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博 于海群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2期38-46,共9页
为了探讨有效调控颗粒物的居住小区植物配置方式,将居住区绿地按照位置和功能划分为小区入口绿地、道路绿地和广场绿地3种类型,针对每种类型的绿地探讨了不同植物配置方式对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削减效应。结果显示:乔木数量较多且通风良... 为了探讨有效调控颗粒物的居住小区植物配置方式,将居住区绿地按照位置和功能划分为小区入口绿地、道路绿地和广场绿地3种类型,针对每种类型的绿地探讨了不同植物配置方式对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削减效应。结果显示:乔木数量较多且通风良好的小区绿地对居住区内颗粒物削减率较高;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搭配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作为行道树对大气颗粒物的净化能力较强,对TSP、PM_(10)和PM_(2.5)的削减率分别达18.87%、6.40%和6.02%;与开放式广场绿地和中心绿地相比,合理配置的半封闭式广场绿地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活动空间的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植物配置 大气颗粒物 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胚培养及幼苗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莹 何桂梅 韩丽晓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103-106,共4页
为缩短紫斑牡丹育种周期,建立牡丹胚培养研究的最佳体系,通过培养基的筛选,选择不同采收期的种子通过不同外植体类型进行紫斑牡丹胚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紫斑牡丹胚培养最适启动培养基为1/2 MS+1.0 mg/L IAA+1.0 mg/L GA3,最适根诱导培... 为缩短紫斑牡丹育种周期,建立牡丹胚培养研究的最佳体系,通过培养基的筛选,选择不同采收期的种子通过不同外植体类型进行紫斑牡丹胚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紫斑牡丹胚培养最适启动培养基为1/2 MS+1.0 mg/L IAA+1.0 mg/L GA3,最适根诱导培养基为1/2 MS+0.05%AC+0.1 mg/L IBA,最适继代生长培养基为1/2 MS+0.05%AC;种子成熟度的不同会影响幼苗的伸长生长;外植体不同类型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胚培养 培养基 采种时间 外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典型城市空气质量演变及其调控--以深圳市2000-2017年为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秀玲 李伟 +2 位作者 王伟民 韩立建 周伟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894-5903,共10页
目前国内外许多城市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制约城市发展、影响人体健康。同时,部分城市(如深圳)空气质量已经达到并保持在良好的水平。探究这些城市空气质量演变过程及其调控,可为我国大量仍面临严重空气污染问题的城市提供参考... 目前国内外许多城市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制约城市发展、影响人体健康。同时,部分城市(如深圳)空气质量已经达到并保持在良好的水平。探究这些城市空气质量演变过程及其调控,可为我国大量仍面临严重空气污染问题的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深圳市为案例,利用环境质量公报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通过分析多个社会经济因子与典型污染物的相关关系,探究其空气质量演变特征与调控经验。结果表明,深圳市各类型空气污染物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均符合EKC模型假说,但不同污染物所处阶段不同。颗粒物、SO2和NO2均处于下降阶段,而O3目前处于高水平平稳阶段。总结深圳市空气质量改善历程及调控措施,发现主要有两大方面:宏观上严格把控;微观上精准治理。宏观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快速调整上,对于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而在微观精细化的管理上,对于空气污染的治理政策要具有持续性、精准性和及时性。当下,针对首要的O3污染问题,深圳市应重点关注城市人为排放VOCs和植物释放VOCs对O3生成的影响,以及城市热环境对O3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空气污染 EKC 空气质量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减少对油松人工林凋落叶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琳垚 刘千慧 +5 位作者 申璇璇 王绮彤 王艺霖 张峰 于海群 贾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76,共9页
【目的】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探究降雨减少对油松人工林凋落叶分解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油松人工林碳(C)氮(N)循环对降雨减少的响应,可为气候变化情景下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预测与评估提供科学支撑。【... 【目的】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探究降雨减少对油松人工林凋落叶分解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油松人工林碳(C)氮(N)循环对降雨减少的响应,可为气候变化情景下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预测与评估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北京八达岭林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控制实验,通过设置3个减雨水平(100%减雨、50%减雨和对照),对比分析不同处理下油松人工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和C、N动态。【结果】布设分解袋5个月后(2018年5-10月),100%减雨处理下的油松凋落叶未见质量损失,甚至出现微弱的物质积累;50%减雨处理下的凋落叶质量残留率、C残留率和N残留率分别为75.75%、49.31%和71.00%;对照下分别为73.18%、51.92%和75.50%。凋落叶质量和C、N残留率在50%减雨处理和对照间差异不显著。50%减雨处理和对照下的年分解速率k分别为0.64和0.92。油松凋落叶月分解速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50%减雨处理和对照下的油松凋落叶N元素呈现出先富集(6月)后释放(7-10月)的动态。【结论】在北京油松人工林中,降雨减少对油松凋落叶分解的影响依赖于降雨减少的程度,在轻度和中度干旱下其分解速率仅略微下降,且C、N动态基本维持不变;而严重干旱下其分解速率和C、N周转均受到强烈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减少 凋落叶 分解 油松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森林体验教育与森林疗养考察 被引量:15
19
作者 朱建刚 《国土绿化》 2017年第2期42-45,共4页
2016年12月15日至19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团赴德国学习交流森林体验教育和森林疗养。代表团在巴登-符腾堡州和巴伐利亚州实地调研了森林体验教育和森林疗养基地,并与相关机构专家进行了座谈。
关键词 巴登-符腾堡 体验教育 园林绿化局 斯图加特 国家公园 日至 巴伐利亚州 国家林业局 特色旅游产品 疗养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森林疗养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彩贤 马红 南海龙 《国土绿化》 2016年第10期48-50,共3页
一、森林疗养概念的提出(一)森林疗养的概念森林疗养,日本和德国称之为森林疗法,韩国称之为森林休养,我国台湾地区称之为森林调养。称谓虽有区别,但本质相同,其基本含义是"利用特定森林环境和林产品,在森林中开展森林安息、森林散步... 一、森林疗养概念的提出(一)森林疗养的概念森林疗养,日本和德国称之为森林疗法,韩国称之为森林休养,我国台湾地区称之为森林调养。称谓虽有区别,但本质相同,其基本含义是"利用特定森林环境和林产品,在森林中开展森林安息、森林散步等活动,实现增进身心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目标的替代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环境 疗养 替代治疗 台湾地区 身心健康 林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