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果业建设成就辉煌
1
《国土绿化》 2006年第2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市 野生果树资源 建设 果业 “十五”期间 生产示范基地 优势产业带 开发利用 观光果园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A细菌与杏花期霜冻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赵荣艳 付占芳 +2 位作者 李绍华 李松涛 蒋士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综述了植物上存在的冰核细菌(INA细菌)种类与分布、影响冰核活性的成冰因素、INA细菌诱发植物霜冻机理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杏INA细菌种类、活性及其年消长规律,阐述了INA细菌的存在对杏花器官组织结构、内源激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 综述了植物上存在的冰核细菌(INA细菌)种类与分布、影响冰核活性的成冰因素、INA细菌诱发植物霜冻机理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杏INA细菌种类、活性及其年消长规律,阐述了INA细菌的存在对杏花器官组织结构、内源激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及INA细菌加重杏花晚霜冻害的特点,以及初步报道了应用筛选出的几种药剂在试验室内杀灭杏INA细菌及破坏冰核活性的研究结果。并对今后防御杏晚霜冻害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细菌 霜冻 霜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巴达杏花芽形态分化时期和芽体特征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孔云 沈红香 +2 位作者 姚允聪 张瑞 付占方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对玉巴达杏花芽形态分化的时期和芽体内外形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1)花芽开始进入形态分化的时期较为分散。最早在6月初,最迟到8月下旬。多数集中在6月下旬;(2)玉巴达杏8月下旬开始进入雌蕊分化,9月中旬达到盛期,9月下旬... 对玉巴达杏花芽形态分化的时期和芽体内外形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1)花芽开始进入形态分化的时期较为分散。最早在6月初,最迟到8月下旬。多数集中在6月下旬;(2)玉巴达杏8月下旬开始进入雌蕊分化,9月中旬达到盛期,9月下旬已全部出现雌蕊原基。(3)花芽芽体纵径从萼片分化盛期(8月初)开始明显增大,横径在雌蕊原基出现盛期(9月中旬)明显增大。休眠期芽体纵横径变化较小,2月中旬又开始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芽 形态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果实和叶片中糖分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碳代谢酶活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郭雪峰 李绍华 +2 位作者 刘国杰 付占方 李松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6-200,共5页
以晚熟的艳丰一号桃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和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早期,果实和叶片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还原糖,中后期,还原糖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非还原糖大量积累;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间,... 以晚熟的艳丰一号桃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和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早期,果实和叶片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还原糖,中后期,还原糖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非还原糖大量积累;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显著地高于叶片,而叶片中山梨醇和淀粉含量则显著地高于果实;叶片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和果实中山梨醇含量较稳定,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差异较小;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蔗糖在果实中持续积累,尤其是在成熟前急剧增加,果实内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生长发育前期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后期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叶片中山梨醇含量在生长前期下降,之后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中果糖含量与NI、SS和SDH活性及葡萄糖含量与SS和SDH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葡萄糖含量与SDH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且果糖含量与SS和ADPGPPase活性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叶片中蔗糖含量与SP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但果实中蔗糖含量与SPS不存在任何相关性。因此认为各主要糖的合成与转化在叶片和果实中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酶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果糖 葡萄糖 山梨醇 碳代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