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RACE重力卫星的北京市地下水变化及归因分析
1
作者 张辉 张梦琳 +3 位作者 张臣 王妍 卢静 杨朴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0-169,共10页
【目的】北京市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长期被超量开采,为及时掌握地下水位时空演变规律,【方法】以2002—2022年GRACE重力卫星和地下水监测井数据为基础,运用COK模型,反演北京市地下水位变化,并从土地利用、气候... 【目的】北京市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长期被超量开采,为及时掌握地下水位时空演变规律,【方法】以2002—2022年GRACE重力卫星和地下水监测井数据为基础,运用COK模型,反演北京市地下水位变化,并从土地利用、气候变化和生态补水等方面定量分析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原因。【结果】结果表明:GRACE和实测地下水位数据反演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0~10 m,反演结果较为可靠;北京市地下水水位自2002年开始持续大幅下降,2015年至历史低值;自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江水进京等措施使得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减少,截至2022年地下水埋深持续回升。从年内变化来看,1—2月地下水位相对稳定,3—6月逐月下降,7—10月受降雨等因素影响,地下水位明显上升;11—12月,地下水位变化不大;而空间维度上,全市地下水位以中轴线及延长线为界,呈现条带状,南北差异明显;影响北京市地下水位变化的主导因素有降雨量(q=20.14%)和生态补水(q=11.98%),显著大于土地利用类型(q=3.96%)。【结论】GRACE重力卫星反演的北京市地下水动态变化与实测结果一致,降水及生态补水是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对区域水循环演变规律认识及水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科学评估与合理利用地下水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GRACE重力卫星 时空变异特征 北京市 Co-Kriging法 水资源 气候变化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温榆河公园鸟类多样性特征与生境优化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宇琢 李垣霏 +7 位作者 雷国龙 王苧卉 房华 吴岚 唐瑞 黄赓 李志刚 王玉玉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8,共10页
北京温榆河公园位于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是依托北京温榆河−北运河生态廊道建设而成的超大城市级绿色空间,研究其鸟类多样性特征,优化其生境质量对维持北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北京温榆河公园2022年1月−2023年12月... 北京温榆河公园位于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是依托北京温榆河−北运河生态廊道建设而成的超大城市级绿色空间,研究其鸟类多样性特征,优化其生境质量对维持北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北京温榆河公园2022年1月−2023年12月的鸟类多样性调查数据,详细识别公园内鸟类的群落结构并划分不同的鸟类取食集团,分析不同季节的鸟类多样性时空特征与多样性热点区域;根据遥感解译与植被多样性调查结果对研究区域的生境类型进行划分,针对具有不同鸟类群落特征的生境类型提出具体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在北京温榆河公园共调查到鸟类174种,隶属于19目51科,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21种。②北京温榆河公园鸟类的α-多样性在春季最高,温榆河主河道具有最高的鸟类多度和多样性指数。③北京温榆河公园可划分为生境类型Ⅰ(滨水湿地+乔灌林地)、生境类型Ⅱ(密林地)、生境类型Ⅲ(滨水湿地+疏林地)3种生境组合。根据不同生境中的鸟类群落特征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生境优化策略,建议生境类型Ⅰ在维护湿地生境的同时提高陆生鸟类栖息地的质量;生境类型Ⅱ增加常绿树种、小乔木、食源灌木和乡土草本植物的种植密度,减少对地被植物的收割干扰与枯落物清除,提高微景观异质性;生境类型Ⅲ增加配置具有速生特性的鸟类食源树种,适度提高乔灌层的高度、盖度和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温榆河−北运河生态廊道 取食集团 生境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曲线数模型在湖南省山区小流域的优化与应用
3
作者 杨娜娜 刘舒 +3 位作者 刘正风 陈伯文 沈豪 南永天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1-424,435,共15页
径流曲线数模型(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 Model,简称SCS-CN模型)可以利用降雨资料估算径流,对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山洪灾害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其方便计算、参数简单,而被广泛应用。目前标准SCS-CN模型在山区小流域的适... 径流曲线数模型(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 Model,简称SCS-CN模型)可以利用降雨资料估算径流,对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山洪灾害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其方便计算、参数简单,而被广泛应用。目前标准SCS-CN模型在山区小流域的适用性欠佳,因此需要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预测精度。本文以湖南省螺岭桥流域为例,根据实测降雨径流资料优化径流曲线数CN(Curve Number)查算表,并利用步长优化参数算法研究初损率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将优化模型的方法应用于湖南省凤凰小流域,验证该优化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分析表明:与标准SCS-CN模型相比,优化后的SCS-CN模型效率系数NSE从0.576提升至0.813,决定系数R^(2)为0.858。将模型优化方法验证于气候地形条件相似的凤凰流域,模型NSE值提高117%。通过预测径流深与实测径流深比较,优化模型模拟精度较为理想,对湖南省山区小流域场次降雨产流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CN模型 产流预报 纳什效率系数 山丘区小流域 径流曲线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水动力模型的城市内涝特征分析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0
4
作者 任汉承 刘舒 +8 位作者 谢每超 郝晓丽 吴必朗 张红萍 胡昌伟 王慧颖 彭锋 沈豪 南永天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40,共17页
伴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城市水文循环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精细刻画暴雨条件下的城市洪涝问题,以巢湖市典型城区为研究区,构建具有物理机制的全过程分布式水文水动力洪涝模型,以巢湖市10 a、20 a、50 a、100 a一遇的设计暴雨以及... 伴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城市水文循环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精细刻画暴雨条件下的城市洪涝问题,以巢湖市典型城区为研究区,构建具有物理机制的全过程分布式水文水动力洪涝模型,以巢湖市10 a、20 a、50 a、100 a一遇的设计暴雨以及迁移郑州“7·20”暴雨作为输入条件,模拟不同工况下巢湖市洪涝淹没风险情况。研究表明:(1)研究区内风险等级为蓝Ⅳ级的面积占比超过研究区域的26%,在不超过10a一遇降雨条件下,现有的泵排工程能满足排水需求;(2)在4种设计暴雨情境下研究区内有8个点呈现较大内涝风险,而在迁移郑州“7·20”降雨条件下,全研究区将发生严重的洪涝;(3)在4种设计暴雨情境下,精细化水动力模型和SWMM比较结果相近,而在郑州“7·20”级别的极端暴雨情境下,精细化水动力模型由于模型机制,结果优于SWMM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极端天气 “7•20”郑州特大暴雨 水动力模型 SWMM 巢湖市 气候变化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