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听力初筛未通过新生儿听力联合耳聋易感基因筛查的关联性分析
1
作者 刘媛媛 李一晨 陈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分析听力初筛未通过新生儿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联合筛查结果及特点,并探讨听力复筛未通过的关联规则。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对北京市12339例听力初筛未通过新生儿的耳聋易感基因筛查、听力复筛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利用Apri... 目的分析听力初筛未通过新生儿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联合筛查结果及特点,并探讨听力复筛未通过的关联规则。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对北京市12339例听力初筛未通过新生儿的耳聋易感基因筛查、听力复筛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利用Apriori算法挖掘与听力复筛未通过相关的强关联规则。结果12339例听力初筛未通过新生儿的耳聋易感基因变异检出率为7.14%(881/12339),由高到低依次为GJB2、SLC26A4、GJB3、MT-RNR1基因;听力初筛、听力复筛未通过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5.93%(1965/12339)、17.87%(226/1265)。关联规则挖掘显示,听力初筛双耳未通过且存在双/多胎、入住NICU、耳聋基因变异检出新生儿的听力复筛未通过风险相对提高了4.47%、9.25%、16.72%;耳聋基因变异检出且女性、听力初筛双耳未通过新生儿的听力复筛未通过风险相对提高了3.99%、12.60%。结论听力初筛未通过新生儿的耳聋易感基因变异检出率较高,听力初筛双耳未通过且耳聋基因变异检出新生儿的听力复筛未通过风险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筛查 耳聋 基因 新生儿 关联规则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中隔偏曲患者鼻腔通气功能评估 被引量:17
2
作者 曹春婷 韩德民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主观鼻堵症状与鼻阻力和鼻声反射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HRR2四相鼻阻力计测量吸气、呼气过程的有效阻力(effective resistance in inspiration and expiration process, Reffin, Reflex);吸气、呼...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主观鼻堵症状与鼻阻力和鼻声反射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HRR2四相鼻阻力计测量吸气、呼气过程的有效阻力(effective resistance in inspiration and expiration process, Reffin, Reflex);吸气、呼气过程的顶点阻力(vertex resistance in inspiration and expiration process, VRin, VRex );同时利用Eccovision鼻声反射仪测量距前鼻孔0~1cm,1~2cm,2~5em,5~7cm的鼻腔容积(nasalvolumefrom0~1em,1—2cm,2~5cm,5~7cm:V1,V1-2,V2-5,V5-7),鼻腔的最小横截面积(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CA)及其距前鼻孔的趴离(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nostril to 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D)。结果第1组中,鼻堵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与鼻腔阻力、鼻腔容积及最小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ffin、Reflex、VRin、VRex分别和V1-2、V2-5、V5-7及MCA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effin、Reflex、VRin、VRex在第1组与第2组间、第1组和第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第2和第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1组与第2组间、第1组和第3组间,V1、V1-2和MC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V:。V。和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和第3组间,V1、V1-2、V2-5、V5-7、MCA和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1组的MD较其他2组明显后移,接近距前鼻孔2cm的位置。结论在有鼻堵症状的鼻中隔偏曲患者中,四相鼻阻力的测量结果和鼻声反射的测量结果无显著的相关性,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堵症状不仅取决于偏曲的程度,而且取决于偏曲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相鼻阻力测量法 鼻声反射测量法 鼻中隔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素对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曹春婷 漆可 +1 位作者 王睿韬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6-749,共4页
目的定量研究麻黄素对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成年人39名(78侧鼻腔),其中男性21名,女性18名,年龄20~61岁,平均(37.9±11.5)岁。利用鼻声反射测量法分别测量收缩前、收缩后5 min和收缩后10 min的鼻腔最小截面积(minimum cross... 目的定量研究麻黄素对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成年人39名(78侧鼻腔),其中男性21名,女性18名,年龄20~61岁,平均(37.9±11.5)岁。利用鼻声反射测量法分别测量收缩前、收缩后5 min和收缩后10 min的鼻腔最小截面积(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CAb,MCA5,MCA10)及其距前鼻孔的距离(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nostril to 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Db,MD5,MD10)和0~5 cm的鼻腔容积(the nasal cavity volume from 0 cm to 5 cm,NVb,NV5,NV10);然后分别计算收缩后5 min和10 min的鼻腔最小截面积和容积与收缩前的变化量和变化率(ΔMCA5,ΔMCA10,ΔNV5,ΔNV10;ρMCA5;ρMCA10;ρNV5;ρNV10)。结果①麻黄素收缩后5 min、10 min的鼻腔的容积、最小截面积及其距前鼻孔的距离与收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后5 min和10 min的鼻腔容积、最小截面积及其距前鼻孔的距离之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有23.1%的鼻腔在收缩后5 min时其容积和最小截面积反而小于收缩前;②ΔNV10、ρNV10大于ΔNV5、ρMCA5;③男、女单侧鼻腔收缩前、后的最小截面积和容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大于女性;ΔMCA5、ΔMCA10、ΔNV5、ΔNV10、ρMCA5、ρMCA10、ρNV5、ρNV10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ΔNV5、ΔNV10、ρNV5和ρNV10均与年龄有相关性,ΔMCA5、ΔMCA5、ρMCA5和ρMCA10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鼻声反射可以使麻黄素试验的结果更具准确性和可比性,有一部分鼻腔黏膜对麻黄素的反应表现为先肿胀后收缩,麻黄素试验的测量时间定为10 min较为合理,鼻腔黏膜对麻黄素的收缩反应无性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声反射测量法 通气功能 麻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突发耳鸣伴扩展高频听力下降一例
4
作者 刘媛媛 王媛 曹春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234,共3页
耳鸣和听力下降均为常见的耳科症状,且病因及发生机制复杂[1],听力学检查有助于发掘其病因并作出临床诊断[2]。然而耳鸣与听力下降的关系尚不明确,并存在不同的专家意见。对于耳鸣和听力下降的规范性临床思路,目前临床诊疗主要借鉴国外... 耳鸣和听力下降均为常见的耳科症状,且病因及发生机制复杂[1],听力学检查有助于发掘其病因并作出临床诊断[2]。然而耳鸣与听力下降的关系尚不明确,并存在不同的专家意见。对于耳鸣和听力下降的规范性临床思路,目前临床诊疗主要借鉴国外发布的相关诊疗规范/指南[2~6],耳鸣的检查以基础听力学检查和耳鸣匹配(响度和音调匹配)为主要方法,并分析其感觉阈,可辅以耳鸣残余抑制和耳鸣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学检查 视觉模拟评分 听力下降 临床思路 诊疗规范 临床诊疗 感觉阈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