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对卷曲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rrs和tlyA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勇 邢青 +3 位作者 张治国 易俊莉 王甦民 李传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16-621,共6页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卷曲霉素(Cm)和阿米卡星(Am)耐药与rrs基因和ayA基因突变相关性。方法采用比例法对保存的临床菌株进行Cm和Am药敏试验测定,并对其中的临床菌株rrs基因和tlyA基因进行PCR、测序分析。筛选得到了10株Am...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卷曲霉素(Cm)和阿米卡星(Am)耐药与rrs基因和ayA基因突变相关性。方法采用比例法对保存的临床菌株进行Cm和Am药敏试验测定,并对其中的临床菌株rrs基因和tlyA基因进行PCR、测序分析。筛选得到了10株Am耐药菌株、25株Cm耐药菌株、15株Am和Cm交叉耐药菌株,并选择了30株敏感菌株作为对照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tlyA基因突变结果显示,Cm耐药菌株有6株突变(24.0%,6/25),与敏感菌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耐药菌株、Am和Cm交叉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rs基因检测中,Am耐药、Cm耐药、Am和Cm交叉耐药突变率分别有30.0%(3/10)、8.0%(2/25)和26.7%(4/15),敏感菌株中也有10.0%(3/30)突变株,3组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353、0.06、1.161,P值均〉0.05)。在3组中,rrs基因A1401G突变位点突变比例分别是10.0%(1/10)、8.0%(2/25)和13.3%(2/15),1株在Am和Cm交叉耐药双位点突变,共计6株A1401G位点突变菌株,与敏感菌株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突变位点C1402T在Am、Am和Cm交叉耐药中各1株。结论结核分枝杆菌tlyA基因可能与Cm耐药相关,与Am耐药不相关;rrs基因A1401G和C1402T突变可能与Am和Cm交叉耐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卷曲霉素 丁胺卡那霉素 细菌蛋白质类 突变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97
2
作者 张治国 欧喜超 +3 位作者 孙倩 杜春英 高铁杰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评估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对结核病及利福平耐药性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588例初诊患者痰标本,分别进行涂片镜检、固体培养、传统比例法药敏试验和XpertMtb/RIF检测,分析Xpert Mtb/RIF方法检测痰... 目的评估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对结核病及利福平耐药性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588例初诊患者痰标本,分别进行涂片镜检、固体培养、传统比例法药敏试验和XpertMtb/RIF检测,分析Xpert Mtb/RIF方法检测痰标本中Mtb及其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以固体培养试验结果作为金标准,Xpert Mtb/RIF方法检测痰标本Mtb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5.0%(345/363)和89.6%(147/164),以传统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Xpert Mtb/RIF方法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1%(41/46)和96.3%(289/300)。结论Xpert Mtb/RIF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在Mtb及其利福平耐药快速检测方面具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利福平 抗药性 细菌 核酸扩增技术 敏感性与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肝衰竭大鼠TLR4 mRNA表达、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0及肝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宋晨朝 刘旭华 +4 位作者 陈煜 张治国 张立洁 王泰龄 段钟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80-584,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内毒素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中TLR4mRNA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雌性Wistar大鼠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同时腹腔注射,计算动物死亡率及生存时间,动态观察给药后4、8、12h肝功能、血... 目的观察急性内毒素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中TLR4mRNA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雌性Wistar大鼠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同时腹腔注射,计算动物死亡率及生存时间,动态观察给药后4、8、12h肝功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IL-10、肝组织TLR4mRNA表达及病理变化,et 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结果80%大鼠死于急性肝衰竭,平均生存时间为(15.6±1.8)h,病理表现为肝脏大面积或亚大面积坏死。给药后4、8、12h血清TNF-α含量及肝细胞凋亡指数均增加,肝组织TLR4mRNA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增加并与血清TNF-α含量呈正相关(r=0.709,P=0.000),与IL-10无相关性。结论内毒素通过单核吞噬系统TLR4介导TNF-α大量产生,激活炎症级联反应并诱导肝细胞凋亡是内毒素性肝衰竭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阻断肝内外单核吞噬系统TLR4介导的生理学作用,可能对内毒素性肝衰竭起到一定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肝衰竭 脂多糖 D-氨基半乳糖 钟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