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灾害应对措施下的北京道路拥堵时空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燕 杨赛霓 +4 位作者 汪伟平 周子滢 刘欢 焦振寰 石永国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5-191,共7页
暴雨灾害给城市正常运转带来了巨大挑战,道路交通由于直接暴露在户外、承载多种出行方式和海量刚需活动,需要重点关注与积极应对。该研究以北京五环内为研究区,使用精细的道路拥堵数据,从时空维度评价了2021年北京最大暴雨事件及多种应... 暴雨灾害给城市正常运转带来了巨大挑战,道路交通由于直接暴露在户外、承载多种出行方式和海量刚需活动,需要重点关注与积极应对。该研究以北京五环内为研究区,使用精细的道路拥堵数据,从时空维度评价了2021年北京最大暴雨事件及多种应对措施下的交通状况。结果表明:①道路拥堵在常态下具有鲜明的日际、周际规律,而降雨和应对措施会导致极其显著的变化;②拥堵变化的时间序列呈现对勾形态,即暴雨当日拥堵缓解,而前后日拥堵加重,体现了应对措施的阶段性效果;③城市内部的拥堵变化具有空间异质性,暴雨当日北部和东部地区的拥堵大幅缓解,而次日拥堵整体加重且高度聚集;④分时段分区域统计显示,早高峰和环线的拥堵变化最为强烈;⑤相关性分析识别了应对措施的有效作用对象,证实了众多行业部门对于暴雨预警的积极响应以及弹性上下班建议的执行成效。研究发现,暴雨应对措施在局部上有效减轻了交通压力,但伴随的拥堵转移现象需要在实施应对措施前被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应对 城市道路交通 弹性出行 多源数据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不同林分类型和密度条件下林下灌草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云慧雅 毕华兴 +6 位作者 焦振寰 王宁 崔艳红 赵丹阳 王珊珊 兰道云 刘泽晖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9-578,共10页
【目的】研究晋西黄土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刺槐-油松人工混交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栎类Quercus spp.天然次生林的植物组成及植物多样性指标,探讨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密度条件下灌... 【目的】研究晋西黄土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刺槐-油松人工混交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栎类Quercus spp.天然次生林的植物组成及植物多样性指标,探讨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密度条件下灌草植物多样性,为晋西黄土区植被建设和功能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对低密度(800~1200株·hm^(−2))、中密度(1200~1600株·hm^(−2))、高密度(1600~2000株·hm^(−2))条件下22~25年生的4种林分林下灌草植物组成与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①4种林分灌草植物共87种,隶属36科69属,其中灌木植物46种,隶属22科36属,草本植物41种,隶属17科33属。4种林分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种数均在中密度时最多,表现为山杨-栎类天然次生林最多,油松人工林最少,刺槐-油松人工混交林的灌木层植物种数处于较高水平,刺槐人工林草本层植物种数较刺槐-油松人工混交林丰富。②4种林分灌草植物随林分密度增大呈现由阳生向中生、阴生植物过渡的变化规律。主要优势灌木分别为黄刺玫Rosa xanthine、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主要优势草本是薹草Carex spp.、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③不同林分类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山杨-栎类天然次生林和刺槐-油松人工混交林在中密度时的植物多样性优于人工纯林,且随林分密度增大,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整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结论】研究区山杨-栎类天然次生林和刺槐-油松人工混交林在中密度时植物组成复杂且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建议通过人工抚育调整林分密度,并向中密度刺槐-油松人工混交林或近自然林进行改造,为黄刺玫、连翘等灌木植物及薹草、沿阶草等草本植物建立良好生长条件,同时保护研究区的山杨-栎类天然次生林,以促进植被恢复,强化其水土保持功能。图1表4参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西黄土区 林分类型 林分密度 灌草 植物组成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季刺槐树干液流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荣 毕华兴 +4 位作者 焦振寰 王宁 赵丹阳 云慧雅 黄靖涵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38-1246,共9页
【目的】研究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生长季树干液流昼夜变化规律,探究气象因子对刺槐蒸腾的影响,为估算林木耗水和林分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刺槐样地选择8株样树,于2021年5—9月采用热扩散探针(T... 【目的】研究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生长季树干液流昼夜变化规律,探究气象因子对刺槐蒸腾的影响,为估算林木耗水和林分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刺槐样地选择8株样树,于2021年5—9月采用热扩散探针(TDP)对样树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并同步监测太阳辐射、气温、土壤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并采用随机森林与逐步线性回归法分析气象因子对树干液流的影响。【结果】(1)生长季各月昼间树干液流速率从小到大依次为9月、5月、6月、8月、7月,昼间树干液流速率对整日树干液流速率的贡献率为88%~93%;夜间树干液流速率从小到大依为9月、5月、8月、7月、6月,夜间树干液流速率对整日液流速率的贡献率为7%~12%。(2)影响昼间树干液流速率的主导气象因子在各月基本一致,主要为太阳辐射和气温;影响夜间液流速率的主导气象因子在各月存在差异,5、6月主要为土壤温度、水汽压亏缺,7月主要为气温,8月主要为水汽压亏缺、相对湿度,9月主要为风速与水汽压亏缺。(3)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法构建的各月昼夜树干液流速率模型拟合度优于逐步回归法。【结论】昼夜树干液流速率在各月存在明显差异,夜间树干液流对刺槐耗水的影响不可忽视,气象因子对昼夜树干液流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根据气象因子模拟树木蒸腾耗水时应该区分昼间和夜间。图3表6参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液流速率 生长季 昼夜变化 气象因子 晋西黄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