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昌平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曹琪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1-56,共6页
北京市昌平区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政策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生态宜居、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昌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乡村产业发展动... 北京市昌平区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政策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生态宜居、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昌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乡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生态宜居建设存在短板、乡村振兴人才后备不足、基层组织治理难度较大等问题,下一步应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人居环境,促进乡村组织振兴,强化基层治理,完善配套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三农 昌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研究
2
作者 曹琪 闫志远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2-57,共6页
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乡村振兴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近年来,北京市昌平区高度重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通过精准施策、综合发力,持续推进相关村整顿提升,取得一系列实效,但仍存在党... 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乡村振兴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近年来,北京市昌平区高度重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通过精准施策、综合发力,持续推进相关村整顿提升,取得一系列实效,但仍存在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较弱、组织生活不规范、“两委”干部能力素质较低、村级人才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聚焦工作机制、整合各方力量,聚焦党建引领、提升整体效能,聚焦支部建设、补足精神之钙,聚焦基层实际、提高能力水平,聚焦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聚焦人才建设、充实后备力量等六个方面的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党组织 软弱涣散 整顿 昌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研究
3
作者 曹琪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54-59,共6页
北京市昌平区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产业发展缓慢、人才力量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 北京市昌平区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产业发展缓慢、人才力量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多措并举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促进实用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区域发展 乡村振兴 昌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4
作者 李月亮 《绿色科技》 2014年第6期133-134,共2页
指出了昌平区在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缩小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差距",正确对待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资源和技术的约束,进一步加大在基础设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方面的投入,努力消除"数... 指出了昌平区在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缩小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差距",正确对待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资源和技术的约束,进一步加大在基础设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方面的投入,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全面提升昌平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为昌平区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区域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振兴,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在"十二·五"期间昌平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信息化现状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沟域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素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9期8321-8323,共3页
沟域经济是新型山区农业发展模式,北京市昌平区具备发展沟域经济的良好优势。该研究介绍了昌平区发展沟域经济的主要做法,从发展意识、管理机制、产业链条等方面分析了昌平区沟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多部门联动综合谋划、... 沟域经济是新型山区农业发展模式,北京市昌平区具备发展沟域经济的良好优势。该研究介绍了昌平区发展沟域经济的主要做法,从发展意识、管理机制、产业链条等方面分析了昌平区沟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多部门联动综合谋划、集合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产业融合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域经济 山区 乡村旅游 北京市昌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析──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6
作者 李素珍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37-41,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北京市昌平区土地流转势头加快,但在流转程序、管理、监督等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建议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培育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及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等逐步完善相关制度,为昌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北京市昌平区土地流转势头加快,但在流转程序、管理、监督等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建议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培育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及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等逐步完善相关制度,为昌平区土地流转的持续健康运转提供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适度规模经营 北京市昌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精准扶贫典型案例研究
7
作者 曹琪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6-42,共7页
脱贫攻坚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北京市昌平区拥有60%的山区面积,一些镇仍然有低收入村和大量的低收入户。经过近几年不断加快推进精准帮扶政策贯彻落实,昌平区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扎实的成效。分析产业发展... 脱贫攻坚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北京市昌平区拥有60%的山区面积,一些镇仍然有低收入村和大量的低收入户。经过近几年不断加快推进精准帮扶政策贯彻落实,昌平区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扎实的成效。分析产业发展帮扶、资产收益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三个典型案例,找出昌平区精准扶贫存在产业培育见效慢,低收入户老龄化现象严重、文化素质不高等问题,对昌平区精准扶贫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低收入户 低收入村 昌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昌平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天宝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9-53,共5页
当前,北京市昌平区城乡一体化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但是还存在产业层次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城乡结合部安全隐患问题突出、管理机制存在缺陷等问题。推进昌平区城乡一体化,要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完善农转居后社会保障体系,加强... 当前,北京市昌平区城乡一体化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但是还存在产业层次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城乡结合部安全隐患问题突出、管理机制存在缺陷等问题。推进昌平区城乡一体化,要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完善农转居后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改善社会建设,进一步创新产权制度,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社会保障 城乡结合部 昌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平区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天宝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5-69,共5页
北京市昌平区的城乡一体化主要有城市化改造模式、小城镇建设模式和村庄社区化模式,体现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建设以及通过城市化带动小城镇建设和村庄社区化建设等特点。今后昌平区要把握机遇,深化这三种模式,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 小城镇建设 昌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平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10
作者 陈天宝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4-57,共4页
北京市昌平区既面临着中关村昌平园政策区面积调整、"三城一区一基地"重点功能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海淀、朝阳等区县的激烈竞争,既有科教资源雄厚、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也存在许多不足。昌平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北京市昌平区既面临着中关村昌平园政策区面积调整、"三城一区一基地"重点功能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海淀、朝阳等区县的激烈竞争,既有科教资源雄厚、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也存在许多不足。昌平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业竞争力;完善配套功能与服务,打造优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昌平区 创新驱动 现代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平区 落实农民权益 建设都市花园
11
作者 侯君舒 《绿色中国》 2010年第19期50-51,共2页
素有“京师之枕”美称的昌平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全区土地面积201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29万余亩,占64.75%。自2009年底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已有116个村完成摸底调查,占任务的75.3%;
关键词 昌平区 农民权益 花园 都市 生态屏障 土地面积 林地面积 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被引量:9
12
作者 原珂 沈亚平 陈丽君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0,共6页
城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应遵循公众导向、质量导向、公平公正性与公共公益性相结合、服务质量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数量、服务结构、服务态度、公共服务产品质量和公众满意度五个维... 城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应遵循公众导向、质量导向、公平公正性与公共公益性相结合、服务质量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数量、服务结构、服务态度、公共服务产品质量和公众满意度五个维度对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社区基础教育、社区医疗卫生、社区社会保障、社区基础设施、社区劳动就业、社区文体休闲、社区环境保护、社区公共信息等方面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整体质量评价,以期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从而在根本上落实公民基本权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质量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焦虑与文化自觉 被引量:3
13
作者 童萍 罗艳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87,共4页
当前,文化焦虑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心态,折射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这既是中国近代以来文化认同危机的延续,又是中国当代空前复杂的文化冲突和文化矛盾的外在体现。文化焦虑体现了文化忧虑意识、文化自省意识和文化主体意识,但文... 当前,文化焦虑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心态,折射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这既是中国近代以来文化认同危机的延续,又是中国当代空前复杂的文化冲突和文化矛盾的外在体现。文化焦虑体现了文化忧虑意识、文化自省意识和文化主体意识,但文化焦虑更多地是主体对于外部文化环境自在反应的情感性行为,缺乏理性的反思。当今时代,确立一种文化自觉的理性心态,是克服文化焦虑,促进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焦虑 文化认同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管理创新问题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学之 李志杰 蒋来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6期64-67,共4页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但是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融资困难状况,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资金的供给——需求模型,探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最后从...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但是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融资困难状况,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资金的供给——需求模型,探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最后从相应的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贷融资 信用担保 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简约高效的首都城乡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基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经验的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月亮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2-57,共6页
实现城乡有序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首创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为新时代超大型城市社会治理探索了一条新路。此项改革关键的是处理好"赋权""下沉""增效&qu... 实现城乡有序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首创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为新时代超大型城市社会治理探索了一条新路。此项改革关键的是处理好"赋权""下沉""增效"三者的关系,通过明责赋权优化职能、建立综合执法平台,引导社区和区属单位在职党员"双报到",有效凝聚治理合力,逐步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制,进一步推进首都城市基层治理常态化、长效化和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基层治理 体制机制改革 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我诊断的学校发展规划制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隋彦玲 姜玉霞 郝志惠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17,共3页
通过学校发展自我诊断,唤醒学校发展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是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的有效方法。其基本步骤包括:开发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自我诊断工具;根据自我诊断结果,确定学生培养目标;围绕学生培养目标,重构学校课... 通过学校发展自我诊断,唤醒学校发展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是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的有效方法。其基本步骤包括:开发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自我诊断工具;根据自我诊断结果,确定学生培养目标;围绕学生培养目标,重构学校课程体系;根据学校发展目标体系,制定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诊断 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自我诊断 学校课程体系 教育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党内监督及其对策
17
作者 李福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7-20,共4页
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改进和完善党的政治领导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探索加强党内监督的新途径,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切实增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对... 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改进和完善党的政治领导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探索加强党内监督的新途径,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切实增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对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内监督 民主制度 腐败现象 执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三个代表” 把握五个关系
18
作者 李庆 《人民论坛》 2000年第11期52-52,共1页
“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应当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 实践“三个代表” 五个关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际出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工干部要做到公道正派
19
作者 朱光彤 《人民论坛》 2003年第11期44-45,共2页
公道正派是一种人格力量,是一种政治品质,是一种思想作风。公道正派是为人做事的根本,正派主要是指做人,公道主要是指做事,正派做人是公道做事的前提,公道做事是正派做人的结果。
关键词 公道正派 人格魅力 政治品质 组织工作干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把党管人才的要求落到实处
20
作者 李庆 《人民论坛》 2003年第6期53-53,共1页
2002年末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党管人才”的概念,并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把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起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2002年末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党管人才”的概念,并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把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起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管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管人才原则 中国 人事制度 干部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