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脊)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朱燃 庞钧译 +1 位作者 杨春明 霍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2-516,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脊)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8至2018年诊断为脑(脊)膜SFT/HPC的所有病例资料、大体特征、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目的探讨脑(脊)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8至2018年诊断为脑(脊)膜SFT/HPC的所有病例资料、大体特征、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共7例脑(脊)膜SFT/HPC,平均年龄49岁,男女比例2∶5。肿瘤平均直径4 cm。7例均行肿瘤切除术,6例位于脑膜、1例位于脊膜。镜下检查显示肿瘤由圆形、椭圆形或长梭形细胞形成,可见稀疏区及密集区数量不等的胶原带及"鹿角样"分支血管。2例为WHOⅠ级,2例为WHOⅡ级,3例为WHOⅢ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7例CD34和波形蛋白阳性(7/7,100%),4例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阳性(4/6,66.7%),7例上皮膜抗原、S-100阴性(7/7)和6例孕激素、生长抑素受体2阴性(6/6),Ki-67指数从<1%到15%。5例有随访资料,均健在,其中1例复发;2例失访。结论 SFT/HPC在脑(脊)膜少见,临床上难与脑(脊)膜瘤等相鉴别,免疫组织化学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和CD34联合应用有助于疾病的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脑(脊)膜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