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盐环境下UHPC-NC界面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剑 杨云涛 +1 位作者 陈玉洁 杨荣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0,共10页
氯盐环境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化学侵蚀环境,研究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和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界面耐久性能的影响对于UHPC加固混凝土结构和UHPC-NC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氯盐环境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化学侵蚀环境,研究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和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界面耐久性能的影响对于UHPC加固混凝土结构和UHPC-NC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通过在常规环境以及氯盐环境下的推出试验,获得了干湿循环次数(0次、25次、50次)、氯盐浸泡天数(0 d、50 d、100 d)及界面处理方式(钢丝刷刷毛、高压水射流冲毛、表面缓凝处理)对UHPC-NC界面黏结强度、界面黏结刚度及界面黏结滑移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d试验周期内,干湿循环及氯盐浸泡作用造成的界面黏结强度损失率不超过20%;氯盐环境作用时长的增加会导致界面黏结刚度的降低;随着界面粗糙度的增加,UHPC-NC试件的界面黏结强度以及界面黏结刚度均会增加;界面粗糙度的提高有助于界面抗氯盐侵蚀能力的提升.受到界面处理方法的影响,UHPC-NC试件经历干湿循环及氯盐浸泡后,荷载滑移曲线呈现2种不同的形式,分别对应光滑界面(钢丝刷刷毛界面)和其他界面(高压水射流冲毛界面和缓凝剂处理界面).各组试件的黏结滑移曲线在荷载到达峰值前趋于一致;荷载到达峰值后,前者存在荷载骤降段及持荷段,后者则随着滑移量的增加荷载不断降低.根据UHPC-NC黏结滑移曲线特征,提出了黏结滑移建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黏结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 氯盐环境 界面处理 黏结滑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微筋对磷酸镁修补砂浆弯曲性能的增强增韧效应研究
2
作者 李伟 谢剑 佟成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2-40,共9页
为了探究玄武岩微筋(Basalt minibar)对磷酸镁修补砂浆(MPCRM)的增强增韧改性效果,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分析纤维类型、纤维掺量、基体水胶比及养护条件对MPCRM弯拉强度和弯曲韧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微筋对MPCRM的弯曲增强增... 为了探究玄武岩微筋(Basalt minibar)对磷酸镁修补砂浆(MPCRM)的增强增韧改性效果,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分析纤维类型、纤维掺量、基体水胶比及养护条件对MPCRM弯拉强度和弯曲韧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微筋对MPCRM的弯曲增强增韧性能优越,且其增韧效果优于玄武岩单丝纤维;当玄武岩微筋掺量不低于1.0%(体积分数)时,MPCRM弯拉强度和弯曲韧性均随着玄武岩微筋掺量增加而提高;随着水胶比提高,玄武岩微筋增强MPCRM的弯曲韧性降低,弯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水胶比为0.18和体积掺量为1.5%的玄武岩微筋增强MPCRM的弯拉强度最大;掺入玄武岩微筋能够部分弥补低温养护MPCRM的受冻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修补砂浆(MPCRM) 玄武岩微筋 拔出功 弯曲韧性 低温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与普通混凝土试件界面黏结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谢剑 陈玉洁 孙雅丹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45-3955,共11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因为其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耐久性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结构修补用材料之一。同时,UHPC与普通混凝土(NC)之间的界面黏结性能,是影响UHPC在混凝土加固修复工程中应用可靠性的关键因素。针对严寒环境,本试验对超高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因为其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耐久性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结构修补用材料之一。同时,UHPC与普通混凝土(NC)之间的界面黏结性能,是影响UHPC在混凝土加固修复工程中应用可靠性的关键因素。针对严寒环境,本试验对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以下简称UHPC-NC)黏结试件开展-60℃的冻融循环试验,分析冻融循环后试件的宏观形态变化、质量变化率。通过黏结强度试验,获得界面的黏结强度以及相应的界面破坏模式。试验主要分析-60℃冻融循环对UHPC-NC试件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以及界面的不同处理方式(钢丝刷刷毛、高压水射流冲毛及劈裂)对抗-60℃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同时,对冻融作用下UHPC-NC试件的界面损伤机理进行初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60℃冻融循环对UHPC-NC试件黏结强度有较大影响,劈裂组试件的界面黏结强度在经历10次、15次、20次冻融循环后分别下降为界面黏结基准强度的72.94%、55.62%及44.33%,界面黏结强度呈现先急速下降再缓慢下降的趋势;界面粗糙度越高,界面的剩余黏结强度越大,经历20次冻融循环后,劈裂组试件的剩余黏结强度为高压水射流冲毛试件的2.0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 普通混凝土 界面黏结 抗冻性能 界面处理方式 加固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铝合金板加固方式对R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昊 徐福泉 谢剑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为了探究不同锚固方式对铝合金板加固R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了4种加固方式:粘贴(EB)、粘锚(EFB)、端部锚固(MFE)和整体锚固(MFU),开展四点弯曲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加固方式,其破坏模式主要有两类:EB、EFB加固发生... 为了探究不同锚固方式对铝合金板加固R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了4种加固方式:粘贴(EB)、粘锚(EFB)、端部锚固(MFE)和整体锚固(MFU),开展四点弯曲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加固方式,其破坏模式主要有两类:EB、EFB加固发生端部混凝土剥离破坏,破坏呈脆性;MFE、MFU加固发生跨中混凝土压溃破坏,其存在荷载“二次上升”现象,破坏呈延性。EB、EFB加固承载能力分别提高了11.55%和87.38%,在粘贴加固的基础上,增加锚栓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端部混凝土剥离,改善抗弯加固效果。MFE、MFU加固承载能力分别提高了58.32%和70.35%,这两种加固方式可以同时保证承载能力和延性的提升,二者加固效果相当。针对不同的加固方式,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承载力验算,验算结果与试验值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梁 铝合金板 锚栓 抗弯加固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