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净空下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竖向抗压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曙光 尹浩 +3 位作者 段启伟 王浩宇 李钦锐 李湛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8-1326,共9页
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技术是适用于既有建筑低净空下作业的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室内足尺试验对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的竖向抗压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并与锚杆静压桩、旋喷桩和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特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旋喷静压钢管... 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技术是适用于既有建筑低净空下作业的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室内足尺试验对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的竖向抗压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并与锚杆静压桩、旋喷桩和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特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主要表现为摩擦桩的特性;当桩径相当时,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的单桩承载力显著高于灌注桩和旋喷桩;锚杆静压桩由于直径较小,单桩承载力也最低;在极限荷载作用下,旋喷桩表现为桩顶材料强度破坏,桩的侧阻力与端阻力未充分发挥;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由于芯桩的植入,弥补了旋喷桩桩身强度的不足,桩的侧阻力得以充分发挥,其承载力高于旋喷桩;与灌注桩相比,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桩身界面不规则、旋喷工艺明显改善了桩土的界面特性,因而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承载力高于同直径的灌注桩。根据试验结果从工程实用的角度,通过引入侧阻力增大系数和端阻力折减系数,对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公式进行修正,得到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表达式,并给出相关参数的取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喷静压钢管复合桩 抗压承载特性 室内足尺试验 锚杆静压桩 旋喷桩 灌注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环境下UHPC-NC界面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谢剑 杨云涛 +1 位作者 陈玉洁 杨荣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0,共10页
氯盐环境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化学侵蚀环境,研究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和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界面耐久性能的影响对于UHPC加固混凝土结构和UHPC-NC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氯盐环境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化学侵蚀环境,研究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和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界面耐久性能的影响对于UHPC加固混凝土结构和UHPC-NC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通过在常规环境以及氯盐环境下的推出试验,获得了干湿循环次数(0次、25次、50次)、氯盐浸泡天数(0 d、50 d、100 d)及界面处理方式(钢丝刷刷毛、高压水射流冲毛、表面缓凝处理)对UHPC-NC界面黏结强度、界面黏结刚度及界面黏结滑移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d试验周期内,干湿循环及氯盐浸泡作用造成的界面黏结强度损失率不超过20%;氯盐环境作用时长的增加会导致界面黏结刚度的降低;随着界面粗糙度的增加,UHPC-NC试件的界面黏结强度以及界面黏结刚度均会增加;界面粗糙度的提高有助于界面抗氯盐侵蚀能力的提升.受到界面处理方法的影响,UHPC-NC试件经历干湿循环及氯盐浸泡后,荷载滑移曲线呈现2种不同的形式,分别对应光滑界面(钢丝刷刷毛界面)和其他界面(高压水射流冲毛界面和缓凝剂处理界面).各组试件的黏结滑移曲线在荷载到达峰值前趋于一致;荷载到达峰值后,前者存在荷载骤降段及持荷段,后者则随着滑移量的增加荷载不断降低.根据UHPC-NC黏结滑移曲线特征,提出了黏结滑移建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黏结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 氯盐环境 界面处理 黏结滑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微筋对磷酸镁修补砂浆弯曲性能的增强增韧效应研究
3
作者 李伟 谢剑 佟成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2-40,共9页
为了探究玄武岩微筋(Basalt minibar)对磷酸镁修补砂浆(MPCRM)的增强增韧改性效果,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分析纤维类型、纤维掺量、基体水胶比及养护条件对MPCRM弯拉强度和弯曲韧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微筋对MPCRM的弯曲增强增... 为了探究玄武岩微筋(Basalt minibar)对磷酸镁修补砂浆(MPCRM)的增强增韧改性效果,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分析纤维类型、纤维掺量、基体水胶比及养护条件对MPCRM弯拉强度和弯曲韧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微筋对MPCRM的弯曲增强增韧性能优越,且其增韧效果优于玄武岩单丝纤维;当玄武岩微筋掺量不低于1.0%(体积分数)时,MPCRM弯拉强度和弯曲韧性均随着玄武岩微筋掺量增加而提高;随着水胶比提高,玄武岩微筋增强MPCRM的弯曲韧性降低,弯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水胶比为0.18和体积掺量为1.5%的玄武岩微筋增强MPCRM的弯拉强度最大;掺入玄武岩微筋能够部分弥补低温养护MPCRM的受冻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修补砂浆(MPCRM) 玄武岩微筋 拔出功 弯曲韧性 低温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与普通混凝土试件界面黏结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谢剑 陈玉洁 孙雅丹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45-3955,共11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因为其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耐久性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结构修补用材料之一。同时,UHPC与普通混凝土(NC)之间的界面黏结性能,是影响UHPC在混凝土加固修复工程中应用可靠性的关键因素。针对严寒环境,本试验对超高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因为其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耐久性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结构修补用材料之一。同时,UHPC与普通混凝土(NC)之间的界面黏结性能,是影响UHPC在混凝土加固修复工程中应用可靠性的关键因素。针对严寒环境,本试验对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以下简称UHPC-NC)黏结试件开展-60℃的冻融循环试验,分析冻融循环后试件的宏观形态变化、质量变化率。通过黏结强度试验,获得界面的黏结强度以及相应的界面破坏模式。试验主要分析-60℃冻融循环对UHPC-NC试件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以及界面的不同处理方式(钢丝刷刷毛、高压水射流冲毛及劈裂)对抗-60℃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同时,对冻融作用下UHPC-NC试件的界面损伤机理进行初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60℃冻融循环对UHPC-NC试件黏结强度有较大影响,劈裂组试件的界面黏结强度在经历10次、15次、20次冻融循环后分别下降为界面黏结基准强度的72.94%、55.62%及44.33%,界面黏结强度呈现先急速下降再缓慢下降的趋势;界面粗糙度越高,界面的剩余黏结强度越大,经历20次冻融循环后,劈裂组试件的剩余黏结强度为高压水射流冲毛试件的2.0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 普通混凝土 界面黏结 抗冻性能 界面处理方式 加固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基础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有效长径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兆强 解恒燕 +2 位作者 陶传迁 杨光 刘文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94-99,113,共7页
桩长和桩径是复合地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合理确定其取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刚性基础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引入有效长径比概念,应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从地基变形角度系统分析了置换率、桩土模量比、下卧层与加固区模量比对刚... 桩长和桩径是复合地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合理确定其取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刚性基础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引入有效长径比概念,应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从地基变形角度系统分析了置换率、桩土模量比、下卧层与加固区模量比对刚性基础下桩有效长径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刚性基础下水泥土桩的有效长径比主要取决于置换率,桩土模量比、下卧层与加固区模量比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桩 复合地基 有效长径比 置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板分离式分层隔震结构减震原理研究
6
作者 陶传迁 解恒燕 +1 位作者 杨光 刘文洋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136,共15页
为了拓宽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提出了梁板分离式分层隔震结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将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所有楼层或某些楼层的全部或部分楼板通过橡胶隔震支座支承于梁上。建立了分层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利用自编程序按时程... 为了拓宽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提出了梁板分离式分层隔震结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将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所有楼层或某些楼层的全部或部分楼板通过橡胶隔震支座支承于梁上。建立了分层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利用自编程序按时程分析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别计算了不同工况下分层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运用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振型分析法分析了刚度比和场地条件等因素对减震效果的影响。发现了刚度比变化过程中分层隔震结构的两个极限状态,并利用其中之一初步判断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隔震结构 地震反应 刚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设电梯对既有多层砖混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向容 李伟龙 +1 位作者 冯禄 李东彬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145,共5页
结合一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程实例,采用Midas/Gen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地震作用下电梯井道结构对既有多层砖混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及两者连接位置处相互作用力随楼层高度的变化趋势,并讨论了不同连接方式对既有结构及电梯井道结构的地震响... 结合一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程实例,采用Midas/Gen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地震作用下电梯井道结构对既有多层砖混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及两者连接位置处相互作用力随楼层高度的变化趋势,并讨论了不同连接方式对既有结构及电梯井道结构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连接方式时,增设电梯对既有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均较小,但对电梯井道结构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住宅 增设电梯 抗震性能 MID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润饭店的改造及抗震加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国彦 姚秋来 +1 位作者 吴孝良 顿海丽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99,共6页
本文通过华润饭店由酒店改造升级为"联合办公综合体"——华润长安中心的实际工程案例,详述了其存在的问题分析、结构检测鉴定、加固方案论证优化等过程,探索总结出涉及抗震加固的城市更新项目必须重视三个重要环节:前期项目... 本文通过华润饭店由酒店改造升级为"联合办公综合体"——华润长安中心的实际工程案例,详述了其存在的问题分析、结构检测鉴定、加固方案论证优化等过程,探索总结出涉及抗震加固的城市更新项目必须重视三个重要环节:前期项目定位要与结构检测鉴定工作并重、抗震加固优先从体系加固入手、构件加固要通过论证优化并结合项目特点采用最适宜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办公综合体 抗震鉴定 后续使用年限 改变结构体系 结构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铝合金板加固方式对R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昊 徐福泉 谢剑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为了探究不同锚固方式对铝合金板加固R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了4种加固方式:粘贴(EB)、粘锚(EFB)、端部锚固(MFE)和整体锚固(MFU),开展四点弯曲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加固方式,其破坏模式主要有两类:EB、EFB加固发生... 为了探究不同锚固方式对铝合金板加固R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了4种加固方式:粘贴(EB)、粘锚(EFB)、端部锚固(MFE)和整体锚固(MFU),开展四点弯曲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加固方式,其破坏模式主要有两类:EB、EFB加固发生端部混凝土剥离破坏,破坏呈脆性;MFE、MFU加固发生跨中混凝土压溃破坏,其存在荷载“二次上升”现象,破坏呈延性。EB、EFB加固承载能力分别提高了11.55%和87.38%,在粘贴加固的基础上,增加锚栓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端部混凝土剥离,改善抗弯加固效果。MFE、MFU加固承载能力分别提高了58.32%和70.35%,这两种加固方式可以同时保证承载能力和延性的提升,二者加固效果相当。针对不同的加固方式,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承载力验算,验算结果与试验值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梁 铝合金板 锚栓 抗弯加固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