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车载点云数据的城市道路特征目标提取与三维重构 被引量:2
1
作者 邓宇彤 李峰 +5 位作者 周思齐 魏文雪 张松 杨扬 张强 李艳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8-507,共10页
随着现代城市交通管理、智能驾驶、城市规划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发展,对高效、自动化的城市道路特征提取和三维重构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提出一种从激光点云数据中自动提取道路特征并建立三维模型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大规模复杂... 随着现代城市交通管理、智能驾驶、城市规划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发展,对高效、自动化的城市道路特征提取和三维重构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提出一种从激光点云数据中自动提取道路特征并建立三维模型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大规模复杂环境下的数据。首先通过提取路缘石描述算子来确定边界线,然后生成点云数据的地理参考图像,提取出精细化的道路标识线。接着在平滑度约束下进行杆状地物检测,再通过分类算法区分路灯和行道树。最后,分析了道路模型三维重构所需的参数,并提出一种连续四边形重建方法,实现了对道路元素的三维重构。实验结果显示,该研究方法在道路点云数据目标提取的评价精度达到92%,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城市道路 目标提取 目标分类 三维重构 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法隧道下穿既有结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58
2
作者 杨广武 关龙 +1 位作者 刘军 郑知斌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60,共7页
以北京地铁10号线9标段盾构法开挖隧道穿越城铁13号线芍药居车站工程为依托,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盾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盾构穿越既有结构时对其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既有线车站结构的沉降随地基变形模量的提... 以北京地铁10号线9标段盾构法开挖隧道穿越城铁13号线芍药居车站工程为依托,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盾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盾构穿越既有结构时对其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既有线车站结构的沉降随地基变形模量的提高而减少,且沉降趋势逐渐变缓;既有结构最大沉降增大的速率比围岩荷载释放率增大的速度快;增大开挖面的控制压力,可有效减小既有结构的沉降,但过大的控制压力会使前方土体隆起,产生负地层损失,并且随着开挖面控制压力的提高,差异沉降明显增大。通过施工参数的优化可以减小既有结构的沉降,达到保护既有结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盾构法 既有结构 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定位技术在道路线形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向怀坤 荣建 +1 位作者 钟小明 牛玉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8-472,共5页
为提高线形检测效率,提出了利用差分GPS与航位推算(DGPS/DR)组合定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时地获取检测道路点位坐标以及通过这些坐标计算道路线形参数的研究思路,对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组合定位系统的数据处理、道路... 为提高线形检测效率,提出了利用差分GPS与航位推算(DGPS/DR)组合定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时地获取检测道路点位坐标以及通过这些坐标计算道路线形参数的研究思路,对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组合定位系统的数据处理、道路曲线各项参数计算的理论公式推导及程序实现结果.通过山西太旧高速道路部分检测数据的验证,其中圆曲线半径的偏差为0.696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GPS DGPS 航位推算 DR 道路线形 坐标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盾构扩挖车站受力转换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孙长军 张顶立 +1 位作者 郑昊 汪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93-296,共4页
北京地铁14号线将台站采用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先行通过,扩挖形成地铁车站。通过数值模拟进行受力转换计算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要大于大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且最大沉降点逐步由导洞上方移动到... 北京地铁14号线将台站采用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先行通过,扩挖形成地铁车站。通过数值模拟进行受力转换计算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要大于大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且最大沉降点逐步由导洞上方移动到盾构上方,体现出群垌效应;初支扣拱弯矩最大部位发生在初支与盾构K管片接触部位,是受力转换的关键;导洞开挖和初支扣拱阶段引起的地表沉降约占总沉降量的85%,是沉降控制关键环节。提出了扩挖施工关键技术:盾构管片拼装施工、初期支护、管片拆除、二衬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 扩挖 施工工艺 受力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大直径盾构隧道扩挖车站施工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孙长军 张顶立 +1 位作者 郑昊 汪乐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7,共7页
北京地铁十四号线采用外径为10 m的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进行地铁施工.由于盾构隧道扩挖车站施工具有盾构设备利用率高、建设进度快、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将台站采用盾构隧道已形成的中洞结合PBA法(洞桩法)扩挖而成,解决了盾构区间施工速度... 北京地铁十四号线采用外径为10 m的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进行地铁施工.由于盾构隧道扩挖车站施工具有盾构设备利用率高、建设进度快、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将台站采用盾构隧道已形成的中洞结合PBA法(洞桩法)扩挖而成,解决了盾构区间施工速度快与车站施工速度慢之间相互矛盾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PBA大直径盾构隧道扩挖车站的工法特点,明确车站结构形式及施工步序,对施工过程中盾构掘进控制、管片拼装与拆除、纵梁与管片的连接、初支及二衬施作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施工完成后,实测数据显示地表沉降满足控制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施工 大直径盾构 洞桩法 扩挖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生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俊岭 王雪明 +2 位作者 冯萃敏 李颖娜 赵欣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15-1920,共6页
植生混凝土已经被用于河岸护坡、公路护边、停车场、屋顶绿化、建筑物墙面绿化等工程中。它对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植生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同时,在净化水质、修复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调节环境温度等方面发挥... 植生混凝土已经被用于河岸护坡、公路护边、停车场、屋顶绿化、建筑物墙面绿化等工程中。它对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植生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同时,在净化水质、修复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调节环境温度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资料的分析,综述了植生混凝土的概念、特点、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情况,并提出了植生混凝土未来需研究的问题,对进一步深入研发和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生混凝土 降碱 填料 强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矿粉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荣俊 隗功辉 +1 位作者 张春林 朱海英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46-50,共5页
本文介绍了掺矿粉混凝土的配制技术,重点研究了掺加矿粉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在混凝土中掺加矿粉合理可行的配制方法、适宜掺量以及注意事项;建议在实际应用中采取矿粉和粉煤灰复掺的方式以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优势... 本文介绍了掺矿粉混凝土的配制技术,重点研究了掺加矿粉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在混凝土中掺加矿粉合理可行的配制方法、适宜掺量以及注意事项;建议在实际应用中采取矿粉和粉煤灰复掺的方式以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效应”,配制性能更为优异同时成本更为经济的混凝上,并针对矿粉和粉煤灰复掺确定了二者之间适宜的水泥取代率和复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粉 混疑土 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水混凝土路面堵塞对径流水质控制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俊岭 刘栓 +4 位作者 宋健 冯萃敏 李俊奇 李颖娜 赵欣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0-143,共4页
透水混凝土铺装对雨水径流水质控制有显著效果,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铺装系统中的路面堵塞会越来越严重,水质处理能力也随之下降。试验表明,在一年重现期下,没有堵塞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对SS、COD、TN、TP、Cu的去除率分别是47%、40%、37%... 透水混凝土铺装对雨水径流水质控制有显著效果,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铺装系统中的路面堵塞会越来越严重,水质处理能力也随之下降。试验表明,在一年重现期下,没有堵塞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对SS、COD、TN、TP、Cu的去除率分别是47%、40%、37%、43%、43%。当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堵塞率达到70%时,SS、COD、TN、TP、Cu的去除率分别下降到33%、27%、33%、34%、37%。随着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堵塞率的不断增大,其对径流中常见污染物的控制作用持续减弱。结果揭示了堵塞对径流水质控制的作用及变化,为透水混凝土铺装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及维护对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路面 径流水质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矿粉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杨荣俊 隗功辉 +1 位作者 张春林 朱海英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38-41,53,共5页
 本文介绍了掺矿粉混凝土的耐久性,重点研究了掺加矿粉对混凝土水化热、抗水渗透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以及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加矿粉,可降低浆体水化热;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能;显著提高混...  本文介绍了掺矿粉混凝土的耐久性,重点研究了掺加矿粉对混凝土水化热、抗水渗透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以及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加矿粉,可降低浆体水化热;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能;显著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尤其是采用矿粉和粉煤灰复配技术并结合引气剂的使用;在同强度的条件下掺矿粉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具有相同的抗碳化作用能力;在强度和含气量相同的条件下掺矿粉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具有相同的抗冻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粉 混凝土 耐久性 水化热 抗渗 抗碳化 抗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裂缝场地施工降水对地表沉降和地层应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庆兵 黄强兵 +3 位作者 闫钰丰 杨招 胡士伟 雷建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221-231,共11页
地裂缝是西安市典型的城市地质灾害,地下水位的变化是诱发地裂缝活动的重要因素。以西安地铁六号线暗挖段施工降水为研究背景,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地裂缝场地施工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和地层应力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当... 地裂缝是西安市典型的城市地质灾害,地下水位的变化是诱发地裂缝活动的重要因素。以西安地铁六号线暗挖段施工降水为研究背景,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地裂缝场地施工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和地层应力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地表沉降量上盘大于下盘,地裂缝带两侧地表存在差异沉降的现象,最大差异沉降量与地下水位下降深度近似呈直线关系;不同位置处地表的横向沉降呈现出"Z"形的变化特征,差异沉降区随地裂缝位置的变动而变化,且差异沉降量与横向地表位置近似呈二次函数曲线关系;地层竖向应力随着地下水位下降而增大,地裂缝位置处地层应力存在突变现象,上下盘应力影响区与地层深度近似呈三次函数曲线关系;基于分层总和法计算了地下水位下降时地表沉降量的解析解,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得到了计算地表最大沉降量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可为地裂缝场地地铁隧道及其他地下工程安全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降水 地裂缝场地 数值模拟 分层总和法 地表沉降 地层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筋围护桩设计与施工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逄显昱 李颖娜 +1 位作者 赵欣 周洪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计算都是建立在钢筋延性特性的基础上的。尽管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并不完全等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但是做出相应的修改也是合理的。玻璃纤维筋材料的使用迄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结构行为需要...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计算都是建立在钢筋延性特性的基础上的。尽管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并不完全等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但是做出相应的修改也是合理的。玻璃纤维筋材料的使用迄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结构行为需要更详细研究,以致于可以应用于新领域的开发。就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构件设计计算中玻璃纤维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力、玻璃纤维筋强度取值、正截面计算和斜截面计算等。根据理论分析从而解决实际工程的设计与工程应用等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围护桩 玻璃纤维筋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施工现场常用设施、设备的安全要点
12
作者 徐小勇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3年第3期71-73,共3页
建筑施工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也将其列为三大安全生产重点行业之一。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在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和运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全过程中... 建筑施工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也将其列为三大安全生产重点行业之一。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在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和运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全过程中,无论是建立体系时的初评,还是内审和管理评审以及进行外部审核时,施工现场都是重要的审核环节。因此,有必要对施工现场的常用设施、设备的安全要点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现场 设施 设备 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 安全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