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转铁”政策背景下考虑经济和环境效益的铁路差异化补贴决策研究
1
作者 朱宇婷 余明月 +2 位作者 杨扬 沙川 刘路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9,共10页
为响应“公转铁”政策需求,考虑货主选择行为,构建铁路货运补贴双层决策模型.上层综合考虑经济和环境效益,以单OD对铁路补贴额为决策变量,构建多目标非线性补贴决策模型.下层考虑货主间的博弈行为,以广义运输费用最低为目标,构建货流分... 为响应“公转铁”政策需求,考虑货主选择行为,构建铁路货运补贴双层决策模型.上层综合考虑经济和环境效益,以单OD对铁路补贴额为决策变量,构建多目标非线性补贴决策模型.下层考虑货主间的博弈行为,以广义运输费用最低为目标,构建货流分配模型.考虑模型特点,运用隶属度函数将模型转化为单目标问题,并设计模拟退火算法和迭代加权法进行求解.通过北京砂石骨料货运网络实证分析,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OD对补贴额为0~0.12元/(t·km),且不同OD对的补贴值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和个体差异;在补贴方案下,通过260万元的经济支出,可实现24%的货运“公转铁”和17%的碳减排;差异化补贴方案下,同等规模的“公转铁”货运量和碳减排量,所需经济支出仅为统一补贴策略的52%;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权重系数对补贴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特点确定权重系数;铁路补贴总额上限的提高能够提升“公转铁”推动效果、提升环境效益,但环境效益的边际增长率持续减弱;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要求的提升,会大幅度提高财政补贴压力,建议政府综合运用补贴以外的激励策略;铁路补贴总额与公路运价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政府宜建立灵活的补贴调整机制,以适应货运市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经济和环境效益 双层规划 差异化补贴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紫外光老化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佳妮 纪曼曼 +2 位作者 薛忠军 柳浩 张家荣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5-392,共8页
为探究自然环境中昼夜交替对沥青老化的影响,设计了间歇式紫外光老化试验,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弯曲梁流变仪及原子力显微镜对间歇式紫外光老化沥青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持续式紫外光老化相比,间歇式紫外光老化对沥青流变... 为探究自然环境中昼夜交替对沥青老化的影响,设计了间歇式紫外光老化试验,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弯曲梁流变仪及原子力显微镜对间歇式紫外光老化沥青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持续式紫外光老化相比,间歇式紫外光老化对沥青流变性能影响更显著,经间歇式紫外光老化后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劣化更严重,中温条件下流动性更差,温度敏感性更低;相同深度下,沥青蜂状结构数量和蜂状结构总面积更少,老化物质在沥青内部扩散更充分,老化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 间歇式 紫外光老化 流变性能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属性对共享单车出行影响的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路 车宇禄 +2 位作者 朱宇婷 周小光 光志瑞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4,共10页
基于2018年上海市共享单车订单数据,本文以地铁站周边区域为研究范围,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分析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出行的影响机理,进一步,从地铁站类型及空间位置两大属性出发,揭示各类因素影响作用的异质性特征。研究结... 基于2018年上海市共享单车订单数据,本文以地铁站周边区域为研究范围,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分析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出行的影响机理,进一步,从地铁站类型及空间位置两大属性出发,揭示各类因素影响作用的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因素对共享单车出行吸引和发生呈现全正向、全负向、正负双重以及正负相反这4种不同的影响效果。面向不同属性的地铁站,影响共享单车出行的主要因素存在明显差异,且该差异在出行发生下更为显著。地铁站距市中心的距离对影响因素重要度排序结果有显著影响,而换乘站和非换乘站影响因素重要度排序方面的差异性相对较小。其中,“地铁站密度大于人口密度大于公交站密度”“居住用地大于地铁站密度”分别是市中心10 km范围内出行吸引和发生最主要的影响组合;“人口密度大于公交站密度大于居住用地”“土地信息熵大于人口密度”分别对应市中心10 km范围外出行吸引和发生的最主要影响组合。随着地铁站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各类因素的影响系数呈现“<”型、斜“几”字型和“S”型这3类变化趋势,说明建成环境的影响效力随空间位置变化呈复杂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地铁站周边共享单车宜采取因地制宜的投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异质性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共享单车 地铁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载点云数据的城市道路特征目标提取与三维重构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宇彤 李峰 +5 位作者 周思齐 魏文雪 张松 杨扬 张强 李艳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8-507,共10页
随着现代城市交通管理、智能驾驶、城市规划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发展,对高效、自动化的城市道路特征提取和三维重构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提出一种从激光点云数据中自动提取道路特征并建立三维模型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大规模复杂... 随着现代城市交通管理、智能驾驶、城市规划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发展,对高效、自动化的城市道路特征提取和三维重构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提出一种从激光点云数据中自动提取道路特征并建立三维模型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大规模复杂环境下的数据。首先通过提取路缘石描述算子来确定边界线,然后生成点云数据的地理参考图像,提取出精细化的道路标识线。接着在平滑度约束下进行杆状地物检测,再通过分类算法区分路灯和行道树。最后,分析了道路模型三维重构所需的参数,并提出一种连续四边形重建方法,实现了对道路元素的三维重构。实验结果显示,该研究方法在道路点云数据目标提取的评价精度达到92%,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城市道路 目标提取 目标分类 三维重构 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在施工阶段的老化程度 被引量:21
5
作者 秦永春 黄颂昌 +1 位作者 苏玉昆 孙立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00-1202,1280,共4页
按照确定的抽提、蒸馏方法回收沥青,测试从不同施工温度的沥青混合料中回收得到沥青的各项指标.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温度的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其沥青老化的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从回收沥青粘度—温度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沥... 按照确定的抽提、蒸馏方法回收沥青,测试从不同施工温度的沥青混合料中回收得到沥青的各项指标.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温度的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其沥青老化的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从回收沥青粘度—温度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达到150℃时,其中的沥青老化程度开始急剧增加.温拌技术(例如,拌和温度在100℃和120℃时)可大大缓解混合料中沥青的老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老化 抽提 沥青混合料 温拌混 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集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张金喜 陈炜林 +2 位作者 金珊珊 陈春珍 杨荣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为了探讨煤矸石集料配制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从宏观和微观上对煤矸石集料混凝土进行了耐久性试验.研究表明,测试的各种煤矸石集料都为非碱活性集料;煤矸石掺量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随着煤矸石集料掺量的增加,煤矸石... 为了探讨煤矸石集料配制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从宏观和微观上对煤矸石集料混凝土进行了耐久性试验.研究表明,测试的各种煤矸石集料都为非碱活性集料;煤矸石掺量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随着煤矸石集料掺量的增加,煤矸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并没有降低,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明显降低;气泡间距系数不能确切地评定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冻性,集料吸水率也是影响煤矸石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因素;煤矸石混凝土的水泥石-集料界面结构不同于普通混凝土.对于煤矸石集料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本研究提出了煤矸石掺量、吸水率、压碎值和针片状含量4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煤矸石 耐久性 再生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生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俊岭 王雪明 +2 位作者 冯萃敏 李颖娜 赵欣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15-1920,共6页
植生混凝土已经被用于河岸护坡、公路护边、停车场、屋顶绿化、建筑物墙面绿化等工程中。它对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植生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同时,在净化水质、修复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调节环境温度等方面发挥... 植生混凝土已经被用于河岸护坡、公路护边、停车场、屋顶绿化、建筑物墙面绿化等工程中。它对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植生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同时,在净化水质、修复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调节环境温度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资料的分析,综述了植生混凝土的概念、特点、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情况,并提出了植生混凝土未来需研究的问题,对进一步深入研发和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生混凝土 降碱 填料 强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砂浆的孔结构与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炜林 张金喜 +2 位作者 金珊珊 陈春珍 杨荣俊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3-117,共5页
为了研究煤矸石砂浆孔结构特征与力学强度的关系,利用AutoPore IV型材料细孔隙测定仪等仪器分析了不同煤矸石集料及掺量下砂浆的孔结构特征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力学强度与分形维数及孔径分布等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煤矸石集料... 为了研究煤矸石砂浆孔结构特征与力学强度的关系,利用AutoPore IV型材料细孔隙测定仪等仪器分析了不同煤矸石集料及掺量下砂浆的孔结构特征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力学强度与分形维数及孔径分布等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煤矸石集料掺量的增加,煤矸石砂浆的力学性能并没有明显降低;煤矸石砂浆孔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孔分形维数可以评定煤矸石砂浆孔结构特征;煤矸石砂浆强度与孔结构有一定关联关系,随着孔径增大,孔隙率增加,孔分形维数减小,砂浆强度呈递减趋势;小于20 nm的无害孔越多,大于100 nm的大孔越少,煤矸石砂浆的抗压及抗折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煤矸石 孔结构 强度 再生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水混凝土路面堵塞对径流水质控制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俊岭 刘栓 +4 位作者 宋健 冯萃敏 李俊奇 李颖娜 赵欣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0-143,共4页
透水混凝土铺装对雨水径流水质控制有显著效果,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铺装系统中的路面堵塞会越来越严重,水质处理能力也随之下降。试验表明,在一年重现期下,没有堵塞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对SS、COD、TN、TP、Cu的去除率分别是47%、40%、37%... 透水混凝土铺装对雨水径流水质控制有显著效果,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铺装系统中的路面堵塞会越来越严重,水质处理能力也随之下降。试验表明,在一年重现期下,没有堵塞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对SS、COD、TN、TP、Cu的去除率分别是47%、40%、37%、43%、43%。当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堵塞率达到70%时,SS、COD、TN、TP、Cu的去除率分别下降到33%、27%、33%、34%、37%。随着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堵塞率的不断增大,其对径流中常见污染物的控制作用持续减弱。结果揭示了堵塞对径流水质控制的作用及变化,为透水混凝土铺装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及维护对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路面 径流水质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集料基本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张金喜 陈炜林 杨荣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9-743,共5页
对煤矸石集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和微观构造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试验分析,并对煤矸石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煤矸石集料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石英,有发生碱骨料反应的潜在危险;在扫描电镜(SEM)微观形貌中发现煤矸石集料不如普通集... 对煤矸石集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和微观构造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试验分析,并对煤矸石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煤矸石集料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石英,有发生碱骨料反应的潜在危险;在扫描电镜(SEM)微观形貌中发现煤矸石集料不如普通集料均匀、密实;煤矸石集料与普通集料的微观孔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在一定掺量范围内,煤矸石集料不会对煤矸石混凝土力学性能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 煤矸石集料 微观构造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沥青混合料动态、静态模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董雨明 谭忆秋 柳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6-291,共6页
采用针入度为10/20的硬质沥青和石灰岩集料制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同时选择了一种PG76—22的SBS改性沥青,进行性能对比。基于体积法的配合比设计完成后,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车辙试验、三点弯曲试验、间接拉伸试验来评价硬质沥青混合... 采用针入度为10/20的硬质沥青和石灰岩集料制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同时选择了一种PG76—22的SBS改性沥青,进行性能对比。基于体积法的配合比设计完成后,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车辙试验、三点弯曲试验、间接拉伸试验来评价硬质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静态回弹模量与动态复数模量均采用单轴压缩试验来完成,采用不同的加载模式,回弹模量采用7级静态加载,复数模量采用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动态加载。深入研究了温度对两种模量的影响。基于反曲函数绘制了动态模量主曲线,同时采用Cole-Cole平面分析硬质沥青混合料的黏弹特征。研究认为,硬质沥青可以制备抗车辙性能优异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相同温度下,硬质沥青混合料的复数模量均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但37.8℃以上温度时,硬质沥青混合料的黏性流动比例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沥青 回弹模量 复数模量 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沥青厂集料堆体积测算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峰 魏文雪 +3 位作者 孙轩 周思齐 杨俊良 杨海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0-588,597,共10页
集料是生产沥青混合料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库存量体积计算效率与精度对集料智能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人工盘点集料体积方法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集料体积的自动化计算研究.以北京市政路桥建... 集料是生产沥青混合料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库存量体积计算效率与精度对集料智能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人工盘点集料体积方法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集料体积的自动化计算研究.以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怀柔沥青厂室外仓库集料为研究对象,应用大疆“御”Pro行器、Agisoft Metashape软件,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采集集料影像,基于运动恢复结构算法建立集料稀疏点云,基于多视角立体算法生成密集点云,基于表面重建算法、纹理映射算法生成具有表面纹理的三维模型,实现沥青集料的可视化管理,基于生成的集料点云研究基于三角网法的集料体积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室外仓库集料影像,提高集料体积计算效率,精度相对于传统方法较高,满足工程需要.模型参数设置对最终结果无显著影响,但模型参数设置为最高时会造成建模时间显著增加,因此模型参数设置为最低时,将会大大节省时间、提高建模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为集料可视化管理、智能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 三维重建 运动恢复结构 体积计算 模型参数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条件对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炎生 柳浩 +1 位作者 李恩光 董雨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30,共4页
考察了制备工艺(乳化温度和磨出口压力)、乳化剂用量和改性沥青中SBS含量对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测定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平均粒径,探讨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平均粒径与其储存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黏改性... 考察了制备工艺(乳化温度和磨出口压力)、乳化剂用量和改性沥青中SBS含量对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测定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平均粒径,探讨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平均粒径与其储存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数值随乳化温度的升高和改性沥青中SBS含量的增加均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随胶体磨出口压力和乳化剂用量的增加均呈先降低后趋于变缓趋势;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数值与其平均粒径呈正相关。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即SBS改性沥青温度为165℃、乳化剂溶液温度为55℃、磨出口压力为0.2MPa、乳化剂用量为0.4%及改性沥青中SBS含量为3.2%时,制备出的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已成功应用在2014年和2016年的西长安街大修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改性乳化沥青 储存稳定性 平均粒径 SBS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真 黄文婷 +3 位作者 李振 李根 武昊翔 郭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276,共4页
温拌再生是将沥青路面温拌技术与再生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大幅提高了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AP)的添加比例,高效利用了废旧沥青路面材料。通过对比研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与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 温拌再生是将沥青路面温拌技术与再生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大幅提高了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AP)的添加比例,高效利用了废旧沥青路面材料。通过对比研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与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及疲劳性能,探讨通过温拌技术提高再生混合料中RAP添加比例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低温性能优于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而水稳定性与高温性能与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相当,采用温拌再生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再生混合料中RAP的添加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 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水稳定性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仪的新旧沥青融合程度量化表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建诚 张伟丁 +1 位作者 王真 齐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143-4151,共9页
为了对热再生中新旧沥青融合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对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ecycle asphalt pavement,RAP)热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进行研究。根据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为了对热再生中新旧沥青融合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对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ecycle asphalt pavement,RAP)热再生过程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进行研究。根据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 block copolymer,SBS)和基质沥青具有不同红外特征峰的特点,将SBS作为沥青示踪剂,并基于分层溶解法提出了一种可以定量分析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方法,并通过此法对热再生过程中的拌和温度、拌和时间以及木质素纤维对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拌和温度和拌和时间的提高,新旧沥青的融合和程度也随之提高,木质素纤维的加入也会提高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废旧沥青混合料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 新旧沥青 融合程度 分层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筋围护桩设计与施工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逄显昱 李颖娜 +1 位作者 赵欣 周洪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计算都是建立在钢筋延性特性的基础上的。尽管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并不完全等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但是做出相应的修改也是合理的。玻璃纤维筋材料的使用迄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结构行为需要...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计算都是建立在钢筋延性特性的基础上的。尽管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并不完全等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但是做出相应的修改也是合理的。玻璃纤维筋材料的使用迄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结构行为需要更详细研究,以致于可以应用于新领域的开发。就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构件设计计算中玻璃纤维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力、玻璃纤维筋强度取值、正截面计算和斜截面计算等。根据理论分析从而解决实际工程的设计与工程应用等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围护桩 玻璃纤维筋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