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型拱桥钢拱肋吊杆锚区设计及优化研究
1
作者 孙永超 韩宝良 +1 位作者 杨冰 李健刚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4,共7页
京雄高速京雄大桥为飞燕式中承系杆拱桥,主拱肋为对称内倾式提篮拱,采用空间异型变截面扭曲断面,该桥共设置48组吊杆,顺桥向间距9 m。受异型拱肋的影响,吊杆锚区构造各不相同,均为空间异型结构,受力较为复杂。为对吊杆锚区局部合理优化... 京雄高速京雄大桥为飞燕式中承系杆拱桥,主拱肋为对称内倾式提篮拱,采用空间异型变截面扭曲断面,该桥共设置48组吊杆,顺桥向间距9 m。受异型拱肋的影响,吊杆锚区构造各不相同,均为空间异型结构,受力较为复杂。为对吊杆锚区局部合理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基于3DEXPERIENCE平台进行锚区设计,分析拱肋节段尺寸、拱肋壁板厚度、吊杆横向偏角、钢锚箱腹板加劲肋刚度、锚腹板倒角高度及锚腹板高度对锚区受力的影响,并确定最优尺寸。结果表明:拱肋节段长度以及拱肋壁板厚度对锚区受力影响较小;吊杆横向偏角对钢锚箱腹板应力影响较大,随着吊杆横向偏角变小,钢锚箱腹板应力逐步减小;钢锚箱腹板水平加劲肋刚度对锚区应力影响明显,能显著改善锚区局部受力;锚腹板倒角高度及锚腹板高度对锚区应力影响较大,会对锚腹板角点受力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杆拱桥 钢拱肋 吊杆锚区 壁板 钢锚箱 加劲肋 有限元法 设计及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工程隧道大角度斜向上跨既有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方法比选及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邱婧 童建红 王国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79-85,92,共8页
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芙蓉路下市政工程隧道上跨既有地铁6号线北运河西站—北运河东站区间工程,综合比选了箱涵顶进法和跳仓明挖法两种施工方法。采用Midas NX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施工方法对既有地铁线的影响... 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芙蓉路下市政工程隧道上跨既有地铁6号线北运河西站—北运河东站区间工程,综合比选了箱涵顶进法和跳仓明挖法两种施工方法。采用Midas NX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施工方法对既有地铁线的影响;针对本工程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工程措施及施工方法优化建议。模拟计算数据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箱涵顶进法施工对既有地铁线的影响小于明挖法施工的;既有地铁线隧道结构纵向最大竖向和水平变形位置并不同步;上跨的市政隧道工程与既有地铁线有较大斜交角度时,可采用异形箱涵方案进行顶进;顶涵有较大纵坡时,可采用包络横断面加二次结构找坡方式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市政工程 上跨施工 箱涵顶推法 跳仓明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背景下北京核心区轨道交通车站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以首都机场线西延工程北新桥站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兵 冀程 张永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8-24,共7页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阶段,在当前城市存量更新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设为整治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功能、激发街区活力提供了有利契机。阐述了轨道交通车站一体化建设与城市更新结合的必要性;并以北京市核心区内轨道交...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阶段,在当前城市存量更新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设为整治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功能、激发街区活力提供了有利契机。阐述了轨道交通车站一体化建设与城市更新结合的必要性;并以北京市核心区内轨道交通车站北新桥站为例,介绍了以城市更新为目标进行车站周边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基于对国外内相关案例及对北新桥站设计的分析,从交通、功能及景观三个方面,提出了以轨道交通车站一体化设计促进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国内城市更新及轨道交通车站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一体化设计 城市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优化策略探讨——基于对编制人员和执行人员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蒙小英 杨昊飞 刘彦琢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以北京公布并执行的15个市级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人员与执行人员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IPA分析和矩阵算法分析,对导则要素的重要性排序、编制人员对执行环节的关注度、执行人员对导则实施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结果表... 以北京公布并执行的15个市级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人员与执行人员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IPA分析和矩阵算法分析,对导则要素的重要性排序、编制人员对执行环节的关注度、执行人员对导则实施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除交通要素外,编制人员和执行人员对界面、景观、设施和服务对象这4个要素的重要性排序较为接近;编制人员对导则执行环节的关注度与执行人员对导则执行环节的满意度呈正相关;执行人员对导则编制的满意度与导则涉及的如执行弹性与刚性的尺度、导则术语的专业化程度等执行问题呈正相关。最后针对上述正相关要素,提出导则编制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导则 编制要素 关注度 满意度 执行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充填节理岩体锚固抗力力学模型研究
5
作者 宋洋 王贺平 +3 位作者 金佳旭 刘家顺 毛镜涵 张维东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2-1680,共9页
锚固抗力计算模型是节理岩体锚固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充填节理软岩的锚固机制更为复杂并且尚未明确。基于结构力学理论,将锚杆挤压变形区内的约束应力视为矩形分布模式,并将约束应力取值修正为包含充填物强度σj、充填度Δ因素的公... 锚固抗力计算模型是节理岩体锚固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充填节理软岩的锚固机制更为复杂并且尚未明确。基于结构力学理论,将锚杆挤压变形区内的约束应力视为矩形分布模式,并将约束应力取值修正为包含充填物强度σj、充填度Δ因素的公式表达,建立了考虑转角大变形条件下的充填节理软岩锚固抗力力学模型。进一步开展恒定法向刚度CNS边界条件下加锚充填节理岩体剪切试验进行验证。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深部岩体力学边界影响下,锚杆剪切变形段长度与锚杆直径比值基本处在0.7~1.5。随着Δ的增加,锚杆抗剪贡献率理论计算值分别为9.8%,16.5%,22.0%,34.8%。其中剪力、轴力二者提供的节理面抗力比值,由2.83降低为0.72,说明当锚固角度β=90°时,剪力首先承担主要抗力行为,当发生较大转角位移时,剪力不再明显增加,逐渐由轴力提供抗力行为直至锚固体系失效破坏。进一步对β=30°~90°条件下锚杆抗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综合验证了模型合理性,可为节理岩体锚固设计理论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抗力模型 充填度 约束应力 全长黏结型锚杆 CNS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编组的城轨线路单向运营中断场景下的列车运行调整研究
6
作者 周玮腾 高婕 +3 位作者 韩波 鲁放 韩宝明 胡江枫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2,共11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单向运营发生中断时,线网运输能力降低、大面积乘客滞留导致运营安全风险增加的问题,构建基于虚拟编组技术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通过优化模型刻画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运行调整过程,并结合双层模拟退火-遗传算法进行...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单向运营发生中断时,线网运输能力降低、大面积乘客滞留导致运营安全风险增加的问题,构建基于虚拟编组技术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通过优化模型刻画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运行调整过程,并结合双层模拟退火-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某城市地铁线路单向中断为例,对本文提出的策略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反向行车列车运行调整技术相比,基于虚拟编组技术的列车反向运行调整策略可使乘客总等待时间减少16.4%,乘客在站等待时间减少14.1%,滞留乘客人数明显减少,列车运行调整的灵活性与效率显著提升。研究结果可为运营中断场景下的列车运行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运行调整 虚拟编组 单向中断 反向行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空间洪涝灾害人员疏散风险偏好差异模拟研究
7
作者 王春青 王梦灿 +3 位作者 魏祎璇 吴楠 韩迪 潘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72,共8页
为探究地下空间洪涝灾害下人员疏散风险偏好个体化差异,基于E-prime平台开展疏散决策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采用博弈论理论、聚类分析对被试进行风险偏好分类,建立随机参数Logit模型,描述被试路径选择概率,并分析研究决策效率及影响因素。... 为探究地下空间洪涝灾害下人员疏散风险偏好个体化差异,基于E-prime平台开展疏散决策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采用博弈论理论、聚类分析对被试进行风险偏好分类,建立随机参数Logit模型,描述被试路径选择概率,并分析研究决策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疏散人员可分为风险规避型(risk averter,RA)和风险追求型(risk seeker,RS),2类人群风险偏好积分S存在显著差异(z=-4.01,P<0.001),标识引导对路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P<0.001);主观因素来看,2类人群在空间导航能力自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RS群体决策效率显著高于RA群体,女性决策效率高于男性(P<0.05)。研究结果可为洪涝灾害下人员行为规律分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地下空间 风险偏好 LOGIT模型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向循环荷载下土石混合料-格栅界面剪切特性研究
8
作者 刘飞禹 王迪 付冬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8-467,共10页
土石混合料作为被广泛应用的路基填料,其与土工格栅的加筋结构作为承担与传递交通荷载的重要载体,强度与稳定性受筋土界面在法向循环荷载下的动力剪切特性影响。采用大型动态直剪仪,对土石混合料-格栅界面进行了一系列动力直剪试验。分... 土石混合料作为被广泛应用的路基填料,其与土工格栅的加筋结构作为承担与传递交通荷载的重要载体,强度与稳定性受筋土界面在法向循环荷载下的动力剪切特性影响。采用大型动态直剪仪,对土石混合料-格栅界面进行了一系列动力直剪试验。分析了法向加载频率(0.05、0.1、1 Hz),法向应力振幅(20、40、60 kPa)对不同细粒含量(0%,20%,40%,60%,80%,100%)下土石混合料-格栅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剪切应力与法向位移均呈现周期性变化。界面抗剪强度随细粒含量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40%细粒含量时达到最大值。界面抗剪强度随振幅增大而增大,随频率增大而减小。增大细粒含量会使得界面剪缩效应减小,而增大振幅以及频率会使得界面剪缩效应增大。界面摩擦系数与法向应力间呈现相同的周期性变化,并存在0.5个周期左右的相位差。界面摩擦系数在峰值与残余阶段均随细粒含量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土界面 细粒含量 振动幅值 加载频率 土石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桥梁低熔点合金可调高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剑 谢亚勇 +1 位作者 陈功 李盼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7,共7页
针对轨道高架桥梁的设计时速越来越高,对桥梁平顺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的问题,以设计时速160km/h的北京地铁22号线高架桥梁为工程依托,研发设计基于低熔点合金为调高介质的新型可调高装置,并开展该装置的构造设计、室内升温承压试验、压... 针对轨道高架桥梁的设计时速越来越高,对桥梁平顺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的问题,以设计时速160km/h的北京地铁22号线高架桥梁为工程依托,研发设计基于低熔点合金为调高介质的新型可调高装置,并开展该装置的构造设计、室内升温承压试验、压剪机足尺加压调高性能试验及现场架梁试验等系列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可调高装置可实现无级双向调高功能,其调高速度快,30s内可完成高度调整,且调高精度可达毫米级,并在合金冷却固化后具有良好的无极调高性能和受压稳定性。这种可调高装置的精度和稳定性不仅是高架桥梁平顺性的重要保障,而且为病害支座更换、桥梁差异沉降调整等方面的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道桥梁 低熔点合金 调高介质 可调高装置 无级双向调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小汤山地区第四系高氟地下水与地热水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宗明 孙少游 +2 位作者 马静晨 郭帅 李翔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北京小汤山地区第四系深层地下水氟含量普遍超标,严重制约区域供水。在收集整理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地热地质资料基础上,开展第四系高氟地下水与地热水之间关系研究工作。研究表明:小汤山地区位于复式背斜的核部区域,该区热储层与第四... 北京小汤山地区第四系深层地下水氟含量普遍超标,严重制约区域供水。在收集整理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地热地质资料基础上,开展第四系高氟地下水与地热水之间关系研究工作。研究表明:小汤山地区位于复式背斜的核部区域,该区热储层与第四系地层直接接触并形成水力“天窗”,受构造应力影响在热储层发育大量张性裂隙,加之上覆第四系盖层结构松散且厚度较薄,导致该区成为地热富集带;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地热水中氟化物含量普遍较高,地热水上涌同第四系深层地下水发生热流-冷流的混合作用,导致第四系深层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升高,形成第四系高氟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 高氟地下水 地热水 热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六环改造工程盾构段横通道设计关键技术
11
作者 庞康 刘子健 +3 位作者 刘明高 陈仁东 吴金刚 孙烨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70-177,共8页
以东六环改造工程为例,系统介绍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横通道设计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方案。工程中的横通道具有埋深大、水压高、地层稳定性差、主洞开口大的特点,主要包含主洞特殊环、地层加固、横通道结构三部分设计,创新点有:一是在主洞特殊... 以东六环改造工程为例,系统介绍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横通道设计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方案。工程中的横通道具有埋深大、水压高、地层稳定性差、主洞开口大的特点,主要包含主洞特殊环、地层加固、横通道结构三部分设计,创新点有:一是在主洞特殊环设计中采用了钢板-混凝土组合管片,并与普通管片组成特殊环;二是地层加固设计以冻结帷幕为重点,辅以主洞径向深孔注浆和水平高压旋喷桩的地层预加固措施;三是在横通道的变形缝、T型接口等重点部位,在常规防水措施的基础上,采用了可卸式止水带、T型止水钢板等措施。工程已经成功建设完成6条盾构段横通道,横通道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 人行横通道 钢板-混凝土组合管片 冻结帷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网融合下城市轨道交通自适应站台门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玉珏 陈卓 +1 位作者 马松 刘潇洋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4,共5页
针对四网融合中不同线路、车型间站台门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本研究提出自适应站台门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改进机械结构、优化控制系统算法、提升智能化水平及增强间隙探测系统能力等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提高站台门系统的灵活... 针对四网融合中不同线路、车型间站台门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本研究提出自适应站台门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改进机械结构、优化控制系统算法、提升智能化水平及增强间隙探测系统能力等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提高站台门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车型和运营模式的需求。通过多种车型的适应,减少车站规模,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研究成果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背景下的站台门系统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四网融合 站台门系统 多车型 自适应站台门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及降水作用下盾构隧道结构响应离心模型试验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家骅 刘明高 +3 位作者 陈仁东 张园 陆平 张晨阳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84-189,共6页
随着城市中心区域地下空间的持续开发,基坑工程施工邻近盾构隧道的状况越来越普遍。探明基坑开挖及降水对盾构隧道结构的影响规律是提出相应防护措施的关键。以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开展了基坑开挖及降水作用下盾构隧道结构响应... 随着城市中心区域地下空间的持续开发,基坑工程施工邻近盾构隧道的状况越来越普遍。探明基坑开挖及降水对盾构隧道结构的影响规律是提出相应防护措施的关键。以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开展了基坑开挖及降水作用下盾构隧道结构响应离心模型试验方案设计研究,确定了模型隧道管片衬砌材料和尺寸,考虑盾构隧道预制拼装管片结构特征,明确了管片纵缝两侧割槽的等效设计参数,环缝拼接及凹凸榫等效模拟方案,并验证衬砌环横向刚度,提出了基坑降水及适用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基坑内部抽水—外部补水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研究了模型地层尺寸对基坑底部涌水和基坑外部水位降的影响,验证了模型尺寸的合理性。可为同类型离心模型试验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基坑开挖 降水 结构响应 离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荷载作用下钢楔式活络端力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谢治天 牛晓凯 +3 位作者 李鹏飞 张明聚 刘晓 宋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1,共13页
为了解决钢楔式活络端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工作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该文定量研究钢楔式活络端的抗弯性能,首先建立经过试验结果验证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偏心载荷作用下钢楔式活络端的变形和受力机理,并对... 为了解决钢楔式活络端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工作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该文定量研究钢楔式活络端的抗弯性能,首先建立经过试验结果验证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偏心载荷作用下钢楔式活络端的变形和受力机理,并对钢楔式活络端的抗弯性能进行参数化分析,基于参数分析结果,建立适用于钢楔式活络端的弯矩-转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钢楔式活络端的抗弯性能随偏心距、钢楔高度和中肋板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随钢楔长度、钢楔宽度、槽钢厚度和钢管壁厚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本文所建立的弯矩-转角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钢楔式活络端的弯矩-转角曲线、初始抗弯刚度和塑性抗弯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钢楔式活络端 抗弯性能 弯矩-转角模型 有限元模型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空间一体的地下车站建筑设计研究——以北京地铁环球影城站为例 被引量:21
15
作者 崇志国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0-123,154,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的发展两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总体规划与发展,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使其可以与城市空间进行更好地融合。以北京地铁环球影城站项目为例,重点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 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的发展两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总体规划与发展,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使其可以与城市空间进行更好地融合。以北京地铁环球影城站项目为例,重点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设计工作进行探讨,其研究目的是在缓解交通压力的基础上,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和整个城市空间更好地融合,并改善地下空间的空间品质。通过对交通组织的优化和城市地域文化的融合,将总结出的一体化方法运用于设计实践,在赋予地下车站以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有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并为与城市空间一体的地下车站设计实现路径提供新的方法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球影城站 空间一体化 城市公共空间 轨道交通 地铁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连接方式对电絮凝除氟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冯健恒 陈明如 +2 位作者 郭旭 周斌龙 周律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96,112,共8页
全球超过2.6亿人受高氟地下水影响,饮用高氟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在除氟方法中,电絮凝除氟效果好、便于控制、操作简单,适用于偏远、居住分散地区饮用水除氟。电极连接方式是电絮凝的重要影响参数,提出除氟性能最佳的电极连接方式,对... 全球超过2.6亿人受高氟地下水影响,饮用高氟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在除氟方法中,电絮凝除氟效果好、便于控制、操作简单,适用于偏远、居住分散地区饮用水除氟。电极连接方式是电絮凝的重要影响参数,提出除氟性能最佳的电极连接方式,对电絮凝除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从除氟效果、过程机理角度,对比单极并联、单极串联、复极串联三种电极连接方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初始氟浓度5 mg/L、电流密度20 A/m^(2)、电极间距15mm的条件下,三种电极连接方式的电絮凝反应结束后氟浓度小于1.0 mg/L,符合我国饮用水标准;单极串联与单极并联、复极串联相比,可减小电耗28%~38%,减少电极消耗30%~47%,减小絮体量35%~48%;电絮凝中的氟通过吸附在氢氧化铝絮体中去除。研究显示,单极串联是最佳电极连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絮凝 电极连接方式 除氟 饮用水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轨道交通平谷线快慢线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昊灵 王京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89,102,共8页
随着经济、产业和人口向城市群和都市圈不断聚集,市域(郊)铁路呈快速发展趋势。以北京轨道交通平谷线快慢线规划设计为例,结合线路长度和沿线设站条件,推荐不同的线路区段设置不同的速度目标值。统筹考虑客流特征、乘客乘车便捷、运营... 随着经济、产业和人口向城市群和都市圈不断聚集,市域(郊)铁路呈快速发展趋势。以北京轨道交通平谷线快慢线规划设计为例,结合线路长度和沿线设站条件,推荐不同的线路区段设置不同的速度目标值。统筹考虑客流特征、乘客乘车便捷、运营管理便利等因素,远期推荐采用3交路方案。依据高峰小时各站乘降量、车站功能定位、主要换乘站、规划时间目标等因素确定快线停靠站点。平谷线客流具有较大的潮汐现象,建议其早高峰上下行组织不对称发车。结合规划时间目标和配线方案,远期计划早高峰开行4对快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市域快线 快慢线 都市圈 运营模式 平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西厢工程菜户营立交独柱支承预应力弯箱连续梁桥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君 赵维晋 +1 位作者 谢万春 刘桂琴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71-76,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北京市西厢工程菜户营立交中独柱支承预应力混凝土弯箱连续梁桥在设计上的一些特点和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对工程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在结构分析方面,探讨了预应力弯箱梁桥的空间计算、... 本文简要介绍了北京市西厢工程菜户营立交中独柱支承预应力混凝土弯箱连续梁桥在设计上的一些特点和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对工程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在结构分析方面,探讨了预应力弯箱梁桥的空间计算、力学模型的建立及抗扭刚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平面曲线连续梁桥独柱支承合理偏心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连续梁桥 设计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层地铁长大区间初步设计阶段增设车站线站位及施工方法比选
19
作者 周丁恒 朱振烈 +3 位作者 高生苗 侯春山 刘健 邹永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130,共6页
[目的]为优化黄土地层地铁长大区间增设车站的线站位与施工工法,需开展经济性、安全性比选研究。[方法]以西安地铁15号线航天城站—东长安街站区间为背景,分析了地铁长大区间增设车站的影响因素,对增设车站的平面位置、纵断面进行了优... [目的]为优化黄土地层地铁长大区间增设车站的线站位与施工工法,需开展经济性、安全性比选研究。[方法]以西安地铁15号线航天城站—东长安街站区间为背景,分析了地铁长大区间增设车站的影响因素,对增设车站的平面位置、纵断面进行了优化比选;在对比明挖法、暗挖法,以及明挖法+暗挖法等8种施工方法的基础上,从车站规模、使用功能、工程造价、施工风险等方面对比了地下三层全PBA(洞桩逆作)法和地下一、二层明挖法+地下三层CRD(交叉中隔壁)法方案,确定了最优施工方法;对新增车站进行了E3地震作用下的三维时程分析。[结果及结论]地铁长大区间增设车站需综合考虑两端车站、道路规划、风险源等因素,以确定线站位;采用PBA法施工深埋车站时地基承载力难以满足要求,推荐采用地下一、二层明挖法+地下三层CRD(交叉中隔壁)法结合的施工方法;深埋站厅与站台分离车站在E3地震作用下,结构变形率在规定范围内,但局部区域安全度较低,需采取加强构造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黄土地层 长大区间 增设车站 线站位 施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某污水处理厂原厂扩容提标设计探讨
20
作者 高伟楠 田萌 +1 位作者 程树辉 纪海霞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3-218,共6页
华南某污水处理厂占地8万m^(2),原设计规模9万m^(3)/d,需扩建至16万m^(3)/d,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华南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相关要求。项目预留用地仅1.4万m^... 华南某污水处理厂占地8万m^(2),原设计规模9万m^(3)/d,需扩建至16万m^(3)/d,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华南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相关要求。项目预留用地仅1.4万m^(2)且为三角形,对此,拆除部分现况附属构筑物,对厂区用地进行重新规划,同时采用“多段AAO+二沉池”为核心的工艺流程,在不新征占地且工程占地仅增加21%的情况下,使得处理水量提升至原工程的1.78倍。该工程避免了征地安置等相关问题的产生,且通过建、构筑物施工顺序的合理设计,减少了对现况工程的干扰,实现了短时间停水的工程扩建。扩容后,污水处理厂土地使用更加均衡,且兼顾了节约占地和降本增效。该项目相关措施可为类似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扩建 节地 多段A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