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O微型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史宗新 孟祥才 +3 位作者 丛云海 晋合成 林飞 龚子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863-1863,1866,共2页
关键词 AO微型钢板螺钉 螺钉内固定治疗 掌指骨骨折 克氏针固定 疗效满意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棘突椎板侧翻造盖术的CT图像测量
2
作者 裴宪武 杨冬立 +5 位作者 孔祥禄 史宗新 胡振强 陈宁 赵秀珍 宋红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模拟棘突椎板侧翻造盖术CT图像的测量,探讨该术式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方法:将50例门诊腰痛患者(除外脊柱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者)的腰椎CT图像输入计算机,用Photoshop软件在图像上完成棘突椎... 目的:通过对模拟棘突椎板侧翻造盖术CT图像的测量,探讨该术式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方法:将50例门诊腰痛患者(除外脊柱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者)的腰椎CT图像输入计算机,用Photoshop软件在图像上完成棘突椎板翻转造盖术,测量L3-L5椎板和棘突的高度,"术后"棘突加半侧椎板的长度及椎管面积,并与"术前"椎弓根内缘长度、椎管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棘突高度L3为24.68±2.81mm,L4为22.44±4.33mm,L5为19.46±3.69mm,与原椎板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棘突加半侧椎板长度L3为34.68±3.91mm,L4为35.44±3.43mm,L5为34.56±3.76mm,均大于原椎体的椎弓根内缘长度(P〈0.05)。术后椎管截面积L3为516.01±13.75mm^2,L4为507.76±12.85mm^2,L5为508.03±12.12mm^2,均明显大于术前椎管面积(P〈0.05)。结论:翻转后的棘突椎板可完全覆盖切除的椎板缺损,并可以扩大原来的椎管截面积,可作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椎板 侧翻 腰椎管狭窄症 手术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ago运动训练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平衡能力和跌倒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邓介超 唐海 +4 位作者 刘建泉 程涛 于远洋 姜海军 史宗新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评估Otago运动训练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躯体平衡功能和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将113例年龄>60岁可独立行走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运动训练+抗骨质疏松组(试验组)和抗骨质疏松组(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 目的评估Otago运动训练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躯体平衡功能和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将113例年龄>60岁可独立行走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运动训练+抗骨质疏松组(试验组)和抗骨质疏松组(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12个月行简易躯体能力测试(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和跌倒效能量表评分(modified falls efficacy scale,MFES)检测。在干预前和干预12个月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查。两组分别记录12个月内的跌倒和是否跌倒导致骨折的次数。结果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SPPB试验组(7.01±1.35)分,对照组(6.93±1.04)分]和MFES评分试验组(6.62±1.32)分,对照组(6.54±2.0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SPPB干预前(6.93±1.04)分,干预后6个月(7.37±1.25)分]和MFES干预前(6.54±2.06)分,干预后6个月(6.81±1.27)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SPPB(7.83±1.38)分,MFES(7.76±1.74)分]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6个月及12个月SPPB6个月(7.89±1.96)分,12个月(8.91±1.17)分]和MFES6个月(7.64±1.03)分,12个月(8.53±1.21)分]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在6个月和12个月时SPPB和MF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MD值在干预后12个月对照组腰椎BMD(0.786±0.130)g/cm^(2),髋部BMD(0.782±0.115)g/cm^(2);试验组腰椎BMD(0.798±0.113)g/cm^(2),髋部BMD(0.773±0.104)g/cm^(2)]较干预前对照组腰椎BMD(0.738±0.102)g/cm^(2),髋部BMD(0.741±0.103)g/cm^(2);试验组腰椎BMD(0.745±0.087)g/cm^(2),髋部BMD(0.747±0.122)g/cm^(2)]均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tago运动训练12个月能够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平衡能力并减少跌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ago运动训练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跌倒 骨质疏松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