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期间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降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龚亚红 王维嘉 +1 位作者 魏伟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4-778,共5页
目的研究胸科手术单肺通气(OLV)期间与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序贯纳入2016年5至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实施全麻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患者33例,ASAⅠ~Ⅲ级。采用静脉诱导,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OLV期间,维持潮气量为6~7 m... 目的研究胸科手术单肺通气(OLV)期间与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序贯纳入2016年5至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实施全麻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患者33例,ASAⅠ~Ⅲ级。采用静脉诱导,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OLV期间,维持潮气量为6~7 ml/kg,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在35~45 mmHg(1 mmHg=0.133 kPa)。麻醉过程中,维持脉搏血氧饱和度>90%,收缩压>90 mmHg或降低不超过基础值的30%,心率>50次/min,血红蛋白>90 g/L。采用FORESIGHT电极探头持续监测rScO_2,根据术中rScO_2的最低值是否低于65%或较基础值降低15%以上将患者分为低rScO_2组(L-rScO_2组)(n=10)和高rScO_2组(H-rScO_2组)(n=23)。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术中血红蛋白及rScO_2最低时点的气道峰压(Ppeak)、收缩压、PetCO_2和SpO_2。结果 L-rScO_2组的Ppeak显著高于H-rScO_2组(P=0.028),而收缩压显著低于H-rScO_2组(P=0.046),L-rScO_2组的SpO_2有低于H-rScO_2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Ppeak是导致OLV期间rScO_2降低的相关因素。结论胸科手术OLV期间,Ppeak与术中rScO_2的下降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气道峰压 局部脑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态肥胖患者腹腔镜减肥手术后早期拔管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龚亚红 王杰 +2 位作者 魏伟 许力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病态肥胖患者腹腔镜减肥手术后早期拔管的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实施的全麻腹腔镜减肥手术39例患者的麻醉相关资料,根据手术后拔管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手术室内拔管返PACU组(PACU组,17例)和延迟... 目的研究影响病态肥胖患者腹腔镜减肥手术后早期拔管的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实施的全麻腹腔镜减肥手术39例患者的麻醉相关资料,根据手术后拔管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手术室内拔管返PACU组(PACU组,17例)和延迟拔管返ICU组(ICU组,22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术前合并症和麻醉用药等,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拔管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39例病态肥胖患者入组,ICU组患者的年龄、BMI、高血压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ACU组(P<0.05),其中BMI和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是影响术后是否能够早期拔管的危险因素。结论病态肥胖患者的BMI和OSA的严重程度可能是影响术后是否能够早期拔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肥胖 困难气道 气管拔管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液回输应用于术中大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学政 赵伟 郭志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自体血液回收 术中大出血 临床观察 回输应用 2000型 血液回收机 大出血患者 医疗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镇痛方法在膝关节松解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中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罗克金 李彦平 王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目的 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泵在膝关节松解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单侧膝关节松解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连续股神经阻滞组(CFNB组,n=30)和静脉镇痛泵组(IPCA组,n=30).CFNB组在术后实施股... 目的 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泵在膝关节松解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单侧膝关节松解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连续股神经阻滞组(CFNB组,n=30)和静脉镇痛泵组(IPCA组,n=30).CFNB组在术后实施股神经鞘中留置导管,IPCA组在术后连接静脉镇痛泵.所有患者在术后6h、24h、30h、48h先行被动运动训练,然后行主动运动训练.CFNB组在训练前经留置导管注射0.25%罗哌卡因20ml,IPCA组通过镇痛泵持续静脉输注镇痛药物(舒芬太尼200~250μg和氯胺酮100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康复训练中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肢主动关节屈曲活动度,记录两组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CFN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IPCA组(P〈0.001),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低于IPCA组(P〈0.05),患肢主动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IPCA组(P〈0.001).结论 应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是一种理想的用于膝关节松解术后康复训练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强直 关节松解术 连续股神经阻滞 静脉患者自控镇痛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观察插管型喉罩联合气管插管对全麻患者拔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秀 凤田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6-507,共2页
气管拔管是麻醉过程中的一个高危阶段。全麻患者在麻醉苏醒期,随着麻醉作用的减弱。气管黏膜对气管导管的敏感性愈来愈强,疼痛以及吸痰刺激等,在清醒状态下拔管,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甚至心功能不... 气管拔管是麻醉过程中的一个高危阶段。全麻患者在麻醉苏醒期,随着麻醉作用的减弱。气管黏膜对气管导管的敏感性愈来愈强,疼痛以及吸痰刺激等,在清醒状态下拔管,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甚至心功能不全,再加上拔管时的呛咳、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有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喉罩是一种新型通气工具,放置简便、不需喉镜暴露声门;在拔除时较气管导管更少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波动.血压更加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型喉罩 拔管反应 全麻患者 联合气管插管 气管导管 血压升高 麻醉苏醒期 心肌耗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