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少楠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7期122-123,共2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查阅这些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其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结果:这些患者糖皮质激... 目的:分析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查阅这些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其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结果:这些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率为18.13%(145/800)。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这145例患者中,使用1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使用2种、3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所占的比例(P <0.05),儿科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其他科室患者所占的比例(P <0.05)。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这些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41%(47/145)。这47例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消化性溃疡。其中,发生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所占的比例(P <0.05)。结论: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其多单用1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房山区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田家利 贺艳丽 +2 位作者 刘宇 公冶慧娟 张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5期619-624,共6页
目的:调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背景下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便利抽样,共纳入房山区某二级甲等医院就诊的门诊患者和病房即将出院老年慢病患者204例。使用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患者自我管理... 目的:调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背景下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便利抽样,共纳入房山区某二级甲等医院就诊的门诊患者和病房即将出院老年慢病患者204例。使用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耐力锻炼时间尚可,缺乏体能锻炼;认知症状管理行为、与医生交流的行为得分较差。不同年龄、性别、学历、慢病总种类、既往是否接受过慢病相关教育的慢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不良,提示医护人员应为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开设相应的慢病自我管理教育项目,探讨多元化自我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老年 慢性病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山区门诊高血压患者达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冯锡春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0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房山区门诊高血压患者目前的达标状况以及外界影响因素。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进行高血压测量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对90例患者的达标率进行统计,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达标率的主要因素。结果 90例患者中有60例血压达... 目的探讨房山区门诊高血压患者目前的达标状况以及外界影响因素。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进行高血压测量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对90例患者的达标率进行统计,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达标率的主要因素。结果 90例患者中有60例血压达标,血压总达标率为66.66%;其中,70岁以上组的达标率为21.77%,70~60岁组的达标率为15.39%,60~50岁组的达标率为13.73%,50岁以下组的达标率为12.79%;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其达标率为15.7%,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其达标率仅有7.6%;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其达标率仅有4.3%,无吸烟饮酒史且长期锻炼组的达标率为22.7%,长期吸烟饮酒且缺乏锻炼组的达标率仅有8.5%。结论房山区高血压患者的实际达标率一般,达标状况欠佳。同时,影响高血压达标率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体力活动量、吸烟饮酒量以及并发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达标现状 影响因素 门诊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应对呼吸道传染病医院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马金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5期193-197,共5页
呼吸道传染病监测体系的建立是现阶段综合医院在实践中对突发性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予以快速应对、及早发现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流行风险、研判疫情趋势、及时预警风险、评估医疗系统负荷的基础。特别是在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该体... 呼吸道传染病监测体系的建立是现阶段综合医院在实践中对突发性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予以快速应对、及早发现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流行风险、研判疫情趋势、及时预警风险、评估医疗系统负荷的基础。特别是在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该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得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风险显著降低,保障医院医疗环境安全。本研究以房山区第一医院为例,着重围绕呼吸道传染病感染防控的相关临床实践经验,严格遵照官方文件、标准以及规范的相关要求,充分结合风险评估内容,初步探讨并着力构建综合医院应对呼吸道传染病医院监测预警体系,包括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流感监测系统、症状监测系统、发热门诊监测系统、实验室监测系统等多维度监测系统。医院设立监测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担任组长,并由领导小组统一开展相关协调指挥工作,将各部门责权展开清晰划分,以此全面建立整体医院监测预警机制。医院根据预警迅速响应,人力、物资、设备等相关部门联动,防止院感发生,做好诊疗准备,确保院内的日常诊疗工作可以有序开展,以此为综合医院关于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呼吸道传染病 监测预警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和细针抽吸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赵文玉 刘迪 +1 位作者 王晓影 别明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54-156,17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和细针抽吸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在甲状腺结节(TNS)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TNS患者120例(120个结节),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分为FNAB组60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和细针抽吸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在甲状腺结节(TNS)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TNS患者120例(120个结节),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分为FNAB组60例(60个结节)与CNB组60例(60个结节)。将术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引导下CNB和FNAB对于TNS的诊断效能、不同直径TNS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CNB组恶性52例,良性9例,FNAB组恶性51例,良性10例。CNB对TNS患者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较FNAB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特异度与FNA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B组TNS直径≥1 cm的诊断准确率高于FN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NB组检查后并发症发生率15.00%(9/60)高于FNAB组的3.33%(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超声引导下FNAB相比,CNB能够保障诊断效能,特别对于直径≥1 cm的结节诊断优势显著,但FNAB检查的安全性更高,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粗针穿刺活检 细针抽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眼蝇蛆病4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魏学忠 边立冬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8期634-634,共1页
关键词 蝇蛆病 病例报告 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郭翠萍 王峙 《现代医院》 2005年第10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人才培养机制 医院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 卫生事业 人才资源 可持续发展 卫生服务 科研管理 密集型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护临床路径变异原因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吕雅丽 李建华 张宗欣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5期127-128,共2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护临床路径变异的原因。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31日我院收治的180例接受临床路径治护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治护临床路径发生变异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这些因素对临...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护临床路径变异的原因。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31日我院收治的180例接受临床路径治护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治护临床路径发生变异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这些因素对临床路径治护变异的影响程度等量化数值。结果与结论:在本组患者中,临床路径治护变异的原因以患者因素为主,而在患者因素中"血肿大、水肿明显"、"发生并发症"、"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是三大主要因素。在本研究中,脑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可明显影响患者的住院天数,使其治护的临床路径发生变异。在本组患者中,有17例(占9.44%)患者因经济原因而放弃治疗,其住院时间平均为3.7天。这说明在基层医院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经济原因而不能坚持治疗,进而提前出院。若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投入。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发生治护临床路径变异的原因是医院的辅助检查科室未能及时相互沟通,导致患者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治疗,延长了住院时间。我们在为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应加强与辅助科室的沟通,严格地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治护工作,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高血压 脑出血 临床路径 变异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马爱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4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良肢位摆放。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尽快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良肢位摆放 早期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层医院67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雅丽 李建华 张宗欣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3X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分析对其进行检查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67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此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小脑梗死好发...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分析对其进行检查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67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此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小脑梗死好发于男性,多发于50岁以上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及吸烟为小脑梗死主要的危险因素。此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眩晕失衡、恶心呕吐最为常见,约有70%以上的患者可出现上述表现。此病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可出现较重的眩晕症状。本研究中有46例(80.7%)患者在发生眩晕后需卧床休息,不能起身,并伴有呕吐频繁、不能进食的症状,平均在发病6.2天后方可独自行走。本研究中有1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其症状主要为单纯头昏、头痛、双下肢无力、恶心呕吐,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在本研究的患者中,发病时间小于72个小时的患者在进行头颅CT检查时约有50%的患者未能检出梗死病灶。我院TCD对后循环颅内段病变的检出率低,在对后循环颅内段血管进行评价时以采取头CTA或MRA检测为主。结论:中老年患者若具有脑血管危险因素、以眩晕失衡、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且症状持续加重或有不典型的表现,应考虑其有发生后循环缺血的可能,应及时为其进行头MRI﹑CTA或MRA检查,以减少小脑梗死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梗死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大型医院病案管理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隗薇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36期25-27,共3页
该论文致力于研究数字化技术于大型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为此该论文利用高速扫描仪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与此同时,某医院还积极引进了数据库和硬盘资料缓冲技术,为医生和患者查询、打印病案资料提供了便利。经过长时期的实践证... 该论文致力于研究数字化技术于大型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为此该论文利用高速扫描仪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与此同时,某医院还积极引进了数据库和硬盘资料缓冲技术,为医生和患者查询、打印病案资料提供了便利。经过长时期的实践证明:数字化技术可以说是病案管理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该论文从数字化技术实施的背景、实施手段以及最终的成效这样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讨论,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医院 病案管理 数字化技术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提升医院行政办公室服务效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穆海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5期113-114,共2页
根据医院行政办公室的工作特点与面临的新挑战,该院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而完善规章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精细化管理不但充公发挥服务领导的辅助决策、落实任务、督办考核、活动统筹等作用,而且充分发挥服务职工的部门协调、... 根据医院行政办公室的工作特点与面临的新挑战,该院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而完善规章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精细化管理不但充公发挥服务领导的辅助决策、落实任务、督办考核、活动统筹等作用,而且充分发挥服务职工的部门协调、会务服务、文件管理等作用,增强医院行政办公室的服务能力,提高医院办公室的服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行政办公室 服务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的问题及改善策略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艳茹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9期53-54,共2页
目的分析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医疗保险工作的管理水平。方法对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医疗保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在该次调查研究中... 目的分析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医疗保险工作的管理水平。方法对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医疗保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在该次调查研究中,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医疗保险相关工作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偏低、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不够完备、职能部门间缺乏整体管理意识、对临床医技科室的医务人员监管不到位、医务人员对医保政策理解存在偏差、患者管理难度大,矛盾较突出等。结论针对该院2017年度医疗保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针对性解决对策,有助于该院医疗保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管理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院实行信访与投诉部门联动的必要性和原则 被引量:3
14
作者 穆海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0期165-166,共2页
自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进行医疗改革后,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依然存在,且随着供需矛盾的深化,医患关系也日趋紧张,医院信访投诉事件日渐增多。正确、完美地处理医院信访投诉事件,... 自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进行医疗改革后,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依然存在,且随着供需矛盾的深化,医患关系也日趋紧张,医院信访投诉事件日渐增多。正确、完美地处理医院信访投诉事件,需要医院各部门的配合,建立医院信访投诉部门联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信访投诉 部门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规范调脂治疗策略对心血管患者血脂成分及血管弹性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里红 彭雪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4期82-82,85,共2页
目的:探讨规范调脂药物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及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心血管疾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8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匹伐他汀组,各340例。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测量患者的臂踝脉搏... 目的:探讨规范调脂药物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及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心血管疾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8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匹伐他汀组,各340例。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测量患者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血脂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baPWV水平在他汀治疗后均有所下降,治疗前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组baPWV分别为(1 725.97±264.46)cm/s、(1 778.74±305.74)cm/s,治疗6个月后分别为(1 680.03±249.62)cm/s、(1 749.00±256.88)cm/s;治疗12个月后分别为(1 632.65±248.24)cm/s、(1 697.97±268.22)cm/s,治疗后两组baPWV水平与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12个月后低于治疗6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治疗均能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动脉弹性功能;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治疗对于动脉弹性存在持续的改善作用;治疗12个月时,阿托伐他汀改善动脉弹性的作用可能更为明显,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脂治疗 心血管疾病 动脉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临床药师的信仰
16
作者 刘洋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30期16-16,共1页
我是一名临床药师。在北京市一家二级医院药剂科工作。与绝大部分二级医院一样,我院临床药学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工作还摸不着头脑,现实的打击使我萌发了外出进修的打算,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科主任.
关键词 医院临床药师 临床药学工作 二级医院 药剂科工作 北京市 科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proBNP、D-D、CRP检测在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81-84,共4页
目的 分析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中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为观察组[根据病灶直径不同分为大面积梗死组(>5 cm)10例、中面积梗死组(≤... 目的 分析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中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为观察组[根据病灶直径不同分为大面积梗死组(>5 cm)10例、中面积梗死组(≤5 cm,>3 cm)16例、小面积梗死组(≤3 cm,>1.5 cm)26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进行D-D、CRP、NT-proBNP水平检测。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的CRP、D-D、NT-proBNP水平,观察组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的CRP、D-D、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CRP、D-D、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大面积梗死组的NT-proBNP、D-D、CRP水平分别为(3351.70±940.97)pg/ml、(898.43±323.19)ng/ml、(41.79±11.08)mg/L,中面积梗死组的NT-proBNP、D-D、CRP水平分别为(1338.06±345.23)pg/ml、(573.88±312.67)ng/ml、(32.05±11.77)mg/L,小面积梗死组的NT-proBNP、D-D、CRP水平分别为(447.00±195.72)pg/ml、(334.15±229.81)ng/ml、(18.03±10.14)mg/L。大面积梗死组患者的NT-proBNP、D-D、CRP水平均高于中面积梗死组及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患者的NT-proBNP、D-D、CRP水平均高于小面积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CRP、NT-proBNP在诊断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脑梗死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支付体系下病案管理策略的优化与实践
18
作者 李博 崔静依 申雅倩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5期92-95,99,共5页
本文阐述了病案管理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体系中的重要性,包括病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病种分组和支付标准的影响。分析了当前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如病案质量不高、病案编码不规范、病案数据利用不... 本文阐述了病案管理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体系中的重要性,包括病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病种分组和支付标准的影响。分析了当前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如病案质量不高、病案编码不规范、病案数据利用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病案管理优化策略,包括完善病案信息收集和整理流程、加强对病案信息收集和整理人员的培训、建立病案质量控制机制等。本文还讨论了病案管理策略优化在DRG支付体系中的意义与价值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医保支付体系 病案管理 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吴立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采取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2例混合型DV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n=46)、对照组(n=46)。对照组应用单纯CDT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机... 目的:探讨采取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2例混合型DV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n=46)、对照组(n=46)。对照组应用单纯CDT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CDT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血栓清除率、两组手术前后患健侧周径差(患健侧大腿周径差、患健侧小腿周径差)、细胞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水平变化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时,采用机械性血栓抽吸与导管接触性溶栓(CDT)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血栓清除率,并在不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前提下,有效缩小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降低血清细胞黏附分子水平。这一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 机械性血栓抽吸 导管接触性溶栓 细胞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20
作者 王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9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5例,接...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5例,接受硫酸特布他林治疗)与研究组(35例,接受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更优(P<0.05)。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更优(P<0.05)。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更低(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与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其临床症状评分,提升其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布地奈德 硫酸特布他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