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饮用水除氟技术的生命周期环境评价和费用分析
1
作者 冯健恒 陈明如 +4 位作者 周斌龙 郭旭 于占成 白昱 周律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58-1964,共7页
全球超过2.6亿人受高氟地下水影响,对于常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农村来说,由于经济、管理等原因,饮用水除氟实现的难度大、要求高,因此,通过多角度综合对比研究不同饮用水除氟技术在农村分散分质供水条件下除氟的优劣,为农村饮用水除氟... 全球超过2.6亿人受高氟地下水影响,对于常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农村来说,由于经济、管理等原因,饮用水除氟实现的难度大、要求高,因此,通过多角度综合对比研究不同饮用水除氟技术在农村分散分质供水条件下除氟的优劣,为农村饮用水除氟提供更全面的依据和借鉴,实现农村绿色可持续供水。该研究针对农村地区饮用水除氟,从除氟效果、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生命周期费用角度对比研究电絮凝、化学混凝、吸附3种技术。结果表明:①电絮凝技术除氟效果优于化学混凝和吸附技术,当药剂浓度(以铝计)为200 mg/L时,电絮凝和化学混凝技术处理后的氟浓度分别为(0.36±0.18)和(1.6±0.2)mg/L,吸附技术所需要的吸附剂是电絮凝和化学混凝技术所产生絮体量最大值的3.6倍。②电絮凝、化学混凝和吸附技术的电极或药剂在多数环境影响指标中贡献率为12%~92%,因此减少电极或药剂的使用量是最佳选择。③电絮凝技术的生命周期费用相较于化学混凝和吸附技术低8%~41%。研究显示,对于农村分散式地区,电絮凝是更有优势的饮用水除氟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除氟 电絮凝 化学混凝 吸附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连接方式对电絮凝除氟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冯健恒 陈明如 +2 位作者 郭旭 周斌龙 周律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96,112,共8页
全球超过2.6亿人受高氟地下水影响,饮用高氟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在除氟方法中,电絮凝除氟效果好、便于控制、操作简单,适用于偏远、居住分散地区饮用水除氟。电极连接方式是电絮凝的重要影响参数,提出除氟性能最佳的电极连接方式,对... 全球超过2.6亿人受高氟地下水影响,饮用高氟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在除氟方法中,电絮凝除氟效果好、便于控制、操作简单,适用于偏远、居住分散地区饮用水除氟。电极连接方式是电絮凝的重要影响参数,提出除氟性能最佳的电极连接方式,对电絮凝除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从除氟效果、过程机理角度,对比单极并联、单极串联、复极串联三种电极连接方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初始氟浓度5 mg/L、电流密度20 A/m^(2)、电极间距15mm的条件下,三种电极连接方式的电絮凝反应结束后氟浓度小于1.0 mg/L,符合我国饮用水标准;单极串联与单极并联、复极串联相比,可减小电耗28%~38%,减少电极消耗30%~47%,减小絮体量35%~48%;电絮凝中的氟通过吸附在氢氧化铝絮体中去除。研究显示,单极串联是最佳电极连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絮凝 电极连接方式 除氟 饮用水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絮凝法和传统混凝法深度除磷费用和效益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明如 张泽瀚 +6 位作者 郭旭 于占成 马可可 白昱 冯健恒 周斌龙 周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3-70,共8页
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污水总磷排放要求不断提高。电絮凝法和传统混凝法是常用的化学除磷方法,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费用,对比了在不同出水磷浓度时,采用铝电极的电絮凝法和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的传统... 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污水总磷排放要求不断提高。电絮凝法和传统混凝法是常用的化学除磷方法,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费用,对比了在不同出水磷浓度时,采用铝电极的电絮凝法和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的传统混凝法的环境影响、费用和生态效率。结果表明,在出水磷浓度相同时,电絮凝法和传统混凝法除磷的生命周期影响相近,电絮凝法生命周期费用低、生态效率高。两种方法对环境影响贡献最大的分别是电絮凝法运行过程中消耗的铝电极和传统混凝法运行过程中消耗的PAC,对费用贡献最大的是污泥处理处置过程。出水要求的磷浓度越低,电絮凝法和传统混凝法的环境影响、费用升高,生态效率下降。电絮凝法费用低、生态效率高、占地小、池体构造简单、操作简便、易于控制,且除磷效果优于传统混凝法,具有替代传统混凝法用于深度除磷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絮凝法 传统混凝法 除磷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费用 生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