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型压力性尿失禁术前常规行多通道尿动力学检查的探讨
1
作者 王爱新 孙秀丽 杨欣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多通道尿动力学检查(MUT)在压力性尿失禁(SUI)术前评估中的有效性,对术后并发症及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确诊为单纯型SUI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无MUT组)... 目的:探讨多通道尿动力学检查(MUT)在压力性尿失禁(SUI)术前评估中的有效性,对术后并发症及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确诊为单纯型SUI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无MUT组)患者仅经过美国妇产科学会推荐的单纯型SUI术前六步评估法进行评估,不常规行MUT;另60例(MUT组)患者常规行MUT和临床评估。两组患者均行经阴道耻骨后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E),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主客观治愈率差异,并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和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估生活质量,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估性生活质量。结果:①MUT组诊断尿动力学SUI阳性率为53.3%(32/60)。②两组的主观治愈率均为96.7%,客观治愈率分别为98.3%和96.7%,两组患者术后主客观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拔尿管后排尿困难无MUT组为5.0%和MUT组为8.3%,吊带松解率分别为1.7%和3.3%,新发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分别为1.7%和3.3%,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性生活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单纯型SUI术前六步评估法评估为单纯型SUI,可不常规行MUT,也不增加手术并发症,与常规行MUT相比治疗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型压力性尿失禁 多通道尿动力学检查 六步评估法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不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淑珍 刘文婷 +3 位作者 黄文阳 张阳 郑婧 蒋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3-867,共5页
目的探讨无不典型性的子宫内膜增生(endometrial hyperplasia without atypia,EH)患者临床特征、不同治疗方法选择时机及预后分析。方法分析2011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因异常子宫出血行诊断... 目的探讨无不典型性的子宫内膜增生(endometrial hyperplasia without atypia,EH)患者临床特征、不同治疗方法选择时机及预后分析。方法分析2011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因异常子宫出血行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无不典型性的子宫内膜增生3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不同治疗选择对预后的影响。结果394例纳入患者依据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类,子宫内膜单纯增生组258例和子宫内膜复杂增生组136例。两组无妊娠史分别是10.85%(28/258)和19.12%(2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始治疗方式选择口服孕激素药物治疗分别占73.25%(189/258)和57.35%(78/136),子宫切除术占12.1%(31/258)和25%(35/136),两组治疗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孕激素口服治疗3~6个月后子宫内膜随诊显示对孕激素反应良好者两组分别为85.7%(162/189),59.0%(46/78),内膜单纯增生组明显优于复杂增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激素治疗方案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增生组以孕激素周期性应用为主。单纯增生组3种孕激素治疗方案对孕激素的反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11,P=0.161),复杂增生组高效孕激素连续应用孕激素的反应率明显高于天然黄体酮连续应用者(χ^2=6.390,P=0.041)。多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分组是子宫内膜对孕激素反应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OR=0.233)。初始治疗为子宫切除术者子宫内膜标本组织学诊断分布显著不同,复杂增生组子宫内膜不典型性增生的比率明显高于单纯增生组(χ^2=35.620,P<0.001)。单纯增生组2例诊断升级,1例复杂增生,1例不典型增生。复杂增生组2例子宫内膜癌(5.71%),8例不典型增生(22.8%)。两组病理升级发生率分别6.45%(2/31)和28.57%(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不典型性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对孕激素的反应性总体良好,单纯增生患者对孕激素后半期周期序贯疗法反应良好,可作为临床初始治疗的首选。复杂增生组高效孕激素反应性良好。复杂增生子宫内膜对孕激素的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单纯性增生。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复杂增生患者约30%并存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刮宫病理存在明显的过低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不典型性的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单纯增生 子宫内膜复杂增生 诊断性刮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文阳 郑晓娟 +1 位作者 蒋英 王淑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6-850,共5页
目的探讨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患者子宫切除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a)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因诊断性刮宫病理提示AH而行... 目的探讨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患者子宫切除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a)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因诊断性刮宫病理提示AH而行全子宫切除术的16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理结果分为ECa组(74例)和AH组(92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术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以同期诊断性刮宫病理为ECa而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25例)为对照组,分析术后病理升级ECa患者的病理特征。结果166例纳入患者中子宫切除术后病理升级发生率44.58%(74/1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绝经、异常出血时间长、子宫内膜厚、未采用宫腔镜是术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子宫内膜厚是术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其中绝经后患者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延迟绝经和异常出血时间长(P<0.05)。术后病理升级的ECa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91.89%(68/74)手术分期为Ia期,74.32%(55/74)病理分级为高分化。结论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为AH的患者44.58%合并遗漏的ECa,子宫切除术后出现病理升级。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延迟绝经、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病程长、绝经前子宫内膜增厚明显、绝经后未使用宫腔镜直接进行诊断性刮宫。术后病理升级发现的ECa患者通常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分化程度高、期别早,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癌 诊断性刮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4
作者 王维 张紫寒 +2 位作者 翟妍 桑翠琴 王淑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7-862,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患者(双癌组)29例和子宫体恶性肿瘤患者(单癌组)319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双癌组合并糖尿病(... 目的探讨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患者(双癌组)29例和子宫体恶性肿瘤患者(单癌组)319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双癌组合并糖尿病(χ^2=8.02,P=0.007)、肿瘤家族史(χ^2=31.76,P<0.001)及其他部位恶性肿瘤(χ^2=31.76,P<0.001)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癌组,双癌组Ⅱ型子宫体恶性肿瘤(χ^2=5.52,P=0.030)及低分化癌(χ^2=8.39,P=0.020)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单癌组。单癌组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明显优于双癌组(Log-rank=6.75,P=0.011)。分层分析显示,在双癌组中,首发子宫体癌的双癌患者Ⅱ型子宫内膜癌的构成比明显高于首发乳腺癌组(58.33%vs 11.76%,χ^2=6.882,P=0.014)。首发子宫体癌与首发乳腺癌的两癌发病间隔时间显著不同,前者的间隔时间明显缩短(t=2.23,P=0.028)。两组双原发癌间隔时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P=0.010)。结论合并乳腺癌的子宫体恶性肿瘤与子宫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乳腺癌后子宫体恶性肿瘤与子宫体恶性肿瘤术后发生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体恶性肿瘤 乳腺癌 生存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