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维管植物系统发育区系地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文贺 赵志荣 +4 位作者 赵乾龙 王清春 李进宇 李明阳 谢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44,共10页
【目的】明确北京市维管植物多样性分布特征与其系统发育结构类型,为北京市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植物区系研究中引入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搜集整理北京市全域及各区植物名录、植物分布数据库和14个保护地... 【目的】明确北京市维管植物多样性分布特征与其系统发育结构类型,为北京市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植物区系研究中引入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搜集整理北京市全域及各区植物名录、植物分布数据库和14个保护地的本底调查资料,构建野生维管植物系统发育树。计算系统发育多样性,并统计类群丰富度,明确北京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通过计算净相关指数探究北京市各区和多个保护地的植物系统发育结构。计算了各保护地两两之间的系统发育相似性指数,并基于物种组成相似性与系统发育组成相似性对14个保护地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1)北京市植物区系组成完整,包括了全球维管植物所有大分支类群。(2)具有较高海拔山地的区,如延庆、门头沟、密云、怀柔、房山,表现出较高的类群丰富度和系统发育多样性。(3)各区和保护地的属、种类群多样性与其系统发育多样性显著相关,但其系统发育结构均为非随机型。其中怀柔、门头沟和密云三区具有离散的系统发育结构类型。(4)基于物种相似性与系统发育相似性的聚类分析均无法区分位于太行山系与燕山山系的保护地。(5)14个山地自然保护地中,小龙门、百花山、喇叭沟门、雾灵山等地的系统发育多样性较高,其中雾灵山和喇叭沟门的系统发育结构为离散型。【结论】北京市植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山地,其中延庆区、门头沟区、密云区的植物多样性最高。14个保护地中,小龙门、百花山具有最高的类群丰富度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值得重点关注。雾灵山和喇叭沟门系统发育结构较为发散,能够为多样性保护工作带来较高保护效益,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太行山系与燕山山系的植物区系在北京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系统发育多样性 维管植物 区系学 保护地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树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白心远 张啸 +4 位作者 刘腾 赵志荣 赵乾龙 冷平生 胡增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以槲树(Quercus dentata)的根与叶为外植体,以期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适宜条件,为槲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支撑。【方法】在WPM、MS、1/2MS三种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A和6-BA,以槲树幼苗根与叶为外植体诱导愈... 【目的】以槲树(Quercus dentata)的根与叶为外植体,以期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适宜条件,为槲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支撑。【方法】在WPM、MS、1/2MS三种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A和6-BA,以槲树幼苗根与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记录、分析和比较不同条件下的诱导率。再将根诱导后的愈伤组织接种于WPM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2,4-D和6-BA进行愈伤组织的增殖,计算和比较增殖系数。【结果】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1.0 mg/L+6-BA 0.5 mg/L。根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的培养基为WPM+NAA 2.0 mg/L+6-BA 1.0 mg/L。经比较,以根作为外植体的诱导率高于叶片。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PM+2,4-D 1.2 mg/L+6-BA 0.9 mg/L。【结论】筛选出了最适合槲树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槲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树 叶片 愈伤组织 植物激素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及其养护技术探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志荣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7期59-61,共3页
园林绿化施工是为优化生态环境,植被种植与养护环节则直接影响着绿化效果,因此应高度重视技术方案的应用,保证园林绿化项目取得预期的目的。植被反季节移栽环节,工作人员应细化技术流程,高标准种植,规范养护管理,发挥园林设计、绿化施... 园林绿化施工是为优化生态环境,植被种植与养护环节则直接影响着绿化效果,因此应高度重视技术方案的应用,保证园林绿化项目取得预期的目的。植被反季节移栽环节,工作人员应细化技术流程,高标准种植,规范养护管理,发挥园林设计、绿化施工的综合作用,实现城市空间的绿化美化。文章率先对概念与意义进行总结,而后侧重对反季节种植技术及其植被养护技术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 反季节种植 技术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