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BAS和IPTA技术的京津冀地区地面沉降监测 被引量:29
1
作者 曹群 陈蓓蓓 +7 位作者 宫辉力 周超凡 罗勇 高明亮 王旭 史珉 赵笑笑 左俊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1-391,共11页
京津冀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地区,地下水的长期超量开采,造成了严重的区域地面沉降,对京津冀区域进行大范围地表形变监测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相邻条带的RADARSAT-2数据,结合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和干涉点目标分析技术,获取京津... 京津冀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地区,地下水的长期超量开采,造成了严重的区域地面沉降,对京津冀区域进行大范围地表形变监测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相邻条带的RADARSAT-2数据,结合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和干涉点目标分析技术,获取京津冀地区2012-2016年地面沉降场时序信息.基于监测结果对研究区地面沉降发育情况进行初步探讨,并对沉降漏斗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发生地面沉降的区域较多,地面沉降不均匀性特征明显,地面沉降发育最严重的地区位于北京金盏一带,最大沉降速率达到130 mm·a-1;在多个沉降漏斗中,北京金盏沉降漏斗、天津王庆坨沉降漏斗发育最为严重,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661 mm,658 mm.衡水市阜城县、景县沉降漏斗扩张趋势最为剧烈,累计沉降量大于200 mm的面积达到1494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京津冀地区 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 干涉点目标分析技术 时空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阿拉伯糖指纹区太赫兹光谱和拉曼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苏同福 王长青 +4 位作者 赵国忠 樊素芳 杨国玉 徐翠莲 苏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13-2719,共7页
为了解生物体内L-阿拉伯糖在代谢过程中的合成与降解机制,采用太赫兹和拉曼光谱系统,对其指纹区的振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阿拉伯糖太赫兹图谱在频率49.5和72.2cm^(-1)分别检测出了振动吸收,其中72.2cm^(-1)的振动为首次检出。该振动... 为了解生物体内L-阿拉伯糖在代谢过程中的合成与降解机制,采用太赫兹和拉曼光谱系统,对其指纹区的振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阿拉伯糖太赫兹图谱在频率49.5和72.2cm^(-1)分别检测出了振动吸收,其中72.2cm^(-1)的振动为首次检出。该振动频率与其折射率图谱反常色散的频率基本一致,故这两个振动吸收可以作为L-阿拉伯糖的特征吸收。最为重要的是,在该频域内,检测得到图谱的波型与三种异构体理论值简单叠加后波型极为相似,故可以初步判定样品含有三种构象异构体(α-型、β-型和l-型结构),非单一组分,而是混合组分;对于拉曼图谱而言,其特点简洁而明晰,一般将指纹区的振动,从高到低分为四个区域:吡喃环结构的伸缩振动、亚甲基的摇摆振动、环上羟基的扭曲振动及环骨架扭曲和畸变振动。同时也根据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基组,分别对L-阿拉伯糖的三种构象异构体的振动进行模拟计算,利用势能分布对这些振动进行归属和指认。与理论值相比,振动频率检测值有不同程度的红移,即振动频率向低频发生了偏移,其原因是样品内不同分子间相互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阿拉伯糖 太赫兹图谱 特征振动 拉曼图谱 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重于人工知识库的词和义项的向量表示:以HowNet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茂松 陈新雄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4,共7页
该文旨在以HowNet为例,探讨在表示学习模型中引入人工知识库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目前词向量多是通过构造神经网络模型,在大规模语料库上无监督训练得到,但这种框架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低频词的词向量质量难以保证;二是多义词的义项向量无... 该文旨在以HowNet为例,探讨在表示学习模型中引入人工知识库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目前词向量多是通过构造神经网络模型,在大规模语料库上无监督训练得到,但这种框架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低频词的词向量质量难以保证;二是多义词的义项向量无法获得。该文提出了融合HowNet和大规模语料库的义原向量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并以义原向量为桥梁,自动得到义项向量及完善词向量。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提升在词相似度和词义消歧任务上的性能,有助于低频词和多义词的处理。作者指出,借重于人工知识库的神经网络语言模型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期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向量 义项向量 义原向量 HOWNET 神经网络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染料的远红外光谱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海顺 张振伟 +2 位作者 杨玉平 吴旭 张存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064-3069,共6页
衰减全反射模式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可以用来确定固体粉末样品的远红外光谱性质,并根据其指纹特征对未知物样品进行鉴定,且具有快速、简便、灵敏、样品用量少等优点,已成为分析与表征染料的常用的手段。运用ATR-FTIR在真... 衰减全反射模式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可以用来确定固体粉末样品的远红外光谱性质,并根据其指纹特征对未知物样品进行鉴定,且具有快速、简便、灵敏、样品用量少等优点,已成为分析与表征染料的常用的手段。运用ATR-FTIR在真空条件下测试了汽巴蓝2B、去氧紫草素、靛蓝、靛红、硫靛红等五种染料在50~610cm^(-1)范围内的吸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这五种染料在此波段内均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并对其峰位进行了指认与描述。使用Gaussian09软件对硫靛红分子进行模拟计算与指纹谱指认,并根据可视化结果可以看出:硫靛红分子在50~610cm^(-1)范围内的特征吸收峰主要源于分子的集体振动,且其高频与低频的振动模式并不一致。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符合较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峰值位置的差异、吸收峰位的移动、模拟得到的新峰位等,主要是由于二者所基于的温度不同、理论计算没有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TR晶体与样品粉末的接触效果略差以及系统分辨率不够等因素导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吸收峰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网模型多目标加权最短路径的特征线提取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庆 尚琪森 +3 位作者 胡翰 于昊加 钟若飞 丁雨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6-122,共7页
针对倾斜摄影测量三维重建得到的三维模型在地物拐角棱线处结构粗糙、噪声较大、规则性缺失,难以快速准确提取出理想特征线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加权最短路径的特征线提取方法.首先对模型进行预处理,使模型具有完整、连续的拓扑结... 针对倾斜摄影测量三维重建得到的三维模型在地物拐角棱线处结构粗糙、噪声较大、规则性缺失,难以快速准确提取出理想特征线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加权最短路径的特征线提取方法.首先对模型进行预处理,使模型具有完整、连续的拓扑结构,并将模型以有向图结构进行组织;其次顾及距离、方向和三角网变化趋势计算权重,约束迪杰斯特拉算法获取最短路径得到特征线;最后,为了修复模型特征不明显的棱线区域,设计了一种棱线修复算法.研究结果表明:与交互式方法对比,本文方法效率高,只需选取两个特征点指定目标,同时提取结果不依赖人工经验,客观性强;与基于边和面的自动提取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受噪声影响小,能在简单交互下提取到指定特征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 摄影测量 特征提取 有向图 最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