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怀柔区生态用水计算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东 贺康宁 +1 位作者 寇中泰 张益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3-247,共5页
根据生态平衡理论,依据北京市怀柔区的实际情况,划分了北京市怀柔区生态用水类型,并将怀柔区划分为相互独立的二级生态区;计算出怀柔区各项生态用水量。结果为:全区现状生态用水总量为7.19亿m3/a。其中,森林植被生态用水量为4.65亿m3/a... 根据生态平衡理论,依据北京市怀柔区的实际情况,划分了北京市怀柔区生态用水类型,并将怀柔区划分为相互独立的二级生态区;计算出怀柔区各项生态用水量。结果为:全区现状生态用水总量为7.19亿m3/a。其中,森林植被生态用水量为4.65亿m3/a,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为0.83亿m3/a,城镇绿化生态用水量为0.02亿m3/a,草地生态用水量为1.29亿m3/a,河流生态系统生态用水为0.4亿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水 生态用水分区 怀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怀柔区沙河干涸河流生态治理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寇忠泰 娄会品 +3 位作者 高甲荣 王颖 王越 顾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60,64,共5页
我国北方地区多数河流经常处于干枯状态,而有关干涸河流生态治理少有研究,对干枯河道的治理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以北京怀柔区沙河治理为研究对象,以植物绿化为主,工程治理为辅的生态治理为原则,对5.5 km的河段进行治理;施工中应用... 我国北方地区多数河流经常处于干枯状态,而有关干涸河流生态治理少有研究,对干枯河道的治理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以北京怀柔区沙河治理为研究对象,以植物绿化为主,工程治理为辅的生态治理为原则,对5.5 km的河段进行治理;施工中应用抛石、铅丝笼和方砖等工程措施进行初步治理,并应用4种植物材料进行绿化。植物绿化效果调查的结果表明:植物材料成活率达到了80%以上;新生枝条平均长度200 cm以上,生长状况良好,对示范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工程实施后,河岸带植物多样性增加,Shannon-Weiner指数范围为12.9~49.0,Pielou指数范围在3.0~12.6之间,波动较大;增加河岸带景观效果,改善了小生境。沙河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为我国北方河道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 干涸河道 生态治理 北方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与设计——以怀柔区前喇叭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姣 赵方莹 +2 位作者 史振华 程金花 杨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10期40-42,共3页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北京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设计中引入景观生态理念,是新时期生态建设与保护的要求。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分析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方法、目标及步骤。以北...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北京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设计中引入景观生态理念,是新时期生态建设与保护的要求。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分析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方法、目标及步骤。以北京市怀柔区前喇叭沟小流域为例,探讨了景观生态理论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的应用,旨在依据小流域不同景观功能区特征协调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达到小流域景观格局与其功能的和谐统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清洁小流域 景观生态 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退化河溪近自然治理措施研究--以怀九河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段红祥 高阳 +3 位作者 高甲荣 魏志刚 陈子珊 寇忠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20,23,共4页
河溪近自然治理作为人类活动与自然融合的社会现象,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河溪近自然治理的内涵作了阐述,然后以位于北京山区的怀柔区怀九河为例,通过对其生态系统特点的分析,从生态调节和工程改造角度,设计了6种适... 河溪近自然治理作为人类活动与自然融合的社会现象,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河溪近自然治理的内涵作了阐述,然后以位于北京山区的怀柔区怀九河为例,通过对其生态系统特点的分析,从生态调节和工程改造角度,设计了6种适合当地情况的河溪近自然治理措施,以期逐渐恢复该河溪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对我国其他城市河溪的近自然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溪 近自然治理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致热质耦合调控NO_(3)^(-)的树脂富集机制
5
作者 付鹏 李汶函 +5 位作者 张雪 何秋杭 吴琦 双陈冬 柴文波 金正宇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56,I0020,共8页
利用交变磁场下磁性树脂内部局域升温效应,实现磁致热质耦合调控,从微观尺度强化废水NO_(3)^(-)低耗高效吸附资源化。通过批式实验和热力学、动力学拟合发现:较常温条件,磁致热质耦合调控可提升NO_(3)^(-)吸附率至87.1%,准二级吸附速率... 利用交变磁场下磁性树脂内部局域升温效应,实现磁致热质耦合调控,从微观尺度强化废水NO_(3)^(-)低耗高效吸附资源化。通过批式实验和热力学、动力学拟合发现:较常温条件,磁致热质耦合调控可提升NO_(3)^(-)吸附率至87.1%,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可提升34.2%;较40℃全局加热条件,磁致热质耦合调控将树脂的NO_(3)^(-)平衡吸附容量提升至29.01 mg/g,相对吸附率提升16.7%,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提升25.8%。经综合影响评估及COMSOL场模拟分析,磁致热质耦合调控无需材料复杂改性即可灵活、精简地减少热量损耗,实现无药耗树脂功能位点活化,加速平衡阴离子游离,强化静电作用、界面传质和吸附效率,具有技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热质耦合调控 NO_(3)^(-)吸附 资源化 磁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怀沙河水质污染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秀珍 于明含 +1 位作者 王庆 魏自刚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1期55-61,共7页
在对北京怀沙河的水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怀沙河水质已重度富营养化,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总磷,大部分河段总氮质量浓度严重超过Ⅴ类水环境标准,总磷质量浓度超过Ⅲ类水环境标准,综合评价整个流域,水环境为劣... 在对北京怀沙河的水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怀沙河水质已重度富营养化,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总磷,大部分河段总氮质量浓度严重超过Ⅴ类水环境标准,总磷质量浓度超过Ⅲ类水环境标准,综合评价整个流域,水环境为劣Ⅴ类,水资源质量属重富营型,远未达到规划要求的Ⅱ类水环境标准。提出的相应治理对策有:继续加大水环境保护及治理措施;加大清洁小流域建设力度;对潜在的污染因素及早发现,及早治理;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大水环境保护法规的宣传,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违法水案件进行严查;加强水质监测和管护工作。该成果对建设清洁型小流域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水质污染 防治对策 怀沙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城市海绵社区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晨 王桂锋 +2 位作者 张传杰 赵冰清 牛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3期119-124,共6页
[目的]分析海绵社区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中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北京市通州区某建筑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增设屋顶绿化、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池等雨水渗蓄措施,对比增设设施前后外排量、节水量、回补地下... [目的]分析海绵社区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中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北京市通州区某建筑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增设屋顶绿化、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池等雨水渗蓄措施,对比增设设施前后外排量、节水量、回补地下水量、消除污染而减少的社会损失量、节电量、固碳释氧量的变化。[结果]研究区增设雨水调蓄设施后,年单位面积总效益增加量为38 566元/(hm^2·a),年单位面积节约中水量为208m3/(hm^2·a),年单位面积节电量为145(kW·h)/(hm^2·a),年单位面积回补地下水增加量为281m3/(hm^2·a),年固碳增加量为0.02t/(hm^2·a),年固氧增加量为0.01t/(hm^2·a)。[结论]采用雨水调蓄设施,在节水、节能、截污等方面均可产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大力推广和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社区 雨水利用 效益分析 调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载体MBR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效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军 江定国 +3 位作者 宋玮华 杨晓东 张刚 李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22-1027,共6页
为使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取得高质量出水的同时能更有效地延缓膜污染,从而延长膜的工作周期和使用寿命,向生物反应器中一次性投加了1500 mg/L的粉末活性炭(PAC),同时该膜生物反应器采用恒温(30℃)、恒定膜通量(7 L/(m^2·h))和间歇抽... 为使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取得高质量出水的同时能更有效地延缓膜污染,从而延长膜的工作周期和使用寿命,向生物反应器中一次性投加了1500 mg/L的粉末活性炭(PAC),同时该膜生物反应器采用恒温(30℃)、恒定膜通量(7 L/(m^2·h))和间歇抽吸(开10min,停3min)的方式连续运行120 d.结果表明,PAC的加入使活性污泥中的一部分微生物以PAC作为载体形成生物膜,从而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形成了以生物膜和活性污泥2种形式构成的新的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水处理效果.由于PAC的加入,改善了膜表面滤饼层的水力特性,从而减小了膜过滤阻力,有效延缓了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炭载体 生活污水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管理措施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耿润哲 王晓燕 +2 位作者 段淑怀 杨华 南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基于"风险评价—规划分区—分别管理"的非点源污染管理思路,采用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模型、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MPs)评估体系及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相耦合的方式,对北京怀柔区北宅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进行不... 基于"风险评价—规划分区—分别管理"的非点源污染管理思路,采用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模型、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MPs)评估体系及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相耦合的方式,对北京怀柔区北宅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进行不同空间尺度下最佳管理措施空间优化配置模拟,为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决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非点源污染潜力高风险区为距离河道较近受人为活动影响明显的居民区、养殖场和耕地,为重点管理区;2)根据污染物污染控制功效、成本投入以及景观美学功效3个方面综合评价结果对拟实施的BMPs进行综合评分排序,人工湿地、入渗池、绿屋顶、植物蓄留池等以下渗过程为主要污染控制机制类措施,可作为BMPs情景配置的优选措施;3)不同空间尺度下最佳管理措施空间优化配置模拟表明,流域层面BMPs最优方案为为生物滞留池0,湿式滞留池105 000元,占总成本的8%,入渗沟469 560元,占总成本的92%,总氮、总磷年污染负荷量综合削减率45%;村庄层面BMPs优化配置方案为生物滞留池3 105元,占总成本的0.8%;湿式滞留池21 000元,占总成本的5.6%;绿屋顶216 306元,占总成本的64%;透水性路面11 0736元,占总成本的29.6%。总氮、总磷年污染负荷综合削减率能够达到46%;农户层面BMPs优化配置方案为绿屋顶0元;雨水罐38元,占总成本的2.5%;生物滞留池675元,占总成本的44.5%;透水性路面805元,占总成本的53%。总氮和总磷两种污染物的年污染负荷削减率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最佳管理措施空间配置 不同尺度 成本-效益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畜饮水管网安全供水WSNGIS系统实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树芳 康跃虎 常志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8-343,共6页
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供水、多水厂联合供水调度和供水管网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提出了软件群组协作化框架设计思路,并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开源GIS组件和MySQL数据库设计了人畜饮水管网安全供水WSNGIS系统,该系统能有... 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供水、多水厂联合供水调度和供水管网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提出了软件群组协作化框架设计思路,并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开源GIS组件和MySQL数据库设计了人畜饮水管网安全供水WSNGIS系统,该系统能有效保证在水源污染及机井供水不足时辖区内人畜饮水供水的灵活调度。实地运行表明,系统网络连通性好、信号稳定、功耗低,软件运行稳定、人机界面友好、可扩展性强,达到了供水管网远程无线监控、科学高效安全用水信息化管理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畜饮水 管网供水 信息化 地理信息系统 无线传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岸金丝柳根系分布特征和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凯力 高甲荣 +5 位作者 马岚 刘国华 王兵 易扬 王舒 张腾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96,共7页
了解不同土壤生物工程措施下根系分布特征与抗拉特性对土壤生物工程措施的合理配置意义重大。以竣工5年的北京市怀柔区土壤生物工程试验区4种不同种植方式(埋根、扦插、梢捆、灌丛垫)下的金丝柳根系为研究对象,测量统计不同土层深度... 了解不同土壤生物工程措施下根系分布特征与抗拉特性对土壤生物工程措施的合理配置意义重大。以竣工5年的北京市怀柔区土壤生物工程试验区4种不同种植方式(埋根、扦插、梢捆、灌丛垫)下的金丝柳根系为研究对象,测量统计不同土层深度、不同径级的根系生物量并进行单根拉伸试验,分析在不同种植方式下金丝柳根系的生物量分布特征和单根抗拉特性,结果表明:灌丛垫和梢捆措施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深度的土层中,在0~20cm土层中尤为集中。灌丛垫方式下根径≤1mm的细根含量丰富(占其总量的31.3%),须根系最为发达,梢捆次之,细根含量占其总量的19.2%。不同种植方式下根系抗拉力与直径都呈正相关,且以幂函数的规律变化。在0~20cm的土层中,不同种植方式下根系的抗拉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平均抗拉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埋根、扦插、梢捆、灌丛垫;而平均延伸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灌丛垫、梢捆、扦插、埋根。所以,灌丛垫和梢捆方式下根系浅层生物量较大,须根发达且具有更好的延伸性能,可有效减轻表土侵蚀,应设置在水位浮动区;埋根和扦插措施下根系能抵抗更大的剪切力,更好地深入土层深处,可设置在岸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物工程 根系生物量分布 单根抗拉性能 护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优化施氮高产高效生理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华 祁生林 彭云峰 《农业工程》 2016年第2期127-129,109,共4页
缺氮降低玉米产量;过量施氮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反而降低氮素利用效率,并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合理施氮能够保证玉米不同生育期充足的氮素吸收,有利于最大产量的获得。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不同供氮水平影响玉米形态和生理过程... 缺氮降低玉米产量;过量施氮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反而降低氮素利用效率,并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合理施氮能够保证玉米不同生育期充足的氮素吸收,有利于最大产量的获得。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不同供氮水平影响玉米形态和生理过程的研究,从根系发育、叶片形态和光合作用以及穗发育的角度探讨缺氮减产、过量供氮不能增产的原因,以期为合理的玉米氮肥管理以及氮高效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施氮 玉米 根系 光合作用 穗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