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源表达板栗坚果淀粉合成酶基因对水稻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玉龙 张卿 +4 位作者 赵永廉 刘建玲 秦岭 曹庆芹 邢宇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5-20,共6页
【目的】验证板栗淀粉合成酶基因的功能。【方法】将中国板栗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SSS、SBE和PUL在水稻‘日本晴(Oryzasativa,Nipponbare)’中过量表达,设置转空载体水稻株系作为阴性对照,通过比较转基因植株籽粒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 【目的】验证板栗淀粉合成酶基因的功能。【方法】将中国板栗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SSS、SBE和PUL在水稻‘日本晴(Oryzasativa,Nipponbare)’中过量表达,设置转空载体水稻株系作为阴性对照,通过比较转基因植株籽粒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与转空载体对照株系的差异,从而验证板栗淀粉合成酶基因的相关功能。【结果】CmSSSⅡ在水稻中的异源表达使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上升,而CmSBEⅠ使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CmSSSⅡ和CmSBEⅠ在水稻中的异源表达使水稻籽粒中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抗性淀粉含量显著上升;CmSSSⅢ和CmSBEⅡ转基因水稻株系未鉴定到转基因阳性植株;CmSSSⅣ和CmPUL转基因水稻株系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结论】板栗SSSⅡ和SBEⅠ基因功能在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和抗性淀粉的积累中表现的功能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淀粉合成酶 水稻 过表达 基因功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外生菌根细胞结构及其细胞壁组分的变化
2
作者 李晓 张昊琳 +6 位作者 孙芝林 王溢洋 孙岩 赵永廉 李虎臣 秦岭 曹庆芹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通过对板栗外生菌根发育进程的观察,并标记细胞壁相关成分,为菌根形成的机制提供试验证据。【方法】收集板栗田间菌根、田间非菌根和组培根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板栗根系结构,特异性荧光染料Calcofluor White Stain、苯胺... 【目的】通过对板栗外生菌根发育进程的观察,并标记细胞壁相关成分,为菌根形成的机制提供试验证据。【方法】收集板栗田间菌根、田间非菌根和组培根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板栗根系结构,特异性荧光染料Calcofluor White Stain、苯胺蓝标记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素和胼胝质。【结果】板栗田间菌根的菌套致密且加厚,外皮层细胞间隙具有哈蒂氏网,外皮层细胞径向伸长、横向缩短。标记根系细胞壁发现,田间菌根外皮层细胞纤维素含量比田间非菌根显著增加了43.4%。田间非菌根中柱细胞的胼胝质含量是组培根的1.95倍,田间菌根中柱细胞胼胝质含量比田间非菌根显著降低了21.6%。【结论】板栗外生菌根形成后,外皮层细胞间隙哈蒂氏网明显,且外皮层细胞纤维素含量显著增加,中柱细胞的胼胝质含量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外生菌根 细胞结构 纤维素 胼胝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