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板栗叶黄化皱缩病发生栗园土壤元素含量与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石新如
史文石
+8 位作者
陈荣荣
赵悦
朱景乐
林彩丽
贾云霞
刘海涛
滕仁艳
江泽平
史胜青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1期57-67,共11页
【目的】板栗叶片黄化皱缩病(俗称“小叶病”)已鉴定为植原体病害,近年在燕山地区部分栗园发病严重到整株不结实,威胁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拟通过对发病栗园土壤元素含量和酶活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病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发...
【目的】板栗叶片黄化皱缩病(俗称“小叶病”)已鉴定为植原体病害,近年在燕山地区部分栗园发病严重到整株不结实,威胁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拟通过对发病栗园土壤元素含量和酶活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病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发病核心区发病0年(未发病)、2~6年和8年以上栗园和远离区栗园的土壤样品,测定24个土壤元素含量和5个土壤酶活性指标,并选定22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最小数据集,对不同发病年限栗树的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与未发病栗树土壤相比,发病8年以上的pH值降低6.36%(分别为5.82和5.45),而发病2~6年的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提高53.48%和111.12%(分别为50.17和77.00 mg·kg^(-1),133.85和282.59 mg·kg^(-1)),与发病2~6年栗树土壤相比,发病8年以上的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35.01%和33.44%(分别为15.51和10.08 mg·kg^(-1),282.59和188.09 mg·kg^(-1))。微量元素中,与未发病土壤相比,发病土壤硼、锰和锌含量分别提高15.21%、34.64%和20.59%(分别为86.76和99.96 mg·kg^(-1),780.19和1050.41 mg·kg^(-1),114.85和138.50 mg·kg^(-1)),而重金属元素中仅发病8年以上的土壤中铅含量提高22.94%(分别为38.44和47.26 mg·kg^(-1)),其他元素中发病2~6年和8年以上的钠含量分别降低19.17%和19.49%(分别为21.96、17.75和17.68 mg·kg^(-1)),发病2~6年的钛含量提高18.61%(分别为3969.89和4708.58 mg·kg^(-1))。土壤酶活性中,与未发病栗树土壤相比,发病2~6年和8年以上的过氧化氢酶提高102.27%和101.14%(分别为0.88、1.78和1.77 mg·d^(-1)·g^(-1)),发病2~6年的蔗糖酶和发病8年以上的脱氢酶活性分别提高92.88%和157.89%(分别为27.53和53.10 mg·d^(-1)·g^(-1),0.19和0.49 mg·d^(-1)·g^(-1))。【结论】燕山地区叶黄化皱缩病栗园土壤元素(钾、速效钾、碱解氮、锰、锌、硼、钛、铅)平衡受到破坏,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这可能与当地常年不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叶黄化皱缩病
土壤元素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板栗叶黄化皱缩病发生栗园土壤元素含量与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石新如
史文石
陈荣荣
赵悦
朱景乐
林彩丽
贾云霞
刘海涛
滕仁艳
江泽平
史胜青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成果转化与产业开发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河北省遵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北京市怀柔区板栗技术试验与推广站
河北省沧州市林业
技术
推广站
出处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1期57-67,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20YFD1000702-4)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326508D-3)。
文摘
【目的】板栗叶片黄化皱缩病(俗称“小叶病”)已鉴定为植原体病害,近年在燕山地区部分栗园发病严重到整株不结实,威胁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拟通过对发病栗园土壤元素含量和酶活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病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发病核心区发病0年(未发病)、2~6年和8年以上栗园和远离区栗园的土壤样品,测定24个土壤元素含量和5个土壤酶活性指标,并选定22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最小数据集,对不同发病年限栗树的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与未发病栗树土壤相比,发病8年以上的pH值降低6.36%(分别为5.82和5.45),而发病2~6年的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提高53.48%和111.12%(分别为50.17和77.00 mg·kg^(-1),133.85和282.59 mg·kg^(-1)),与发病2~6年栗树土壤相比,发病8年以上的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35.01%和33.44%(分别为15.51和10.08 mg·kg^(-1),282.59和188.09 mg·kg^(-1))。微量元素中,与未发病土壤相比,发病土壤硼、锰和锌含量分别提高15.21%、34.64%和20.59%(分别为86.76和99.96 mg·kg^(-1),780.19和1050.41 mg·kg^(-1),114.85和138.50 mg·kg^(-1)),而重金属元素中仅发病8年以上的土壤中铅含量提高22.94%(分别为38.44和47.26 mg·kg^(-1)),其他元素中发病2~6年和8年以上的钠含量分别降低19.17%和19.49%(分别为21.96、17.75和17.68 mg·kg^(-1)),发病2~6年的钛含量提高18.61%(分别为3969.89和4708.58 mg·kg^(-1))。土壤酶活性中,与未发病栗树土壤相比,发病2~6年和8年以上的过氧化氢酶提高102.27%和101.14%(分别为0.88、1.78和1.77 mg·d^(-1)·g^(-1)),发病2~6年的蔗糖酶和发病8年以上的脱氢酶活性分别提高92.88%和157.89%(分别为27.53和53.10 mg·d^(-1)·g^(-1),0.19和0.49 mg·d^(-1)·g^(-1))。【结论】燕山地区叶黄化皱缩病栗园土壤元素(钾、速效钾、碱解氮、锰、锌、硼、钛、铅)平衡受到破坏,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这可能与当地常年不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有关。
关键词
板栗
叶黄化皱缩病
土壤元素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Keywords
Chinese chestnut
leaf yellowing crinkle disease
soil elements
soil enzyme activity
soil fertility
分类号
S436.6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板栗叶黄化皱缩病发生栗园土壤元素含量与酶活性变化
石新如
史文石
陈荣荣
赵悦
朱景乐
林彩丽
贾云霞
刘海涛
滕仁艳
江泽平
史胜青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