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对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秦彦文 方微 +6 位作者 王绿娅 何继强 李晋生 杜兰平 潘晓冬 张云凤 王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形成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抑制AS病变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组、模型...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形成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抑制AS病变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组、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8只,给药第8周后全部处死。酶法检测血清脂质含量;比色法检测氧化指标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C)及丙二醛(MDA);病理图像分析法测定主动脉AS斑块面积及其与管腔面积的比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主动脉壁VCAM-1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apoE-/-小鼠比较显示:(1)阿托伐他汀(高、低剂量)可以显著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1);(2)明显增加血浆NO及TAC(P<0.01),减少MDA的生成(P<0.01);(3)阿托伐他汀可减少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比值(P<0.01);(4)阿托伐他汀可下调VCAM-1的表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apoE-/-小鼠血脂代谢、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及下调主动脉壁VCAM-1表达,抑制apoE-/-小鼠AS病变形成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载脂蛋白E类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抗胆固醇血症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早期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要点解读
2
作者 吴慧 王绿娅 +1 位作者 李嘉璐 张俊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6期4535-4540,4557,共7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严重的遗传代谢病,其中纯合子FH(HoFH)罕见且严重。早期筛查及诊治可很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但国内外对HoFH的识别和管理严重不足。近年来国际上已出台多个关于FH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但针对HoFH的专家共识较少。...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严重的遗传代谢病,其中纯合子FH(HoFH)罕见且严重。早期筛查及诊治可很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但国内外对HoFH的识别和管理严重不足。近年来国际上已出台多个关于FH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但针对HoFH的专家共识较少。近期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等多学科专家联合发表了《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早期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明确了HoFH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流程,更新优化了治疗策略。本文结合本团队的HoFH家系筛查工作对该共识五大要点进行详细解读,包括:(1)引入人工智能多维度优化HoFH早期筛查策略;(2)细化HoFH临床诊断标准,强化基因诊断协同重要性;(3)深化产前诊断与新生儿筛查的重要性;(4)关注植物固醇血症与HoFH的鉴别诊断;(5)更新优化HoFH治疗策略,分层设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目标值。并结合筛查HoFH的实践提出以临床实践为驱动,聚焦HoFH长期管理,以期为我国HoFH的早期筛查与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早期筛查 诊断 管理 专家共识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血脂管理门诊模式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俊 罗雯 +2 位作者 王绿娅 杨娅 陈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4527-4533,共7页
背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排名第一位的疾病仍然是心血管疾病,其中最主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目的通过建立新型血脂管理门诊模式,分析新模式建立前后患者血脂异常的知晓率、... 背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排名第一位的疾病仍然是心血管疾病,其中最主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目的通过建立新型血脂管理门诊模式,分析新模式建立前后患者血脂异常的知晓率、合理用药比例、患者依从性及用药达标率。方法2023-09-01—2024-02-2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通过整合医学资源建立了基于科研项目为基础的综合医院血脂管理门诊模式。该模式以“血脂异常患者”门诊为载体,联动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对血脂异常患者开展规范化管理,优化就诊和随访流程,有效筛查血脂异常人群和诊断高脂血症患者并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法。结果纳入慢病管理的血脂异常患者人群由以往分散模式,转变为血脂管理门诊整体、规范、集中管理,且管理的患者人数较前显著增加。血脂管理门诊模式建立后,门诊初次就诊患者规范用药比例由25.3%(147/580)提升到30.3%(242/798),坚持用药比例由32.7%(190/580)提升到41.6%(332/798),用药达标率由15.8%(92/580)提升到22.5%(180/798)(P<0.05)。结论通过实施“全专结合”的血脂管理门诊模式,纳入慢病管理的血脂异常患者人数明显增加,患者规范用药比例、用药依从性和用药达标率有所提高。该模式既有利于科研项目实施,又能培养医学人才,有助于提高全科医生和研究生及规培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管理 门诊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正常青年角膜弓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分析
4
作者 高新晓 郭佳 +2 位作者 蔺洁 孟忻 汪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7-290,共4页
目的:精确检测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的亚组分并评估其中的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DL,sdLDL)与青年角膜弓(简称青年弓)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2例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目的:精确检测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的亚组分并评估其中的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DL,sdLDL)与青年角膜弓(简称青年弓)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2例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眼科及体检中心的血脂正常的青年弓患者。另外选取12例年龄、性别、吸烟史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用Lipoprint LDL System精确检测LDL的亚组分,计算其中的sdLDL占LDL的百分数,即sdLDL比率( sdLDL%)。采用t检验比较青年弓组与对照组的sdLDL%,再以青年弓为因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 Backward:LR)评估其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青年弓组sdLDL%数值偏高[(13.16±6.29)% vs (19.64±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将年龄、LDL校正后,sdLDL%增高和青年弓明显相关(P=0.040)。 sdLDL%是青年弓发生的危险因素(OR=1.49,95%CI:1.01~2.19,P〈0.05)。结论血脂正常青年弓患者的sdLDL%增高,表明其LDL亚组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角膜弓 Lipoprint LDL System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