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撑开器双向撑开辅助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
13
1
作者
桑庆华
哈秀民
+3 位作者
姜佩瑜
张晓光
李东亮
张世虎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7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撑开器双向撑开跟骨骨折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采用撑开器双向撑开辅助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11例(13足)跟骨骨折,全部为男性,年龄24~57岁,平均36.4岁。San...
目的:探讨撑开器双向撑开跟骨骨折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采用撑开器双向撑开辅助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11例(13足)跟骨骨折,全部为男性,年龄24~57岁,平均36.4岁。Sanders分型:Ⅱ型8足,Ⅲ型5足。术后观察切口情况、骨折愈合情况、B?hler角、Gissane角及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骨折愈合,无切口感染或切口不愈合的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5个月。跟骨B?hler角由术前的(9.6±7.3)°恢复至术后1年的(20.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跟骨Gissane角由术前的(92.7±8.5)°恢复至术后1年的(121.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Maryland足部评分为88.79±8.25,优11足,良2足。结论:撑开器双向撑开跟骨骨折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可以有效固定骨折,减少切口并发症,术后随访影像及功能满意,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微创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
内
骨折闭合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撑开器双向撑开辅助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
13
1
作者
桑庆华
哈秀民
姜佩瑜
张晓光
李东亮
张世虎
机构
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7期604-60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撑开器双向撑开跟骨骨折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采用撑开器双向撑开辅助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11例(13足)跟骨骨折,全部为男性,年龄24~57岁,平均36.4岁。Sanders分型:Ⅱ型8足,Ⅲ型5足。术后观察切口情况、骨折愈合情况、B?hler角、Gissane角及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骨折愈合,无切口感染或切口不愈合的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5个月。跟骨B?hler角由术前的(9.6±7.3)°恢复至术后1年的(20.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跟骨Gissane角由术前的(92.7±8.5)°恢复至术后1年的(121.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Maryland足部评分为88.79±8.25,优11足,良2足。结论:撑开器双向撑开跟骨骨折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可以有效固定骨折,减少切口并发症,术后随访影像及功能满意,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跟骨
微创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
内
骨折闭合复位
Keywords
Calcaneus
Minimal surgical procedures
Fracture fixation,internal
Closed fracture reductio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撑开器双向撑开辅助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桑庆华
哈秀民
姜佩瑜
张晓光
李东亮
张世虎
《中国骨伤》
CAS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