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能训练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2年随访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国友 陈斌 +5 位作者 宋君伟 黄青 郭红利 郭俊花 向应强 张文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0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讨技能训练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89例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技能训练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干预组在入组时点和随访第12个月分别进行康复技能训练12周。两组均完成了为期2年的随访。随访中对两组的精... 目的探讨技能训练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89例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技能训练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干预组在入组时点和随访第12个月分别进行康复技能训练12周。两组均完成了为期2年的随访。随访中对两组的精神症状(PANSS)、社会功能(SDSS),复发和就业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间PANSS评分在随访第12个月、及与SDSS评分在随访第18个月技能训练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②在随访第24个月,技能训练组复发率(11.1%)低于对照组(31.8%),再就业率(37.8%)高于对照组(15.9%)(均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康复技能训练能促进其病情逐步缓解、预防其病情复发和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康复 复发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干预对农村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国友 张小兵 +2 位作者 宋君伟 向应强 张文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3期274-275,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农村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将1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由专职医生对干预组进行以心理教育为主的综合家庭干预指导,对照组仅进行疾病干预,在入组时、入组后1年...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农村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将1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由专职医生对干预组进行以心理教育为主的综合家庭干预指导,对照组仅进行疾病干预,在入组时、入组后1年、2年、3年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进行评估。结果在入组后1年、2年、3年,干预组SANS、MR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在SDSS生活自理、家庭职能、关心与责任心、职业劳动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干预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部分改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康复 社会功能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相关的社会心理特征因素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闫爱国 刘鑫子 +3 位作者 尹冬青 朱虹 贾竑晓 李自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2-608,共7页
目的探索影响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复发的社会心理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就诊的BD患者共计269例,根据BD是否发作分为发作组(194例)和稳定组(75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基本... 目的探索影响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复发的社会心理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就诊的BD患者共计269例,根据BD是否发作分为发作组(194例)和稳定组(75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特征、药物依从性、情感气质、社会支持、儿童期创伤和五态人格之间的差异,再以逻辑回归和中介效应确定BD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之间的中介关系。结果循环气质、激惹气质、太阴人格与BD复发成正相关,而客观社会支持与BD复发成负相关;客观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之间存在直接效应,效应值为-0.08;循环气质和太阴人格皆在客观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之间有中介作用,中介值分别为-0.018和-0.028,总的间接效应为-0.046,客观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之间的总效应值为-0.127,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36.2%。结论BD患者接受到的客观社会支持越多,抑郁情绪的水平越低,基于人格和气质的社会心理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社会支持不佳引起的BD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社会心理特征 循环气质 五态人格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