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自体血回输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张爱华
虞雪融
郭向阳
马璐璐
刘长城
陈林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
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43-1147,共5页
-
文摘
目的了解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装置(CS)是否减少术中及围术期对同源异体血的需求。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者436例,男123例,女313例,年龄10~18岁,BMI 14~25 kg/m^(2),ASAⅠ或Ⅱ级。设术中出血量为检验的唯一变量,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后分为两组:使用自体血组(CS组)和未使用自体血组(NCS组),每组6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CS组使用自体血,NCS组未使用自体血。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手术融合节段数、手术时间。比较术前1 d、术后1 d和出院前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术中和术后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总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术中异体红细胞输注率,围术期总异体红细胞输注率,术前1 d、出院前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围术期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损伤、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等手术或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S组术中融合节段数明显多于NCS组(P<0.05),术后总引流量明显高于NCS组(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 d和出院前两组PT明显延长(P<0.05),出院前两组FIB明显升高(P<0.05),不同时点两组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组术中异体红细胞输注量、输注率明显低于NCS组(P<0.05)。两组术后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总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围术期总异体红细胞输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同时点Hb、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围术期均未见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损伤、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等手术或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0~18岁患者行脊柱侧弯术使用自体血回输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异体红细胞的需求,但未能减少围术期总异体红细胞的输注量及输注率。
-
关键词
自体血回输
同源异体血
脊柱侧弯
倾向评分匹配
凝血功能
-
Keywords
Cell saver
Allogeneic red blood cell
Idiopathic scoliosis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Coagulation
-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