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公园绿地投资标准测算
1
作者 包路林 刘学婧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公园绿地作为"唯一有生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一直以来其建设和投资标准不像道路、管线等基础睡设施那般明确,而随着近年来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各类公园绿地项目逐渐增多。为了加强公园绿地项目在前期设计和审批阶... 公园绿地作为"唯一有生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一直以来其建设和投资标准不像道路、管线等基础睡设施那般明确,而随着近年来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各类公园绿地项目逐渐增多。为了加强公园绿地项目在前期设计和审批阶段的科学性、合理性,文章结合北京市当前园林绿化的实际情况,按照"一亩地公园"模型的思路,根据不同的投资工程,建立了投资标准测算模型,测算了投资指标,尝试为公园绿地的投资标准确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投资标准 测算模型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志勇 于海永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年第2期75-76,共2页
农村污水处理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及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首都水源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北京市已连续几年选择部分村庄作为试点村推进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针对目前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前期工作不够扎实等情况,提出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应根据农... 农村污水处理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及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首都水源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北京市已连续几年选择部分村庄作为试点村推进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针对目前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前期工作不够扎实等情况,提出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应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工艺,并落实相应的运营管理费用,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营,确保项目效益的正常发挥,更好地推进北京市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污水处理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副中心的概念、选址和发展模式——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洁 高敏 苏杨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2,共12页
城市副中心建设能够有效平衡超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缓解城市的人口压力,疏散其功能,促进城市向真正的多中心发展。本文以北京为例,从城市副中心的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不同形态城市副中心的含义与特征以及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必要... 城市副中心建设能够有效平衡超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缓解城市的人口压力,疏散其功能,促进城市向真正的多中心发展。本文以北京为例,从城市副中心的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不同形态城市副中心的含义与特征以及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必要性。认为北京副中心城市应是以现有基础为重要依托、以轨道交通和大运量交通为纽带、以明确的生态区域为界限的、功能完整、组团式布局的新城市。通过建立单纯考虑区域发展和主要考虑为北京"分忧"的两套指标体系,对哪座新城适宜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起步区进行了定量研究,由此说明不同功能的城市副中心应基于其功能要素设计指标体系以进行选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副中心 选址 发展模式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主在煤炭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被引量:4
4
作者 朱桂荣 单长勇 +1 位作者 邹德欣 单仁亮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31,共2页
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分析,提出风险管理的措施,有益于业主积极合理地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对业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风险管理 风险因素 业主 煤炭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森林城市 构建绿色北京
5
作者 李纪宏 王建宙 《中国城市林业》 2009年第6期20-22,共3页
文章浅析了北京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北京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北京市未来的城市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森林城市 绿色北京 城市环境建设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河西地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亮 陈育霞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2期-,共5页
针对北京中心城区边缘区域普遍存在的产城分离现象,本文以丰台区河西地区为例,分析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挖掘产城融合发展所具备的优势,提出空间布局优化方案,探索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希望对中心城区边缘区域的产城融合发展... 针对北京中心城区边缘区域普遍存在的产城分离现象,本文以丰台区河西地区为例,分析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挖掘产城融合发展所具备的优势,提出空间布局优化方案,探索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希望对中心城区边缘区域的产城融合发展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发展 城镇化 产城融合 空间布局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涧生态园河道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方案设计
7
作者 于淼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0期140-140,共1页
河道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内容涵盖面广,对河道整治及提高河道周围环境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保留现状条件良好的植被,针对现状不同的需要对苗木采取保留、梳理、增植的3种种植策略。水体景观特色化,加强场地内雨水收集与利用的功能。... 河道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内容涵盖面广,对河道整治及提高河道周围环境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保留现状条件良好的植被,针对现状不同的需要对苗木采取保留、梳理、增植的3种种植策略。水体景观特色化,加强场地内雨水收集与利用的功能。在现状水体的基础上,可分为湖泊、溪流、水渠、湿地等多种自然形态,将其演绎成独特的水体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保护与恢复 生态堤岸 设计 种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仓破碎对缩短发酵周期后生活垃圾堆肥腐熟度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艳 沈春红 +2 位作者 李国学 潘玲阳 张红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3-1059,共7页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处理发展的需要,解决城市生活垃圾产生与消纳、处理之间的矛盾,以北京市南宫堆肥厂垃圾堆肥工艺和密闭隧道发酵仓为研究对象,以马家楼转运站筛分出的15-80mm粒径垃圾作为堆肥原料,以14d高温隧道发酵(不倒仓不破...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处理发展的需要,解决城市生活垃圾产生与消纳、处理之间的矛盾,以北京市南宫堆肥厂垃圾堆肥工艺和密闭隧道发酵仓为研究对象,以马家楼转运站筛分出的15-80mm粒径垃圾作为堆肥原料,以14d高温隧道发酵(不倒仓不破碎)→21d后熟化发酵→21d最终熟化发酵工艺为对照,以8d高温隧道发酵(不倒仓不破碎)→12d后熟化发酵→12d最终熟化发酵工艺为处理1,8d高温隧道发酵(第3d倒仓破碎1次)→12d后熟化发酵→12d最终熟化发酵工艺为处理2。通过不同发酵阶段采样和各类指标的测定,探求缩短堆肥发酵周期后倒仓破碎工艺对于生活垃圾堆肥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产品的腐熟度较差,处理2与对照处理的堆肥产品腐熟度差异不明显。将高温隧道发酵时间由14d缩短为8d,并且第3d倒仓破碎1次,后熟化与最终熟化时间分别由21d缩短为12d,可以在保证堆肥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显著提高堆肥效率,使南宫堆肥厂的垃圾处理能力得到大幅提高,该成果为南宫堆肥工艺优化的实施和改进及其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堆肥 发酵周期 倒仓破碎 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肋复合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钱坤 袁泉 +1 位作者 张杰 孙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9-123,共5页
密肋复合墙结构独特的构造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填块→框格→外框的破坏模式,实现对地震能量的分级释放,形成结构抗震的三道防线。为探讨密肋复合墙体中各道抗震防线对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2组复合墙体的试验研究。观察墙体主要破坏... 密肋复合墙结构独特的构造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填块→框格→外框的破坏模式,实现对地震能量的分级释放,形成结构抗震的三道防线。为探讨密肋复合墙体中各道抗震防线对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2组复合墙体的试验研究。观察墙体主要破坏形态和破坏过程,分析墙体承载力、滞回特征、延性、刚度、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研究表明:肋格约束下的填充砌块极限承载力明显提高,屈服位移减小,延性降低。加外框的墙体比不加外框的墙板承载力明显提高。屈服荷载之前主要为砌块开裂耗能,屈服荷载后主要为裂缝的开裂闭合及相互摩擦耗能,标准墙板中的砌块及墙板内裂缝分别受到肋格和外框的约束,摩擦耗能较为充分。在密肋结构中,可通过调整每道防线的设计参数改变三道抗震防线的发生顺序及耗能性能,实现三道抗震防线量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肋复合墙 抗震性能 三道防线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模式在危险废物处置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静 陈旭 +3 位作者 卢然 赵云皓 刘双柳 辛璐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9-193,共5页
文章通过分析危险废物处置项目的主要特点,结合PPP模式的内涵特征,探讨了危险废物处置项目采取PPP模式的适用性。同时,分析得出PPP模式较政府投资政府运营、企业投资企业运营、特许经营等传统模式具有突出优势,更有利于提高项目运行效... 文章通过分析危险废物处置项目的主要特点,结合PPP模式的内涵特征,探讨了危险废物处置项目采取PPP模式的适用性。同时,分析得出PPP模式较政府投资政府运营、企业投资企业运营、特许经营等传统模式具有突出优势,更有利于提高项目运行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提高项目抗风险能力,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能力不充足、供需结构不匹配、处理处置不规范、大量废物游离监管之外等突出问题。因此,建议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引导危废处置领域全面引入PPP模式、建立健全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确定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大政策保障等方面,大力推动PPP模式在危险废物处置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废物 处置设施 建设与运营 PPP模式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分布理论下可容许均值–刻度参数的购电组合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忠富 王绵斌 +1 位作者 谢品杰 张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5-112,共8页
以上网电价服从稳定分布为前提条件,研究供电公司在多个交易市场中的购电策略。首先,根据上网电价的特征属性,分析其概率分布;其次,构建协变化系数度量各上网电价之间的相关性,并从理论上证明其合理性;再次,推导出多个服从稳定分布的不... 以上网电价服从稳定分布为前提条件,研究供电公司在多个交易市场中的购电策略。首先,根据上网电价的特征属性,分析其概率分布;其次,构建协变化系数度量各上网电价之间的相关性,并从理论上证明其合理性;再次,推导出多个服从稳定分布的不独立随机变量的联合特征函数,并证明以购电组合的刻度参数作为风险度量因子的合理性,从而解决稳定分布理论在投资组合中运用的2个大难题;然后,为解决参数估计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可容许均值和可容许风险的概念,并构建基于稳定分布理论下供电公司的可容许均值–刻度参数购电组合模型。算例表明,美国PJM电力市场的上网电价数据服从稳定分布,采用所构建的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它的风险特性,为供电公司提供更准确的购电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分布 风险度量:均值一刻度参数模型 可容许风险 模糊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分析系统GIS仿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广军 荣朝和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22,共4页
本文在评介物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物流分析系统GIS仿真的概念,并分析了GIS仿真对传统物流分析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 物流分析 GIS 地理信息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石场松散体坡面两种治理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明明 杨建英 +3 位作者 史常青 张华 康勇 周千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53,共5页
通过修建径流小区,对北京市房山区黄院采石场的治理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坡面径流观测,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采石场治理初期不同年份内不同治理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在采石场治理初期,不同的坡度、不同的治理措施、不同的植被覆... 通过修建径流小区,对北京市房山区黄院采石场的治理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坡面径流观测,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采石场治理初期不同年份内不同治理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在采石场治理初期,不同的坡度、不同的治理措施、不同的植被覆盖度均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当坡度为25°时,铺设生态袋措施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当植被覆盖度小于15%时,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为松散体坡面的孔隙度;当植被覆盖度大于60%时,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石场 水土流失 径流小区 水土保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限条件下原状黄土增湿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松丽 赵卫全 +2 位作者 邢义川 高连琳 李仁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61-66,85,共7页
目前,对侧限条件下原状黄土增湿过程中的变形和持水特性研究还较少。以新疆伊犁原状黄土为对象,采用固结仪开展了不同竖向压力作用下的分级增湿试验和湿陷试验。在分级增湿试验中,研究了增湿过程中持水特性以及静止土压力系数的变化规律... 目前,对侧限条件下原状黄土增湿过程中的变形和持水特性研究还较少。以新疆伊犁原状黄土为对象,采用固结仪开展了不同竖向压力作用下的分级增湿试验和湿陷试验。在分级增湿试验中,研究了增湿过程中持水特性以及静止土压力系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侧限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模型以及静止土压力系数的表达式;引入"增湿水平"这一变量描述土体的含水状态,研究了增湿变形与增湿水平的相关关系。最后通过比较增湿试验(单线法)和湿陷试验(双线法)所得到的增湿水平与增湿变形系数关系曲线,验证了两种试验方法在黄土增湿变形研究中的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湿变形 增湿水平 静止土压力系数 土水特征曲线 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差分程序基础上的边坡安全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国波 刘海波 +1 位作者 刘玉丽 潘洪浩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2-819,共8页
目的通过运用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法)确定边坡安全系数,进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澳大利亚计算机应用协会(ACADS)的典型考题1(a)为基础,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程序对边坡进行安全系数的求解,并将该结果和与ACADS给出的参考答案进... 目的通过运用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法)确定边坡安全系数,进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澳大利亚计算机应用协会(ACADS)的典型考题1(a)为基础,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程序对边坡进行安全系数的求解,并将该结果和与ACADS给出的参考答案进行比对以验证FLAC法的准确性;同时,分别对该边坡施加500 Pa、1 000 Pa、1 500 Pa、1 800 Pa、2 000 Pa、2 300 Pa的孔隙水压力,以及取X方向网格数目为102、56、26、16时,得到对应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值,判定边坡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的孔隙水压力对于边坡的安全系数得结果是有影响的,且这种影响具有临界值,当孔隙水压力超过这个临界值时其影响较大;不同的网格数目对确定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也有一定影响,但二者并非呈线性关系;不同的边界范围影响到边坡安全稳定性,但边界范围之内的计算得到的滑动面,边界范围的大小对计算结果影响有限.结论采取不同的孔隙水压力和网格数目时,对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还是有影响的,分析结果对于解决工程实例中的边坡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孔隙水压 FLAC 安全系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栅栏琉璃厂地区保护复兴政策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卫蓝 张晓妍 刘学婧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5-80,共6页
大栅栏琉璃厂地区是北京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建设"人文北京"、展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魅力的重要窗口。其保护和复兴,对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人口及功能疏解、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示范意义。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 大栅栏琉璃厂地区是北京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建设"人文北京"、展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魅力的重要窗口。其保护和复兴,对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人口及功能疏解、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示范意义。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在文化保护规划政策、资金投入机制与工作组织方式等方面积极推动大栅栏琉璃厂地区的保护和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在领导机构、政策体系、投融资方式、发展规划与长效机制等方面突破创新,为大栅栏琉璃厂街区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栅栏琉璃厂地区 保护复兴 政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串红N、P、K、Ca、Mg、Fe缺素症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邵玮玮 刘克锋 +3 位作者 杨秀珍 陈洪伟 王红利 庄小锋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4-17,共4页
以‘展望红’为材料,研究N、P、K、Ca、Mg、Fe缺乏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总结缺素症状,研究结果表明:N缺乏时植株矮小,叶发黄;P缺乏时叶色暗绿,且影响开花;K缺乏时基部叶枯黄,并易落叶;缺Fe症状较为明显,但能正常开花;Ca、Mg未表现出缺... 以‘展望红’为材料,研究N、P、K、Ca、Mg、Fe缺乏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总结缺素症状,研究结果表明:N缺乏时植株矮小,叶发黄;P缺乏时叶色暗绿,且影响开花;K缺乏时基部叶枯黄,并易落叶;缺Fe症状较为明显,但能正常开花;Ca、Mg未表现出缺素症状,且各项指标要优于全素处理;N、P显著影响一串红的生长发育,K对开花品质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串红 缺素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庆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云生 康勇 +2 位作者 李雅茹 郑晶晶 赵佳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7期5-7,11,共4页
林下经济是现代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建设生态文明新的发展方式。该文在对延庆县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阐释了延庆县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及建议,以期促进延庆县乃至北京市的绿... 林下经济是现代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建设生态文明新的发展方式。该文在对延庆县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阐释了延庆县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及建议,以期促进延庆县乃至北京市的绿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延庆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L型间冷塔换热性能改善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慧君 万玉梅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8-412,共5页
火电厂间接空气冷却塔(间冷塔)的换热性能受环境风速影响较大,特别在夏季,直接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当风速较高时,间冷塔周围有、无建筑物其换热性能均下降。为改善间冷塔的换热性能,以某电厂600MW机组的SCAL型间冷塔为研究对象,针对... 火电厂间接空气冷却塔(间冷塔)的换热性能受环境风速影响较大,特别在夏季,直接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当风速较高时,间冷塔周围有、无建筑物其换热性能均下降。为改善间冷塔的换热性能,以某电厂600MW机组的SCAL型间冷塔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风速及间冷塔周围有、无建筑物,提出了不同的改善方案。并定义了间冷塔通风量和换热量的改善系数,以衡量改善的程度。结果表明:除塔内侧装导流板(B)方案外,其它方案在风速为12m/s及以上且间冷塔周围有、无建筑物时,通过改善空气流场结构,其换热性能的改善效果较明显。其中,相对于其它方案,塔内、外侧加导流板(C3)方案使塔的通风量和换热量的改善系数最大,间冷塔的换热性能提高较为明显。因此,根据间冷塔换热性能改善系数,确定了塔内、外侧加导流板(C3)为最佳改善方案。为同类电厂的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冷塔 换热性能 通风量 换热量 改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载体污泥减量工艺与机理
20
作者 李军 周婷 张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2-428,共7页
基于流离和多相生物反应原理开发了耦合生物反应器,考察了该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和污泥减量效果,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动态循环封闭反应器,考察多孔载体内污泥的厌氧分解情况.研究表明,耦合生物反应器在进水COD负荷为0.80~1.20 kg/(m^... 基于流离和多相生物反应原理开发了耦合生物反应器,考察了该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和污泥减量效果,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动态循环封闭反应器,考察多孔载体内污泥的厌氧分解情况.研究表明,耦合生物反应器在进水COD负荷为0.80~1.20 kg/(m^3·d)、ρ(NH_4^+-N)=70~90mg/L、ρ(TN)=75~110mg/L、T_(HR)=8 h、25℃时,采用低氧—厌氧—好氧工况较全程好氧工况具有更高的TN去除率和更低的污泥产率;在动态循环封闭反应器的液相中,ρ(TN)、ρ(TP)、ρ(TC)均有所增加,并且有CH_4气体产生,表明被多孔载体截留的污泥在其内部厌氧环境下发生了厌氧分解,从而达到污泥量少甚至不产污泥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生物反应器 动态循环封闭反应器 多孔载体 污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