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密云区原味1号番茄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1
作者 刘士华 刘士莉 +1 位作者 赵海静 唐朝 《农业工程》 2025年第4期165-168,共4页
北京市密云区一直重视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扩大设施番茄生产规模。近年来,原味1号番茄因其果型小、汁水多、酸甜可口和方便食用逐渐被消费者认可。针对密云区原味1号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密云区番茄产业发展建... 北京市密云区一直重视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扩大设施番茄生产规模。近年来,原味1号番茄因其果型小、汁水多、酸甜可口和方便食用逐渐被消费者认可。针对密云区原味1号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密云区番茄产业发展建议,以期密云区能够更好地打造原味1号番茄品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设施番茄 原味1号番茄 特色产业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密云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士莉 刘士华 +5 位作者 唐朝 贾雪 文雯 李跃超 赵海静 王跃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农业信息化是通过网络计算机对农业生产和管理进行赋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便于决策,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阐述了北京市密云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了密云区农业信息化发展建议,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信息技术 农业现代化 密云区 电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孔晨晨 张世文 +3 位作者 袁胜君 王维瑞 夏沙沙 胡睿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127,共9页
探明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SOCD)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增加农田土壤碳汇、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2022年采样实测的0~60 cm各层SOCD数据,采用3D概念模型、Mant... 探明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SOCD)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增加农田土壤碳汇、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2022年采样实测的0~60 cm各层SOCD数据,采用3D概念模型、Mantel test、地理加权回归、地理探测器模型开展SOCD空间变异分析,探究不同因素对SOCD的影响程度及各因素间交互后的作用力。结果表明:1)研究区SOCD在空间上呈自表层向深层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0~15 cm土层的SOCD显著高于30~60 cm(P<0.05),0~60 cm土层的有机碳储量约为10.80 Tg。2)土壤含水率、土壤亚类、地形部位分别对0~15、15~60、45~60 cm土层的SOCD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土壤亚类、土壤母质、土壤质地、地形部位与SOCD的空间关联性较强,关联程度自表层向下逐渐增大。3)各重要因子交互后对研究区SOCD的解释能力呈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的关系,土壤亚类与其他各因子交互后对SOCD的解释能力提升最为突出。今后研究区内开展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等相关研究时应尽可能综合考虑多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其中土壤亚类(土壤类型)可作为重点指标。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农田资源空间结构,制定农田固碳增汇措施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土壤有机碳 三维空间模拟 影响因素 空间相关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域尺度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区东邵渠镇界牌村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小慧 张新刚 +4 位作者 刘士华 尹心馨 李彬彬 李跃超 李昌伟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6期34-36,共3页
为促进村级农业产业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于驻村调研者视角,以界牌村农业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界牌村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特色品牌、农民培育、挖掘农业发展自然资源等措施,推进界牌村农业产... 为促进村级农业产业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于驻村调研者视角,以界牌村农业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界牌村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特色品牌、农民培育、挖掘农业发展自然资源等措施,推进界牌村农业产业发展和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域 农业产业 发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肥料替代常规底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尹心馨 李婷 +3 位作者 王跃 袁胜君 杨明宇 郝晓建 《中国果菜》 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
为了探究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番茄常规底肥的替代效果,筛选出适宜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品种,以‘京采8’番茄为试验对象,设置普通商品有机肥(CK1)、普通商品有机肥+常规复合肥(CK2)、普通商品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1(N∶P_(2)O_(5)∶K_(2)O=12... 为了探究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番茄常规底肥的替代效果,筛选出适宜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品种,以‘京采8’番茄为试验对象,设置普通商品有机肥(CK1)、普通商品有机肥+常规复合肥(CK2)、普通商品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1(N∶P_(2)O_(5)∶K_(2)O=12∶0∶3)(T1)、普通商品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2(N∶P_(2)O_(5)∶K_(2)O=15∶5∶5)(T2)4个处理。在苗期、开花期、坐果期测定番茄植株株高、叶片开展度、茎粗,并在坐果期计算番茄一、二穗果挂果数、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肥料处理较常规复合肥处理能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植株茎粗均达到15 mm以上,株高比对照(CK2)稍有增加;处理T2的一、二穗果转色率分别较对照(CK2)显著增加55.7%和26.7%;二穗果处理T1、T2较对照(CK2)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6.2%和15.3%,糖酸比分别提高15.4%和25.0%,VC含量分别提高13.8%和19.4%;处理T2的一、二穗果番茄红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为最高。综上,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均有所提升,底肥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不仅能减少土壤中磷、钾元素积累,更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增加番茄产量和促进果实成熟,提高果实品质,复合微生物肥料2处理的活菌数和磷、钾含量更高,提升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肥料 番茄 底肥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肥减量追肥增次施用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6
作者 李权辉 赵凯丽 +2 位作者 石文学 尹心馨 郭宁 《蔬菜》 2025年第6期72-77,共6页
为研究在减肥基础上增加追肥次数对设施番茄的影响,以日光温室番茄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施肥处理(FP)、优化减肥处理(OPT)、优化减肥追肥增次处理(OPT-W)、不施肥对照(CK)共4个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番茄的生长、产量、养分吸收量、品... 为研究在减肥基础上增加追肥次数对设施番茄的影响,以日光温室番茄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施肥处理(FP)、优化减肥处理(OPT)、优化减肥追肥增次处理(OPT-W)、不施肥对照(CK)共4个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番茄的生长、产量、养分吸收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优化减肥管理可促进番茄植株的养分吸收和生长,提高番茄品质和产量,其中OPT-W处理效果最佳,番茄株高、茎粗、最大叶长和叶宽均最大,分别较CK显著提升52.3%、31.5%、30.0%和14.0%,且株高较FP处理显著增加28.2%;植株氮、磷、钾的吸收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产量(56.8 t/hm2)均最高,分别较CK显著提高了44.2%、41.0%、64.6%、12.2%、16.7%和30.3%,且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较FP处理显著提高20.6%、24.0%、13.8%;纯收入(26.2万元/hm2)也最高,较CK和FP处理分别增加20.2%和13.4%,而硝酸盐含量较低,虽与CK间差异不显著,但较FP处理显著降低了32.5%。因此,综合成本和效益,推荐在施肥总量减少31.8%基础上于番茄果期追施水溶肥(18-8-26)780 kg/hm2,追肥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在开花坐果期追肥4次/月、结果初期追肥4次/月、盛果期追肥10次/月,以实现番茄的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分次施肥 减量施肥 追肥次数 产量 生长 养分吸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尹心馨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期31-34,共4页
微生物菌肥作为绿色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微生物菌肥的分类、组成、施用模式,包括传统微生物菌肥和新型微生物功能菌肥;详细阐述了微生物菌肥的功能、生态效应,主要有提高... 微生物菌肥作为绿色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微生物菌肥的分类、组成、施用模式,包括传统微生物菌肥和新型微生物功能菌肥;详细阐述了微生物菌肥的功能、生态效应,主要有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活化土壤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强作物抗逆性,提升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指出目前微生物菌肥仍存在作用效果不稳定,缺乏技术支持,推广、使用力度不够,认识不全面等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展望,以期推动微生物菌肥的生产、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 农业 改良土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息化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典型应用——以北京极星农业科技园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士华 刘士莉 +3 位作者 徐丹 文雯 王晶 唐朝 《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北京极星农业科技园集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于一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数据采集、分类、应用和挖掘体系,是现代农业的典型。该园区在生产过程中,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 北京极星农业科技园集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于一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数据采集、分类、应用和挖掘体系,是现代农业的典型。该园区在生产过程中,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生产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全程可追溯管理,对实现园区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在该园区设施蔬菜的典型应用,以期推广到更多的生产园区,起到创新、示范、推广和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设施蔬菜 现代农业 设施农业 环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地区日光温室秋冬茬口感型番茄品种筛选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跃超 杨超 +4 位作者 吕建 杨明宇 王冰华 戴雨婷 刘士华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9-83,共5页
【目的】为了推动密云地区番茄产业升级,筛选出适合京郊设施栽培的优质丰产、商品性佳、抗病性强的口感型番茄品种,进一步扩大京郊中型果口感型番茄的品种选择范围。【方法】引进了7个口感型番茄品种,与密云区本地主栽口感型番茄品种‘... 【目的】为了推动密云地区番茄产业升级,筛选出适合京郊设施栽培的优质丰产、商品性佳、抗病性强的口感型番茄品种,进一步扩大京郊中型果口感型番茄的品种选择范围。【方法】引进了7个口感型番茄品种,与密云区本地主栽口感型番茄品种‘原味1号’进行比较试验。调查其植物学性状、抗病性、果实性状及产量指标,测定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含量等营养物质含量指标。【结果】结果表明:‘甜脆脆2号’、‘鑫苹果X8’两品种不易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产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感官品质评价等指标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结论】‘甜脆脆2号’、‘鑫苹果X8’的抗病性较强且口感好、产量高,可作为京郊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的主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感型番茄 日光 温室 秋冬茬 品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类专用肥用量对甘薯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10
作者 张新刚 何威明 +4 位作者 李权辉 李彬彬 赖勇 尹心馨 陈小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4期21-22,36,共3页
为确定薯类专用肥的合理用量,以甘薯品种西瓜红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用量(0、225、450、675 kg/hm^(2))处理,研究不同用量薯类专用肥对甘薯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薯类专用肥用量450 kg/hm^(2)的处理甘薯产量最高,达到44715 kg/h... 为确定薯类专用肥的合理用量,以甘薯品种西瓜红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用量(0、225、450、675 kg/hm^(2))处理,研究不同用量薯类专用肥对甘薯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薯类专用肥用量450 kg/hm^(2)的处理甘薯产量最高,达到44715 kg/hm^(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薯类专用肥用量为435.19 kg/hm^(2)时,甘薯产量最高;随着薯类专用肥用量的增加,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EC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pH值有下降现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土壤基础地力情况,合理施用薯类专用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薯类专用肥 产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包膜基施替代水溶追施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李权辉 赵凯丽 +2 位作者 郭宁 尹心馨 石文学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0,共6页
为探究控释氮肥基施替代水溶氮肥追施的效果,在京郊设施大棚开展春茬番茄试验,研究常规施肥对照(FP)、优化施肥(OPT)、50%包膜尿素基施(CU50),100%包膜尿素基施(CU100)4种施肥方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养分吸收以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为探究控释氮肥基施替代水溶氮肥追施的效果,在京郊设施大棚开展春茬番茄试验,研究常规施肥对照(FP)、优化施肥(OPT)、50%包膜尿素基施(CU50),100%包膜尿素基施(CU100)4种施肥方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养分吸收以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FP处理的产量(30.8 t·hm^(-2))最低,其次为CU100、OPT处理,以CU50处理的产量(35.6 t·hm^(-2))最高,比FP处理显著增加15.9%,比OPT处理显著增加1.6%。产值和净收益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规律,CU50处理的产值和净收益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OPT处理相比分别显著增加1.1万元·hm^(-2)、1.4万元·hm^(-2)。番茄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以CU50处理最高,但与OPT、FP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硝酸盐含量以CU100处理最低,其次为CU50处理,两者均显著低于FP、OPT处理。在收获期后,CU50处理的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最低,其次为CU100处理,两者均显著低于FP、OPT处理。番茄植株对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和钾肥的偏生产力均以CU50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U50、CU100处理投入的氮、磷、钾养分均无盈余。综上,可推荐设施春茬番茄施肥量为:施磷量42.3 kg·hm^(-2),施钾量171.6 kg·hm^(-2),在传统施氮量(128.4 kg·hm^(-2))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调节水氮耦合,以包膜尿素基施代替50%水溶氮肥追施可达到提质增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尿素 设施番茄 产量 控释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氮控释掺混肥对鲜食玉米氮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凯丽 刘瑜 +5 位作者 于跃跃 颜芳 李萍 李权辉 尹心馨 贾小红 《土壤与作物》 2023年第3期274-282,共9页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控释掺混肥代替部分化肥对鲜食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等的影响,为化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为保证试验结果在北京市范围内的可推广性,选取位于密云和平谷的2块中肥力地块(地块A、地块B)开展试验,探索土...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控释掺混肥代替部分化肥对鲜食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等的影响,为化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为保证试验结果在北京市范围内的可推广性,选取位于密云和平谷的2块中肥力地块(地块A、地块B)开展试验,探索土温和降雨对肥料氮释放的影响,同时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OPT,推荐施肥量),控释掺混肥1(CRU1,施肥量同OPT),控释掺混肥2(CRU2,较OPT减氮10%),控释掺混肥3(CRU3,较OPT减氮20%)共五个处理,分析鲜食玉米的产量、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等。结果表明:各处理的鲜穗产量顺序为:CRU1>CRU2、CRU3、OPT>CK,其中以CRU1的鲜穗产量最高,比CRU2、CRU3高750~758 kg·hm^(−2)、1500~1667 kg·hm^(−2);同时与OPT相比,CRU均可提高鲜穗的产量,地块A和地块B分别增产3.15%~17.1%和3.54%~10.1%。各处理的增收顺序为:CRU1>CRU2>CRU3>OPT>CK,其中以CRU1的净收入最高,分别比CRU2、CRU3高3690~3762元(地块A)、7470~8273元(地块B),同时与OPT相比,CRU均可提高净收入,分别增加5.75%~12.8%(地块A)、5.31%~20.2%(地块B)。与OPT相比,CRU能不同程度提高鲜食玉米的氮肥利用效率,其中氮肥回收率、氮肥偏生产力均以CRU3处理与OPT处理的差值最大,而氮肥农学效率以CRU1与OPT的差值最大。综上说明,与普通尿素分次施用相比,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减氮施用可以提高鲜穗产量,获得种植收益,同时还能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以等氮[180 kg(N)·hm^(−2)]施用获得的鲜穗产量及收益最高。本研究中0~20 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CRU在24 d出现峰值为83.0~105 mg·kg^(−1)(地块A)>67.9~79.1 mg·kg^(−1)(地块B),这是由于地块B的更高土温和更强降雨导致控释氮前期释放过多,故地块A的峰值高于地块B;OPT在48 d(追肥期)再次出现峰值,地块B表现为OPT>CRU,地块A在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地块A的土温和降水相对保证了控释氮的缓慢释放,保证了作物后期的供氮量。同时,20~60 cm土层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规律,说明硝态氮出现了向深层土壤下渗的淋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掺混肥 土壤硝态氮 产量 鲜食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溶肥对春大棚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车辂 李权辉 +4 位作者 李琳 杨雪松 王海燕 赵海静 马金金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4期98-99,共2页
以黄瓜为试材,研究了4种水溶肥对其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水溶肥均能促进植株生长,显著提高单瓜重和产量,处理3、处理5、处理2和处理4较对照分别增产12.00%、10.59%、10.53%和9.19%。在本试验条件下,4种水溶肥均有显著... 以黄瓜为试材,研究了4种水溶肥对其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水溶肥均能促进植株生长,显著提高单瓜重和产量,处理3、处理5、处理2和处理4较对照分别增产12.00%、10.59%、10.53%和9.19%。在本试验条件下,4种水溶肥均有显著增产效果,其中处理3效果最好,生产者可根据需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肥 春大棚 黄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甘薯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14
作者 李权辉 赵凯丽 +1 位作者 颜芳 尹心馨 《土壤与作物》 2025年第3期381-389,共9页
明确生物有机肥不同配比的施用对鲜食型甘薯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可为甘薯的大量生产提供技术支撑。选取鲜食型主栽品种“西瓜红”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常规单施化肥(FP)、优化单施化肥(OPT,推荐施肥量)、生物有机... 明确生物有机肥不同配比的施用对鲜食型甘薯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可为甘薯的大量生产提供技术支撑。选取鲜食型主栽品种“西瓜红”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常规单施化肥(FP)、优化单施化肥(OPT,推荐施肥量)、生物有机肥替代30%化肥(OF30,推荐施肥量)、生物有机肥替代50%化肥(OF50,推荐施肥量)、单施生物有机肥(OM)、无施肥(CK)6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块根产量与品质以及0~2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薯重、块根产量均以OF50处理最高,比FP处理均显著提高了28.2%;与CK处理相比,OF50、OF30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单株结薯数和甘薯冠根比。甘薯块根的氮、磷、钾养分累积量以OF50处理显著高于OPT处理(高23.4%~28.9%)。OF50处理块根的可溶性糖含量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22.6%~46.2%,Vc含量和粗蛋白含量较FP处理显著增加24.0%和16.4%。土壤的养分含量在各施肥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均以OF50处理最高,其中,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分别较CK处理显著增加34.9%和1.77倍。OM处理的土壤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其他施肥处理显著增加31.2%~140%。土壤全氮、脱氢酶含量分别与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生物有机肥替代50%化肥可显著提高单株薯重和块根产量,并改善可溶性糖、维生素C、粗蛋白等品质,增加养分累积量,是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短期内恢复土壤地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甘薯块根产量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刺激素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士华 李婷 +5 位作者 沙飞 袁胜君 王立征 赵龙 刘士莉 杨明宇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2期69-72,共4页
为研究不同类型生物刺激素对番茄生长与品质的影响,选取植物源氨基酸(玉米中提取)、动物源氨基酸(鱼中提取)和海藻酸(海藻提取物)3种生物刺激素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生物刺激素均能促进番茄根茎叶生长,并且均有增产作用,分别较对... 为研究不同类型生物刺激素对番茄生长与品质的影响,选取植物源氨基酸(玉米中提取)、动物源氨基酸(鱼中提取)和海藻酸(海藻提取物)3种生物刺激素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生物刺激素均能促进番茄根茎叶生长,并且均有增产作用,分别较对照增产11.3%、36.9%和13.9%;动物源氨基酸生物刺激素增产效果更为显著;施用生物刺激素可极显著提高VC、番茄红素、糖酸比和蛋白质含量,从而提高番茄品质,其中动物源氨基酸生物刺激素在增加品质方面作用更为明显。该研究可为生物刺激素在设施番茄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生物刺激素 产量 品质 设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蛋白和海藻酸对设施番茄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刘士华 李跃超 +3 位作者 孙静悦 于欢 崔腾飞 聂青 《天津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48-52,共5页
为了提升高品质番茄的果实品质,筛选适宜的生物刺激素类物质,采用高品质番茄水肥一体化追肥试验,研究鱼蛋白和海藻酸两种生物刺激素对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生物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蛋白和海藻酸两种生物刺激素均能促... 为了提升高品质番茄的果实品质,筛选适宜的生物刺激素类物质,采用高品质番茄水肥一体化追肥试验,研究鱼蛋白和海藻酸两种生物刺激素对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生物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蛋白和海藻酸两种生物刺激素均能促进番茄植株和茎叶生长,提高产量和提升品质,特别是鱼蛋白处理明显好于其他处理,相较于对照,不仅增加了番茄生物量和单株产量,而且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糖、维生素C、番茄红素和蛋白质含量,每公顷番茄产量较对照提高36.9%,可溶性糖、维生素C、番茄红素和蛋白质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0.87%、53.13%、25.15%和61.11%。综上所述,鱼蛋白不仅能促进番茄生长,而且能提高产量和提升品质,可以作为提升高品质番茄品质的追肥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生物刺激素 产量 品质 鱼蛋白 海藻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黄瓜长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雪松 赵海静 《蔬菜》 2021年第11期11-15,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春大棚黄瓜槽式栽培的基质,以黄瓜"北农佳秀"为试材,选用蘑菇棒、牛羊粪、草炭、珍珠岩和蛭石等5种基质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黄瓜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为蘑菇棒牛羊粪∶草炭∶... 为筛选出适宜春大棚黄瓜槽式栽培的基质,以黄瓜"北农佳秀"为试材,选用蘑菇棒、牛羊粪、草炭、珍珠岩和蛭石等5种基质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黄瓜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为蘑菇棒牛羊粪∶草炭∶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2∶1∶3∶1∶1时,黄瓜植株长势较强,667 m^(2)产量、单方水产出和667 m^(2)收益均最高,分别为12 947、61.9 kg和9 565元,且果实品质较好。在春大棚中,蘑菇棒牛羊粪草炭珍珠岩蛭石体积比2:1:3:1:1是黄瓜槽式基质节水栽培适宜的基质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产量 品质 基质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18
作者 杨雪松 《种子科技》 2018年第1期78-78,80,共2页
黄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食用的蔬菜之一,在市场上有着较大的需求。由于黄瓜口感好,营养价值丰富,既可生食,又可烹饪,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为了保证黄瓜的市场需求,黄瓜种植主要采用大棚种植的方式。探讨了大棚黄瓜种植技术以及病... 黄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食用的蔬菜之一,在市场上有着较大的需求。由于黄瓜口感好,营养价值丰富,既可生食,又可烹饪,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为了保证黄瓜的市场需求,黄瓜种植主要采用大棚种植的方式。探讨了大棚黄瓜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黄瓜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